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绍函  许辰琪  温馨  王熙雨  刘铭玉  陈立群 《生物磁学》2013,(11):2037-2039,2099
目的:细胞融合是细胞生物学中一种常用的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单克隆抗体制备,核质研究,疫苗研发等。其中,聚乙二醇(PEG)化学融合是最为常用的一种细胞融合技术,影响PEG化学细胞融合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对一些具体因素的研究的不是很全面。本文旨在为了更全面的了解PEG诱导的化学细胞融合的影响因素,优化融合条件,以此扩大PEG化学融合应用范围。方法:以鸡血血红细胞为材料,通过调节已有的Hanks融合液中镁离子浓度,比较各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的细胞融合率,探究了Mg^2+浓度对细胞融合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为提高细胞融合效率应使用的Mg^2+浓度区间。结果:可以在原有的Hanks配方的基础上,调节Mg^2+浓度至10 mmol/L-20 mmol/L这个范围,细胞融合率较大。结论:Mg^2+对细胞融合有一定影响,通过调节Mg^2+浓度至上述合适区间可以达到较高的细胞融合率,从而为PEG化学融合提供了一种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细胞融合是细胞生物学领域近30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兴技术手段,因其操作简便、人工可控等优点在研究核质互作、肿瘤发生、疫苗研发和培育新型生物品种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其中,利用聚乙二醇(PEG)进行化学融合是细胞融合中最为常用且简便的技术手段。PEG化学融合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PEG浓度、Ca2+、Mg2+、pH值等,然而对于糖类物质在细胞融合中的影响未见报道。本文旨在为了更全面了解PEG法诱导的化学细胞融合,通过优化融合条件以提高化学细胞融合效率。方法:选取鸡血血细胞为材料,通过改变原Hanks缓冲液中葡萄糖浓度,观察比较各组细胞融合率,探究葡萄糖浓度在化学细胞融合中的影响,并通过对比结果获得了对于鸡血血细胞应采用的最适葡萄糖浓度区间。结果:对于鸡血血细胞融合实验,葡萄糖浓度在10-14 mmol/L范围内细胞融合效率较原Hanks液配方高2倍左右。结论:葡萄糖对细胞融合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可以通过调节葡萄糖浓度提高细胞融合率,从而为PEG化学细胞融合提供一种更为优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充分了解SP2/0细胞系的生长、增殖和遗传特性后,以聚乙二醇(PEG)诱导动物细胞融合为契机,意在探索不同分子量、不同浓度的PEG作融合剂对诱导SP2/0细胞与脾细胞融合的最适条件,在HAT选择培养基下通过细胞融合率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分子量为4000,浓度为50%的PEG诱导的细胞融合率最高,为下一步制备狂犬病毒疫苗单克隆抗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斑马鱼胚胎细胞(ZEM-2s)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k1)为实验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作为促融剂,从PEG的相对分子质量、浓度、作用温度和时间等方面进行单因子实验,以期寻找两种细胞融合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融合的最适条件是融合温度为37℃,浓度为40%,分子量为2 000的PEG处理斑马鱼胚胎细胞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100sec,平均融合率高达25.3%,与未加入PEG的细胞相比,最佳条件下处理的两种细胞融合现象明显(p<0.05),表明该条件下的处理能够显著促进细胞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诱导鸡红细胞融合最适条件.方法:以鸡红细胞为材料,聚乙二醇为诱导剂,从细胞密度、融合温度、聚乙二醇浓度及反应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并设计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计算细胞融合率.结果:鸡红细胞融合的最佳条件是:细胞密度为2×106个/ml,聚乙二醇浓度为35%,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40min.结论:在该条件下,细胞融合率最高达33.06%.  相似文献   

6.
针对RAPD反应体系中Mg2+、dNTPs、引物等3个主要影响因素,设计了一组3因素3水平试验。筛选出了云南野生油菜RAPD反应优化体系。即Mg2+浓度为1.25mmol/L、dNTPs浓度为0.15mmol/L、引物浓度为0.5umol/L。  相似文献   

7.
草鱼细胞融合及早熟凝集染色体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乙二醇(PEG)诱导草鱼ZC-7901细胞株融合,测定了不同浓度的PEG诱导草鱼组胞的融合率,从而得出了PEG诱导草鱼细胞融合的适宜浓度为45%(W/W)。用45%PEG诱导间期细胞(I期细胞)与分裂期细胞(M期细胞)融合,早熟凝集染色体(PCC)的诱导率是18.85%。观察PCC形态,G1-PCC呈单股染色体纤维形;G2-PCC呈双股染色纤维形,较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细长;S-PCC呈“粉末状”染色体片段。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马铃薯最佳的SRAP-PCR反应体系,以马铃薯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SRAP-PCR反应体系的5个因素(引物浓度、Mg2+浓度、模板DNA用量、d NTPs浓度和Taq DNA聚合酶用量)进行优化,建立马铃薯优化的SRAP-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马铃薯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用量为60 ng,Mg2+浓度为1.5 mmol/L,d NTPs浓度为0.25 mmol/L,引物浓度为0.60μmol/L,Taq DNA聚合酶用量为0.75 U。各因素对扩增结果影响依次是: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模板DNA用量引物浓度d NTPs浓度。用6份马铃薯样品DNA对优化体系进行验证,扩增结果清晰稳定,可用于马铃薯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等研究。  相似文献   

9.
运用L16(45)正交设计对影响缢蛏SRAP-PCR反应的5个因素:Taq酶浓度、Mg2+浓度、模板DNA浓度、dNTPs浓度和引物浓度在4个水平上进行了优化试验,PCR结果采用SPSS v16.0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SRAP-PCR反应的影响依次为:引物>Taq酶>模板DNA>Mg2+;缢蛏SRAP反应最佳体系为:在20μL PCR反应体系中,引物0.3 μmol/L、Taq 酶0.5 U、模板DNA 50 ng、dNTPs 0.2 mmol/L及Mg2+2 mmol/L.用不同缢蛏的基因组DNA两次SRAP-PCR扩增,8对引物均能扩增出清晰且重复性好的谱带.因而建立的缢蛏反应体系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鱼类细胞融合中助融剂效应和特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鱼类细胞融合中,微量的甘油可使PEG作用显著下降。DMSO可以极大提高PEG诱导鱼类细胞融合的能力。在低分子量和较低浓度的PEG中,DMSO的作用更加突出。但PEG浓度不能低于40%的临界,否则,细胞融合就失去了DMSO浓度依赖效应。在三组鱼类细胞交叉融合中,我们发现同核体数目远远超过异核体数目(P<0.05)。这表明,PEG诱导的鱼类细胞融合具有物种和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