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资料     
当前鼠害已成为全球性灾害,我国鼠害也相当严重。目前全国至少有老鼠30亿只。1984年我国农田鼠害面积达3亿6千万亩,每年因鼠害损失的粮食约300亿斤,相当于我国一年进口粮食的总和。河南省近几年鼠类密度上升,全省每年受鼠害的农田面积达5千万亩,损失粮食至少10亿斤左右。该省中牟等9个县1984年被鼠咬伤的鸡、鸭、鹅43814只,猪211头,牛1005头,乐川县近20万亩林木受到危害。  相似文献   

2.
农药与农业生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农药 ,主要是化学农药 ,在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 ,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生产上若不使用农药 ,全世界因病、虫、草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估计每年达 80 0亿美元 ;我国由于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 ,每年可挽回粮食损失 150~ 2 0 0亿 kg,挽回皮棉损失 2 .5~ 3.0万 kg。瓜、果、烟、茶等经济作物 ,因使用农药而获得的经济效益则更为显著。农业生产 ,特别是粮食生产 ,关系到当前全世界 50多亿人口的生活和工业原料的来源 ,与我国的 4个现代化建设息息相关。据预测 ,到 2 0 50年…  相似文献   

3.
水稻重大害虫的灾变规律及其预警: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水稻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粮食作物中,水稻占总耕地面积的26%,产出占总粮食产量的43%,对我国粮食的增产作用及贡献最大。同时,我国农作物的重大害虫中,水稻害虫占半数之多,且多具迁飞性,其突发性给测报和防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造成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治理费用也极为巨大。在走向新世纪的时候,回顾对水稻重大害虫的灾变规律及其预警方面基础研究的进展,展望21世纪的发展前景和目标,无疑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功效。120世纪的主要成就本世纪上半叶,我国水稻栽培制度单纯,耕作粗放,对水稻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朱弘复 《昆虫学报》1978,(3):297-308
前言 有害动物,本文着重谈其中的有害昆虫。所谓有害,是指这些动物或昆虫对人类生命和生活起着有害的作用。地球上已知约一百万种昆虫中,一部分对人类造成严重灾害。举若干有数据可查的例子来说:美国约有一万种害虫和螨类,其中约七百种(212种从国外传入)为害比较严重(smith、et al.1973,p.446)。世界上棉花害虫的记载有1,326种(Hargreaves,1948),美国有一百种左右昆虫和螨类为害棉花,1951—1960年平均年损失五千万美元,约为年产量的19%(Metcalf et al.1975,p.379)。印度1963—1964年因虫害损失粮食15%,约计1,300万吨。Cramer(1969)根据世界各地许多资料分析研究,估计世界上农业因虫害损失每年产量的13.8%,约值200—3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张先楷 《昆虫知识》2000,37(6):364-366
中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人口占 80 %以上 ,按照传统储粮方式保管粮食 ,导致生虫严重。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 ,全国每年粮食被虫蛀绝对损失率达 8% ,个别农户高达 2 5 %以上。湖北是国家的产粮基地。近年来由于虫蛀造成粮食损失相当惊人。经常看到农户的储存粮食上黑压压地布满虫子。早期主要以第一食性害虫 (粮食昆虫学家将蛀空式、剥皮式、破坏式的品种称为第一食性 ,也称初期性害虫 ;只危害粮食的碎屑、粉末的害虫称第二食性或称后期性害虫 )为主如 :玉米象 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谷蠹 Rhizopertha dominicaFabricius、麦蛾 Sitot…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通报》2006,41(9):57-57
近年来,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呈上升趋势,已达1.4亿亩,年均经济损失880亿元,其中外来有害生物灾害频发造成的损失就达560亿元,占70%以上,成为世界上因外来有害生物损失最重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谈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马世骏 《昆虫学报》1976,(2):129-141
植物保护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国际上一般估计,粮食产量每年因病虫害约损失10—15%,棉花约损失20—25%。如何对付危害粮棉的害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二十多年中,主要依靠DDT等有机杀虫剂,但自四十年代后期在农产品中发现DDT残留后,开始引起人们对有机杀虫剂副作用的注意,其后随着害虫抗药性出现,害虫天敌  相似文献   

8.
戈峰 《昆虫知识》2003,40(6):574-576
最近 ,美国公布了 2 0 0 2年度因虫害造成的棉花损失的详细资料 ,这对于了解美国棉花害虫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有重要参考价值。1 美国棉花害虫危害状况2 0 0 2年度美国各州棉花种植面积、减产率、实际损失棉花包数和费用 (直接危害与防治费用之和 )如表 1所示。统计数字显示 ,美国2 0 0 2年 17个州种植棉花面积共 53 57750hm2 。由于害虫为害引起棉花减产率为 4 61% ,实际损失棉花 12 2 2 896包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3 52亿美元 ;加上用于防治的各种费用共花费 11 4亿美元 ,相当于当年棉花生产总值的 4 6%。其中 ,以德克萨斯州种植棉花面积…  相似文献   

9.
一字纹稻苞虫 Parnara guttata Brem er et Grey为我国水稻区重要害虫之一,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广东、广西、贵州等省受害最烈。1950年江西省病虫防治所调查:该省31县受害面积达2,179,156亩,稻谷损产率达35%。湖南省病虫防治总站调查:湘西19县受害面积达477,215亩,损失稻谷309,371担。1952年湖南受害面积达140万亩,稻谷损产50余万担。几年来虽经防治还有不同程度的灾害。由是1956年以来,稻苞虫之研  相似文献   

