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于1990年在四川省德阳市中区略平、孟家等乡镇农村给怀孕母猪投服“调痢生”预防仔猪黄、白痢病。选择品种、胎次、饲养条件基本一致的怀孕母猪60头,随机分为3组。1组产前5天,2组产后20天开始口服“调痢生”,剂量100mg/kg/日,拌入少许冷饲料中服食,连服5天。3组作为对照。全部仔猪同期观察50天.结果显示:母猪口服“调痢生”后可降低仔猪黄、白痢患病率及死亡率;仔猪增重率高于对照组.产前服用效果优于产后服用.  相似文献   

2.
仔猪黄白痢病在我县发病率高达78.1%,严重阻碍仔猪的生长发育。1989年我们选用了生物活菌制剂——调痢生对仔猪黄白痢病及生猪流行性腹泻进行了疗效观察及仔猪增重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在将军镇、日兴镇、南图乡农村选择30日龄内自然患仔猪黄白痢病仔猪。按同窝患病仔猪分出:A.调痢生组。B.调痢生、土霉素组。C.调痢生、氯霉素组。D.调痢生、痢特灵组。2.选择自然患生猪流行性腹泻病猪。按发病时间、体重、大小差异不明显分出试验组(调痢生)。与对照的土霉素、氯霉素、痢特灵组。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外对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有关闭和开放两种不同方式。为摸清这两种方式对哺乳仔猪在成活率、断乳重和饲料消耗等方面的不同影响,以指导今后的养猪生产,我们进行了哺乳仔猪关闭饲养的试验。一、试验猪的选择在1977年春产中,我们从三分场的第三饲养组养的生产母猪群内,选择本产季中期的产期接近的10头经产苏白大母猪,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试验。并据产仔日期先后,将10头大母猪分为两组,即先产仔的5头为试验组,后产仔的5头为对照组。此10头大母猪历产生产成绩相似(见表1)。  相似文献   

4.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初生仔猪以下痢为特征的黄、白痢是仔猪多发性肠道传染病,常导致仔猪的生长发育障碍或大批死亡,对养猪生产危害极大。长期以来,微生物学家们为研制出有效的菌苗从事了大量工作,多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抗原类型极为复杂,彼此间又无交互免疫力而至今未能如愿。虽时有报道,多为正在探讨之中或因效果不稳定,生产上尚未推广使用。为此,我们于1988~1989年使用调痢生活菌制剂进行了仔猪黄、白痢的预防试验观察,初步验证其效果。现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5.
仔猪白痢是仔猪常见的多发疾病。尤其对生后10—20日龄的仔猪危害极大,轻则影响发育,出现僵猪,重则造成大批死亡。究竟用什么药物治疗效果好,是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我们根据用瞿麦等药物治疗仔猪白痢的经验,开展了两个试验,现介绍如下。一、粟壳水加链霉素、粟壳水、痢特灵、链霉素、瞿麦治疗仔猪白痢的比较试验:将粟壳水加链霉素、粟壳水、痢特灵、链霉素、瞿麦五种药分成五个试验组,各组的试验方法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6.
仔鹿白痢病是危害新生仔鹿的最大敌人之一,据灌县养鹿场1972-1976年的统计,在1,033头仔鹿中,发生仔鹿白痢病256例,发病率为24.78%,死亡97头,占发病数的37.84%,给养鹿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在“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卫生防疫方针指引下,我们从1973年以来做了预防试验和治疗方法的探讨,收到较好的效果,现简介如下,供作参考。 (一)流行情况仔鹿白痢病发生于5-7月份的产仔季节中,6月份发病最多,特别是在圈舍潮湿、清洁卫生较差和连续阴雨天后最易发生此病。本病主要  相似文献   

