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榛子种质资源、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榛子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植物资源,其果实营养及经济价值高,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市场需求量大,国内供不应求。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榛子种质资源分布现状、引种、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评述了中国榛子种质资源利用与规模化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榛树良种选育、规范栽培技术及开发研究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853580 利用离体培养快速繁殖榛子(Cor-ylus anellena L.)[法]/Al Kai H.…∥Agronomie.-1984,4(4).-399~402亡译自 DBA,1984,3(18),84-08675]以三个榛子品种(Segorbe、Ferrile deCoutard、Meryeille de Bollwiller)为材  相似文献   

3.
虎榛子小孢子发育与雄配子体形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虎榛子小孢子发育与雄配子体的形成过程,以探讨桦木科植物的属间胚胎学关系.结果显示:(1)虎榛子从小孢子母细胞到雄配子体形成约经历6个月,其间以小孢子母细胞的形式越冬,次年4月中旬花药成熟,花粉粒散粉.虎榛子花药2室;花药壁为基本型,最外层是表皮1层,其内部分别是药室内壁1层、中层2~3层和绒毡层1层.绒毡层在花粉发育过程中原位消失,为腺质绒毡层.(2)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呈四面体形.(3)花粉粒通常具有3个萌发孔,少数具有4个萌发孔,孔处外壁不加厚.成熟花粉粒多数为二细胞型,极少数三细胞型.(4)虎榛子较白桦的雄蕊数增多,四分体形式趋向统一化.结果表明,广义桦木科的概念更合理,虎榛子属和桦木属的进化路线不同,同时桦木科植物越冬休眠形式可以作为它们属间分类的一个新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省剑川县甸南公社龙门邑西南角的灰华晶洞中,最近发现榛子果化石。经初步鉴定,这一化石生成于第四纪晚期,距今约十万年。这一珍贵的棒子果化石,是1981年10月中旬武汉地质学院地质力学系讲师何科昭首先发现的,当时他正带领该校学生在剑川县境内实习。从取回的标本来看,榛子果已全部石化,已由石灰华胶结而成了集合体。单颗榛子果化石墨白色,外表光滑,有硬壳,壳内包着果芯,内有圈层结构,大的直径1.2厘米,小的只有0.2厘米。大者居中,小者罗列四周,大小分带明显。从现场和采集到得标本测量,其集合体总高为30厘米,上部横切面呈椭圆形,长轴为34厘米,短轴20厘米,下部形状不规则,长约14厘米,宽7厘米,标本总体呈漏斗形,榛子果全  相似文献   

5.
张玲 《植物研究》2015,(1):146-149
以抗寒评比优良杂交榛子的叶片、茎段、腋芽、子叶为材料,采用不同基本培养基和不同激素及浓度组合,探讨各种处理对抗寒杂交榛子微体繁殖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经抗寒性评比优良的杂交F1代10个优良品种进行组织培养,筛选出3个组织培养效果优良的品种84-226、84-310、84-253;(2)采用DKW、MS、WPM三种培养,筛选出WPM最适合抗寒杂交榛子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MS为最适合增殖培养的培养基;(3)愈伤组织诱导基本培养基配方为WPM+6-BA 2.0 mg·L-1+NAA 1.5 mg·L-1培养,腋芽扩繁以MS改良培养基苗生长状况较好,激素为6-BA 1.5 mg·L-1+NAA 0.1 mg·L-1。该研究可以解决寒地杂交榛子繁殖系数低,为进一步试管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榛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榛子的开发利用邵则夏陆斌黄汝昌甘家生(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昆明650204)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有采集榛果食用的习惯。榛子果实口味好,营养丰富,其果仁含脂肪56~65%,易于为人体吸收的蛋白质15%以上,还含有维生素A、B、E以及铁、钙等矿质元素。...  相似文献   

7.
延安地区5种灌木叶旱性结构的解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第一层栅栏组织细胞密集度,侧维管束密度,主脉厚度作为叶片旱生结构指标,对比观测了5种灌木的抗旱性能。方差分析结果显示5种灌木角质层厚度、侧维管束密度和主脉厚度均具极显著差异,多重比较显示5种灌木主脉厚度两两间差异均显著,白刺花、沙棘和文冠果叶子的角质层厚度差异不明显,黄刺玫与虎榛子之间角质层厚度差异明显;而白刺花、沙棘、文冠果与黄刺玫和虎榛子之间差异显著。用非加权指数法对树种抗旱性能大小排序结果为:白刺花>文冠果>沙棘>虎榛子>黄刺玫。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以目前主栽的平榛、毛榛及25个平欧杂种榛品种(系)的坚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品种(系)榛子坚果的17个表型性状指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差异性分析和综合评价,为国内榛树品种(系)的选优、开发及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系)榛子坚果的17个表型性状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果壳质量、坚果体积和坚果质量差异最为明显,变异系数分别为31.49%、30.44%、27.50%,横纵径比、果形指数、伸长率、圆球度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2)平欧杂种榛坚果的纵径、横径、侧径及坚果质量、果仁质量、出仁率等指标显著优于毛榛和平榛,其中杂种榛的平均果仁质量(0.70~1.46 g)和出仁率(31.48%~56.12%)显著高于平榛(0.51 g、35.13%)和毛榛(0.37 g、38.12%)。(3)榛子坚果表型性状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榛子坚果体积越大,其质量和果仁质量也越大,果壳越薄则出仁率更高。(4)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影响榛子坚果综合得分的主要指标为坚果的纵径、横径、侧径、质量和果仁质量,其次是果形指数、横纵径比、出仁率、果仁饱满...  相似文献   

9.
近70年黄土高原3种植物叶片气孔特征参数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黄土高原地区3种典型植物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 Decne.)和酸枣[Ziziphus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 ex H.F.Chow]标本为材料,利用数码图像显微处理系统,研究了从20世纪30年代至2002年近70 a中植物叶片气孔长度、宽度、面积与密度的变化状况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3种植物气孔性状并无一致的影响.辽东栎叶片气孔长度、宽度、面积和密度变化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升高率分别为11.62%、3.17%、18.01%和1.32%.酸枣叶片气孔长度、宽度和面积呈上升趋势,升高率分别为21.90%、13.60%和35.61%;而气孔密度下降,降低率为-27.86%.虎榛子叶片气孔长度、面积和密度均呈下降趋势,降低率分别为-7.91%、-1.43%和-9.73%;而气孔宽度升高率为2.56%.酸枣叶片气孔4个特征参数的变化率均明显大于辽东栎和虎榛子,虎榛子叶片气孔性状的3个参数(除密度外)变化率最小.3种植物叶片气孔长度的变幅均大于气孔宽度,证实气孔宽度是相对比较稳定的性状.  相似文献   

10.
榛子叶片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野生榛子叶片中几种营养成分含量进行研究,采用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测定。结果,榛子在春季和夏季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总糖、淀粉、粗灰分、黄酮含量分别为:(15.9%,13.88%)、(18.95%,13.39%)、(6.84%,6.54%)、(36.95%,32.65%)、(9.75%,7.97%)、(8.39%、7.04%)、(0.68%,0.60%)。结论,榛子叶片营养成分比较合理,春季比夏季营养成分高;粗蛋白质的含量属树叶饲料中的中上等,粗纤维平均含量稍高于一般饲料,粗脂肪含量中等、总糖和淀粉含量比较高,粗灰分的主要成分已达到优良饲草的标准,黄酮含量较高,能满足禽畜类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所以是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良好动物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