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遮阴对杜鹃红山茶幼苗叶片生长特性及初生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5年生杜鹃红山茶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遮光率分别为0(CK)、30%、50%、80%条件下其叶片生长状况、光合色素含量、初生代谢产物以及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以揭示杜鹃红山茶叶片生长发育与光照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遮阴显著促进杜鹃红山茶幼苗叶片的生长,其叶片数量、总叶面积、平均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片含水量等指标均在50%~80%遮光条件下处于最高水平。(2)遮阴条件下的幼苗叶片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和SPAD值均比CK上升,且均在80%遮光条件下处于最高水平。(3)随遮阴强度的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且均在50%遮光条件下处于最低水平;叶片淀粉含量表现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并在50%遮光条件下处于最高水平。(4)遮阴显著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且随遮阴强度的增加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在50%遮光条件下处于最低水平。研究认为,杜鹃红山茶幼苗对低光照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适度的遮阴(遮光率50%)有助于杜鹃红山茶幼苗叶片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石笔木Tutcheria championi苗木对遮阴环境的适应性,以全光照(无遮阴覆盖)为对照,研究遮阴30%、50%和70%对2年生石笔木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光照下石笔木苗木生长较为健壮,其苗高、地径生长优于遮阴处理;全光照下石笔木总生物量、根生物量比以及根冠比显著大于遮阴处理(P<0.05);50%遮阴处理苗木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全光照和70%遮阴处理(P<0.05),叶绿素a/b值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70%遮阴处理的苗木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全光照和50%遮阴。由此表明,充足的光照环境有利于石笔木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3.
红鳞蒲桃幼苗对不同光强的生理生态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鳞蒲桃群落是广西滨海天然植被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人为干扰和天然更新困难, 植被退化严重, 分布锐减。为了解该树种苗木在自然更新中对光照环境的需求, 通过人工模拟与野外苗木生长条件相似的3 种光强处理(分别为100%、24%、6%的全光照), 研究了红鳞蒲桃1 年生幼苗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合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特征。结果表明: 随着光强的降低, 红鳞蒲桃的苗高、地径增长量显著减少; 叶绿素a、叶绿素b 含量显著增加、叶绿素a/b 比值变小; SOD 和CAT 活性显著下降, MDA 含量逐渐上升, 3 个指标在100%光强和不同遮阴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 Pmax、LSP、LCP 和Rd 随着光强的降低呈下降的趋势, 6%与100%光强处理间差异显著, 但24%和100%光强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红鳞蒲桃苗木在更新初期对光照要求较高, 1 年生苗木在全光照下的表现要优于其它遮阴处理。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盐度下红树植物的生理适应性,测定了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角果木(Ceriops tagal)、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秋茄(Kandelia obovata)6种红树幼苗在8种盐度(0、5%、10%、15%、20%、25%、30%、35%)下的生长量、株高增量、基径增量、净光合速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6种红树幼苗适宜生长的盐度为5%~20%,其中桐花树具有较高的耐盐性。在盐胁迫下,6种红树植物幼苗的SOD酶活性、Pro含量和MDA含量均升高,叶绿素含量升高,净光合速率下降,生长速度减慢。研究表明,红树物种受到盐胁迫时,净光合速率降低,幼苗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提升光合作用,并通过增加叶片中SOD酶活性、Pro含量和MDA含量,提高植物抗逆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遮阴环境下木奶果幼苗生长与生理生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奶果是一种在幼苗期和成熟期对光适应性不同的热带乔木树种。研究不同遮阴环境下木奶果幼苗的生长及生理响应机制,以明确木奶果幼苗生长的适宜光照环境范围,对木奶果的苗木栽培及生态应用意义重大。