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纲 《生物学通报》1995,30(5):18-19
动物界具有共同的祖先,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动,引起动物适应性变动或迁移到别的地方以利生存,出现了动物的多样化。因此,动物的进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发展过程,通过对动物进化论中几个相关概念的辨析,讨论了不同等级动物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化石》1983,(1)
澳大利亚的古生物学者安·威廉博士,最近,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东南部岩石中,发现一具约在一亿七千万年以前的两栖类动物鲵鱼的化石,体长为3米,可称为鲵鱼的祖先。附图是最近在昆士兰州发现的鲵鱼祖先的化石。  相似文献   

3.
最近吴征镒等发表的被子植物“多系_多期_多域”的“八纲”新分类系统,是以该系 统作者自己人为截取早白垩世时间横断面并认为在这个横断面上存在8条主传代线为基础建 立的。“八纲系统”在祖先式样及其起源时间和地点方面缺乏证据,各主传代线相互之间及 其与被子植物共同祖先的关系也基本没有说明。由于没有接受植物系统发育重建研究中共同 遵守的共同祖先原理,而且混淆使用了“单系”和“多系”的概念,可以认为“八纲 系统”是人为性很强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4.
近年发现的一些有腿鲸的化石表明,鲸的大致演化路线是:由主要陆生的巴基鲸;经过水陆两栖的陆行鲸,到基本水生但仍有发达肢体的罗德侯鲸,再到完全水生。后肢大为退化的矛齿鲸和古蜥鲸,最后大概由矛齿鲸演化出现代的齿鲸和须鲸,其间共经历了约5000万年的历史,基于牙齿的相似,原以为鲸的祖先是原始的有蹄动物中兽类。但DNA的序列分析显示,鲸与偶蹄类河马的亲缘关系最为相近,最近发现,古鲸普遍具有偶蹄类那样的双滑车关节面的距骨,因而认为鲸的祖先可能是古偶蹄类。  相似文献   

5.
《化石》2014,(4)
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邱占祥院士等人发现了距离现生熊类最近的祖先化石。这一新种被命名为"戴氏祖熊"(Ursavus tedfordi),是现生熊类祖先中最晚和最进步的一个种。2014年第3期《古脊椎动物学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登了这一研究成果。这件祖熊化石于2006年7月发现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官坊乡槐沟村附近。据研究人员介绍,此前世界上还从未发现和报道过祖熊的完整头骨;熊亚科的祖先化石,特别是祖熊  相似文献   

6.
随着更多的关于人类与大猩猩(特别是黑猩猩)之间有着相近的亲缘关系的染色体证据的公布。人类进化的分子学说受到又一次激励。根据染色体的证据,以前有人提出,在比古生物学家根据化石的证据推断的距现在更近的地质年代,人类与大猩猩有着共同的祖先。最近,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的J.尤尼斯和O.普雷卡什报道的新发现证实了这一见解,并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7.
早在1925年,Muler认为动物多倍体的性不平衡,不可能使两性多倍体作为自然界的实体在动物中存在之后,一些学者也认为动物多倍体在进化中的地位并不重要,然而,近二十年来,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都发现了许多多倍体的物种,有孤雌生殖的三倍体、四倍体,也有两性生殖的三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和八倍体。在昆虫和鱼类中,甚至存在着多倍体的科、属。已发现的多倍体动物,在适应性等方面远胜于它们二倍体祖先,有的甚至取代和消灭了它的祖先。动物多倍体的存在受到了生物学家  相似文献   

8.
埃塞俄比亚发现古人类化石最近在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科学家们展示了大约在450万年前生活在埃塞俄比亚边远地区的人类最早祖先的遗骸化石。埃塞俄比亚的人类学家贝哈尼·网斯富说:“这些化石是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人类直接祖先化石。”贝...  相似文献   

9.
杜文赞 《化石》1989,(4):27-29
十九世纪达尔文冲破了传统宗教思想的束缚,大胆提出了人猿同祖的理论。即人类是由一种多毛的、有尾的、栖息在树上的四肢狐猴之类的动物进化而来的,那种动物逐渐发展成猿类再发展成猿类最近的祖先——古代某种猿类,然后它的一支由树上下了地,发展成人;另一支仍旧留在树上,变成现代的类人猿。这个理论提出后一个多世纪里,化石材料不断发现,科学研究不断进展,学者们提出了种种看法,争论不休,但  相似文献   

10.
GATA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ATA家族是一类能识别GATA基序(motif)并与之结合的转录调节因子,其普遍具有锌指结构。GATA家族的共同特点是对一致性序列(T/A)GATA(A/G)具有高度亲合性。其家族成员已发现在动物、真菌、植物等生物中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11.
胡阳  姜楠  黄怡文  朱旭东 《菌物学报》2013,32(Z1):62-69
microRNAs (miRNAs)在植物和动物中大量存在,但是否在真菌中存在一直是个未解之谜.本研究组在担子菌新型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neoformans中发现了miRNA.两个miRNA,miR1和miR2,长度分别是22nt和18nt,前体是70nt,和动物miRNA相近.通过报告基因,证实miRl/2具有沉默功能.真菌miRNA的发现为研究其进化、功能等提供有用知识.  相似文献   

12.
《化石》2013,(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倪喜军研究员参与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世界最大的包含形态和遗传特征的数据集,重建了有胎盘类哺乳动物的共同祖先.在2月7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中,这些科学家揭示出,直到大约6500万年前导致非鸟恐龙和地球上差不多70%的物种灭绝的事件发生之后,有胎盘类哺乳动物的现生支系才开始分化出来,这与以往普遍接受的理论相矛盾.根据他们的形象化重建,有胎盘类哺乳动物的祖先是一种小型的食虫的动物.  相似文献   

