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激光诱变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在动植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立秋 《激光生物学报》1997,6(2):1097-1102
激光诱变是一种新型的育种技术,具有能量密度高,比较集中,单色性和方向性好,诱变当代即可出现遗传突变等特点。本文概述了激光诱变的一般原理和生物学效应,激光诱变后对植物形态,生理和遗传性状及动物早期胚肥发育的影响,旨在为深入研究激光诱变机制及其在动植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药用微生物辐照诱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常规的诱变育种方法主要是利用紫外线、激光、γ射线、中子等对微生物药物菌种进行辐照诱变,效果显著。离子束辐照微生物诱变育种在离子束生物学效应的研究中起步较晚,但其作为一种集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为一体的诱变育种新方法,将在辐照诱变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微生物药物研究与开发的动态,简要叙述微生物菌种选育的辐照诱变效应、作用机制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工业微生物物理诱变育种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理诱变技术是当今工业微生物育种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技术之一。传统的物理诱变技术主要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诱变等,它们已在包括青霉素、"-淀粉酶等几乎所有的工业微生物菌种的诱变选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多数菌株在多次重复使用传统诱变源时往往出现抗性饱和的现象。太空环境、离子束、激光等是20世纪70~80年代逐渐兴起的新型诱变技术,因它们具有诱变谱广和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菌株对传统诱变源的抗性饱和等优点,而广受工业微生物育种工作者的欢迎。现就空间、离子束、激光等诱变育种技术的作用特点、诱变机理、应用及前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诱变筛选阿魏菇多糖高产菌,探索食用菌的离子束和激光复合诱变育种方法。方法:尝试用阿魏菇菌丝单细胞为靶材,以离子束注入和激光辐照为复合诱变手段,采用营养缺陷型筛选办法定性初筛,摇瓶发酵定量复筛。结果:通过离子束注入诱变,获得了2株菌丝体多糖产量分别达到551.80mg/L和659.46mg/L、较1号出发菌株提高了46.5%和75.2%的多糖高产菌PFPH-1和PFPH-2;在此基础上,以激光辐照为复合诱变手段,获得了1株菌丝体多糖产量达到762.50 mg/L、较出发菌株PFPH-2提高了15.63%的多糖高产菌PFPH-3。结论:离子束和激光复合诱变育种方法在改良阿魏菇多糖高产性状方面诱变功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农用低功率He—Ne激光的诱变效应和育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什么是低功率He-Ne激光;低功率He-Ne激光的诱变效应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低功率He-Ne激光的诱变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激光果树育种中,激光的生物效应不仅取决于辐照时的激光参数,也取决于被辐照组织的部位、辐照季节等。本文对如何预选激光参数,并对激光诱变生物效应的机制均进行了探讨。紫外和可见激光的诱变机制主要是光化学反应;红外激光的诱变机制,在强激励方式下主要是多光子吸收,在弱激励时则热效应和非热的相干共振效应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7.
激光诱变微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简要概括了国内外在激光诱变微生物领域内的研究新进展,对激光辐照微生物产生生长刺激作用的实验规律、作用机理进行了总结和讨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激光辐照微生物进行诱变育种的应用性研究。最后,对本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激光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激光的作用原理包括光效应,热效应,压力效应和激光的应用包括小剂量激光对农作物的刺激作用,大剂量激光的诱变作用,其它诱变剂复合使用的诱变作用,并评述了激光在水稻,小麦,油菜、大麦、大豆及果树,蔬菜,桑等的研究进展,最后阐述了激光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赤霉素产生菌的激光,化学复合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激光和氯化锂复合诱变赤霉菌,对其产生的赤霉素中活性最高的GA3含量作为效价测定。结果表明与出发菌株相比,激光诱变,LiCl诱变,复合诱变效价分别提高为113.7%,40.2%,189.6%。展示激光复合诱变是遗传育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激光在农业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激光在农业领域的研究概况,如激光生物学刺激效应、激光诱变育种,激光辐照离体质粒DNA、激光微束转基因技术等,并对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桑树激光育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作瑛  文明发 《激光生物学报》1993,2(3):328-331,312
激光应用于桑树育种起于七十年代,通过我所二十多年来对桑树激光育种方法的研究与探讨,激光对桑树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都可产生生物学效应,但这种效应的大小,多少与供试材料,供试品种和激光种类,功率大小有关,而且激光较电离辐射有它独特的优点。实践证明,激光育种与杂交育种相结合,或激光与其它理化因素相结合,处理桑树的无性器官冬芽能产生较多的有益突变,为桑树激光育种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2.
马玲  金湘  毛培宏 《生物技术》2007,17(4):59-60
目的:探索低功率He-Ne激光对柠檬酸生产菌黑曲霉诱变育种的简易方法。方法:应用带扩束镜的低功率He-Ne激光装置,在无菌条件下对柠檬酸生产菌黑曲霉的单孢子膜进行不同时间的垂直照射,无菌水洗脱,指示性平板筛选,液体培养,测定黑曲霉诱变菌株的柠檬酸产量。结果:不同时间的激光照射黑曲霉单孢子,其存活率与激光照射时间没有线性关系。激光照射6min,黑曲霉M2代产酸的正变率高达37.5%,而此时的存活率也高达40.0%。获得了黑曲霉柠檬酸产酸率提高了10%的突变菌株,为黑曲霉的遗传育种提供了材料。结论:这种方法便于在无菌条件下操作,保证了激光照射黑曲霉单孢子的均匀性,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微生物诱变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食药用菌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变育种是一项借助诱变剂人为的诱导突变,创造出杂交育种中无法创制的新性状的育种技术。自然界中的突变只有0.1%,而诱变育种可以提高到3%左右,比自然突变高100倍以上。诱变技术已经在食药用菌育种中广为利用,本文针对诱变育种的原理、方法、在食药用菌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最后为食药用菌诱变育种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探讨和展望,这为利用诱变技术进行食药用菌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离子束诱变育种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阐述了离子束诱变的生物效应,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介绍了离子束诱变在农业、工业育种上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产蕉大国,香蕉总产量已居世界第2位,香蕉产业已成为我国南亚热带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但目前我国香蕉品种更新缓慢,现有品种的高产性、抗寒性、抗病性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而物理诱变技术在培育改良品种特性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综述了物理诱变技术及其在香蕉育种中的研究进展,包括物理诱变定义、种类及应用等方面,以期对香蕉诱变研究及新品种选育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作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物新品种的培育能保持粮食稳产增收,利用自然和诱变获得遗传变异是作物育种的基础。随着栽培作物基因库的日益贫乏,诱变育种技术已成为目前种质资源创新和挖掘新基因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植物诱变育种的发展简史,物理诱变、化学诱变的主要类型、特点、异同及其在农业育种上的应用。由于诱变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益突变频率仍然较低,变异的方向和性质尚难控制,因此提高诱变效率,迅速鉴定和筛选突变体以及探索定向诱变的途径,是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中的激光技术和激光育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现代农业中的激光技术是一项新技术。激光农用的开拓领域相当广泛。激光育种在我国始于70年代初,据不完全统计到1986年为止,已育成粮、油、棉、蔬菜、果树、桑、蚕等新品种(系)36个,对农业生产起到了良好作用。为了在现代农业中发挥激光技术的应用优势,从育种的角度来说,应该在加强激光生物学多学科之间合作的前提下,大力开展激光生物工程的研究,这也是激光应用于农业发展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