本试验设置了5个处理,即CK(无遮阴),S3(遮光率45.3%)、S4(遮光率69.2%)、S6(遮光率80.0%)和S8(遮光率90.2%),观测停扣山和谢鞋山种源的木奶果幼苗4个月后的生长生理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遮阴强度的加大,木奶果幼苗的叶面积与光合色素含量一直上升;叶绿素a/b值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一直下降;丙二醛含量在S6前先呈下降趋势,而后稍有上升;株高和地径增长量先升后降,相对电导率、脯氨酸(Pro)与可溶性糖(Ss)含量则表现为先降后升。强光环境下,木奶果幼苗通过增加类胡萝卜素相对含量与CAT活性,以减缓膜脂过氧化损害;弱光环境下,木奶果幼苗通过增加叶面积与光合色素含量提高光能利用率。Pro与Ss则作为综合调节物,调节渗透压,以减轻强光与弱光带来的细胞膜胁迫压力。其中,停扣山与谢鞋山种源分别在S6与S4处理下Pro与Ss含量达最低值且株高与地径增长量达最高值。表明幼苗期的木奶果具有阴生植物的特性,强光或重度遮阴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生长。停扣山种源木奶果幼苗比谢鞋山种源更耐阴,反映了其种源地长期光强环境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遮阴对四季桂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遮阴对四季桂(Osmanthus fragrans)生长的影响,研究了成都地区夏季遮阴处理下四季桂扦插苗生理生态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遮光率增加,比叶重下降;叶绿素b(Chl b)含量增加,Chl a/b降低。遮阴下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以80%遮光率下降的最显著;随遮光率上升,叶片丙二醛(MDA)含量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以55%、80%遮光率的MDA含量下降显著。遮阴处理下,叶片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暗呼吸速率(Rd)均下降,而表观量子速率(AQE)增大;瞬时光能利用率(LUE)升高,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均降低,胞间CO_2浓度(Ci)升高。四季桂幼苗主要通过提高Pn和抗氧化酶活性来适应强光环境;降低SLW、LSP、LCP和Rd,提高Chl和Ci含量,增大AQE和LUE提高弱光利用能力,中度遮阴(25%、55%遮光率)有利于幼苗在夏季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高温高湿复合胁迫对番茄的影响,以番茄品种"金冠五号"(Jinguan 5)为对象,设计温度、相对湿度和处理天数三因素正交试验,温度设置4个水平(昼温/夜温),即32℃/22℃、35℃/25℃、38℃/28℃、41℃/31℃,相对湿度设置3个水平,为50%±5%、70%±5%、90%±5%,持续时间设为4个水平,为3、6、9、12 d。以28/18℃、50%~55%环境下处理的番茄幼苗为对照组(CK)。分别在高温高湿胁迫后及恢复生长的7、14、21、28 d进行取样,测定生长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后,35、38、41℃处理下番茄干重显著降低,叶面积显著增加,41℃番茄干重较CK降低12.89%,高温处理后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低于CK,SOD、POD、CAT酶活性均高于CK,且随温度升高,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8℃处理SOD、POD、CAT酶活性最高,分别较CK增加121.14%、35.41%、55.13%;从湿度来看,相同高温条件下,RH70%处理番茄的生长最好,RH70%处理番茄SOD、POD、CAT酶活性、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RH50%和RH90%湿度处理;适当的高温能够促进番茄的生长,增加抗氧化酶活性,32℃以下番茄生长呈超补偿;38℃及其以上番茄生长严重受阻;高温条件下,增加湿度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温对植株的胁迫,但这种作用也是有限的,并不能够完全抵消高温胁迫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骆驼刺在不同遮阴下的水分状况变化及其生理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在不同遮阴环境下的生理适应性,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外围骆驼刺为试验材料, 设置正常光照、中度遮阴(70%自然光)、重度遮阴(30%自然光) 3种光照环境, 观测了遮阴90天后土壤含水率, 骆驼刺水势、气孔导度(Gs)、叶形态、叶绿素(Chl)含量、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在不同遮阴条件下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 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大, 土壤含水率, 骆驼刺水势、Gs、比叶面积、Chl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骆驼刺叶片厚度、Pro含量、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Chl a/Chl b有不同幅度的减少。结果表明: 一段时间内适度的遮阴在一定程度上降温增湿, 能够改善骆驼刺的生境, 从而避免高温强光和低水势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促进植物的生长, 但长期遮阴对植物的生长不利。因此建议通过短期的遮阴, 特别是在温度较高、光照较强的夏季正午前后对骆驼刺进行遮阴处理, 以达到对骆驼刺的逆境防护, 促进骆驼刺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狭叶红景天幼苗对水分及遮阴的生长及生理生化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植物对水分和遮阴胁迫的响应及其生理机制对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十分必要。