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近些年来,酸雨的危害日益引起国际上的关注,我国把酸雨的成因、危害及其防治等方面的问题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据文献报道,酸雨不仅对农牧业、森林业带来灾难,而且对人类的安全造成威胁,这是当今世界“天然祸害”之一,有人认为这是生物圈的一大病症。随着工业化的大发展,酸雨形成及其危害日益严重,它不但损害自然环境、农作物、森林、水生物以及耐旱的地衣等等,也给人们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据统计,欧洲一些国家每年因酸雨致死的老人和儿童好几千人,如联邦德国每年达2000—4000人,英国最多的一年可达5000人。这是人们非常关切的一个问题,应引起各有关部门的密切注视。  相似文献   

2.
浅谈酸雨及其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谈酸雨及其危害张法英(河北省蒿城中学052160)酸雨的最初发现是在1852年,到本世纪50年代初酸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污染源,80年代则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下面就酸雨及其危害做一简介。酸雨是指雨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酸性物质(如H2SO4、HNO3...  相似文献   

3.
模拟酸雨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继广  宋彦君 《广西植物》2017,37(4):533-540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之间进行碳交换的主要途径,在全球碳循环和碳平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全球变化背景下,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日益严重的酸雨问题,其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酸雨导致土壤酸化,对土壤微生物代谢活动、植物地上地下生长以及凋落物分解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土壤呼吸。该文综述了模拟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影响的三种结果,即抑制、促进和无影响;酸雨影响土壤呼吸的差异受到酸雨酸性、酸雨处理持续时间以及植被类型、植物生长季节、植被演替阶段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综合影响。低强度和高强度酸雨都倾向于降低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_(10))。从影响土壤呼吸的四个关键的生物因子,即光合作用、凋落物、微生物、根系生物量,分析了模拟酸雨影响土壤呼吸的潜在机制;但是酸雨影响土壤呼吸的过程复杂,使得土壤呼吸对酸雨的部分响应机理仍存在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需要给予重点关注的四个方面的研究:(1)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对酸雨响应的研究;(2)土壤各组分呼吸对酸雨响应的研究;(3)模拟酸雨与其他外界因素的共同作用研究;(4)与土壤呼吸相关的生物因子对酸雨响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酸雨引起森林生态系统钙流失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酸雨作为一个全球性环境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危害也日益严重。诸多长期观测研究认为酸雨导致森林生态系统营养流失,特别是Ca的流失是酸雨导致森林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期酸雨影响下,土壤中的Ca大量流失,在红壤等酸性土壤中表现得尤为严重;此外酸雨也会直接淋溶出植物叶片中的Ca,造成林冠中Ca不同程度的淋溶流失,并可能造成叶片Ca含量下降。且酸雨会导致叶片细胞内Ca稳态的失衡,影响植物的正常生理响应。对于整个森林生态系统而言,酸雨改变了生态系统中Ca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特征,大量的Ca从森林生态系统中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流出系统,导致可利用Ca库的下降和周转速率的上升。酸雨对森林土壤、植物及生态系统各层面中的Ca均造成了长期广泛的影响,深入研究其影响程度与植物的应对机制,对我国酸雨危害区的酸雨防治和森林保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也谈酸雨     
1 什么是酸雨酸雨是指雨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酸性物质 (硫酸、硝酸和盐酸等 )的自然降水现象 ,包括雨、雪、雹和雾等 ,其 p H值小于 5 .6。酸雨一词自 1872年由英国化学家R.A.史密斯提出后 ,直到 2 0世纪 5 0年代才作为一个重大环境问题被认识。2 酸雨的成因2 .1 急剧增加的污染物 酸雨主要与 3种酸有关。硫酸和硝酸是分别以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为原料 ,通过在大气中的化学反应生成的。而盐酸则几乎是在发生源就产生 ,以氯化氢气体的形式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1)硫氧化物的产生 火山活动可以喷发大量的硫氧化物。此外 ,海面可以产生二甲…  相似文献   

6.
酸雨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资料表明,酸雨的长期影响,会降低微生物的活性,对森林枯枝落叶的分解产生影响。受酸雨的影响,土壤的A_0和A_1层的pH值下降,致使嗜中偏碱性的氨化菌、硝化菌和固氮菌的发育受到影响,因而使微生物的同化和固定的氮量有减少的可能。重庆是我国受酸雨危害较严重的地区,1984年以来,我所组织多种学科的人员对该地区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文是有关酸雨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影响研究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7.
矮壮素缓解杨梅酸雨胁迫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对7年生东魁杨梅先进行模拟酸雨(pH3.5)胁迫处理,1周后喷施矮壮素溶液,研究东魁杨梅花芽孕育期间,矮壮素缓解酸雨胁迫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酸雨胁迫下喷施低浓度矮壮素有利于提高杨梅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增强细胞清除活性氧能力,缓解膜脂过氧化程度,降低丙二醛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提高叶片抗酸雨能力;同时,矮壮素可以缓解酸雨胁迫对叶绿体的破坏,低浓度矮壮素显著提高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强叶片光合机能,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从而增加花芽分化前期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累积,升高花芽分化后期C/N比值,促进杨梅的成花诱导,提高枝条成花率和座果数。  相似文献   

