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在江西萍乡发现的我国第一个 Hb Q-H病家系的研究结果,并对Hb Q的化学 结构和Hb Q-H 病的遗传学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MVA和MEP代谢途径是植物类异戊二烯代谢途径的两条重要次生代谢途径。该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橡胶树胶乳和橡胶树花药愈伤组织来源的悬浮细胞中MVA代谢途径和MEP代谢途径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了茉莉酸的结构类似物冠菌素(coronatine,COR)对悬浮细胞中Hb AACT3,Hb HMGR4,Hb HMGR5,Hb DXS2,Hb DXR和Hb SQS1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MVA代谢途径中,基因Hb AACT1,Hb AACT2,Hb HMGS1,Hb HMGS2,Hb HMGR1,Hb HMGR3,Hb MVK,Hb PMK,Hb MVD1,Hb MVD2和IPP下游代谢基因Hb IPPI1和Hb FDPS1在胶乳中的表达量要相对高于其在悬浮细胞中的表达量,然而橡胶树悬浮细胞中MEP代谢途径基因Hb DXS1,Hb DXS2,Hb DXR,Hb CMS1,Hb CMS2,Hb CMK,Hb MCS1,Hb MCS2,Hb HDS,Hb HDR和鲨烯合酶基因Hb SQS1的表达水平要相对高于胶乳。而且COR能不同程度地上调Hb HMGR5,Hb HMGR4,Hb SQS1,Hb DXS2和Hb DXR基因的表达水平。该研究结果为探索利用橡胶树悬浮细胞体系研究次生代谢合成调控以及生产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中importin和exportin基因的功能,采用RACE技术从巴西橡胶树中克隆了他们的c DNA全长,分别命名为Hb IMP和Hb XPO。结果表明,Hb IMP全长4170 bp,编码1115个氨基酸;Hb XPO全长4108 bp,编码1081个氨基酸。Hb IMP和Hb XPO分别与importin5和exportin1A亚家族的同源性最高。Hb IMP包含18个外显子,17个内含子,而Hb XPO包含30个外显子,29个内含子,且在上游调控序列中都存在乙烯响应元件ERELEE4和LECPLEACS2。在无乙烯刺激情况下,Hb IMP和Hb XPO在根、茎、叶、皮中有表达,但在胶乳中几乎检测不到表达;乙烯处理后Hb IMP和Hb XPO在胶乳中被明显诱导表达。因此,推测Hb IMP和Hb XPO参与了乙烯诱导蛋白出入细胞核的转运。  相似文献   

4.
改性血红蛋白携氧载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血红蛋白(Hb)经改性处理后可改善稳定性和氧亲和性。近半个世纪的研制产生了3代改性血红蛋白制品:第1代为化学改性Hb,已趋成熟,有多种制品问世,现正进行Ⅱ~Ⅲ期临床试验;第2代为包含了红细胞酶类的化学交联Hb和利用分子遗传工程制备的重组Hb;第3代为微包囊Hb,其结构和功能更接近天然红细胞。Hb的来源除人红细胞外还包括牛Hb.利用重组DNA技术从大肠杆菌和酵母菌中提取的重组Hb及转基因Hb。  相似文献   

5.
聚合牛血红蛋白二级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乙醇醛聚合牛血红蛋白 ( poly Hb)对 Hb空间结构的影响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比较了天然牛 Hb和聚合牛 Hb的二级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天然牛 Hb和聚合牛 Hb的 α螺旋无明显区别 ,但聚合程度高 ,将改变 Hb的基本构象 ,从而导致生理功能的变化 ,这也为在制备中控制聚合物程度和从产物中去除高聚合物提供了一条依据  相似文献   

6.
血红蛋白携氧-释氧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iang C  Wang X  Gao W  Peng WY  Xie JX  Li YJ 《生理学报》2008,60(1):83-89
本文研究了鸡、家兔、鲤鱼、蟾蜍4种实验动物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携氧-释氧动力学过程,初步建立Hb携氧-释氧动力学研究方法,并探讨Hb携氧-释氧动力学过程与动物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4种动物Hb携氧动力学曲线均呈"S"形曲线特征,与传统的Hb氧解离曲线(oxygen dissociation curve,ODC)相似;同时不同动物Hb携氧-释氧动力学曲线也有各自特点,如鸡Hb释氧时间长达(1 411±6)S;在Hb携氧.释氧曲线I阶段,鲤鱼上升斜率远大于家兔等.提示Hb携氧-释氧动力学曲线可反映不同动物Hb携氧效率的差异.与传统ODC参数P50相对应,由动力学曲线可得到Hb携氧动力学参数T50°T50是Hb达到50%氧饱和度所需时间,可直观反映Hb携氧效率的差异.4种实验动物Hb均有较稳定的T50,从大到小依次为:鸡、家兔、鲤鱼和蟾蜍.对Hb携氧动力学曲线与ODC综合分析,可得到Hb携氧效能参数E50,表示Hb达到50%氧饱和度所用时间与环境氧分压之间的关系,即E50(50% Sat,Xeo2,yr).E50有可能成为全面评价Hb携氧效能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7.
血红蛋白与一氧化氮的生物化学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红蛋白(Hb)的血红素或HbβCys^98分别与一氧化氮(NO)形成铁亚硝酰血红蛋白[Hb(Fe^Ⅱ)NO]或S-亚硝基血红蛋白(SNO-Hb)。两种存在状态与Hb铁的氧化还原化学以及Hb构象有关。Hb分子内NO能从血红素转移至βCys^93巯基,调节NO的贮存与释放。  相似文献   

