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枝明 《化石》2003,(3):39-40
探索恐龙的起源、演进、分布和绝灭 ,一直吸引着世人的视野 ,每一次恐龙新发现都将成为媒体的焦点。恐龙已是旅游业一大卖点。选择恐龙化石地点 ,开发建立恐龙主题公园 ,已是世界科普旅游业的一种明智之举。 1995年 ,云南禄丰川街发现的恐龙大坟场 ,有得天独厚的恐龙化石资源、优越的遗址条件 ,方便快捷的交通位置 ,为开办旅游和普及恐龙知识提供了理想的工作平台。这一丰富的化石产地已被云南省政府列为“禄丰县川街恐龙保护区” ,正在开发成集科学研究、科普旅游为一体的基地 ,建成一座田野生态恐龙馆———中国的侏罗纪公园。1 禄丰盆地…  相似文献   

2.
杨正纯 《化石》2019,(2):57-65
<正>云南的恐龙自从发现到如今,已整整80多年。但是,自许氏禄丰龙在世界闻名之后,云南的恐龙热却度过了半个世纪的低温阶段,直至改革开放后,1987年云南恐龙才又开始重新"崛起"!恐龙化石和新产地发现连连不断。1995年以来到如今,已发展成为以"云南禄丰恐龙国家  相似文献   

3.
自从1996年3月在河源市啸山中学旁边的南湖山庄工地发现恐龙蛋化石以来,在短短的3年中,共发掘出100多窝、上千枚蛋化石,它们产于紫红色的粗粒砂岩中。如此多的恐龙蛋化石的发现,使该地区成为国内最有名的恐龙蛋化石产地之一。 1999年 7月,市区一农民在黄沙村修路经过的红色砂岩层中偶然发现一部分耻骨和指骨,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恐龙专家董枝明教授初步鉴定为小型兽脚类恐龙的。从8月底至9月中旬,笔者在化石地点进行了近两周的发掘工作,发掘出至少属于3个个体的骨骼化石。从暴露出的一完整的叉…  相似文献   

4.
1972年Rouse等在加拿大北纬约66°的育空东北部地区的晚白垩世的含煤地层中发现了恐龙化石。按 Van Valen和 Sloan(1977)的估计,育空的恐龙化石地点晚白垩世的古纬度约为75°。在全世界的恐龙产地中,它是迄今所知古纬度最北的。现代北纬75°地方已在阿拉斯加及巴芬岛的北方,也在除太梅尔半岛外的西伯利亚的北方。在那些地方,按么枕生(1959)的计算,一年中会有97天极夜。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恐龙大国,云南的禄丰、四川的自贡及山东、内蒙、新疆等地都出土了大量的恐龙化石。但中国第一条科学命名的恐龙化石出土地点是在黑龙江省嘉荫县渔亮子。1902年,由于黑龙江水的长期侵蚀,恐龙化石不断地被冲刷出来,暴露在江边的河滩上。当地渔民非常惊奇地发现了这些大骨头化石,但不知是何种动物的骨头这样粗大。这一消息被当时的俄国军官打听到,他们前来调查采集,将采到的大骨头化石误认为是猛犸象,并在俄国伯力地方报纸上作了报道。这一报道引起俄国地质学家的注意。1915年至1917年,俄国地质工作者连续三年来我国进行大规模的调查与发掘,采集了一些恐龙化石。他们配上三分之一的石膏,装成了一具鸭嘴龙化石,高4.5米,长约8米,定名为鸭嘴龙科满洲龙属,陈列在彼得堡地质博物馆里。鸭嘴龙是恐龙家族中的晚辈,生活在距今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嘉荫出土的这些化石大多呈暗褐色  相似文献   

6.
恐龙是地球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一类爬行动物 ,它的起源、演化和绝灭一直是古生物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我国恐龙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恐龙化石的产出情况来看 ,中国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恐龙大国 :恐龙化石分布地理范围广泛 ,西起新疆 ,东到辽宁 ,南起广东 ,北到内蒙 ;恐龙化石分布层位齐全 ,从恐龙开始初步繁盛的早侏罗世地层 ,到世界上恐龙化石非常贫乏的中侏罗世地层 ,从恐龙第一次大繁盛的晚侏罗世地层到恐龙走向绝灭的晚白垩世地层 ,恐龙属种都非常丰富 ,从原蜥脚类恐龙到体形巨大的蜥脚类恐龙 ,从凶猛的兽脚类恐龙到植…  相似文献   

