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索研究预见性护理在儿科预防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降低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率。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发热,可能会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214名,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我院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高热惊厥的发生率,以及两组患儿的复发及病情程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高热惊厥的发生率为2.80%,对照组患儿的高热惊厥的发生率为10.28%,观察组患儿的发生高热惊厥的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患儿的复发情况和病情程度均明显比对照组轻(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在小儿高热中起到明显的预防作用,有效的降低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率,临床上可以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
胡玉海 《蛇志》2016,(4):428-429
目的分析普罗帕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小儿心律失常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帕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效果满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小儿化痰止咳颗粒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方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头孢克洛颗粒与复方甘草合剂联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小儿化痰止咳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退热、肺部湿啰音消失及咳嗽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结论采用小儿化痰止咳颗粒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促进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对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及对患儿心肌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大兴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4例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两组患儿疗程均为7d。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治疗前后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K-MB)的变化,止泻时间、腹胀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CK、LDH、CK-MB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止泻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效果显著,且可明显改善患儿心肌酶水平,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循证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84例高热惊厥的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效果评价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患儿护理效果评价有效率为80.9%,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儿的病情,减轻患儿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研究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急救护理方法,探寻更好的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高热惊厥的患儿60例,将这60名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30人,用我院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30人,在我院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急救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对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急救护理干预在高热惊厥的患儿的护理中起到了良好效果,可以快速有效的降低患儿体温,减轻患儿痛苦,有效的提高急救效率。  相似文献   

7.
《蛇志》2019,(2)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效果。方法收集儿科病房的痰热闭肺型小儿肺炎喘嗽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小儿推拿手法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均为100.0%;治疗组治愈率(67.7%)明显高于对照组(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推拿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患儿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对照组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肺部炎症吸收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8.9%,对照组为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显著,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和小儿病毒性肠炎伴发热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肺炎和小儿病毒性肠炎惠儿80例,所有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单纯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40例在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儿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及两组小儿的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70.83%和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和小儿病毒性肠炎伴发热疗效显著,能够缩短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70例EB病毒感染患儿均为我院在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更昔洛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8%,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11.
何福玉 《蛇志》2017,(3):366-36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小儿秋季腹泻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秋季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退热、呕吐、止泻等症状改善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秋季腹泻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对小儿重症肺炎患儿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重症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布拉酵母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浆D-乳酸及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变化情况、胃肠功能障碍及腹泻发生率以及患儿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儿血浆D-乳酸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1),且不同时间点观察组指标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儿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22.2%;观察组患儿腹泻发生率为15.6%,对照组为33.3%,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布拉酵母对重症肺炎患儿肠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能减少胃肠功能障碍及腹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西咪替丁与复方甘草酸苷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于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120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西咪替丁与复方甘草酸苷结合治疗的方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方式,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相较于对照组患儿(83.33%)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共3例,采取相应措施后及时消除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西咪替丁与复方甘草酸苷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无严重不良反应且可靠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蛇志》2017,(4)
目的分析清开灵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患者150例,按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清开灵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4%低于对照组的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高热、头痛)消退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可有效缓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高热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且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袁汉宁 《蛇志》2013,25(2):145-146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我科门诊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1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利巴韦林口服治疗,治疗组加用西咪替丁口服,7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及热退,手足皮疹及口腔疱疹消退愈合时间及总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减轻、退热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6.4%)显著优于对照组(79.8%);西咪替丁口服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西咪替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口服治疗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44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加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静滴治疗,观察组加用阿奇霉素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观察组患儿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6.9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静滴治疗,阿奇霉素口服治疗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更佳,且具有不良反应小,用药安全,患儿的配合度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湖湘流派五步法小儿推拿改善脾虚型小儿泄泻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长沙县妇幼保健院2022年5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脾虚型泄泻患儿分为对照组(n=34,常规治疗联合捏脊疗法)和观察组(n=34,常规治疗联合湖湘流派五步法小儿推拿)。对比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腹泻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久泻不止、大便稀薄、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泻消失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出现皮肤破溃,红肿痛,斑丘疹等不良反应,同时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小便常规、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湖湘流派五步法小儿推拿治疗脾虚型小儿泄泻,可促进临床症状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蛇志》2018,(2)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7例小儿支原体肺炎(MPP)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与可必特联合雾化吸入治疗MPP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蛇志》2019,(4)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小儿烧伤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烧伤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护理前后患儿家属相关健康知识及护理技巧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4.29%,观察组为4.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家属的相关健康知识及护理技巧评分均明显提升,观察组的评分提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烧伤后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效果确切,能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相关健康知识及护理技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蛇志》2017,(4)
目的观察针对性干预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6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8例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及常规干预,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1.7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联合针对性干预能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