10.
《昆虫知识》2009,(4):495-495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是我国松树的主要害虫,其主要危害树种是我国南方的马尾松和湿地松。我国有近4000万hm^2的松树,每年松毛虫的危害面积达300万hm^2以上,损失薪林收入至少10亿元,化学防治会对严重影响自然天敌生存、破坏生态环境、引起人畜中毒乃至死亡,造成更大的生态效益经济。因此,深入地开展对马尾松和马尾松毛虫的各项研究,有效地完成对马尾松毛虫的生态调控,延长其暴发周期并减少损失,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害虫经济阈值(Economicthreshold,ET)作为农业害虫管理关键决策依据,是主要基于挽回作物损失的价值和防治费用的农业害虫防治经济阈值。在实践应用中,由于对害虫防治措施的生态代价考虑不足,往往导致阈值指标偏低,防治次数和农药使用量偏多。本文利用农药生态效应评估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充分考虑防治费用和防治生态代价的农业害虫防治生态经济阈值(Ecological and economic threshold,EET)概念,给出了基于农药生态风险指数的简便易行的数学模型和估算方法。生态经济阈值的提出与推广应用,不仅为现代农业害虫防治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有助于我国的农药减量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70年代扩种杂交水稻以来,二化螟上升为我县水稻主要害虫,各代每年发生面积占水稻面积的70%以上,为害损失日趋严重。本文应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二化螟不同世代不同种群密度对水稻的为害特性和损失情况,及水稻受害后的补偿作用。通过试验研究,明确了1~3代二化螟的为害动态及其经济阈值,从而对该害虫的合理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 贮粮害虫种类繁多、世代不齐,给防治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被害粮食不仅数量上遭到损失,在食用价值上也受影响,气味难闻,营养降低。 六十年代,我国防治贮粮害虫,多采用溴甲烷、氯化苦或磷化氢等毒剂进行熏杀。众所周知,若长期使用高剂量的剧毒熏蒸,对人的健康有所影响。特别是在农村推行生产责任制后,使用毒气防治贮粮害虫危险性大,粮食的残毒  相似文献   

14.
自然界忽有一百万种昆虫,其中有三千种是害虫。虫害是农业生产的大敌。据统计,世界每年因虫害造成作物的损失约达七百五十亿美元。传统使用的农药防治害虫方法的缺点是:农药会造成公害,破坏地力,且不断使用会使害虫具有抗药性而失效,而且费用高昂。因此目前已出现利用射线致使雄虫不育的辐射遗传防治等有效方法。国外已小规模开展使用激光防治害虫的研究。如一九六五年,加拿大就开始研究用激光控制病虫害,已证实  相似文献   

15.
Bt毒蛋白基因与植物抗虫基因工程林良斌官春云(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农业大学长沙410128)在世界范围内,害虫造成的损失约占农作物总收获量的13%,每年大约损失数千亿美元。目前,防治害虫仍然是主要地使用化学农药,但随着时间推移,由此而引起的一些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化学农药对人、畜有严重危害,其在自然界中的残留及在食物链中的富积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化学农...  相似文献   

16.
引言 “空仓消毒”是消灭空仓内存在的害虫,以预防新粮感染害虫的有效措施,现在我国各地粮仓普遍应用。消毒的药剂,需要兼有接触毒效与持久效力的杀虫剂。它的浓度需要足以杀死害虫而不感染粮食。 目前我国空仓消毒使用的药剂是“六六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规定的浓度与用量是:“应用6%可湿性‘六六六’1公斤加水9公斤,喷在250—350平方公尺的面  相似文献   

17.
Bt玉米与美洲大斑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美国农场主们种植了2000万公顷的遗传工程抗虫玉米,约占全美玉米种植面积的25%。这些玉米含有来源于细菌的Bt毒素基因,使玉米具备抗虫性,可抗玉米主要害虫欧洲玉米螟和玉米杆螟(巨座玉米螟)的为害。Bt毒素只对某些科的昆虫有效,据信对脊椎动物没有毒性。美国玉米种植者每年为防治玉米钻心虫要花费1亿多美元,种植抗虫玉米可以减少防治如上害虫所需的化学农药的施用量,既节省了害虫防治成本又对环境友好。美洲大斑蝶(Danausplexippus),具有金橙色和亮黑色相间的华丽斑纹,还有令人不可思议的…  相似文献   

18.
褐飞虱是我地区晚稻上的严重害虫,对晚稻生产威胁极大。过去防治褐飞虱着重抓晚稻后期大暴发的五代。由于发生面积大,虫口密度高,虫卵重叠,加上水稻植株高大,害虫隐蔽,造成了防治上的被动局面。每年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在总结历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对晚稻上褐飞虱发生规律的分析,提出了狠压短翅型成虫的主要虫源——第四代若虫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
AgBiotech Reporter 2004年21卷1期9页报道: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署的科学家菲利斯·马丁及其同事,最近发现利用津贺色杆菌(Chromobacteriumsuttsuga),可以有效地防治目前美国最严重的农业害虫,诸如马铃薯甲虫、玉米根叶甲、小菜蛾、银叶粉虱和喜绿蝽。据统计,美国每年因这些害虫的危害而引起的作物产量损失,以及为其支付的防治费用,共约30亿美元。科学家们已在实验室研究中发现,津贺色杆菌产生的多种毒素能杀灭害虫。初步的田间试验结果也证实了实验室试验。目前,科学家们已将津贺色杆菌结合化学农药,施用于土壤、作物或种子。还将…  相似文献   

20.
菌核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核病是一种寄主种类广泛的重大植物病害,可侵染450多种重要作物和草类,在我国每年给油菜、大豆以及多种蔬菜带来10~30亿元的损失.介绍了菌核病的症状、危害以及致病机理等,概述了主要的防治措施,并报道了国内外在关于菌核病生物防治、转基因育种、分子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