8.
1.经PMB作用后,Hb A可解离为α链和β链,Hb H则只能解离为β链。在一定的解离条件下,Hb H解离的速度比Hb A快,解离得的肽链数量也比Hb A的多。 2.Hb H患者的溶血液置冰箱中贮存后,溶液中的Hb H会自发解离为β链,解离得的β链不稳定,能从溶液中沉淀出来,说明Hb H存在一种自发解离和沉淀的不稳定特性。 3.根据上述现象,认为Hb H病的病理学可能是Hb H分子含有较多的—SH基而易于解离为β链,然后β链在红细胞中沉淀下来形成HbH包涵体,带有HbH包涵体的红细胞最后被脾脏破坏而引起溶血性贫血症状。  相似文献   

9.
在乌拉坦麻醉的大鼠,研究了去甲肾上腺素(NE)在缰核(Hb)引起的心血管效应及其机制。Hb内微量注射NE使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用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预处理Hb,可明显减弱NE在Hb引起的心血管效应,但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或生理盐水不引起任何影响。Hb内微量注射海人酸使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明显增加,但Hb内微量注射利多卡因则不能引起明显的心血管效应。上述结果表明,Hb内NE在调节心血管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而这种效应可能是通过激活α受体使Hb兴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1.为了阐明血红蛋白A_2现象的发生机制,研究了红细胞外Hb A_2与HbA有无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这些血红蛋白在离开红细胞后仍能发生相互作用。 2.我们是用交叉电泳来验证这个问题,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单向交叉电泳结果表明,溶血液HbA穿过另一溶血液的Hb A_2时,出现明显的交叉电泳图象。 (2)双向交叉电泳实验使上述结果更加明确。 (3)用提纯的Hb A做实验,证实了Hb A与Hb A_2间的相互作用。 (4)血浆白蛋白穿过Hb A_2、Hb A及CA时,没有看到交叉电泳图象。说明Hb A与Hb A_2之间的作用是特异的。 4.初步结论,不仅在缸细胞中Hb A_2是与Hb A结合存在,就是在离开红细胞的条件下,这两种血红蛋白之间仍能发生相互作用。我们认为,这就是血红蛋白A_2现象的发生机制,很可能如此。  相似文献   

11.
(1)由6种哺乳动物(人、羊、猪、鬼、狗及骆驼)Hb粗合成15对Hb混合物,研究了它们的解离-再结合情现。(2)除已知狗Hb及兎Hb可与人Hb形成“杂种分子”外,本文记述一些由羊-兎Hb、羊-狗Hb所构成的新的种间“杂交”实验。(3)所有阴极侧“杂种分子”的电泳位置均与HbA_2相近。因而,比如从(指电泳速度)即可得出β~狥(?)δ~A(仍指电泳关系)的初步结论。此点在理解Hb亚单位间关系方面可能有些意义。  相似文献   