以红景天属植物为研究对象,设置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过湿水分)、70%(正常水分)、60%(轻度干旱)、40%(中度干旱)、20%(重度干旱)5个水分梯度;设置2个遮阴处理,以全光照(遮阴率为0)为对照、黑色遮阴网遮阴(遮阴率为85%),研究狭叶红景天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分处理下,与对照相比,叶绿素含量、茎干重和茎重比(SMR)显著增加(P0.05),株高、总生物量、叶面积、叶干重、叶重比(LMR)、比叶面积(SLA)、叶面积比(LAR)和叶面积根干重比(LARMR)增加,根冠比和根重比(RMR)减少;随着干旱程度加剧,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Ss)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遮阴处理下,株高、SMR、SLA、LAR和LARMR显著增加(P0.05),叶绿素SPAD值和叶面积增加,总生物量、根干重、根冠比和LMR显著减少(P0.05),茎干重和叶干重减少,MDA含量显著增加,Pro含量略有下降,Ss含量减少。在水分胁迫下,狭叶红景天中度干旱时通过增加酶活性抵御伤害,重度干旱超过其阈值,SOD活性下降,植物体受到伤害,Ss可能是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在遮阴处理下,狭叶红景天通过增加SLA避免遮阴伤害。狭叶红景天在受到环境胁迫时会通过形态改变、调节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来保证自身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芘对小白菜幼苗生长和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土培方法探讨芘对小白菜幼苗生长和若干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结果表明:芘对小白菜种子发芽率无影响,对幼苗株高、根长和叶面积显著抑制;芘处理的小白菜幼苗叶内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 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而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质膜透性则显著提高,且质膜透性随着芘浓度的增加呈现升高一下降一升高的趋势;高浓度芘处理的小白菜幼苗叶内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极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DA-6对秋季草莓叶片光合速率和植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法国3号’草莓为材料,研究了秋季叶面喷施10、20和30 mg.L-1的DA-6处理对草莓幼苗叶片光合作用、活性氧代谢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20和30 mg.L-1的DA-6处理使叶片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17.5%和20.6%,并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b含量及SOD、CAT酶活性,同时降低了MDA和活性氧含量.20和30 mg.L-1的DA-6处理显著增加了草莓平均单叶干质量,极显著增加了草莓茎和根系干质量,根冠比分别增加了29.9%和29.3%.表明秋季施用一定浓度的DA-6有利于草莓幼苗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盐碱胁迫下改良剂——石膏、粉煤灰和聚丙烯酰胺(PAM)对玉米生长的保护机制及适宜配比,对盆栽玉米"郑单958"幼苗的离子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添加改良剂后,玉米幼苗体内Na+含量显著降低,Ca~(2+)和K~+含量则显著增加(P0.01);SOD、POD、CAT活性均有所增加(P0.05);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P0.05);叶绿素a明显增加,荧光参数F0和Fm也明显增加;总根长、根总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生物量和株高(P0.05)也显著增加。相关分析表明,Na+含量与CAT活性(-0.60)、MDA含量(0.79)和叶绿素含量(-0.59)显著相关,Na~+含量、MDA含量和CAT活性与玉米幼苗茎叶及根系生长相关显著。石膏与PAM配合(12 g石膏+0.75 g PAM·kg~(-1)土)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铝毒对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水培法对乐昌含笑幼苗进行铝胁迫实验,设置铝浓度梯度为0 (CK)、0.5 (T1)、1 (T2)、2 mmol·L-1(T3)共4个处理,定期测定其根长、根尖铝含量、POD和CAT活性、MDA和脯氨酸(Pro)含量。结果表明,铝胁迫明显抑制乐昌含笑根的伸长生长,随着Al3+浓度的增加,抑制程度加剧,T1、T2、T3与CK对照比较,相对伸长率分别为84.53%、63.16%和54.46%;根尖铝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和铝浓度增加而增加,处理6 d时T1、T2、T3根尖铝含量分别是CK的 63.64、82.60、121.69倍;POD、CAT酶活性与处理时间和铝浓度呈正相关,各处理6 d时POD活性比处理1 d提高17.00%~115.21%,CAT活性提高25.11%~49.28%;MDA和Pro含量变化随着胁迫时间和铝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处理6 d 时T1、T2、T3的MDA含量比CK对照增加46.13%~59.78%,Pro含量增加60.12%~150.85%。在铝胁迫条件下,乐昌含笑根尖铝含量增加,根的伸长生长受抑制,细胞膜膜质过氧化程度增加;乐昌含笑可通过激活体内抗氧化酶系抵抗铝胁迫,同时产生脯氨酸调节细胞渗透势。  相似文献   

14.