8.
陈秀梅  张修峰 《生态科学》2007,26(3):246-249
根据近年来年广州市降水中酸雨频率、pH、硝酸根、硫酸根等的浓度,研究了广州市酸雨演变的生态学意义。结果得出,近年来广州市的酸雨频率有增加的趋势,特别是2001年以来,增加趋势更为明显;酸雨强度为弱酸型酸雨;酸雨类型仍以硫酸型酸雨为主,但随着SO2造成酸雨的贡献率降低,氮的氧化物的贡献率急剧增加,酸雨类型进一步接近于硝酸型;虽然目前降水尚未达到硝酸型的程度,但这种转变具有深远的生态学意义,特别是降水中氮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酸雨对植物—害虫—天敌系统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酸雨对植物—害虫—天敌系统的影响和酸雨对害虫的作用机制 ,探讨了模拟酸雨与自然酸雨对生态系统的不同作用 ,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水稻叶片对模拟酸雨伤害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暴露于pH2.5~4.2的模拟酸雨中2个月后测定表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细胞液离子外渗率增加,气孔阻抗增高,蒸腾速率降低。不同叶位的水稻叶片对模拟酸雨的敏感性不同,杂交稻(汕优63)对模拟酸雨的敏感性较粳稻(中粳864)高  相似文献   

11.
模拟酸雨对蚕豆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模拟酸雨对盆栽蚕豆(Vicai faba)植物生长的影响表明,它对出苗率影响不大,但当它的pH为2.0时则对蚕豆初期的出苗速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苗出土后,酸雨的作用由促进转变为抑制,并随酸雨pH值的降低而增大,致使株高、叶片生长和叶绿素含量减少,酸雨对叶片的伤害幼叶较老叶更容易。  相似文献   

12.
外生菌根缓解植物酸雨胁迫的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慰  陈展  邓仕槐  尚鹤 《生态学杂志》2012,31(1):200-206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酸雨污染的主要受体,酸雨对生态系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菌根是菌根真菌与植物营养根的共生体。外生菌根真菌与宿主植物间互惠互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外生菌根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和改善树木营养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菌根和酸雨关系的研究,酸雨能抑制外生菌根的形成,降低其活力;但另一方面,外生菌根能够缓解酸雨造成的植物危害,提高植株对酸雨的耐受力。外生菌根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缓解酸雨胁迫:(1)菌根形态结构的物理屏蔽作用;(2)增加养分吸收,增加御酸能力;(3)增强酶活性,提高植物生存能力;(4)产生有机酸或其他物质。  相似文献   

13.
模拟酸雨对龙眼叶绿体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邱栋梁  刘星辉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2):1559-1562
研究了模拟酸雨对龙眼叶绿体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3.5的酸雨胁迫使用叶绿素(Chl),类胡萝卜素(Car)含量下降,Chl含量的下降是Chla含量下降的结果,Chlb对酸雨的反应不敏感,因而Chla/Chlb下降,Chl和Car含量,Chla/Chlb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光照加剧了酸雨对光合色素的伤害,酸雨胁迫使叶绿体光还原活性,光合磷酸化活性,H^ -ATPase活性降低,电子传递链的破坏与磷酸化解偶联,从而使叶绿体不能有效吸收,传递,转换光能,光合磷酸化过程对酸雨胁迫的反应比光还原过程敏感。  相似文献   