7.
四川自贡大山铺蜀龙动物群简报 Ⅰ.剑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蜀龙动物群(Shunosaurus fauna)是新发现的一个恐龙动物群。它主要产于四川盆地的下沙溪庙组和西藏昌都地区的察雅群。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化石产地是自贡市的大山铺。大山铺恐龙化石的发掘和报道已引起国内外古生物工作者极大兴趣。1981年4月,日本朝日新闻社派记者采访了该化石产地的发掘现场。同年应朝日新闻社之要求,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将在该化石点采集到的一具完整的剑龙头骨,作为特别展品参加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东北三省在文物普查和地质调查过程中,陆续发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一些新的哺乳动物化石地点,这就使东北地区考古和古生物的研究工作又有了新的进展。黑龙江省自嘉阴恐龙化石和扎赉诺尔化石地点发掘以来,在1982年,哈尔滨近郊阎家岗一个重要的晚更新世新化石地点被发现,这是一处典型的披毛犀-猛犸象动物群产地,化石层位在众所周知的顾乡屯组中。另外,在著名的哈尔滨黄山地层中时有哺乳动物化石和人工打击石片的发现。吉林省前郭旗青山头、乾安大布苏、长春市郊以及延边自治州均有哺乳动物化石点发现,其中青山头和大布苏已进行了系统的发掘,时代均为  相似文献   

9.
1976年一个金色的秋天,峰峦起伏的达马拉山白云缭绕,阳光明媚。一群身穿节日盛装的藏胞来到西坡一处山腰间,兴致勃勃地围拢着观看最近这里刚发掘出的一批恐龙化石,古生物工作者正在向他们生动地讲述着这批恐龙的不平凡的身世,和恐龙家族在吉昌都湖的兴衰史……“见到恐龙化石啦!”——这一  相似文献   

10.
《化石》2018,(4)
正八十年前,"中国第一龙"——许氏禄丰龙(Lufengosaurus huenei)在云南禄丰被发现,随后的十余年间杨钟健杨老在异常艰难的条件下对禄丰发现的恐龙及其它脊椎动物化石进行了大量研究,使之成为举世闻名的"禄丰蜥龙动物群"。云南禄丰及其周边地区的下侏罗统红层也成为了世界上保存同期古脊椎动物化石最好的产地之一,为研究恐龙,尤其是基干蜥脚型类  相似文献   

11.
《化石》2014,(1)
正《化石》杂志联合美国的有关机构,将在2014年暑假期间组织一次美国化石之旅夏令营。带领中国的孩子到美国去挖恐龙,这可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事儿!夏令营将为期两周,去探索北达科他州和蒙大拿州蕴藏着丰富化石的荒原,并参观美国的一些世界知名博物馆。此行,由美国相关的基金会及古生物学家率领,将造访发现有暴龙、三角龙等著名恐龙的北达科他州和蒙大拿州的最晚白垩纪地点。营员将学习如何发现、发掘并保存大型的恐龙化  相似文献   

12.
<正> 1988年是中一加恐龙合作计划的第三个野外工作年。这一年的野外考察主要是在内蒙、新疆进行的。6—7月份考察队在内蒙乌拉特后旗巴音满得呼地区晚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这些化石均分布在一个南北向约10公里长的冲沟里,岩层产状较平缓,出露厚度70米左右,约含四个化石层。恐龙化石包括原角龙类Protoceratops,幼年及成年个体20余具;甲龙类Pinacosaurus的幼年个体群;小型兽脚类Saurornithoides、Oviraptor,鸟脚类化石及大量恐龙蛋化石。此外亦发现大量的其它爬行动物及早期哺乳动物化石:蜥蜴、鳄鱼、乌龟和多瘤齿兽等。这一阶段的考察工作同时也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将军戈壁展开,继续1987年未完成的两具恐龙的发掘工作。7月,考察队转移至二连浩特达布苏。这一化石产地最早于20年代由美国中亚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恐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恐龙分为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的类群。介绍了从早侏罗世到晚白垩世,我国发现的主要恐龙化石和分布,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发展和绝灭。  相似文献   

