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迷宫漏斗蛛(AgelenalabyrinthicaClerck,1758)在湖北武汉地区每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卵期长达152.00天;幼蛛期148.14天;成蛛寿命雌蛛84.00天,雄蛛38.60天。雌蛛一生最多可产3个卵袋,单头雌蛛最高产卵量244粒。卵的平均孵化率为92.82%。  相似文献   

2.
拟水狼蛛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运用田间观察与室内外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稻田蛛蛛优势种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拟水狼蛛在重庆地区1a发生3-4代,第4代不完整,以第2代历期最短,第3代(越冬代)历期最长;以成蛛或幼蛛越冬;5月初即由田埂向稻田内迁移,在水稻生育期间出现3次卵高峰、2次种群密度高峰;在田间具掘土作穴习性,室内发现4龄后的幼蛛在袋状网内蜕皮、交配期和携卵期有结袋状网或幕状网的习性;属游猎型蜘蛛,可步行、跳跃在植株、水面、陆地等处捕食飞虱、叶蝉、粘虫、螟虫等多种稻虫,捕食量与龄期、蜕皮和性别有关;受惊时,能入水中潜行和潜伏。雌雄蛛均可多次交配,雌蛛一生可产卵3-6次,卵囊含卵量25-130粒,平均75粒。平均孵化率90.5%。孵化的幼蛛,先群集在雌蛛的背部,3-5d后离开雌蛛分散捕食。幼蛛一般蜕皮7-8次,出卵囊前已蜕皮至少1次。拟水狼蛛的产卵前期2-6d,平均3d;卵期9-15d,平均11.4d;幼蛛期57-133d,平均81.6d;成蛛期128-186d,平均140d左右,雌蛛较雄蛛长24-51d,平均39.6d。性比除第1代外的各代均为雌多于雄蛛。论文详细记载了拟水狼蛛求偶与交配行为过程、产卵与护卵习性、孵化及携幼行为、幼蛛生长、蜕皮、各龄期形态特征、亚成蛛及性成熟。幼蛛出卵囊后至性成熟的成活率为21.4%-56.3%,平均达35.0%。室内饲养发现在一定湿度条件下,不提供食物成蛛可存活28-57d,平均42.7d。  相似文献   

3.
法希里舞蛛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法希里舞蛛在鲁东南沿海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幼蛛或亚成蛛在洞穴内、杂草丛基部越冬。翌年2月中旬出蜇,幼蛛经8龄后于3月上旬成熟。3月下旬开始卵,卵期38.2d,幼蛛期291d,成蛛期123d,雌雄比为5:3。成蛛日食量0.4386g,是多种害虫的重要天敌。  相似文献   

4.
芦苇卷叶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苇卷叶蛛在山东青州一年可发生2-3代,以若蛛,成蛛越冬,若蛛经4-5次蜕皮发育为成蛛。雌,雄可多次交配,雌蛛一生可产卵囊3-5个,单雌产卵量平均41.6粒,孵化率为87%。世代平均历期128.35天,寿命230天左右,♀:♂=1.36:1。耐饥力的大小与温度高低,有无水分供应及发育阶段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成蛛的耐饥力在于幼蛛,温度高耐饥力弱,反之,则强。  相似文献   

5.
横纹金蛛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昌贵  王翠珍 《蛛形学报》1994,3(2):141-144
横纹金蛛在山东省日照市一年1代,以1龄幼蛛在卵袋内越冬。5月上旬开始出蜇;幼蛛6龄,老熟幼蛛7月中旬羽化。8月上旬产卵,8月下旬孵化。卵期21~45d,幼蛛生活历期311.2d,成蛛寿命52~87d,雌雄比4:1;成蛛日食量0.50609g,日网捕虫30头,每只成蛛期共食虫35.4263g,网捕虫2405头,是一些害虫的重要天敌。该蛛发生与气候、海拔、天敌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三突花蛛在东北地区一年一代、越冬龄期不整齐。在落叶松林内,早春上树捕食害虫,6月中旬后,下迁至林下的灌木丛和草上,在植物叶上做囊产卵,该幼蛛自孵化起至越冬前,不再主动向高树冠部迁移,而仅在灌木、草上及小树上活动,三突花蛛能捕食多种木害虫,在早春,其种群密度往往高于其它害虫天敌,是一种极有利用前途的天敌。  相似文献   

