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记述在西藏昌都地区采到的盖蚤属一新种,命名为西藏盖蚤 Callopsylla xizangensis sp.nov.,新种可动突与扇形盖蚤Callopsylla kaznakovi相似,与昌都盖蚕Callopsylla changduensis不同,而不动突和阳茎钩突又与昌都盖蚤相似,与扇形盖蚤不同。新种第Ⅶ腹板后缘有一深凹,与上二种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2.
在整理西藏蚤类标本时,发现盖蚤属Callopsylla Wagner 1934一新种,记述如下。 弧形盖蚤,新种Callopsylla arcuata sp. nov. 鉴别特征 本新种眼较小,♂可动突狭窄,这些特征接近于Callopsylla dolabellaSmit & Rosicky,1976,但新种♂可动突端部突出,前上角较尖;后缘二刺鬃较钝,位于可动突上半部。第Ⅸ腹板后臂狭长,向后弯曲,末端狭窄。第Ⅷ腹板末端较尖。♀第  相似文献   

3.
在从青海采来的标本中有两种新蚤,我们认为是新种,兹记述如下。 凸新蚤Neopsylla convexa,新种 鉴别特征 凸新蚤新种属于多毛组(setosa group),与阿巴盖替新蚤(N.abagaitui Ioff,1946)很接近。其主要区别是:雄性第Ⅷ腹板后突的背缘陡斜,并无弧形浅凹,后缘及亚后缘的鬃较多。第Ⅸ腹板后臂末端有尖而明显的背突,腹缘近末端有5根长而尖的刺形鬃;阿巴盖替新蚤则有7个末端钝的淡色刺形鬃。可动突前缘形成大而圆的弧形凸,本新种即依此而命名。可动突的后缴直,后下角不圆,而该种的后缘具有浅凹。雌性第Ⅶ  相似文献   

4.
云南栉眼蚤属一新种:蚤目:多毛蚤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记述了从滇西北边陲担打力卡山脉采获的栉眼蚤属一新种——解氏栉眼蚤Ctenophthalmus(Sinoctenophthalmux)xiei。本新种与端凹栉眼蚤Ctenophthalmus(S.)parcus Jordan,1932近缘,但可根据其下唇须,可动突、第九腹板和阳茎端侧叶以及第七腹板后缘的形态等特征与后者区分。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蚤目新种的记述及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河北省的一批蚤类标本中,经过鉴定和研究,获得两个新种和一种国内新记录,兹分别记述如下。 新种记述 狭板猬形蚤 Hystrichopsylla (Hystroceras)stenosterna新种 鉴别特征 新种较近田鼠猬形蚤(Hystrickopsylla microti Scalon,1950),两种在颊栉的刺数、臀前鬃序的长度比较、性抱器和早性Ⅶ腹板后缘的形状以及大地区分布都比较相似。但是新种体型较大,前胸栉刺数较多,Ⅷ腹板后段显较狭长,Ⅸ腹板后臂端部平直,♀Ⅶ腹板鬃数较多,主要宿主是草原黄鼠(Citellus dauricus),生境是冀北温带丘陵干草原;而田鼠猬形蚤体型较小(3.2—3.5,♀4.0毫米左右),前胸栉刺数较少  相似文献   

6.
木文记述了1975年9月采到的角叶蚤属(Genus Ceratophyllus)一新种。由于采自共和县境内的青海南山,故命名为南山角叶蚤Ceratphyllus nanshanensis新种。 本新种在形态上较近燕角叶蚤(C.hirundinis Curtis,1826),但新种有不少独特征状,易于鉴别:(1)第Ⅷ腹板端部具12—14支成簇的鬃,其中有3-4支为亚棘鬃;(2)可动突端缘斜凹,后缘稍圆凸,端缘显著短于后缘;(3)可动突后端角有一支大鬃;(4)不动实端部无一支较大的鬃;(5)第Ⅸ腹板后  相似文献   

7.
1963—1972年自陇东、甘南和河西地区采得一些双蚤属的跳蚤。经鉴定其中有一新种和一新亚种,分述如下。细钩双蚤Amphipsylla tenuihama,新种 鉴别特征 新种额突退化,第1列后头鬃只1支。?可动突后缘圆弧形,第8腹板后缘着生许多鬃以及?受精囊和交配囊管的形状,都比较接近丛鬃双蚤(A.vinogradovi)。但新种?可动突较宽,上面着生的2支棘鬃相距较远,下位者位置远较丛鬃双蚤者为低;第8腹板后缘虽两种都生有许多细长鬃,但新种不像丛鬃双蚤那样间有8支左右粗长鬃;  相似文献   

8.
额蚤属三新种和新亚种记述(蚤目:细蚤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1958至1960年间分别从云南和四川的啮齿动物体上采得额蚤属(Frontopsylla Wagner et Ioff)跳蚤多次。经鉴定,其中除已知种外另有三个新种和新亚种,兹分别记述如下。 1.巨凹额蚤 Frontopsylla megasinus Li et Chen新种 鉴别特征 巨凹额蚤新种在亲缘上与台湾狭指额蚤(F.nakagawai taiwanensis Jameson et Hsieh,1966)接近:在形态上,它们的雄性Ⅷ背板和腹板、抱器突、可动突以及Ⅸ腹板的形状都相似。Ⅷ背板后缘都有一列长而柔的鬃;Ⅷ腹板都狭而长,后缘有刺形鬃;抱器突都较长,达可动突前缘中段以上;可动突都较狭长,略成矩形,后上角有一粗壮而色深的刺形鬃;Ⅸ腹板后臂细长,腹缘中段前方有刺形鬃一列3个等。在宿主方面,它们都寄生于Apodemus属动物,也说明它们是近缘的。本新种与该亚种的区别在于:  相似文献   

9.
记述从湖北省长江三峡以北神农架与兴山交界处,海拔1400m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捕获的花面狸Paguma larvata体外,采获的鬃蚤属Chaetopsylla Kohaut,1903 1新种,马氏鬃蚤Chaetopsylla(Chaetopsylla) malimingi sp.nov..新种♂可动突端半部显向前弯,前缘甚凹,后缘弯弧形,最凸处位于中点稍下方,末端窄并显低于不动突;不动突前背缘及内侧亚前缘至顶端具较密集的短簇鬃;第8背板气门下具3根粗长鬃和1(0)根中长鬃;以及第9腹板前臂直而不呈弓形显向上拱和背缘具发达的峰状背突等特征与该属5个相近种均不同,文后附6个近缘种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甘肃省纤蚤属Rhadinopsylla似小纤蚤亚属Micropsylloides一新种:扁鬃纤蚤R.(M.)flatterispina sp.nov。新种第8腹板上着生4根长而粗且端段变扁的刺形鬃,易与近似种吻长纤蚤(R.(M.)jaonis,1929)相鉴别。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4.
15.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6.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7.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8.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