12.
Disuccinimidyl suberate (DSS) intramolecularly cross-linked hemoglobin (Hb) was developed as a novel red blood cell substitute. A multi-angle laser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 coupled with size exclusion HPLC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modified Hb. SDS-PAGE was also used as a complement. It was proved that 83.8% of the product was intramolecularly cross-linked Hb with weight-average molecular weights (Mw) of 67.5 kD, 12% was dimeric Hb with Mw of 146.6 kD, and 4.2% was trimeric Hb with Mw of 306.4 kD. The tetramer structure of the cross-linked Hb was stable as shown in 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using a mobile phase containing 1 mol/L MgCI2. Analysis by LC-M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action of DSS with Hb mainly took place between the two a subunits within a Hb molecule, resulting in stabilization of the tetramer structure. However, the cross-linking was not site-specific. The P50 of the cross-linked Hb decreased from 21.8 mmHg to 14.3 mmHg, and the Hill coefficient decreased from 2.22 to 1.41. Result of isoelectric focusing showed that the pi of DSS cross-linked Hb was in the range of 4.6-5.2, similar to that of serum albumin. The safety of DSS cross-linked Hb was favored by animal tests on rats and guinea pigs. Exchange transfusion experiment with DSS cross-linked Hb using rats as a model indicated no pressor effect or other significant side eff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erties of DSS cross-linked Hb were also compared with that of diaspirin cross-linked Hb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3.
孕烷醇酮对大鼠缰核痛神经元单位放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PGN对大鼠Hb痛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观察腹腔注射PGN对Hb痛神经元单位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PGN(i.p),大鼠Hb PEN放电受到抑制,PIN放电频率增加.预先i.p Bic可阻断PGN对Hb痛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结论:PGN具有降低大鼠Hb痛神经元对体外刺激敏感性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由脑内的GABAA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14.
损毁缰核对应激性高血压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和方法 :运用核团损毁和微量注射的方法观察损毁缰核 (Hb)对应激性高血压 (SIH)形成进程的影响及SIH大鼠Hb内神经元对L 谷氨酸 (Glu)反应性的变化。结果 :①损毁双侧Hb延缓了SIH的形成进程 ;②在SIH大鼠内侧Hb(MHb)微量注射不同浓度的CIu ,血压明显升高 ,呈浓度依赖性 ,升高值与正常大鼠MHb注入等量GIu引起的升高值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③在SIH大鼠外侧Hb(LHb)注入不同浓度的Glu ,血压明显下降 ,也呈浓度依赖性 ,下降值与正常大鼠LHb注入等量Glu引起的下降值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损毁Hb延缓了SIH的形成进程 ,SIH大鼠Hb对Glu的敏感性提高了 ,Hb参与SIH的形成 ,且其作用有部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Hb沈阳是1982年在我国汉族中发现的一种新的不稳定血红蛋白。1986年作者在“丝绸之路”地 区进行血红蛋白群体普查时,发现一例裕固族泳速相当于J组的异常Hb,经一级结构分析表明为。链 第26位丙氨酸被谷氨酸取代,证实此例变异体为Hb沈阳〔a,,(B7)Ala-aGlu」在裕周族中系首次报 告。根据现有Hb沈阳的分布状况及有关资料,作者分析这种异常Hb基因可能源于我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与空腹血糖(FPG)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门诊确诊的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FP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Hb A1c。取Hb A1c7%为A组;Hb A1c7-10%为B组;Hb A1c10%为C组,将与其相对应的FPG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52例总体FPG(8.96±3.54)mmol/L;Hb A1c(7.87±2.16)%,r(总)=0.777684;其中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A组66例,FPG(6.82±1.06)mmol/L、Hb A1c(6.17±0.50)%,r(A)=0.33668(P0.05);B组62例,FPG(9.16±2.35)mmol/L、Hb A1c(8.15±0.95)%,r(B)=0.40925(P0.05);C组24例,FPG(14.34±4.56)mmol/L、Hb A1c(11.83±1.67)%,r(C)=0.43877(P0.05)。其Hb A1c与FPG的结果分析显示,随着FPG水平增高,Hb A1c也相应升高,二者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血糖和Hb A1c对糖尿病的治疗、预后判定具有显著意义,是评价血糖控制方案的金标准,建议定期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7.
杨绍年  王绍 《生理学报》1990,42(1):82-88
电刺激大鼠下丘脑外侧区(LH),动脉压明显升高,心率加快,在刺激电极同侧缰核(Hb)内微量注射盐酸利多卡因、电刺激LH引起的升压反应可被阻断38.9%,心率增快反应可被阻断44.4%,双侧Hb内微量注射盐酸利多卡因,电刺激LH引起的升压反应可被阻断40.7%,心率增快反应可被阻断41.2% ,单侧或双侧Hb内微量注射人工脑脊液均不能阻断电刺激LH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电刺激大鼠Hb,动脉压明显升高,心率无明显改变,在刺激电极同侧LH内微量注射盐酸利多卡因,电刺激Hb引起的升压反应可被阻断63.2%,双侧LH内微量注射盐酸利多卡因,电刺激Hb引起的升压反应可被阻断62.6%,单侧或双侧LH内微量注射人工脑脊液均不能阻断电刺激Hb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本实验提示Hb与LH在调节心血管活动方面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1.1975年于内蒙自治区蒙族牧民中发现一种D型β链异常血红蛋白,暂命名为血红蛋白D-乌兰花。2.本文对此变异物做进一步分析,弄清其一级结构特点为β121谷→谷胺,证明Hb D乌兰花=Hb D Los Angeles(Hb D Punjab)。3.Hb D Los Angeles在伊朗及印度次大陆的发生率相当高。H.Lehmann曾提出这种血红蛋白可能来源于蒙古族。4.现在我们证明在蒙族中确有Hb D Los Angeles,从而给Lehmann设想的可能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1.1975年于内蒙自治区蒙族牧民中发现一种D型β链异常血红蛋白,暂命名为血红蛋白D-乌兰花。2.本文对此变异物做进一步分析,弄清其一级结构特点为β121谷→谷胺,证明Hb D乌兰花=Hb D Los Angeles(Hb D Punjab)。3.Hb D Los Angeles在伊朗及印度次大陆的发生率相当高。H.Lehmann曾提出这种血红蛋白可能来源于蒙古族。4,现在我们证明在蒙族中确有Hb D Los Angeles,从而给Lehmann设想的可能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杨绍年  王绍 《动物学报》1991,37(3):271-275
电刺激大鼠扣带前回(ACg),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同时缰核(Hb)内20.7%的神经元兴奋,22.4%的神经元抑制,56.9%的神经元无反应。双侧Hb内微量注射盐酸利多卡因,可明显阻断电刺激ACg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结果表明,ACg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一部分是通过改变Hb的活动来实现的,Hb是ACg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下行性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