14.
一般认为植龙类在三叠纪末期灭绝,但有研究显示它们可能在欧洲和亚洲延续到了侏罗纪最早期。来自亚洲的证据是产自中国云南下禄丰组(?赫唐阶-锡内穆阶)的不完美硕鳄(Pachysuchus imperfectus)。重新研究显示不完美硕鳄正型标本和植龙类存在许多不同点,它可能属于一个保存较差的、分类位置无法确定的蜥脚型类恐龙头骨。这一属种的归入标本也无法明确归入某一类群,因此亚洲没有可靠的晚于三叠纪的植龙类化石记录。欧洲的侏罗纪植龙类化石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因而认为,植龙类的化石记录仅限于三叠纪晚期。  相似文献   

15.
泰国的恐龙与恐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枝明 《化石》2005,(3):31-32
我应泰国矿产资源部的博物馆与自然保护处和泰国树化石博物馆之邀请,从3月11日到3月27日,在泰国参观了三个博物馆、走访了泰国恐龙化石研究中心、考察了4个恐龙化石产地。现将泰国的恐龙化石之研究情况简介给读。  相似文献   

16.
彭光照 《化石》1993,(4):29-30
肉食恐龙在六千五百万年前就绝灭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恢复它们的生活方式,如它们怎样捕食,怎样消磨时光;它们的社会习俗如何;它们怎样繁衍后代等等。我们可以根据化石记录所获得的信息来进行推断。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格雷戈里S.保罗博士写了一本关于肉食恐龙的书——《世界上的肉食恐龙》。保罗博士从肉食恐龙同鸟类和哺乳类一样是热血动物这个基本理论出发,对肉食恐龙的生活方式作了描绘,提出一些与传统认识截然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在心理学上爬行动物不能在特殊的环境下生存,肉食恐龙并非死气沉沉、呆头呆脑的笨物。化石记录表明,肉食恐龙从三  相似文献   

17.
<正>从古脊椎动物学角度来说,英国苏格兰高地的天空岛恐龙脚印是非常特别的,它们是大约1.68-1.70亿年前中侏罗世在这里行走恐龙留下来的脚印化石。天空岛发现的众多恐龙脚印化石是目前英国已知的为数众多的恐龙足迹动物群之一,具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  相似文献   

18.
1978年12月16日,在云南省禄丰县石灰坝古猿化石产地,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云南省博物馆联合组成的考察队,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800万年前的古猿头骨化石。消息一发表,立即在国内外产生广泛的反响。它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它的发现具有什么样的重大意义呢?大喜日子云南禄丰吉猿化石产地发现于1975年,我们先后于1975年冬和1976年春、冬组织过三期发掘,采集到两个古猿下颌骨和一百多颗牙齿,以及丰富的哺乳动物群化石。对于这两个古猿下颌骨的研究表明,它们是不同的两个属的新种,分别订名为云南西瓦古猿和禄丰腊玛古猿。论文发表以后,引起了国际上学术界很大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元谋新第三纪食肉动物化石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云南元谋盆地产古猿化石地点的部分食肉类化石进行了初步观察分类,认为它们的时代似应稍晚于禄丰,相当上新世早期,估计距今5-6百万年.  相似文献   

20.
山东莱阳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一新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东莱阳是中国最早发现的含有丰富的晚白垩世恐龙及恐龙蛋化石产地。上个世纪50~60年代,周明镇(1951,1954)及杨钟健(1954,1959,1965)对莱阳首次发现的恐龙蛋化石进行了研究。1974年,赵资奎、蒋元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采用显微镜技术方法重新研究了莱阳恐龙蛋壳的显微结构,结果发现它们的显微结构有很大差异。根据赵资奎(1975)提出的恐龙蛋分类方法(Parataxonomy),将莱阳地区已发现的恐龙蛋分别归入圆形蛋科(spheroolithidae)、椭圆形蛋科(Ovaloolithidae)和长形蛋科(Elongatoolithidae)等3个科,共5个属12个种(赵资奎,1979,1993)。最近,大连自然博物馆在整理馆存的化石标本时,发现有4枚形状为扁圆形的恐龙蛋化石是1973年10月从山东莱阳将军顶采集到的。根据目前有关莱阳地区晚中生代地层划分修订的标准(胡承志等,2001),这些标本的出土层位应为上白垩统王氏群将军顶组。我们的初步观察表明,蛋化石的形状、大小及其蛋壳显微结构特征与上述已报道的莱阳恐龙蛋3个类群的明显不同,在此简单记述,以期对莱阳地区晚白垩世恐龙蛋群的综合研究提供些许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