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卵形异绒螨(Allothrombium ovatum)是蚜虫的重要天敌,其对果树蚜虫的控制效果,之前尚无报道.经笔者多年在徐州市果树站试验基地的研究发现,在长期利用绒螨及其它无公害措施进行病虫害防治的生防园,早期蚜虫不需要进行化学防治,利用生防措施就能控制其危害,而常规对照园期间需喷两次药.2003年的试验表明,在生防园用5%溴氰菊酯1500倍防治梨二叉蚜(Schizaphis piricola Matsumura),虽然药后1天防效达95.1%,但20天后只有71.7%,这时生防园地控制效果达96.7%.经几年的试验表明,化防容易引起蚜虫产生抗性,费时费工,增加了成本,果面残留农药多,对环境污染严重,且树上种群数量的消长变化猛增猛减,极不稳定.而生防园的害虫种群数处于低水平之下,不会对果树造成伤害.同时,利用自然天敌控制害虫,成本低,不污染环境,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防细菌产生的拮抗物质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37,自引:6,他引:31  
王光华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6):1100-1104
利用生防细菌防治植物病害是生物防治的一个主要内容.生防细菌防治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是产生拮抗物质.生防细菌的拮抗物质种类多,作用范围广谱.同一种拮抗物质可以由多种细菌菌株产生,而同一细菌也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结构的拮抗物质.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先进的分析测试手段可以加快对产生拮抗物质生防细菌的研究,了解生防细菌在寄主植物根围和叶围的定植效果。明确拮抗物质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拮抗物质的产生除与细菌基因型有关外,一些外在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如病原菌存在与否、温度、pH和C、N营养等也影响拮抗物质产生.文中论述了生防细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混合菌剂的研制对防止病原菌抗性产生具有重要作用,应是今后生防菌剂研制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生防真菌耐旱特性的生理生化基础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素丹  冯明光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2):2383-2387
丝孢类生防真菌常需满足高湿度条件才能萌发和侵染害虫,已成为广泛应用真菌杀虫剂控制害虫的重要限制因素,适当的剂型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菌剂对环境湿度的依赖性,但生防真菌侵染体本身的耐旱性对菌剂的环境适应性起决定性作用,文中回顾和评述了近20多年来国际上生防真菌耐旱性研究与利用的主要进展,分析和总结了生防真菌耐旱性的生理生化基础及其水活度调控原理,讨论了提高低分子多元醇及海藻糖等生物学相容溶质在侵染体内积聚而增强菌剂耐旱性的可能途径.认为认识决定耐旱性的胞内相容溶质积累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及其调控机理,探索建立从生理生化水平上最大限度地增强生防菌剂耐旱性的新工艺,是今后生防真菌基础与应用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全国生物防治科研协作会于1977年1月在广州召开。会议由中国农林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主持,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14个省、市、自治区,共55人。到会同志回顾了1996年全国的生防工作。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广大生防战线的工农兵群众和科技人员战胜了“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加强了社会主义的大协作,使生防科研工作取得了更加可喜的成  相似文献   

5.
利用植绥螨防治烟粉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目前利用植绥螨防治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主要介绍植绥螨作为生防作用物的应用历史、替代食物在利用植绥螨进行生物防治中的作用,并对代表种Typhlodromips(Amblyseius)swirskiiAthias-Henriot等作为烟粉虱生防作用物的最新研究进展、产业化现状、应用前景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这些植绥螨的引进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防真菌在环境中的检测是生物防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基因标记是检测生防真菌的一种新技术。概述基因标记的概念、基因标记的载体质粒和标记基因、基因标记的方法及其在生防真菌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我县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经历了一个由外购蜂卡到自力更生繁蜂,由少数人的专业队伍搞生防到大打人民战争的过程,开始走上了专业队伍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路子。全县初步形成了县贮、社繁、队放的三级生防体系的雏型,加快了发展生防事业的步伐,保证了粮食增产,促进了农业的大干快上。  相似文献   

8.
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是降低化学农药用量、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有效方式,木霉是现在普遍应用且生防潜力巨大的灰霉病防治真菌。目前,已经对防治灰霉的木霉菌株的筛选、应用及生防机制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木霉的生防机制分为直接生防机制和间接生防机制,前者主要指木霉与灰霉病菌直接作用过程中所涉及的重寄生、抗生和营养竞争,后者是木霉通过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来防治灰霉。本文对木霉直接防治灰霉病以及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防治灰霉病所涉及的互作模式、信号传导途径以及所引起的防御反应进行综述,旨在通过机制的深入研究能够找到进一步提高木霉生防效果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荧光假单胞杆菌2P24菌株分离自小麦全蚀病自然衰退土壤,它是酚类抗生素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2,4-DAPG)的高产菌,对多种土传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能力。利用同源重组构建2,4-DAPG合成基因的定位突变体,并对突变体进行基因互补,通过检测突变菌株和恢复突变菌株抗生素产量和生防效果确定2,4-DAPG在菌株2P24生防功能中的作用。实验中,定位突变体丧失产生抗生素和拮抗病原菌的能力,而恢复突变体的抗生素产量和拮抗能力均恢复至野生菌水平。在对番茄青枯病的防病试验中,2,4-DAPG突变体的防效低且下降快,而恢复突变体的生防能力与野生菌相当,且效果稳定。由此可确定2,4-DAPG是菌株2P24防治番茄青枯病的主要因子,在防效上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荧光假单胞杆菌2P24菌株分离自小麦全蚀病自然衰退土壤,它是酚类抗生素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2,4DAPG)的高产菌,对多种土传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能力。利用同源重组构建2,4DAPG合成基因的定位突变体,并对突变体进行基因互补,通过检测突变菌株和恢复突变菌株抗生素产量和生防效果确定2,4DAPG在菌株2P24生防功能中的作用。实验中,定位突变体丧失产生抗生素和拮抗病原菌的能力,而恢复突变体的抗生素产量和拮抗能力均恢复至野生菌水平。在对番茄青枯病的防病试验中,2,4DAPG突变体的防效低且下降快,而恢复突变体的生防能力与野生菌相当,且效果稳定。由此可确定2,4DAPG是菌株2P24防治番茄青枯病的主要因子,在防效上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 《生物防治的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Biological Control)一书是在国际生防组织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生防中心主持下,由22个国家和地区的73名生防专家集体撰写的。美国生防权威人士胡发克(Huffake,C.B.)和麦森杰(Messenger,P.S.)两人担任该书的主编。1976年,大学出版社(Academic Press)出版。共788面。  相似文献   

