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榄香烯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脑转移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8日至2011年5月30日就诊于我院的晚期肺腺癌脑转移患者34例,将34例晚期肺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A组:治疗组,17例,并给予患者榄香烯静脉滴注和GP化疗方案;B组:对照组,17例,给予患者GP化疗方案;观察两组疗效和安全性,并记录治疗前后相关的指标变化。结果:2个疗程的化疗结束后,A组:10例患者复查脑核磁发现脑转移瘤较前缩小,病灶部分缓解(P R);6例脑转移瘤病灶稳定(SD);1例疾病进展(PD);B组:5例患者复查脑核磁发现脑转移瘤较前缩小,病灶部分缓解(P R);9例脑转移瘤病灶稳定(SD);3例疾病进展(PD)。结论:采用榄香烯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脑转移,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吴启才  仉周勇 《蛇志》1999,11(1):11-13
目的探讨生物效应调节剂,联合蛇毒制剂治疗晚期肝癌近期疗效。方法采用人胚胸腺组织或细胞移植方法,配合口服蛇毒抗癌素胶囊和(或)腹腔内注射蛇毒抗癌素注射液(以下简称治疗组)与5-Fu、MMC及FT-207三联(以下简称对照组)对晚期肝癌进行随机分组治疗,通过对临床症状改善、免疫功能变化以及生存期长短等项目观察判断疗效。结果对晚期肝癌治疗,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也优于单纯应用胸腺移植治疗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结论人胚胸腺组织或细胞移植及蛇毒抗癌素胶囊或其注射液抗癌效果是确切的,联合应用比二者单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联合多烯紫杉醇和卡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Ⅲb或Ⅳ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92例。所有病例均给予多烯紫杉醇(100mg/m3)+卡铂(AUC 5.5,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5.5)治疗2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治疗后,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治疗组(多烯紫杉醇+卡铂治疗)和厄洛替尼治疗组(厄洛替尼联合多烯紫杉醇+卡铂治疗),每组各46例,厄洛替尼组给予口服厄洛替尼150mg/dl/天剂量治疗。两组均继续治疗2个周期,观察厄洛替尼联合多烯紫杉醇-卡铂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患者中位生存期及毒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客观有效率对照治疗组为26.1%,厄洛替尼治疗组为4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洛替尼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6.9个月。与对照治疗组相比,厄洛替尼治疗组中患者3/4级中性粒细胞降低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洛替尼能增强多烯紫杉醇+卡铂治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胶囊口服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局部晚期胃癌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65例及对照组61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吉奥胶囊口服。对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以及远期疗效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RR及DCR分别为67.69%及87.69%,对照组RR及DCR分别为34.43%及67.21%,观察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86.15%,明显高于对照组70.49%。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两组相差不显著(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胶囊口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但可能会提高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计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5-Fu小剂量泵二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3例晚期吉西他滨治疗失败的胰腺癌患者,5-Fu300mg/d,1~14d持续静脉泵入,DDP5mg1~5d,8~12d静点,28d为1周期。观察客观疗效、临床获益率及不良反应。结果部分缓解1例,稳定6例,10例临床获益,中位生存期5.8个月(2.2~8.3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3.0个月(1~4.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菌群失调相关性腹泻。结论 5-Fu小剂量泵二线治疗可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生存,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碘125插置组织间治疗晚期肿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1年4月经我院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95例,全部患者均经放射性粒子碘125插置组织间治疗,观察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免疫指标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并随访6-24月观察患者生存率。结果:95例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3.15%,其中CR 23例(24.21%),PR 56例(58.94%),PD 9例(9.47%),SD 7例(7.37%)。在碘125插置过程中出现7例气胸,术后出现2例咳血、1例排便困难和3例出现发热并伴穿刺处疼痛。全部患者治疗前后IgG、IgA和IgM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治疗后4周各病种晚期肿瘤患者相应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肺癌患者中,半数生存期为20个月,术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86.79%和41.51%;而同期行姑息手术且未接受放射性粒子碘125插置组织间治疗的40例肺癌患者,半数生存期仅为12个月,术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57.50%和2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粒子碘125插置组织间治疗晚期肿瘤具有适应症广、安全性高、临床效果好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还可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榄香烯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榄香烯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榄香烯6.25-25mg/kg/d,ip×7d,可使血瘀模型鼠的高低切变率全血粘度和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电泳时间等显著降低(P<0.05、P<0.01)。提示榄香烯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探讨曲妥珠单抗(herceptin,HCP)联合常规化疗治疗HER-2过度表达晚期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药物安全性分析并化疗后2年内随访结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1月-2009年10月间入选的HER-2表达"++"及以上的72例晚期贲门癌患者随机单盲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DCF(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动脉灌注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靶向药物HCP,对比两组化疗结束后临床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化疗中药物不良反应及2年内生存率。结果:①观察组与对照组化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构成不同(P〈0.05),观察组部分缓解比例(62.2%)、总有效率(64.9%)及生活质量改善比例(64.9%)均高于对照组水平(42.9%、42.9%、42.9%);②两组不良发生情况相仿,观察组出现Ⅱ度及以发热(52.8%)、寒战(45.9%)比例与出现心功能障碍的比例(10.8%)高于对照组比例(22.9%、17.1%、0.0%);③观察组与对照组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43.2%、20.0%,死亡者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14.7±2.8)m、(12.5±2.1)m,两指标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P联合DCF化疗方案能明显改善HER-2过度表达晚期贲门癌患者疗效与生活质量,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应警惕联合用药中的心血管毒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非盲法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试验组患者使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奥沙利铂治疗,均为4个周期。评价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CR 1例,PR 11例,SD 10例,PD 5例。(CR+PR)RR 44.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9.5个月,中位生存期(MST)19.1个月。对照组:CR 0例,PR 5例,SD 8例,PD 15例。(CR+PR)RR 18.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8.6个月,中位生存期(MST)16.9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毒性、胃肠道反应、外周神经炎及肝功能异常。试验组白细胞下降15例,对照组12例,试验组贫血发生为13例,对照组的为21例,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为18例,对照组为24例,试验组便秘发生为8例,对照组为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大肠癌患者相比单独使用奥沙利铂更加有效,更具优越性,不良反应更少,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改善,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78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入试验组(全反式维甲酸联合m FOLFOx6方案化疗)和对照组(单纯m FOLFOx6方案化疗),每组89例。治疗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疾病进展时间、总生存期、KPS评分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近期有效率为67.8%,对照组为50.6%,显著低于试验组(P=0.021);试验组患者的KPS评分改善率为79.3%,而对照组为57.4%,显著低于试验组(P=0.002)。试验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中位疾病进展期分别为14.784、7.502个月;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3.12、6.244个月,均较试验组显著缩短(P0.05)。试验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6),两组其它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心脏毒性等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反式维甲酸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可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延长其生存期,改善其生存质量,且能减轻消化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