7.
为调查青新园蛛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分别在田间和实验室条件下对其进行观察.如预期所示,幼蛛、亚成熟蛛和成蛛一起群居越冬.在湖南,青新园蛛每年可以繁殖3-4代,其中第4代寿命最长,第2-3代寿命最短.青新园蛛有织网的习性,雌蛛和雄蛛多次交配,一只雌蛛最多可产12个卵袋,每个卵袋平均含82.2颗卵粒.在群居模式中,刚孵化的蛛幼会安全的生活在雌蛛的背部.青新园蛛幼蛛的生长历期为40-120天,成蛛为33-176天.除第二代外,青新园蛛雌雄蛛的性别比率均小于1.该文详细描述了青新园蛛幼龄期和亚成熟期的生物学特征.在实验室条件下,青新园蛛的饥饿耐受力要强于抗旱力.  相似文献   

8.
间斑寇蛛幼蛛过冬和早期饲养管理是人工饲养的关键。通过比较不同保存温度和不同保存时间下过冬幼蛛的孵化率、存活率和平均体质量,研究了间斑寇蛛幼蛛过冬的规律,并探讨了相对湿度、环境温度和食物种类对幼蛛离开卵囊后的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4℃左右是比较理想的卵囊保存过冬温度,但在此温度下保存7个月后存活率开始下降,到13个月幼蛛存活率降为零;卵囊放入低温保存前需在室内放置一段时间(约2个月)以使卵粒孵化成幼蛛;4℃左右下过冬的幼蛛离开卵囊后,在相对湿度55%~60%、环境温度25℃~30℃的条件下,用黄粉虫喂养4周后体质量增长40余倍,成活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9.
猫卷叶蛛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猫卷叶蛛广泛分布于农田、茶园和果园。在湖北一年三个完整世代。蜕皮4次,5个龄期。全代历期约55天(35°C)到115天(20°C)。一生产卵袋一般10—15个,最多26个。每卵袋内含卵10粒左右,最多达26粒。一生总产卵量150—200粒,最多可达300粒.雌蛛寿命一般约40天。捕食双翅目昆虫有利于幼蛛的发育。11月下旬以成蛛和幼蛛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  相似文献   

10.
1998~2003年,作者在日照沿海松林内,对双钩球蛛(Theridion pinastri)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双钩球蛛在日照市沿海地区一年发生一代,翌年4月上旬出蛰,幼蛛5月下旬发育至成蛛,6月上旬交配,6月中旬产卵。卵期平均7.8 d,幼蛛期362.3 d,成蛛期51.3 d,雌雄比为3∶2。成蛛日食刺槐蚜(Aphis robiniae)12.1头,是多种小型害虫的重要天敌。该蛛与农药关系密切。在林内禁止使用化学农药是保护成幼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斜纹猫蛛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斜纹猫蛛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斜纹猫蛛在鲁东南沿海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不同的若蛛在松树翘皮下、枝叶基部和杂草丛中越冬,翌年4月上旬出蛰活动,若(幼)蛛经7龄,5月上旬开始羽化成蛛,5月中旬开始产卵,卵期13.9d,若(幼)蛛期341.5d,成蛛期40.6d,雌雄比为3:1。成蛛日捕食松大蚜6.056头,是多种害虫的天敌。该蛛的发生与自然灾害、海拔高度、天敌等关系密切。封山育林,禁止使用化学农药是保护成若蛛、扩大繁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机敏异漏斗蛛Allagelena difficilis是我国常见蜘蛛,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害虫控制中起重要作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饲养观察,弄清机敏异漏斗蛛的生活史及各龄虫态特征。机敏异漏斗蛛一年1代,蜕6次皮,以成蛛、卵和1龄幼蛛越冬,翌年4月上旬在蛛网上可以见到活动的2龄幼蛛,8月中旬发育为成蛛,由卵到成蛛平均历时265 d。卵椭球形,黄色;1-3龄幼蛛体光亮,枣红或红褐色;3龄幼蛛腹部背面隐约可见四对"八字形"灰白斑纹;4-6龄幼蛛体表光泽不明显,"八字形"灰白斑纹明显;6龄雄蛛触肢开始膨大而透明,雄性成蛛触肢膨大且色深。各龄虫态步足足式均为:ⅣⅠⅡⅢ。  相似文献   

13.
棕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 在山东日照沿海地区1年发生1代,以幼蛛在树皮下、针叶基部、杂草丛中越冬.翌年4月上旬出蛰,4月下旬发育为成蛛.5月上旬开始交配产卵,卵期7.6 d, 幼蛛期321.4 d,成蛛期71.2 d.雌雄性比为3∶2.成蛛日均食松大蚜 Cinara pinea 5.8头.是多种害虫的重要天敌.  相似文献   