12.
<正> 消灭杂草,战胜草害,一直是农牧业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牧场草原的杂草为害更为严重。利用昆虫除草,在国际上还是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美国从五十年代以来开始对牧业杂草的生防引起重视,杂草生防科研项目显著增加,并已取得重大科研成果。例如为害草场的克拉马思草(Klamath Weed)又名黑点叶金丝桃Hypericum Perforatum是一种对牲畜有毒的杂草;曾为害美国西部1,800多万亩草场,对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树溃疡病是中国杨树人工林重大生物灾害之一,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杨树溃疡病是持续有效的手段。为了获取能够高效定殖并对杨树溃疡病菌有良好生防效果的拮抗菌株,通过引入强启动子(erm Ep)构建了高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重组质粒,进而通过接合实验将该质粒导入到链霉菌生防菌株SSD49,构建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菌株SSD49-p IJ8660Ep,利用荧光显微镜研究该生防菌在毛白杨组培苗中的定殖情况。结果表明,SSD49标记绿色荧光蛋白后没有影响其对杨树溃疡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标记菌株能够定殖于毛白杨组培苗的茎和叶中。成功将杨树溃疡病生防菌株SSD49进行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并且该菌株在毛白杨组培苗中有一定的定殖能力。  相似文献   

14.
【背景】出芽短梗霉菌株PA-2是一株分离自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患病杨树叶片上的真菌,前期研究表明该菌株具有除草和抑菌能力,说明其在生物农药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目的】了解菌株PA-2的基因组序列信息,挖掘其生防相关功能基因簇,为进一步研究解析该菌株生防机理及生防功能改造提供遗传背景信息。【方法】利用Illumina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生防菌株PA-2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测序数据进行基因组组装、基因预测及功能注释、碳水化合物活性酶预测、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预测,利用刚果红染色等方法对水解酶活性进行衡量。【结果】菌株PA-2基因组序列全长28 932 793 bp,平均GC含量为50%,共编码10 839个基因,预测到该菌株具有4个已知的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编码Melanin、Burnettramic Acid A、ACR-Toxin I、Abscisic Acid,该菌株能水解纤维素和果胶。【结论】有助于在基因组层面上解析菌株PA-2生防机制的内在原因,为深入了解出芽短梗霉菌次级代谢物合成途径提供参考,对菌株PA-2的下一步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沙月霞 《微生物学通报》2017,44(11):2734-2740
芽胞杆菌具有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病原菌不易产生抗药性、抗逆性强和促进植物生长等优点,是稻瘟病防治上的重要生防菌。芽胞杆菌的生防机制主要包括竞争作用、拮抗作用和诱导抗病性。芽胞杆菌定殖在水稻植株上,产生抗菌活性物质抑制稻瘟病菌的生长,诱导水稻产生抗病性,对水稻植株具有促生作用,可以挽回水稻产量损失。芽胞杆菌可以制备生防制剂用来防治我国南方稻区和北方稻区的稻瘟病危害,在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对稻瘟病的生物防治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主要综述芽胞杆菌在防治水稻稻瘟病中的应用研究、芽胞杆菌在防治水稻稻瘟病中的生防机制、影响稻瘟病生防芽胞杆菌防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生防细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防细菌资源极为丰富,因其具有对环境友好的优点使之成为植物病害防控技术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植物内生细菌和根际细菌的筛选、鉴定和活性测定技术,介绍了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和其它生防细菌的应用概况和作用机理,论述了生防细菌制剂商业化生产与大田应用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生防细菌的基因改造和制剂复配可能成为今后技术研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黄瓜花叶病毒卫星RNA生防制剂在烟草上的防病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人工组装的黄瓜花叶病毒卫星RNA生防制剂在烟草生产品种进行了田间保护试验。由于使用了生防制剂,经处理的烟草发病率降低84.9~86.4%,同时比对照早熟5天,上等烟比率增加151.3~173.5%,平均每亩收入增加43.3~65.7%。另外发现生防制剂能增强烟草对真菌病害的抵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在害虫生物防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其中起杀虫作用的主要活性物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近几年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利用基因组和生物信息技术挖掘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方式已成为新的热点,这也为后基因组时代新的真菌生防制剂的发现提供了新的策略.本文先后介绍了几种典型杀虫真菌,阐述了其入侵及致病机制,并对几种常见杀虫真菌所产的杀虫毒素的作用机制进行了介绍,同时也对这些杀虫毒素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为真菌生防制剂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思路,最后对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在生防制剂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根据有关资料组建了葛藤天敌的等级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评价了杂草葛藤的四种天敌豆突眼长蝽、筛豆龟蝽、斑鞘豆叶甲和紫茎甲,结果表明,紫茎甲综合得分最高,为28分,是最有希望作为葛藤生防作用物的.  相似文献   

20.
植绥螨是农业生产中极具价值的生防作用物.本文综述了四十年来我国在植绥螨种类调查、饲养繁殖、保护及释放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了植绥螨研究应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