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婷  杨娅  刘玉香 《微生物学通报》2017,44(9):2213-2222
近年来,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发现打破了传统硝化反硝化理论,其在去除氮素和有机污染物的同时,能够实现同时硝化反硝化(SND),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影响因素和一些已筛选菌的最佳脱氮效果,及其与传统硝化反硝化菌作用酶系的不同,列出了一些已筛选菌的氮代谢途径,并对中间产物NO2--N积累和复合菌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了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在生物强化应用中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好氧反硝化菌脱氮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好氧反硝化菌的发现,是对传统反硝化理论的丰富与突破. 由于其在脱氮方面的独特优势,已成为目前废水生物脱氮领域研究的热点. 好氧反硝化菌能够在有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碳源生长的同时将含氮化合物反硝化生成N2等气态氮化物,多数还能同时进行异养硝化作用,将铵态氮直接转化为含氮气体. 本文从电子理论、反硝化酶系等方面对目前已分离出的一些好氧反硝化菌的脱氮特性及其脱氮机理进行探讨,分析了溶解氧、碳源类型及C/N等环境条件对其脱氮作用的影响,介绍了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方法及应用现状,对其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eterotrophic nitrifying-aerobic denitrification,HN-AD)菌的发现打破了传统的脱氮理论,可以在有氧条件下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HN-AD细菌在海洋氮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海洋环境中HN-AD菌的多样性和部分已知氮代谢途径及相关酶系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盐度、碳氮比、溶解氧、pH等环境因素对HN-AD菌脱氮效果的影响,对其工艺和技术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的发现是对传统硝化反硝化的突破和发展。近年来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巨大优势,受到众多学者的青睐。文章介绍了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代谢途径和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异养硝化复合菌强化处理含氮废水脱氮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污水处理脱氮工艺过程中工艺流程复杂、处理高氨氮废水效率低等问题,利用三株不同种属的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构建异养硝化复合菌YM,探讨其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特性及其生物强化脱氮效能研究,从而为异养硝化菌强化处理高氨氮废水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异养硝化复合菌YM的增殖速率、异养氨氧化、好氧反硝化能力均优于单一菌种,YM强化后的污泥系统氨氧化速率较未强化系统从7.04 mg/L/h提高到12.2 mg/L/h,并且生物强化作用可有效提高污泥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处理能力。研究表明异养硝化菌强化污水脱氮处理具有显著的应用潜能,尤其对于目前尚缺少经济高效处理技术的高污染物浓度废水处理而言,无疑是一条具有高潜在应用价值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株海水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系统发育及脱氮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确定一株分离自海水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系统发育地位并探索其脱氮特性和机理,以期为解释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机理以及改进海水养殖及废水的生物脱氮工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通过测定菌株在不同无机氮源降解测试液中的生长和脱氮效率,分析其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性能。【结果】经鉴定该菌株属于盐单胞菌属(Halomonas);最适生长条件为盐度3%、pH 8.5、温度28℃、碳氮比10:1,在盐度为15%的培养液中仍能生长;可以同时去除氨氮、亚硝酸氮和硝酸氮,24 h时对NH4+-N、NO2--N、和NO3--N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8.29%、99.07%、96.48%,3种形态无机氮同时存在时,会优先利用NH4+-N,且总无机氮去除率较单一存在时更高,说明该菌株可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结论】该分离自海水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属于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在高盐环境中仍能生长,同时具有高效的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脱氮的全部过程。  相似文献   

7.
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关注问题,微生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具有高效、低耗且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已经成为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年来,对反硝化聚磷菌的研究及其在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同于传统的反硝化细菌联合聚磷菌去除氮磷工艺,反硝化聚磷菌在交替厌氧、缺氧/好氧条件下能同时进行脱氮除磷而被广泛关注与研究。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报道的部分微生物仅在好氧条件下就可进行同时脱氮除磷,但是其脱氮除磷机理仍未理清。基于此,文中总结了目前发现的反硝化聚磷菌和同时硝化反硝化聚磷微生物的种类及特点,并对其脱氮与除磷的关系及其机理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对目前反硝化除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完善反硝化聚磷菌的脱氮除磷机理及工艺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湖泊氮素氧化及脱氮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范俊楠  赵建伟  朱端卫 《生态学报》2012,32(15):4924-4931
自然界中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主要由微生物驱动,由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氨化作用来完成。过去数十年间,随着异养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古菌氨氧化作用的发现,人们对环境中氮素循环认识逐步深入,提出了多种脱氮途径新假说。对湖泊生态系统中氮素的输入、输出及其在水体、沉积物和水土界面的迁移转化过程进行了概括,对湖泊生态系统中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脱氮机理及脱氮效率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并对以后的氮素循环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一株异养硝化-反硝化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脱氮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离筛选并鉴定一株异养硝化-反硝化细菌,并探讨其在脱氮中的作用.[方法]富集培养分离筛选微生物,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鉴定细菌,定时测定其OD600研究生长曲线,正交试验研究其脱氮影响因素和最佳条件,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共同作用检验其脱氮活性.[结果]分离到一株异养硝化-反硝化细菌,鉴定结果表明是一株不动杆菌,命名为Acinetobacter sp.YF14,这是已知报道的第一株进行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的不动杆菌.该菌在12 h时进入对数期,22 h时进入稳定期,45 h以后进入衰亡期.该菌能进行异养硝化,3d后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2%和91%,且无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积累.好氧条件下该菌能进行反硝化,在硝酸盐和亚硝盐培养基中均能将氮几乎完全去除.对该菌脱氮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转速>接种量>碳源>碳氮比> pH.当转速为160 r/min,碳源取葡萄糖,接种量1%,碳氮比为8∶1,pH为6.5时,脱氮效果最好.该菌株可以提高活性污泥对于生活污水总氮脱除率约30%.[结论]菌YF14可以明显加强活性污泥脱氮效果,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好氧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好氧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自提出以来,凭借能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节省基建投资及运行费用等诸多优点,受到国内外环境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总结了近年来好氧反硝化菌种的筛选分离情况,以及环境因子对好氧反硝化菌脱氮效能的影响,包括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碳氮比(C/N)、温度等。然后深入探讨了好氧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的原理,好氧反硝化过程中的关键功能基因及酶,同时介绍了分子生物技术在好氧反硝化研究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好氧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在实际应用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基于目前的研究瓶颈问题,对未来好氧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科学展望。  相似文献   

