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每次1g,每天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两组疗程均为30天。比较两组患者经30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肠道菌群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s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菌群正常和I度失调者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改善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8年6月淮安市淮阴医院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血小板(PLT)和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8、IL-6、TNF-α水平及PLT、FIB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后P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可显著降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凝血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果胶铋联合赛庚啶及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赛庚啶及柳氮磺吡啶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果胶铋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4%。结论:果胶铋联合赛庚啶及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灌肠和口服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血沉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RP、血沉、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血沉及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加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用于治疗UC,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症状,增大疗效,改善其血小板功能状态。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溃疡性结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口服柳氮磺吡啶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显著优于对照组8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者中复发率分别为22.22%、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疗效确切,药物毒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呋喃西林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呋喃西林灌肠液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对照组仅接受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周围血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呋喃西林灌肠液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凉血止痢汤与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锡类散治疗,观察组给予凉血止痢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腹痛、腹泻、脓血便消失时间,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血红蛋白数目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腹泻、脓血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白细胞数目、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血红蛋白数目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肝肾功能异常、胃肠道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凉血止痢汤与锡类散联合对溃疡性结肠炎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更快消退溃疡性结肠炎症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赖路发 《蛇志》2017,(3):331-332
目的分析磷酸铝凝胶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铝凝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4%,观察组为9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血等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疗程治疗,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磷酸铝凝胶可促进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美沙拉嗪颗粒联合美常安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2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单独行美沙拉嗪颗粒治疗,治疗组行美沙拉嗪颗粒联合美常安胶囊治疗,总疗程16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对临床症状、临床症状积分、有效率以及炎症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前术后临床症状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颗粒联合美常安胶囊可有效提高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丽珠肠乐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根据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丽珠肠乐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结肠炎症状改善程度,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对比,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56/60),高于对照组的80.00%(48/6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utherland指数评分、肠道菌群评分、肠镜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8/60),与对照组的8.33%(5/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柳氮磺胺吡啶联合丽珠肠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蒲公英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IL-6/STAT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清洁级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n=10):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蒲公英多糖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结肠炎大鼠模型,阳性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10 mg/kg·d灌胃,蒲公英多糖组采用蒲公英多糖10 mg/kg·d灌胃,治疗4周后处死,观察大鼠结肠粘膜病理改变,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6(IL-6)含量、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PO)、白介素-6受体(sIL-6Rα)、糖蛋白130(gp130)、转录活化因子3(STAT3)、IL-6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MPO阳性密度明显增高(P<0.01),sIL-6Rα、gp130含量明显增高(P<0.01),肠组织STAT3、IL-6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蒲公英多糖组、美沙拉嗪组大鼠血清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MPO阳性密度明显降低(P<0.01),sIL-6Rα、gp130含量明显降低(P<0.01),肠组织STAT3、IL-6 mRNA相对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蒲公英多糖能够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6水平,下调IL-6/STAT3通路中sIL-6Rα、gp130蛋白表达量,进而下调大鼠肠组织STAT3、IL-6 mRNA的转录水平,缓解结肠组织的炎症状态,保护和修复粘膜组织,起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汤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西医结合科和消化内科收治的20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3例,对照组接受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复方苦参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黏膜病变、疾病活动指数与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肠镜下黏膜病变与疾病活动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e,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降钙素原(procallcitonin,PCT)等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苦参汤联合美沙拉嗪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肠道黏膜病变,降低肠道炎性反应,控制病情进展,疗效安全显著,对促进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易蕊  王娟  常娟  郝楠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7):3250-3252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和肠组织中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组(n=60),另选取病理和肠镜均正常者为对照组(n=6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FSTL1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肠粘膜组织中的FSTL1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来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指数(DAI)评分和FSTI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浆FSTL1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063,P=0.025);研究组肠粘膜组织中FSTL1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987,P=0.019);研究组DAI评分和FSTI1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19,P=0.023)。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FSTL1表达水平升高,并且和疾病的活动性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参苓白术散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utherland DAI评分均获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IL-17、IL-23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对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瘿瘤消散汤联合左甲腺素钠片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到2016年2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1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甲腺素钠片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瘿瘤消散汤联合左甲腺素钠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结节最大横截面积和最大直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甲状腺结节最大横截面积、最大直径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并且试验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SH、TRAb及FT3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并且试验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FT4水平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瘿瘤消散汤联合左甲腺素钠片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平肝熄风汤联合硫酸镁对肝肾阴虚型妊娠期高血压(GH)患者血液动力学、糖脂代谢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期间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GH 患者11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9)和研究组(n=60),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平肝熄风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血液动力学、糖脂代谢、血压、心率、中医证候积分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治疗7 d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55/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97%(46/59)(P<0.05)。两组治疗7 d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 (LDL-C)、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 (HDL-C)水平升高(P<0.05),且研究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视物模糊、手足心热、脉弦细数、口干便结、舌红苔少等症状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肝熄风汤联合硫酸镁治疗肝肾阴虚型GH,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血液动力学、糖脂代谢,同时还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美常安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血清TNF-alpha、IL-6、IL-8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自 2012 年9月至2014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00例UC 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给 予柳氮磺吡啶,观察组患者口服给予美常安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症状改善、不良反应发生情 况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TNF-alpha、IL-6、IL-8 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中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 48.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主要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缓解率明显高 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TNF-alpha、IL-6、IL-8 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 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常安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UC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 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发光二极管(1ight-emittingdiode,Um)直肠内照射对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抗过氧化损伤以及促进结肠粘膜组织的修复作用。34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10只、病理模型组12只与病理模型+LED照射治疗组12只.研究中采用乙酸局部刺激复制大鼠UC模型,其中LED治疗组应用LED结肠内照射,1日1次,共10d。其后观察各组的病理变化,血清过氧化损伤水平。结果显示,LED结肠内照射能够促使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组织修复;显著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MDA水平、升高SOD活性。实验表明LED结肠内照射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具有抗过氧化损伤作用以及促进结肠粘膜组织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免疫致敏结合局部乙酸刺激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加乙酸局部刺激法建立复合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用药组(各10只),用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加乙酸局部刺激法建立大鼠复合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后,用药组给予SASP灌胃,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均灌胃2周后处死大鼠,分离其结肠组织和血清。生化法检测各组结肠中MDA、SOD、GSH-PX、NO、TNOS和iNOS值,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及结肠IL-4及TNF-α含量变化,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IFN-γ含量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MDA、NO、TNOS及iNOS含量升高,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SASP组SOD、GSH-Px计数水平显著升高,组织MDA、NO、TNOS及iNOS含量降低。模型组血清和结肠IL-4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模型大鼠血清和结肠TNF-α含量明显升高,模型组大鼠血清IFN-γ含量明显升高。SASP组IL-4含量升高,TNF-α和IFN-γ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改进的复合造模方法,可以较好的模拟人类UC病变的慢性活动性特点,适合药效观察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