玉米黄化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品种'户单26'为材料,研究了黑暗条件下生长的玉米黄化幼苗内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条件下生长的对照组相比,黄化幼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明显降低,特别是叶绿素a含量大幅度降低;黄化幼苗的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显著增加.研究发现,黑暗条件下的玉米幼苗叶绿素a的合成受到了显著影响而表现出黄化现象,黄化幼苗能主动提高其自身抗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减轻黑暗逆境对植物细胞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海水胁迫下CoCl2对油菜生长和抗氧化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高油605'油菜品种为材料,通过室内水培实验考察了不同浓度CoCl2处理对海水胁迫下油菜种子的萌发、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Hoagland+30%海水(CK3)处理的油菜种子萌发和生长受到显著抑制,但添加50~100 μmol·L-1 CoCl2处理的油菜种子发芽率比CK3显著提高31.98%~32.91%,发芽势极显著增加54.17%~59.03%(P<0.01),鲜重显著增加25.49%~50.98%;而添加150~1 000 μmol·L-1 CoCl2则对油菜遭受海水胁迫的缓解作用减弱,抑制了油菜幼苗的根系生长.(2)CK3幼苗的抗坏血酸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但添加10~100 μmol·L-1 CoCl2处理的抗坏血酸含量比CK3极显著提高1.26~1.87倍,添加30、50和100 μmol·L-1 CoCl2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比CK3显著提高;但200~1 000 μmol·L-1 CoCl2使油菜幼苗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降低,1 000 μmol·L-1 CoCl2使幼苗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3)10 μmol·L-1 CoCl2处理幼苗的POD和SOD活性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60.2%和18.19%,APX活性却降低6.20%;10~70 μmol·L-1 CoCl2使油菜幼苗POD活性降低,SOD和APX活性增加,MDA含量降低,显著缓解了海水胁迫压力;而100~1 000 μmol·L-1 CoCl2使POD先升后降,SOD和APX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研究发现,适宜浓度CoCl2能够显著提高海水胁迫下油菜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强其清除活性氧能力,降低膜质过氧化作用,从而有效缓解海水胁迫伤害,诱导增强其耐盐性,促进幼苗生长;10~100 μmol·L-1 CoCl2对30%海水胁迫的缓解效果最好,更高浓度的CoCl2反而对油菜幼苗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6.
硅对连作黄瓜幼苗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津研四号’黄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硅(Si)(0、1、2、3、4、5mmol·L-1)对连作黄瓜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1~3 mmol·L-1Si)范围内,施Si可降低幼苗叶片电解质渗漏率(EL)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类胡萝卜素(Car)和总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Pn)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有所提高;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量增加.随施Si浓度的进一步增加(4~5 mmol·L-1),叶片中EL和MDA含量升高,但仍低于对照;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作用下降,幼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说明外源Si可通过提高黄瓜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来降低膜脂过氧化,通过增加光合作用来提高黄瓜幼苗长势,进而增强对连作障碍的抗性.以2 mmol·L-1Si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温室盆栽和干旱胁迫的处理方法,研究不同程度干旱处理对浙江润楠Machilus chekiangensis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土壤自然含水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植株苗高净生长量和地径净生长量均呈下降趋势,SP含量、SOD活性和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等指标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ro含量和MDA含量则不断累积。复水后,干旱胁迫处理5 d的土壤自然含水量、苗高净生长量和SOD活性可恢复至对照组CK水平;干旱胁迫处理10~30 d的复水后幼苗SOD活性仍比CK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地径净生长量、SP含量、Pro含量基本可恢复至CK水平,MDA含量则降低,但各干旱胁迫处理的数值仍比CK高。各干旱胁迫处理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变小,且各指标的最大值也都变小。综上分析可知,浙江润楠具有一定的抗旱性能。  相似文献   

18.