14.
拟环纹豹蛛的生物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智 《昆虫学报》2007,50(9):927-932
运用田间观察和室内外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稻田蜘蛛优势种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的生物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拟环纹豹蛛在湘西北1年发生2~3代,第3代不完整,以第2代历期最短,第3代(越冬代)历期最长;以成蛛、亚成蛛或幼蛛越冬,其分布图式为聚集分布;4月下旬即由田埂向稻田内迁移,在水稻生育期有3次数量高峰; 属游猎型蜘蛛,可步行在水稻、水面、陆地等处捕食飞虱、叶蝉等多种目标害虫; 受惊时潜入水中或潜伏。雌雄蛛均可多次交配,雌蛛一生最多可产卵5次,实验种群卵囊含卵量76~337粒,平均156粒。孵化的幼蛛,先群集在雌蛛背面,3~5天后开始扩散,6~7天扩散到高峰。幼蛛期47~158天;成蛛期121~236天,雌蛛较雄蛛长21~62天。性比除第2代外的各代均为雄性多于雌性。本文详细记述了拟环纹豹蛛的求偶与交配行为,产卵与护卵习性,孵化与携幼行为,幼蛛生长、蜕皮、各龄期形态特征及耐饥、耐旱能力等。  相似文献   

15.
实验设置5个温度、3个湿度。对虎纹捕鸟蛛卵袋和幼蛛的发育速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虎纹捕鸟蛛发育的重要因子。湿度对卵历期、幼蛛历期有显著影响。运用优选法计算虎纹捕鸟蛛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所得卵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T0分别为14.3℃。7.0℃。有效积温K分别为712.66日度和6161.80日度。  相似文献   

16.
黑腹狼蛛和拟环纹豹蛛各龄期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腹狼蛛和拟环纹豹蛛为我国农田的重要害虫天敌。两种蜘蛛成蛛外形较易区别,但其各龄幼蛛形态变化较小,容易混淆。本文将这两种蜘蛛幼蛛各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Hidryta sp.和Idris sp.对云南洱海周边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Boes.&Str.)和星豹蛛Pastvigera C.L.Koch卵孵化的影响,对具卵囊的拟环纹豹蛛和星豹蛛进行为期1年的野外采集和室内卵囊孵化观察,发现Hidryta sp.寄生蜘蛛卵囊后,每个卵囊内仅羽化出1只蜂,不再有幼蛛孵化出;而被Idris sp.寄生后每个卵囊羽化出一至数十只蜂,仍有幼蛛孵化出。比较未被寄生与被寄生蜘蛛卵囊的孵化量显示,拟环纹豹蛛未被寄生与被Idrissp.寄生后的孵化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星豹蛛未被寄生与被Idris sp.寄生后的孵化量问存在显著差异(P〈0.01)。比较单位个体孵化量显示,Hidrytasp.对拟环纹豹蛛卵孵化的影响程度大于Idris sp.;而Hidrytasp.对星豹蛛卵孵化的影响程度小于Idris sp.。  相似文献   

18.
据室内观察,星豹蛛在安徽省芜湖市(12.7—29.8℃)一年发生不完全的二代,以若蛛和成蛛越冬。雌蛛一生只交配一次,多次产卵。越冬代雌蛛平均产卵囊2.4个,每个卵囊平均具卵52粒;第一代雌蛛平均产卵囊2.2个,每个卵囊平均具卵39粒。卵粒孵化率最低为65%,最高达100%。从若蛛发育至成蛛,一般蜕皮5—6次,少为7次,雌雄性比为1.5:1,成蛛平均寿命为133.2天。  相似文献   

19.
斜纺猫蛛对茶尺蠖幼虫捕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亚飞  赵敬钊 《蛛形学报》1996,5(2):149-153
在室温条件下测定了斜纺猫蛛亚成蛛及成蛛对茶尺蠖1~2龄幼虫的日捕食量及功能反应,捕食者自身密度效应和温度对功能反应的影响,斜纹猫蛛亚成蛛及成蛛对茶尺蠖幼虫的功能反应均呈HollingⅡ型反应,模拟模型分别为Na=0.9195Nt/(1+0.004703Nt)和Na=0.92268Nt/(1+0.005081Nt)自身密度反应模型分别为E=0.5419P^-0.6052和E=0.5139P^-0.5  相似文献   

20.
温室希蛛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希蛛Achaearanea tepidariorum在鲁东南沿海地区1年发生2代,但第2代不完整.越冬蜘蛛4月下旬出蜇,5月上旬开始产卵.卵期10 d,幼蛛期320 d,成蛛期76 d,越冬代成蛛寿命更长,雌雄性比为3∶1.成蛛日均食麦蛾4.9 头,是多种害虫的重要天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