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林辉  常徽  糜漫天 《生物磁学》2009,(8):1416-1418,1474
目的:观察2’-羟基二氢黄酮诱导白血病细胞HL-60凋亡过程中胞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并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ASY-TT亚流式细胞术测定2’-羟基二氢黄酮对HL-60细胞存活率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细胞凋亡变化;化学比色法测定2’-羟基二氢黄酮作用后,HL-60细胞胞内抗氧化酶SOD、CAT、GSH—Px的活性变化。结果:2’-羟基二氢黄酮显著降低HL-60细胞存活率,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凋亡分析结果显示,20μM的2’一羟基二氢黄酮作用HL-60细胞后,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并在12h后显著高于作用前水平;酶活性检测表明,20μM2’一羟基二氢黄酮作用后,HL-60细胞胞内抗氧化酶SOD、CAT、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升高。结论:2’-羟基二氢黄酮显著降低白血病HL广60细胞存活率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中伴随着胞内抗氧化酶活性的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中药臭灵丹中黄酮类化合物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3,5-hydroxy-6,7,3′,4′-tetramethoxyflavone,HTMF)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增殖作用,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为探讨HTMF对人鼻咽癌CNE细胞凋亡的影响,用MTT法检测HTMF对CNE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倒置显微镜观察HTMF作用于CNE细胞后细胞形态变化,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9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准m)值的改变,并用JC-1荧光染料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显示,分离自臭灵丹的HTMF呈浓度、时间双重依赖性显著抑制CNE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及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化.提示: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对人鼻咽癌CNE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可通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激活Caspase9,进而活化Caspase3诱导CNE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氟苯达唑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确氟苯达唑对HL-60细胞周期,凋亡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法(MTT)检测氟苯达唑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氟苯达唑对HL-60细胞周期,DNA片段化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 Raf, Bcl-2家族蛋白表达。结果:氟苯达唑抑制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生长,HL-60细胞G2/M期增加,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在一定的剂量和时间内,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DNA片段化上升,0.25,0.5,1μM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促使Cleaved PARP,Cleaved-caspase 3,Cleaved-caspase 9蛋白表达量趋势增加;Bag-1和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b-raf,c-raf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结论:氟苯达唑通过诱导HL-60细胞阻滞于G2/M期,增加DNA片段化水平,激活Caspase, Raf, Bcl-2家族介导的凋亡相关通路抑制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发生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柴胡提取物诱导人类白血病细胞HL-60的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其细胞生长.为了研究该过程的作用机理,我们研究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包括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该过程中的磷酸化特征与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柴胡提取物显著的增加了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磷酸化作用,其增加值在测试范围内与测试剂量和作用时间成正相关,但在柴胡提取物诱导人类白血病细胞HL-60的细胞凋亡过程中,没有发现对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表现出磷酸化活性.柴胡提取物诱导白血病HL-60的细胞凋亡部分归结于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上调节作用,这种上调节作用能够受到p38 MAPK特异性的抑制剂SB203580的部分逆转,而MEK的抑制剂U0126则对柴胡提取物诱导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磷酸化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这是首次报道柴胡提取物在诱导人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参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磷酸化,同时柴胡提取物作为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抑制剂的协同作用物具有相应的药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金樱子总黄酮(RLTF)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观察其对过氧化氢诱导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抗氧化作用的影响。