14.
模拟酸雨对青冈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重度酸雨(pH 2.5)、中度酸雨(pH 4.0)和弱酸性酸雨(pH 5.6)3个酸雨梯度下,研究地上酸雨、全淋酸雨、土壤酸雨3种处理方式对青冈幼苗叶绿素荧光和光合参数的影响,并以空白为对照.结果表明: 在重度酸雨条件下,地上酸雨处理显著阻碍青冈幼苗叶绿素合成,降低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潜在活性(Fv/Fo)和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以及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等光合参数,提高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全淋酸雨处理下青冈幼苗受到抑制作用其次,而土壤酸雨处理对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度酸雨和弱酸性酸雨条件下,不同处理方式除暗呼吸速率(Rd)低于对照外,其余均高于对照,并且全淋酸雨>土壤酸雨>地上酸雨处理.可见,在重度酸雨条件下,地上酸雨处理对幼苗的抑制作用最强;中度和弱酸性酸雨条件下,全淋酸雨处理对于幼苗的促进作用最强.不同酸雨强度对青冈幼苗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影响显著,不同酸雨处理方式对幼苗SPAD、Fv/Fm、Y、Pn、Tr、Amax和光饱和点(LSP)影响显著,二者交互作用对SPAD、Fv/Fm、Y、Pn和Amax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模拟酸雨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模拟酸雨对小麦、水稻、大豆和白菜的生长与产量影响的试验。模拟酸雨含自然酸雨中已知的离子成分。模拟酸雨PH值为5.6、4.5、4.0、3.5、3.0、2.5和2.0。结果指出:大豆和白菜叶片的可见伤害阈值为pH2.5,水稻和小麦的可见伤害阈值分别为pH2.0和pH3.0,大豆和白菜的电导度随酸雨的pH值下降而增加,pH3.5的模拟酸雨可引起白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减少,叶绿素a/叶绿素b的比值发生变化;pH3.0的模拟酸雨使大豆和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改变。pH3.5的模拟酸雨就可抑制白菜生长;pH3.0的模拟酸雨对小麦和大豆生长产生抑制.pH3.5的模拟酸雨造成小麦和白菜减产;pH3.0引起大豆产量下降;pH2.5时,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没有影响。大麦和大豆减产主要由酸雨引起籽粒重下降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酸雨对翅荚木种子萌发生理影响的简易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酸雨对种子发芽率和胚生长的影响。pH4以上较小,pH3以下则产生明显的抑制效应。酸雨对种子透性的变化,随酸雨pH值的降低而增大。酸雨与酶活性的关系是pH4以上的酸雨对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表现促进效应,pH3以下的酸雨则产生抑制作用。唯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随酸雨的pH值降低而减少。呼吸作用与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有着相似的变化规律,pH5的呈现促进作用,pH4以下则随pH值下降而减弱。种子萌发时可溶性糖、粗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也随酸雨的pH值降低而减少。  相似文献   

17.
酸雨与马尾松病害的发生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代以来,酸雨作为一个重大的环境问题在欧洲、北美及亚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科学工作者相继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在酸雨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中,有关酸雨对植物病害发生影响的研究报道尚不多见。有些科学家在酸雨及其它空气污染对病原体与寄主植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做过一些研究。Shriner在美国报道过模拟酸雨使柳栎(Quercus phellos)上的梭形锈病(Cronartium fusiforme)冬孢子的80%受到抑  相似文献   

18.
模拟酸雨胁迫对杨梅幼苗水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aho ZB  Jiang H  Yu SQ  Lu MJ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8):1967-1974
选择浙江省典型亚热带经济植物杨梅为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重度酸雨(pH2.5)、中度酸雨(pH4.0)和对照(pH5.6)处理对杨梅幼苗水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季节、年份和酸雨对杨梅幼苗的光合速率均有显著影响,各处理中,夏季的差异大于春、秋季,pH4.0处理对光合速率有促进作用;季节、年份、酸雨,季节-年份交互作用以及三者交互作用对气孔导度均有显著影响,各处理在夏季的差异大于春、秋季,酸雨对气孔导度有抑制作用;季节、年份、酸雨及季节-年份和季节-酸雨两两交互作用对蒸腾速率有显著影响,各处理夏季的差异大于春秋季,且pH2.5处理对蒸腾速率的抑制作用最强;酸雨、季节-年份和季节-酸雨交互作用对水分利用率有显著影响,且pH2.5处理对水分利用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酸雨对龙眼果树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和室内模拟试验,研究酸雨对龙眼果树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使龙眼树叶、梢、芽的营养元素K、Mg、P、Fe、Zn、Mn渗出;叶绿素降低;酸雨中的H+、Cl-被吸收;细胞受损害,随着酸雨PH值下降,伤害程度加大,PH<3伤害是不可逆转的;Ca2+似有在逆境中迅速运输以起保护作用的倾向;每升含KH2PO4 1.0mg、Ca(NO3)2 3.3mg,FeSO442μg,H3BO329μg的混合液在酸雨之前或后喷淋果树,能降低伤害,浓度上限可至50倍。花、蕾、幼果受酸雨的伤害,程度是花>蕾>幼果,喷淋每升含Ca(NO3)23.3mg,KNO32.7mg,FeSO442μg的混合溶液可起保幼果作用。土壤肥沃、田间管理好、营养充分,能有效拮抗酸雨的侵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酸雨对大豆幼苗根系形态及矿质营养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pH 2.5、3.0、3.5、4.0和4.5模拟酸雨对大豆幼苗根系形态、根系活力及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酸雨pH≤3.0时对大豆幼苗根系形态及根系活力的作用明显,呈现抑制作用;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先随pH(≥3.5)的降低而缓慢升高,之后迅速降低。结论酸雨对大豆幼苗根系生长及矿质营养代谢有抑制作用,且pH=3.0是酸雨对大豆幼苗根系形态及矿质营养影响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