张东来  张玲  葛文志 《植物研究》2017,37(5):658-663
为了探求不同光环境对胡桃楸幼苗生长的影响,对全光照(100%光照)、中光照(60%光照)、低光照(30%光照)3种光环境下胡桃楸幼苗的生长、形态特征、生物量分配和水分特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胡桃楸幼苗的形态在不同光环境下存在明显的可塑性变化,生物量分配和水分特征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低光照条件下,胡桃楸幼苗生长快,株高、地径分别为全光照的1.14、1.18倍;冠幅大,是全光照的1.40倍;叶片宽大,叶长和叶宽分别是全光照的1.25和1.36倍;分枝数明显少于全光照。3种光环境下胡桃楸幼苗地上部分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地下部分差异不显著。叶片相对含水量随着光照的降低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全光照条件下叶片饱和持水量与叶片干鲜比明显大于遮阴条件;3种光照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胡桃楸幼苗为适应不同光环境,在形态和生理方面都做出适应性调整,适当的遮阴处理有利于胡桃楸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9.
遮荫条件下黄檗生长和生理响应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张东来 《植物研究》2020,40(5):735-742
分析遮荫条件下黄檗幼苗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和代谢物质性别间差异,探讨其对遮荫的响应策略,为黄檗野生资源保护及造林抚育提供理论依据。以2年生黄檗雌雄株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控制实验,设置3个遮荫梯度,自然光为对照,对比研究遮荫条件下黄檗幼苗雌雄植株形态特征、生物量分配、抗氧化防御酶活性、代谢物质的差异,以揭示其遮荫条件下的生存策略。结果表明:遮荫处理更有利于黄檗的生长,轻度遮荫雌株生物量积累大于雄株,重度遮荫后雄株大于雌株;遮荫处理对叶绿素a、总叶绿素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1),性别间差异不显著,遮荫条件有利于促进黄檗幼苗叶绿素积累;遮荫处理对酶活性和MDA含量均有显著影响,性别间差异不显著,SOD酶活性均随遮荫强度的增强而增大,POD和CAT酶活性随遮荫强度的增强而减小,MDA含量在对照处理时最高;遮荫条件下可溶性糖和可溶性淀粉含量下降,性别间差异不显著。黄檗幼苗通过改变构件性状、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及代谢物质含量,适应遮荫环境。研究遮荫对黄檗生长和生理响应的性别差异,以期为遮荫环境下黄檗个体发育、种群形成、适应机制及种群繁衍等研究奠定基础,为雌雄异株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20.
5-氨基乙酰丙酸(ALA)是植物血红素、叶绿素等四吡咯化合物的关键生物合成前体,对植物适应非生物胁迫至关重要。为验证外源ALA对黑果枸杞幼苗生理生长的影响,该研究用300 mmol·L-1 NaCl和不同浓度(0、5、10、15、20、25 mg·L-1)的ALA共同处理黑果枸杞幼苗,并测定其相关的生理指标和生长指标,综合评价各处理幼苗的耐盐性。结果表明:(1)NaCl胁迫使黑果枸杞幼苗总生物量和叶片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CK分别显著降低了33.39%、19.06%、24.38%、39.57%和47.91%(P<0.05),使黑果枸杞幼苗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165.74%和49.16%。(2)当外源ALA和NaCl同时处理时,黑果枸杞幼苗叶片类胡萝卜素和丙二醛含量、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株高、总生物量均恢复至对照水平,叶片总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以及SOD活性较CK显著增加。(3)黑果枸杞幼苗叶片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生物量等指标随ALA浓度增加均呈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