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石》2021,(2):32-35
正激发古生物学家对化石刨根问底的动力,来自人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同样,人们对历史事件的好奇,驱动着科学史学者去重建历史上重大事件的细节并给予平情近理的解释,让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历史呈现在后人面前。科学史学者研究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古生物学家研究化石的过程,在方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比方说,在发现一种化石后,古生物学家的任务是首先弄清化石的基本形态并进行分类归属,然后需要将化石属种和与之相关的类群进行比较,并根据化石产出的地质层位、  相似文献   

2.
《化石》1992,(2)
禄丰是一个小的红色盆地,在昆明市两北102公里处。盆地中发育着的中生代陆相地层中含有丰富的恐龙化石。1938年,古生物学家卞美年和王存义在禄丰盆地首次发现了恐龙化石。这批化石经畅钟健教授研究后开始享誉世界。禄丰被人们称为恐龙之乡。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古生物学家络绎不绝地相继来到禄丰盆地进行恐龙化石考察。目前禄丰恐龙动物除了恐龙化石外还有两栖类,龟鳖类、觚类,似哺乳爬行类和原始的哺乳类,共有6目30余种。  相似文献   

3.
据《朝日新闻》8月20日报道,日本本州的岩手县发现了恐龙化石。这一发现成了日本的一大新闻,因它是在日本本土上第一次发现恐龙化石。它的发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也加强了日本古生物学家在日本本土上寻找恐龙化石的信心。 1978年8月,东京大学花井哲郎教授和国立科学博物馆的加滕友喜研究员在岩手县长町考察时采到一段长约80厘米的骨化石。根据伴生的瓣鳃类化石分  相似文献   

4.
最近,美国古生物学家詹姆斯和奥尔森,从研究夏威夷群岛上新发现的化石鸟表明,在史前时代,太平洋岛屿上生存着许多奇异的不会飞的鸟。冲破框框按照一般的说法,火山岛不是化石的收集地。在1971年之前,可以说没有一位古生物学家或者  相似文献   

5.
西班牙发现世界上最大的恐龙筑巢地几年前,古生物学家在西班牙比利牛斯山脉南部约65—70百万年前的古代海滨积物中,发现一些骨骼碎片和蛋化石,但没人知道该地区的化石究竟有多丰富。马德里自治大学的古生物学家约瑟L.桑兹在调查该地区古海岸九平方公里的化石时,...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通报》2007,42(3):31-31
我国古生物学家与美国专家近日对在贵州瓮安发现的胚胎化石研究认为,这个距今约6亿年的动物胚胎化石可能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动物。  相似文献   

7.
多年以来,辽西地区一直是我国进行古生物研究的重要地区,其中生代地层分布较广,含有的古生物种类也较多,对古生物学家们进行古生物研究有极大的帮助,古生物学家们在辽西中生代发现了大量的鸟类及植物群落化石,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辽西地区含鸟层鸟类及古植物的研究,有了一次次令人惊喜的发现,使得辽西地区在国内外备受关注,辽西也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化石宝库。  相似文献   

8.
云南具有丰富的鱼类化石,早已为国内外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所瞩目。但在解放前,有关鱼类化石的研究论文甚少,最早为丁文江、王曰伦(1937)报道的曲靖翠峰山和廖角山的头甲鱼科Cephalaspidae化石,是我国下泥盆统地层中最先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1948年刘东生记述了云南弥勒西龙镇大哑口下泥盆纪的多瘤亚洲棘鱼Asiacanthus multiluberculatus为我国棘鱼化石的首次记述。这一时期只是局限于零星化石标本的形态描述,六十年代以来,为进行古鱼类的调查发掘工作先后在曲靖、沾益、武定,禄劝,嵩明、宜良,广南及昭通等地,收集到大量脊椎动物化石。在…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上各种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巨大的古生物化石常常让人们惊叹不已,它们会把参观者带到遥远的史前时代,引发人们对古生物学的无穷兴趣。而古生物学家们案头上的化石则是古生物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发表学术论文的主要依据,化石是古生物学各种研究的物质基础。然而,化石并不是从野外挖掘回来就可以进行研究或者展览,它们必须经过一定的处理才能呈现出我们在博物馆或者科学家书桌上看  相似文献   

10.
收集化石促进生物学教学古生物标本的收集是生物课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独山县位于云贵高原东缘向两广倾斜的过渡地带。境内出露大片的古生代海相层,富含珊瑚、菊石、蜒、贝、层孔虫、牙形刺等化石,长期以来吸引着许多地质、古生物学家。明代徐霞客、著名科学家李四光...  相似文献   