7.
我们开展猪的冷冻精液试验,从1975年开始至1977年2月,已取得了实际产仔效果,14头母猪产了仔,平均每窝产仔9.57头,但授精效果颇不一致,初产母猪授精14头,情期受胎率50%,平均每窝产仔11.5头(8—14);经产母猪授精78头,情期受胎率14.1%,平均每窝产仔8.1头。目前正在继续开展提高冷冻精液授精效果的试验。现将试验的情况介绍如下。一、精液冷冻方法目前采取颗粒冷冻的主要操作程序,包括采精、过滤、稀释、降温、平衡、滴冻、保存等流程。 (一)采精用拳握法采集公猪精液,取其最浓稠部分,用灭菌的细纱布滤去精液中的胶状物质,然后检  相似文献   

8.
沂蒙黑猪是我国山东的优良猪种。根据当前饲养水平,为进一步选育提供依据,我所1975年选用两种不同水平甘薯蔓粉(下称薯秧粉)组成的日粮,对沂蒙黑猪进行了肥育对比饲养试验。一、试验方法 1.试猪选择与分组:从本所猪场产期接近(3月5日—8日)的4头壮龄母猪所产仔猪中,选择双月断乳公母各半的仔猪24头。经过1个月的阉割、驱虫、  相似文献   

9.
仔猪白痢是仔猪在哺乳期间的常发、多发病。严重地影响仔猪成活率与断乳重。我所猪场以往(1967—1973年)虽采取各种防治措施,但死于白痢的仔猪数仍占出生仔猪数的4.84%,给发展养猪事业带来一定的损失。近年来,对仔猪白痢进行了综合防治,使死亡数降到占出生仔猪数的0.85%。其主要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中药渣在母猪饲粮中添加的可行性,试验选用2~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健康二元母猪6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渣组和发酵中药渣组,比较研究发酵前和发酵后中药渣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发酵中药渣组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断奶平均日增重均有所增加,断奶窝增重和哺乳仔猪腹泻率显著增加,母猪背膘损失有所降低;中药渣组木乃伊数略有增加,仔猪腹泻率明显增加。由上可见,饲粮中添加发酵中药渣制剂虽然在短期内造成仔猪一定程度的腹泻,但可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1.
我场是黑龙江省哈白猪育种场之一,饲养哈白猪已有二十多年历史。建场初期,我场缺乏科学养猪的经验,母猪产仔少,仔猪成活率低,体重小,质量差。在多年生产实践中,由于认真贯彻领导、工人、技术人员三结合的方针,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逐渐认识与掌握了仔猪的一些生物学特性,摸索出一些培育仔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大足县七十多岁的老兽医李春林同志灸治仔猪白痢有丰富的经验。先后灸治仔猪白痢130例,治愈124例,治愈率为94.6%。 灸具制作:用烂蚊帐麻纱7根、干艾叶3片、干蒜  相似文献   

13.
蜡样芽胞杆菌(B.cereus)是需氧菌,它在试管内和体内均证明对专性厌氧菌如双歧杆菌(Bifidobac terium)、类杆菌(Bacteroides)及乳杆菌(Lactobacillus)有生长促进作用。我们利用这一现象制成了活菌制剂促菌生(Cereobiogen),在婴幼儿腹泻、羔羊痢、仔猪黄白痢及鸡白痢的防治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  相似文献   

14.
一、生饲干喂提高了猪群生产水平 对繁殖猪群(包括种公猪、检定母猪、成年母猪)采取混合精料面、干草粉、切碎的野菜或青贮“三合一”加水湿润分顿次生干喂,另设常备饮水槽。 对育成猪群(吃乳仔猪、断乳仔猪、后备猪、育肥猪)采取混合精料面、干草粉“二合一”食槽内不分顿次常备料,分顿补喂青饲料,另设常备饮水槽。十多年来,不论大猪、小猪、怀胎猪、泌乳猪,均用上法喂养近万头猪群的产仔、成活、增重指标不断提高。出现过一窝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发酵中药渣在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的可行性,试验选用2~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二元妊娠母猪6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渣组和发酵中药渣组,比较研究饲粮添加黄芪、当归、益母草和金银花等中药渣发酵前后对围产期母猪和哺乳仔猪血浆生化参数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药渣组母猪产后14和21 d血浆ALT活性显著升高(P0.05),7日龄仔猪血浆ALP活性显著降低(P0.05);发酵中药渣组母猪产后7 d血浆ALT和CAT活性、产后14 d血浆ALP和GSH-Px活性以及产后21 d血浆ALT和CA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产后14和21 d血浆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14日龄仔猪血浆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T-AOC活性显著升高(P0.05),21日龄仔猪血浆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证实了饲粮添加发酵中药渣可改变围产期母猪及哺乳仔猪的机体代谢、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目前各地正在开展利用中草药治猪病的群众性运动。我们用中草药“制痢灵”治疗仔猪白痢1,126例,已获得了一定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制备 取白头翁250克,黄连62.5克,黄柏125克,秦皮  相似文献   

