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葡萄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为培育优良葡萄品种开辟了一条全新而有效的途径。葡萄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主要包括器官发生途径和胚状体发生途径,建立良好的受体系统是葡萄基因转化成功的关键,遗传转化途径主要有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和基因枪法。概述了迄今国内外葡萄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着重对葡萄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转化的方法、转化植株的筛选和检测、影响葡萄基因转化的主要因素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葡萄基因工程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香蕉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香蕉转基因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人们从 2 0世纪 6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香蕉的组织培养 ,70年代茎尖培养成功 ,近 1 0年来相继在微繁殖、单克隆抗体、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工作。香蕉转化受体系统已从茎尖发展到胚状体和愈伤组织受体系统 ,遗传转化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从单一的方法发展为根癌农杆菌感染法与基因枪法的结合。从香蕉组织培养、遗传转化受体系统、基因转化方法、筛选方法的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 ,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甘蔗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蔗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使其遗传转化较为困难,但利用直接转化法及不同的受体系统已在甘蔗不同品种上获得成功,农杆菌介导法已开始应用于甘蔗转化研究。对甘蔗遗传转化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基因工程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高粱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粱(Sorghum bicolor)是一种重要的多用途作物, 其遗传转化研究对于高粱的分子育种和分子遗传学基础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高粱遗传转化的方法、标记基因、遗传转化的启动子和受体系统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了今后高粱遗传转化应当集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植物质体转化技术通过同源重组实现定点整合,与细胞核基因工程相比,使外源基因表达更为精确、安全和高效。该技术在基础研究中为叶绿体功能基因组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同时在应用方面为外源基因表达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已成为植物遗传育种的一种新策略。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质体基因工程在转化体系的建立和优化上的新思路,着重阐述了利用质体转化技术在遗传育种中提高作物抗性、改良品质等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克服质体转化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中面临的难题,必将为作物育种的发展带来新的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6.
藻类基因工程的研究技术及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藻类外源基因转移的载体系统、藻类基因的克隆、藻类的遗传转化三方面详细介绍了藻类基因工程的研究技术及方法,综述了藻类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并对藻类基因工程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藻类外源基因转移的载体系统、藻类基因的克隆、藻类的遗传转化三方面详细介绍了藻类基因工程的研究技术及方法,综述了藻类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并对藻类基因工程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DNA重组技术、遗传操作技术、水稻基因图谱的研究取得了显著发展,目前各国政府和大财团正投入大量的物力、技力和人力进行各种有益基因(如抗除草剂基因、抗虫基因、抗病毒基因、转座子等)导人水稻方面的研究,如杜邦(Dupont)公司和先锋(Pioneer)公司最近就联合投资额17亿美元开发转基因作物,包括水稻。目前水稻遗传转化体系已比较完善,中国科学院李绍清等‘’‘已详细综述了水稻遗传转化的方祛、受体系统和转化体后代遗传表达的研究进展及采用遗传工程技术改良水稻品种的现状。本文主…  相似文献   

9.
人参的遗传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改良是人参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遗传转化和再生体系的建立是开展人参遗传改良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人参植株再生可以通过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发生,间接体细胞胚发生是人参植株再生的主要途径,从不同外植体,不同碳源,体细胞胚优化和无激素再生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在人参遗传转化方面,发根农杆菌和根癌农杆菌对人参的遗传转化均已成功,人参皂苷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也已陆续导入人参,得到了遗传改良的转化人参。发根培养系统可用于大量生产人参皂苷,讨论了rolC基因对人参发根诱导的作用,发根植株再生能力及生物反应器培养,最后指出了人参基因工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何勇  罗岸  母连胜  陈强  张艳  叶开温  田志宏 《遗传》2017,39(9):810-827
与细胞核基因工程相比,质体基因工程能更安全、精确和高效地对外源基因进行表达,作为下一代转基因技术已广泛用于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应用领域。与细胞核基因工程一样,质体基因工程中也需要合适的选择标记基因用于转化子的筛选和同质化,但基于质体基因组的多拷贝性和母系遗传特点,转化子的同质化需要一个长期的筛选过程,这就决定了质体基因工程中选择标记基因的选择标准将不同于细胞核基因工程中广泛使用的现行标准。目前,质体基因工程的遗传转化操作中使用较多的是抗生素选择标记基因,出于安全性考虑,需要找到可替换、安全的选择标记基因或有效的标记基因删除方法。本文在对质体基因工程研究的相关文献分析基础之上,对主要使用的选择标记基因及其删除体系进行了综述,并对比了其优缺点,同时探讨了质体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报告基因,以期为现有选择标记基因及其删除体系的改进和开发提供一定参考,进一步推动质体基因工程,尤其是单子叶植物质体基因工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香蕉生物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包括微繁殖、脱病毒、人工种子、诱变育种、单克隆抗体用于病毒检测、转基因受体及基因转化等,并对今后香蕉生物技术的发展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Until recently little was known about the crop diversity in the Sultanate of Oman, situated at the NE tip of the Arabian Peninsula.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the often millenia‐old oases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ir role as reservoirs for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of ancient varieties of wheat and banana. Two newly discovered banana clones show a highly efficient biochemical defense mechanisms against some of the most devastating pests and diseases of banana. If these mechanisms can be properly understood and exploited in breeding programs, may have major impact on the commercial production of edible banana.  相似文献   

13.
甜菜碱提高植物抗盐性的作用机理及其遗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波  张怀刚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9):1888-1893
系统地讨论了甜菜碱在提高植物抗盐性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甜菜碱生物合成过程中关键酶及其遗传工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在进一步弄清甜菜碱提高植物抗盐性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应在重要作物中开展甜菜碱合成相关基因的导入,以期获得耐盐植物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香蕉33个品种的RAPD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RAPD技术对香蕉(Musa nana Lour.)33个品种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从249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8个有效引物,用它们共扩增出192条DNA带,其中183条为多态性带,占95.31%,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数为10.67条,利用18个有效引物扩增的192条DNA带对香蕉33个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UPGMA聚类分析,计算出33个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3412。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香蕉33个品种的DNA分子系统树状图。该系统将香蕉33个品种划归A,B,C和D4个群,其中A群20个品种,B群5个品种,C群2个品种,D群6个品种;A群又可以分为3个亚群。对香蕉遗传多样性分子基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效遗传转化技术体系的建立对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均具有促进作用,目前,再生效率低下是限制许多植物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的主要技术屏障之一。随着对植物分生组织和体细胞胚形成过程研究的深入,鉴定到了一些关键调控基因,统称为发育调节因子。发育调节因子应用于植物遗传转化后,可以有效改善植物分生组织诱导和再生能力,为提高遗传转化效率提供了重要机遇。综述了7类发育调节因子在提高植物遗传转化效率中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其中3类在促进玉米遗传转化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建立植物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产蕉大国,香蕉总产量已居世界第2位,香蕉产业已成为我国南亚热带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但目前我国香蕉品种更新缓慢,现有品种的高产性、抗寒性、抗病性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而物理诱变技术在培育改良品种特性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综述了物理诱变技术及其在香蕉育种中的研究进展,包括物理诱变定义、种类及应用等方面,以期对香蕉诱变研究及新品种选育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静  金志强  徐碧玉 《遗传》2006,28(12):1619-1626
香蕉的栽培品种绝大多数是三倍体, 常规育种难度大, 工作周期长, 难以采用传统的育种方法进行遗传改良, 因此转基因技术成为改良香蕉种质的有效方法。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的遗传转化从20世纪90年代起取得的了较大的进步, 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文章分析了影响农杆菌介导香蕉转化的几个重要环节, 并对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