11.
在西班牙东北部,古生物学家采集到一些蜘蛛化石,表明早在1亿3千8百万年前蜘蛛便能织网捕食了。曼彻斯特大学的塞尔登及其同事们发现了分属两个独立超科Araneoidea和Dinopoidea的四种蜘蛛化石,每一种都保存有用来织网的特化附肢。古生物学家们也曾发现过距今3亿年前的蜘蛛化石,该化石带有用来纺丝的“纺器”,只是在这之前还从未发现过蜘蛛织网的直接证据。这些蜘蛛化石采自一套50米厚的石灰岩层中。位于西班牙莱里达地区蒙塞奇山的这套岩层,属1.38亿年前的白垩纪,形成于陆块北缘的一个泻湖或湖泊  相似文献   

12.
王大锐 《化石》2007,(2):20-21
以前的古生物化石证据使人们相信,蝙蝠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具有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虽然不少科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2006年,我国古生物学家经过实地考察和研究,在内蒙古的宁城地区中生代地层中发现了一件几乎完整的生着翼膜的哺乳动物化石。科学家给它起了个十分贴切的名字——翔兽——它是目前已知的地球上最早的会飞翔的哺乳动物。毫无疑问,翔兽的发现把哺乳动物的飞翔历史足足提前了7000万年!“化石宝库”里的新发现由于气候、独特的地质背景、以及尚不为人知的特殊原因使得蒙古高原成为古生物学家们梦寐以求的寻找化石的“风水宝地”,那…  相似文献   

13.
徐钦琦 《化石》1999,(3):12-12
古生物学家在研究化石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条规律:在长达几万年、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的时间内,生物的形态往往处于停滞状态,至多只发生轻微的变化。这种现象在生物的进化史上是非常普遍的。古生物学家称它为“长期的形态停滞”现象。与此相对应,在生物的进化史...  相似文献   

14.
《化石》1994,(1)
东非发现250万年前人类颌骨化石德国、美国和马拉维的古生物学家,最近在东非马拉维湖西岸附近发现一块250万以前的人类颌骨化石,这块颌骨化石是已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之一,它属于一个鲜为人知的人类分支—鲁道尔芬斯人。科学家认为,现代人类的直接祖先是鲁道...  相似文献   

15.
<正>背景内蒙古自治区的二连盆地埋藏着十分丰富的恐龙等脊椎动物化石。这里是亚洲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区之一,恐龙化石品种繁多,其中的白垩纪恐龙化石代表着全球恐龙活动最晚期的生物群特征。从19世纪末开始,先后有俄、美、加等国和中国的地质古生物学家在这里进行过多次大型考察和挖掘,已陆续发现盘足龙、鸭嘴龙、似鸟  相似文献   

16.
《昆虫知识》2008,45(4)
格拉西利德瑞斯蚁是一种夜晚活动的蚂蚁,科学家认为它是一种灭绝已久的蚂蚁物种,事实上,之前科学家对它的了解仅来自于一块包裹着格拉西利德瑞斯蚁的琥珀化石。有报道称,发现存活的格拉西利德瑞斯蚁,但是至今很少人知道这种蚁类的存在和历史。它们生活在较小的蚁群,蚁巢位于土壤之中。  相似文献   

17.
《化石》2016,(4)
正胡兀鹫类与秃鹫类被统称为旧大陆鹫,尽管它们在鹰形目里并不构成姐妹类群。丰富的化石证据显示旧大陆鹫广布于北美中新世到晚更新世的地层中;相比之下,早期鹫类化石在旧大陆的发现却寥寥无几。近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古生物学家合作者报道了一件发现自中国临夏地区的新的胡兀鹫类化石新种,命名为长嘴中新近白兀鹫(Mioneophron longirostris),是胡  相似文献   

18.
《化石》1985,(2)
山东临朐山旺硅藻土页岩中,最近又发现了一具保存十分完整的祖熊骨架。这是迄今世界上保存最好的一具祖熊骨架。祖熊化石虽然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的地层中也有过记录,但材料都较零星,致使许多古生物学家对这种动物几乎一无所知。因而这一骨架发现后,曾被人误认为是一种  相似文献   

19.
会走的古鲸     
前几年、巴基斯坦的古生物学家发现一种动物头骨化石,他们认为这是现代鲸的祖先,生活在5千万年前。有趣的是,它的大多数时间可能是在陆地上度过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古生物学家宣布:1986年夏天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西部波斯特城附近发现了生活于二亿二千五百万年前的鸟类化石,这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鸟化石,比以前被认为是鸟类祖先的始祖鸟化石还早至少七千五百万年.这可是古生物界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