13.
自从1862年,在德国巴伐尼亚省,距今约一亿五千万年的侏罗纪晚期石灰岩中,发现了始祖鸟的化石之后,古生物学家就根据它的突出特点,推断始祖鸟是爬行类到鸟类的中间过渡类型动物,并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有力的证据。因此,一百多年来,始祖鸟一直被确定为鸟类的祖先。  相似文献   

14.
正眼力好不好,不测怎么知道?看到小编为你请来的这些"模特"嘉宾了吗?它们各属于羊驼、原驼、驼羊以及骆马这四种动物的一种。现在给你1 5秒钟的时间,请你快速区分一下它们谁是谁。怎么样?晕菜了吧!别担心,小编这里有"认驼指南",或许可以帮你找到答案。祖先那些事儿打眼一看,这几种动物部和我们熟知的骆驼相像,这不奇怪,它们都属于骆驼科动物,且在很久很久以前本是一家。目前,世界上的骆驼共分为6种,其共同的祖先生活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蛋白质绝对进化距离和进化速率的方法,它根据现有同源蛋白质的序列构建分子进化树,并推断进化过程中各结点处的共同祖先序列,根据某成员与某结点处共同祖先序列的氨基酸差异百分率,计算该蛋白质序列的特异进化距离和进化速率。比较我们的算法和Dayhoff等的模拟统计方法表明,我们的算法在一定范围内是正确的。结合计算哺乳动物红细胞生成素的进化速率,讨论了本算法在分子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5.2亿年前,古老的海洋开始喧嚣起来,各类生物纷纷登台亮相,从低等的海绵动物到高等的脊椎动物,包括了几乎所有现生动物门类的原始祖先分子,它们共同演绎了地球历史上最为壮观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这样的海洋生物大发展的场景,不仅在动物门类的多样性,动物食物链的复杂性,而且在动物生态分布的多层次,都  相似文献   

17.
根据23个等位基因不同外显子(EN)的核苷酸(NT)替换及同义密码子使用谱(SCU)偏移研究了哺乳类7种动物MHC DQA座位的系谱发育关系。发现:(1)在大时间尺度内,MHC DQA基因进化速率(1.0×10~(-9),其中EN2为1.3×10~(-9)9NT/位点/年)与一般核基因相似;鼠类DQA基因的NT替换速率大致是其他哺乳类的2倍;(2)证实DQA等位基因多态性是在哺乳动物分化以后才逐渐形成的;推测牛类也存在与绵羊DQA2即OLA-DQA(c17-2)对等的具有最近共同祖先的DQA2基因座位有待发现;HLA-DQA2系谱与HLA-DQA1祖先的分化年代在20~12Mya(百万年前),HLA-DQA1各等位基因分化时间在24Mya至1Mya以内,因此产生HLA-DQA2座位的基因重组发生在HLA-DQA1产生少数几个等位基因之后;(3)基于SCU分化度的进化树从一个新的角度体现了DQA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并显示HLA-DQA2具有特殊的SCU,提示在DQA基因的进化中产生了SCU的分化,SCU系统树在进化上有重要价值和特殊意义。改进了基因的SCU分化度和SCU相似系数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动物肌动蛋白基因中内含子的来源及存在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加金  吴晓霞 《遗传学报》1998,25(5):409-415
对动物界演化过程中肌动蛋白家族内含子插入位置分布的演化规律作了分析,并对相同插入位置的内含子序列按同亚型和不同亚型作了比较。结果得出:从整个肌动蛋白家族的外显子序列高度保守性推断整个肌动蛋白家族可能是从共同的祖先蛋白进化而来的;从同亚型肌动蛋白内含子序列的类似性随进化距离而变化,但在短进化距离的物种间,类似性都较高,不同亚型肌动蛋白内含子序列的类似性都较低,即使是同一物种(如人),类似性也远低于同亚型但进化距离较近的物种,由此可推断,同亚型肌动蛋白的内含子序列可能从共同祖先进化,不同亚型肌动蛋白的内含子序列从不同祖先进化,综上推断可导出内含子可能是在蛋白异化过程中获得的:还发现内含子在肌动蛋白家族编码基因中位置的分布随进化方向不同而逐步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由此提出了内含子的位置分布与动物演化方向之间可能具有某种必然联系,为内含子的存在提出了某种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付少彬  魏江春 《菌物系统》2008,27(2):217-223
以真菌界、动物界和植物界中的19种各类生物作为代表,从具有进化速率不同区段结构的核糖体核酸基因大亚基全序列的C3、C9及C11三个高度保守区段中鉴定出了4条真菌所共有的核苷酸序列,亦即真菌界所特有的核苷酸序列。从其保守区段C5中鉴定出了1条子囊菌门所特有的保守序列;从保守区段C7中鉴定出了1条担子菌门所特有的保守序列。研究结果为各类真菌起源于一个共同祖先提供了分子证据。用于研究的美味石耳的核糖体核酸基因大亚基全序列是由本实验室所提供;其他18种核糖体核酸基因大亚基全序列来自GenBank。  相似文献   

20.
王原  叶剑 《化石》2020,(2):2-7
正1、什么是恐龙?传统定义中,恐龙是中生代一大类四肢直立的陆生脊椎动物的统称。当然还有一个较难理解的科学定义:"恐龙是三角龙和麻雀的最近共同祖先以及该祖先所有的后裔的统称",这个定义的包容范围更广。恐龙在距今大约2.3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开始出现在地球上,如阿根廷的始盗龙(Eoraptor)、埃雷拉龙(Herrerasaurus,注意其中的H不发音,所以"黑瑞拉龙"的译名并不准确)。2013年在坦桑尼亚发现的2.43亿年前(三叠纪中期)的尼亚萨龙(Nyasasaurus,见封面及题图/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