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血红蛋白G-Coushatta (HbG-Coushatta)是 一种慢速异常血红蛋白。它的Is链N端第22位 谷氨酸被丙氨酸替代,即尸,Glu-Alao首先由 Schneide:等在美国中西部印第安人中发现[[71。最 近我们在湖北省黄陕县的一个汉族家庭中发现 两名同胞姐妹为Hb G-Coushatta纯合子,并首 次应用DABITC/PITC双偶合顺序测定法鉴定 了此种异常血红蛋白的化学结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生物磁学》2012,(24):I0003-I0003
神经突触之间的神经传导物质血清素不足被认为是抑郁症的一个原因。此前研究发现,血清素被过多清除与一种载体蛋白质不分解有关,而这种载体蛋白质必须与一种泛素蛋白质结合才能分解。  相似文献   

3.
侯爵  刘颖  邵一鸣 《病毒学报》2011,27(4):388-394
黄热病毒(Yellowfever virus,YFV)是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的典型代表,为RNA病毒其不仅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导致人类疾病的"滤过性颗粒",也是第一个被证实通过蚊蜱传播的病毒。黄热病是一种区域性疾病,在南美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通报》2011,(8):48-48
相对于体形而言,世界上嗓门最大的动物被发现原来是一种生有一个大器官的小昆虫。  相似文献   

5.
Grunz  H 《实验生物学报》1993,26(4):317-341
本文综述了自H.Spemann发现“组织者”以来,初级胚胎诱导作用研究的历史进程。庄孝惠1940年的工作证明成体组织含有化学性质不同的诱导物质,被认为是一个里程碑。此后,50-70年代欧洲和日本等实验室的探索。在中胚层诱导物质研究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1987年J.C.Smith发现爪蟾细胞系分泌的专一的中胚层诱导因子为一种多肽生长因子,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不过是否为内源的中胚层诱导物质仍难以肯定。在  相似文献   

6.
凝血酶是一种生成于损伤处血管内皮细胞的多功能蛋白酶,它是参与凝血过程各个环节反应中的关键酶。在发挥止血作用的同时,还可能诱发炎症,增生及修复等反应。最近发现的凝血酶受体分子可能为解释上述现象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同时,TR N-末端被Ⅱα切下的41个氨基酸片断是否具有特殊功效,颇值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1984年10月开始的护城河遗址超级细菌研究计划发现了一种稀有的三角细菌。所有已知细菌都呈棒状、螺旋状或球状,最近发现的三角细菌边长约5微米,厚度为0.5微米,其游动方式类似于刺鳍。该三角微生物是在一个特别环境中被发现的,是从石川县仅剩的几个盐场之一的高浓度盐溶液中收集到的一种有机体。起初,它看起来不同于任何已知微生物,发现者无法确定它为何物。  相似文献   

8.
大隐隐于林     
《生命世界》2005,(7):12-12
科学家早就发现蜜蜂的舞蹈是一种符号语言,可以指示它们发现食物的地点。但是,这种舞蹈能否被蜂巢中的观舞者理解并依此找到食物呢?  相似文献   

9.
活塞质子泵     
《生物技术世界》2010,(5):10-10
发现 暂且不论通过跨膜质子浓度差生成ATP的分子机制还没有被解开,产生质子梯度这个现象本身就是一个更大的迷题。现在,参与从葡萄糖氧化生成能量的第一个分子复合体——复合体1的晶体结构显示,质子梯度的形成依赖于一种不同寻常的活塞形状的分子将质子泵出细胞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区内晚新生代地层中被归入Leucocythere属名下、以L.mirabilis为代表的所有已知种进行了重新审视,发现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右壳铰合构造有发育良好的前铰齿.这一特征与以L.mirabilis为模式种的Leucocythere属的属征不一致.这些种的左壳铰棒呈现两种类型:一种具锯齿或刻痕,另一种则...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后期,通用电气的工程师使用一种算法设计了用于波音777的新型引擎,它为飞行器涡轮效率的提高打开了新的空间。1990年,圣达菲——一家被称为预测公司的基于NM的投资公司——提出了一种新的策略,该策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成功的吸引了一些大的贷款公司的注意;2005年,瑞士联合银行收购了这家公司。2008年,两位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更为有效的发现硅微芯片中缺陷的方法,该方法在处理中加入了更多的控制,每年可节省数千万美元的开支。这三项突破以及其他许多突破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把生物学应用于复杂的工程学问题上。  相似文献   