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水杨酸法、DPPH法分别测定RLTF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Hoechst染色法分析各组细胞凋亡情况;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OD、CAT、GSH-Px活性。结果显示,在20~200μg范围内,随着样品加入量增大,RLTF对·OH和DPPH·的清除率逐渐增大,而对O-·2的清除率则是先增大后减少;RLTF对O-·2的清除作用偏低,对·OH的清除率与芦丁相当,对DPPH·的清除能力则强于芦丁而弱于Vc。Hoechst染色观察结果表明RLTF预处理细胞后,能明显提高细胞的抗凋亡作用。与H2O2损伤组比较,不同浓度RLTF预处理组的细胞活力均显著升高(P0.01);不同浓度RLTF预处理组细胞中的SOD、CAT和GSH-Px活性均明显增加(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上述结果表明,RLTF具有较强的自由基体外清除能力,能有效提高氧化损伤HUVEC细胞中SOD、CAT、GSH-Px的酶活性,其可能通过清除细胞内自由基和提高细胞抗氧化酶活性来提高细胞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并以线粒体通路为靶点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1μg/m L、5μg/m L及10μg/m LATO处理HL-60细胞24小时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通过细胞内MDA与GSH含量检测反映氧化应激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分子表达,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水平。结果:5μg/m L及10μg/m L ATO可显著诱导人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并显著增加其氧化应激水平,增加促凋亡分子Bax和Caspase-3的表达,而抑制抗凋亡分子Bcl-2的表达,降低HL-60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水平。结论:一定剂量的ATO可诱导人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而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线粒体相关性凋亡信号通路激活实现。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酸豆外果皮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现代色谱分离技术从酸豆(Tamarindus indica Linn.)外果皮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和纯化得到18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对它们进行鉴定,分别为木犀草素(1)、7,3′,4′-三羟基黄酮(2)、芹菜素(3)、7,4′-二羟基黄酮(4)、7,4′-二羟基-3′-甲氧基黄酮(5)、紫云英苷(6)、槲皮素(7)、山柰酚(8)、金合欢素(9)、圣草酚(10)、柚皮素(11)、紫铆素(12)、二氢山柰酚(13)、5,7,3′,5′-四羟基二氢黄酮(14)、5,6,7,4′-四羟基二氢黄酮(15)、3,5,7,3′,5′-五羟基二氢黄酮醇(16)、儿茶素(17)、表儿茶素(18)。10个化合物(2、4~6、9、11、13~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ORAC法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发现酸豆外果皮的4份萃取物及9个化合物(1、2、7~10、12、13、17)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建立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氧化损伤模型,加入H2O2前用美洲大蠊油脂(100、200、400、800、1000μg/m L)预处理,通过MTS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相关试剂盒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系列抗氧化酶的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从细胞水平研究美洲大蠊油脂对氧化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LDH漏出率明显增加,胞内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增多。与模型组相比,美洲大蠊油脂(800、1000μg/m L)能显著增强细胞SOD(P0.01)、GSH-Px(P0.05)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使得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1),LDH漏出率降低(P0.01)。其中油脂的浓度与细胞存活率、SOD活性之间为正相关,与MDA含量为负相关,均呈现浓度依赖性。结果提示美洲大蠊油脂对H2O2所致SH-SY5Y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从而增强细胞自身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9.
复方木鸡冲剂诱导人白血病细胞HL-60凋亡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木鸡冲剂诱导人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为相关中药开发提供实验资料.方法:用MTT法检测复方木鸡冲剂对HL-60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并分析细胞周期;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cl-2、caspase-3、p21WAF1的表达.结果:MTT法显示复方木鸡冲剂能抑制HL-60细胞的生长,细胞呈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为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出现GO/G1期阻滞.Bcl-2表达降低,caspase-3表达增高,p21WAF1表达强阳性.结论:复方木鸡冲剂明显抑制HL-60细胞的生长,其抗肿瘤的机制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1,25-(OH)_2D_3对HL-60细胞具有促分化作用。本文报道了1,25-(OH)_2D_3在促进HL-60细胞分化前后胞液Ca~(2+)浓度、磷酸化酶a和微粒体Ca~(2+)-ATP酶活性的改变。结果表明,1,25-(OH)_2D_3加入HL-60细胞培养液后72小时,细胞NBT染色阳性率高于70%,形态向正常分化的细胞转化。同对,胞液Ca~(2+)浓度和微粒体Ca~(2+)-ATP酶活性明显降低,而磷酸化酶a活性显著升高。结果提示,在1,25-(OH)2_D_3作用下,HL-60细胞不仅杀菌功能增强,细胞内胞液Ca~(2+)浓度趋向正常,与钙恒稳有关的酶活性也同样发生改变。即1,25-(OH)_2D_3对HL-60细胞的诱导作用伴有钙恒稳的改变。这些变化与DMSO的作用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