11.
Since a biological filter with nitrifying bacteria was firstly applied to aquatic animal experiments in IML-2 mission, the reactor system has been further studied to combine both nitrifying and denitrifying reactions under aerobic environment allowing an efficient removal of inorganic nitrogen from animal wastes. The isolated denitrifying bacteria had an activity under aerobic condition with rice straw providing a metabolic carbon source for the reaction. The advantage of the aerobic biological filter having both nitrifying and denitrifying activities may allow to reduce the size of the life support system and also for its manageability. The paper repor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iological filter systems used for the IML-2 mission and the improved combined filter system having both nitrifying and denitrifying activities, and discuss its application to space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2.
Aerobic granules were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t substrate N/COD ratios ranging from 5/100 to 30/100 by weight. By measuring respective respirometric activities of heterotrophic, ammonia-oxidizing, and 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nitrifying bacteria over heterotrophs in aerobic granules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ubstrate N/COD ratios. Results further showed that the populations of both ammonia and nitrite oxidizers were significantly enrich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ubstrate N/COD ratio, while a decreasing trend of heterotrophic popul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aerobic granules. These seem to indicate that high substrate N/COD ratio favors the selection of nitrifying bacteria in the aerobic granules, while the relative activity of nitrifying population against heterotrophic population evolved until a balance between two populations was reached in the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community. Moreover, cell elemental composition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shift in microbial populations, e.g., the enriched nitrifying population in the aerobic granules resulted in a high cell nitrogen content normalized to cell carbon content. This study provides a good insight into microbial interaction in aerobic granules.  相似文献   

13.
杨丽  何腾霞  张漫漫  杨露 《微生物学报》2022,62(12):4781-4797
好氧反硝化作用的发现打破了反硝化只能在严格厌氧条件下进行的传统认知,为生物脱氮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已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碳源可为好氧反硝化过程提供能量和电子供体,其代谢难易程度直接影响着好氧反硝化细菌的脱氮效率,因此有必要明确碳源在好氧反硝化脱氮过程中的代谢机理。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种类及其对硝态氮与亚硝态氮的代谢途径;系统分析了不同好氧反硝化细菌对碳氮源代谢的差异与代谢机理;综合分析了碳代谢差异对好氧反硝化脱氮过程的影响,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深入理解好氧反硝化细菌同时去除碳氮的机理,为提高废水生物脱氮除碳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池塘氮循环中各种细菌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精养鱼池的水体及淤泥进行多次采样,用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表明:硝化类细菌总体上与各主要理化因子的相关性较强(R>0.60),其中氨化菌主要与溶氧相关程度较高;反硝化菌主要与有效磷相关程度较高;亚硝化菌主要与氨氮负相关程度较高;硝化菌主要与亚硝酸盐相关程度较高。硝化类细菌与异养菌之间的相关性则更强,如反硝化菌与厌养菌(R=0.944,P=0.001)、拓硝化菌和好氧异养菌(R=0.832,P=0.003)皆显正相关,亚硝化菌和厌氧异养菌(R=-0.76,P=0.009)显负相关;而在硝化类细菌之间的相关程度却较弱(R<0.60),表明池塘硝化类细菌对水质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但相互之间的依赖性不强,各自相对独立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异养硝化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硝化作用是自然界氮素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传统上的自养硝化细菌以外,至今为止已发现许多异养微生物可以进行硝化作用。异养硝化已成为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简要的介绍了自然界中的异养硝化微生物的分布以及针对其生物多样性而建立的探测和分离方法。着重从异养硝化的关键酶,相关基因,电子传递及代谢途径这几个方面综述了异养硝化机理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目前在研究异养硝化机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