12.
《生物技术世界》2009,(6):43-43
比利时的生命科学家发现细菌有一种独特的机制,能抑制氧化对细胞的有害影响。他们通过修饰大肠杆菌的DNA揭示了这种机制的存在,该机制能够修复细胞中已经被氧化破坏的蛋白。科学家表示,在人类中也存在着一个相似的修复系统。这项研究结果发布在《Science》上。  相似文献   

13.
一项使捕蝇草免于灭绝的计划在爱丁堡的霍利卢德公园实施的一项拯救计划使苏格兰最稀有的植物之一捕蝇草(Lychnisviscaria)避免了灭绝的命运。捕蝇草是石竹的一个亲缘种,因其茎有粘性、可以粘住苍蝇而得名。1668年在霍利卢德公园被发现。然而,到8...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通报》2005,40(12):54-54
日前。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和复旦大学药理研究中心的合作研究.发现了β抑制因子作为受体信使把信息传人细胞核的出人意料的新功能,揭示了受体信息传递和药物作用的一条崭新途径,此项突破性研究成果刊登在12月2日出版的国际权威杂志《细胞》上。以往研究都证明,细胞浆中有一种蛋白质能选择性地与细胞表面的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并抑制受体的作用,这种蛋白质因而被命名为β抑制因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β抑制因子仅仅是一个调节受体信号的细胞浆蛋白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信号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15.
宽叶泽苔草(Caldesia granis Samuel)。是一种珍稀濒危水生植物。它曾经一度被认为已经从中国大陆灭绝,但最近又在湖南省的一个高山沼泽中被发现。本文首次报道了依据上述新发现地点的宽叶泽苔草材料进行的细胞学研究结果。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本种染色体数目为22,其染色体组型高度不对称。结合前人对宽叶泽苔草一些近缘种的细胞学及古生物学研究结果,作者认为泽苔草属植物很可能是泽泻科中最进化的一个属。  相似文献   

16.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5,26(4):197-197
日本最近共同开发出一种X射线拍摄新方法,可清晰地拍摄到难以被发现的早期微小乳腺癌细胞,有助于开发乳腺癌的早期临床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美发现抑制癌细胞扩散新方法美国科学家宣布,发现一种以切断癌细胞赖以生存的血液供应的方法,对抑制各种恶性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效果显著。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美国加州的一些医学科学家关于这一实验的报告表示,癌细胞必须借助血液来吸收养分,并排出废物。这种被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人们在研究凋亡中与染色体切割有关的分子时,发现了两种新的蛋白质分子;一种是能被Cas-pase3特异性激活的DNA酶-CAD,另一种是其抑制物,也是其伴侣蛋白-ICAD。本文介绍了CAD及ICAD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极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一个复杂环境中视觉方向的确定.需要对环境中所存在的不同目标的位置有一个记忆.以防它们暂时到了视线之外。脊椎动物具有这种功能.被称为“空间工作记忆”.这是一种至少持续几秒钟的工作记忆形式。Neuser等人通过利用一种虚拟现实环境向走动的果蝇呈现虚拟目标发现.昆虫也具有这种功能。将正在前往一个隐藏目标的果蝇引开.它们能在一个目标被移走之后几秒钟记住该目标的位置。这个过程中所涉及的神经元是GABAergic环神经元。  相似文献   

20.
《昆虫知识》2008,45(5)
一个复杂环境中视觉方向的确定,需要对环境中所存在的不同目标的位置有一个记忆,以防它们暂时到了视线之外。脊椎动物具有这种功能,被称为“空间工作记忆”,这是一种至少持续几秒钟的工作记忆形式。Neuser等人通过利用一种虚拟现实环境向走动的果蝇呈现虚拟目标发现,昆虫也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