17.
利用Monte Carlo模拟,研究了群体大小、公母比例和每窝测定猪头数对父系猪的近交系数、选择反应及其变异系数的影响。设定基础群母猪规模大小为100头到500头共5个规模,公母猪比例为1:10和1:20,每窝测定猪头数为2头和4头,公母猪各半。选择的性状为一般父系猪的选择性状,即断奶后生长速度和达100kg体重时的活体背膘厚,利用多性状BLUP估计性状的育种值,选择指数中后一性状的经济加权系数是前一个的2.5倍,选择共进行了5个世代。结果表明,随着选择群母猪头数的增加,第五世代累积选择反应提高,近交系数上升速度变慢,第五世代累积选择反应的变异系数下降。随每窝测定仔猪头数的增加和公母比例的升高,累积选择反应加快,近交系数上升速度提高,第五世代累积选择反应的变异系数上升。保持公母猪比例不变和每窝测定仔猪头数不变,基础群母猪头数从100头增加到300头,累积选择反应有显著增加,近交系数上升速度显著减慢。母猪头数300头和400头以上的相比,第五世代的累积选择反应增加有限,近交系数下降速度减低。综合评价,对于父系猪的短期选育来说,基础群需要400头母猪以上,每窝测定4头仔猪,公母比例以1:20较好。  相似文献   

18.
微生态血粉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试验采用多株益生菌发酵黄牛血液制成的微生态血粉,其粗蛋白含量达356%,含益生菌活细胞5×108个/克。动物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微生态血粉在95%的基础日粮中添加5%,能提高肉鸡增重55%和猪增重61%;临床试验表明,微生态血粉对鸡白痢和仔猪白痢治疗有效率分别达945%和896%。  相似文献   

19.
仔猪出生20天内,主要靠吃母猪奶获得营养。20天以后,营养需要增加,而母猪奶量日渐减少,已不能满足仔猪生长的营养需要,必须给猪补料。我场的实践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生后一个月尚未补料的小猪,其断奶体重只有早期补料(生后10天左右)仔猪断奶体重的2/3。及时补料,可以加速仔猪的  相似文献   

20.
中药渣发酵物对母猪繁殖性能和血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中药渣发酵物在母猪饲粮中的添加效果,试验选用2~6胎次长白×大白二元妊娠母猪3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单栏饲养。于妊娠90 d至产后28 d,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中药渣发酵物。于分娩当天记录产活仔数、死胎数和木乃伊数,称取仔猪出生窝重;于产后21 d称取仔猪断奶窝重,计算断奶窝增重。分别于母猪妊娠110 d及产后21 d测量母猪的背膘厚,计算背膘损失;于分娩当天和产后21 d耳缘静脉采集母猪血液,肝素抗凝,离心分离血浆,用于血浆生化参数和抗氧化性能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的断奶窝增重有升高趋势(P=0.068),断奶后1~7 d发情率呈升高趋势(P0.05),分娩当天血浆ALT活性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UN浓度显著升高(P0.05),产后21 d血浆AST活性显著降低(P0.05)、UN浓度显著升高(P0.05)、SOD活力有升高趋势(P=0.063)。上述结果表明,中药渣发酵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增强抗氧化能力,增加仔猪断奶窝增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