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增殖性瘢痕组织中胶原蛋白的合成显著增加从而导致胶原的过度沉积。利用核酶特异地抑制前胶原基因的表达可减少胶原蛋白的合成,为瘢痕的研究和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研究用核酶抑制前胶原基因表达的可能及效果, 设计并构建了针对α1(Ⅰ)型及α1(Ⅲ)型前胶原基因的二个单价核酶串联的二联核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体外切割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二联核酶的切割效果明显,均能有效地切割底物,为进一步研究核酶对前胶原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及利用核酶防治瘢痕产生打下基础。   相似文献   

2.
Li YZ  Liu XH  Cai LR 《生理学报》2007,59(2):221-226
低氧可以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但是其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串珠素在调节内皮细胞增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探讨串珠素是否参与低氧对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将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在低氧或常氧状态下培养12 h后,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串珠素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低氧可以明显抑制串珠素mRNA的表达,与常氧状态下串珠素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此同时,低氧状态下或用串珠素抗体中和内源性串珠素,内皮细胞的增殖和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反应明显降低,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表达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1/2)活性明显下降。结果提示,串珠素表达下调可能通过抑制FAK介导的ERK1/2依赖的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低氧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最新文献表明,脂氧素A4(lipoxin A4,LXA4)对组织纤维化及相关疾病有防治作用。为了观察脂氧素A4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并探讨其抗瘢痕形成的机理,该文首先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瘢痕成纤维细胞是否表达脂氧素受体ALX;然后将不同浓度脂氧素A4加入瘢痕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分别作用相应时间后,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程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羟脯氨酸测试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羟脯氨酸含量,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水平。结果发现,瘢痕成纤维细胞表达ALX,脂氧素A4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羟脯氨酸释放及TGF-β分泌,同时还诱导细胞凋亡。综上所述,脂氧素A4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并诱导其凋亡,可能是防治瘢痕形成的重要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4.
增殖性瘢痕组织中胶原蛋白的合成显著增加从而导致胶原的过度沉积。利用核酶特异地抑制前胶原基因的表达可减少胶原蛋白的合成,为瘢痕的研究和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研究用核酶抑制前胶原基因表达的可能及效果,设计并构建了针对α1(I)型及α1(Ⅲ)型前胶原基因的二个单价核酶串联的二联核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体外切割活性 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二联核酶的切割效果明显,均能有效地切割底物,为进一步研究核酶的前胶原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及利用核酶防治瘢痕产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回转模拟失重对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模拟失重对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代谢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回转器模拟失重效应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研究了回转模拟失重对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蛋白及mRNA表达 ,以及胶原降解抑制物———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 teinase ,TIMP)mRNA表达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回转组Ⅰ型胶原蛋白沉积增加 ;RT PCR分析显示Ⅰ型胶原α1链 (TypeⅠcollagenα1chain ,ColⅠA1)mRNA表达没有明显变化 ,TIMP 1、TIMP 2及TIMP 3的mRNA表达均增强。提示在回转模拟失重条件下 ,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蛋白沉积增加 ,作为胶原降解抑制物的TIMP可能是造成胶原沉积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TGF-β3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伤口愈合和瘢痕组织形成中的作用,本研究建立了日本大耳白兔外耳全层皮肤伤口模型,20只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A组,用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0.5 mL)局部涂抹伤口作为阴性对照组;B组,涂抹表达TGF-β3 (Ad-TGF-β3)的重组腺病毒(0.5 m L,2.27×10~5PFU/mL);C组,涂抹异基因BMSCs (0.5 m L, 1.3×10~5细胞/mL);D组,涂抹BMSCs TGF-β3/GFP(0.5 mL, 1.3×10~5细胞/mL)。伤口创建90 d后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并进行组织学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A、B和C组相比,D组显著降低了伤口瘢痕的深度和密度。与B组相比,D组中表达GFP的细胞数目显著增加。与其他治疗组相比,D组中TGF-β3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而Ⅰ型与Ⅲ型胶原蛋白的比例也显著降低。本研究初步证明经TGF-β3修饰的BMSCs能够通过降低Ⅰ型与Ⅲ型胶原蛋白的比例来促进伤口愈合并减少瘢痕组织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全蝎软膏联用积雪苷软膏在早期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并进一步探对组织中TGF-β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全蝎软膏组、积雪苷软膏组和联合用药组;术后立即在治疗组患处涂抹全蝎软膏和/或积雪苷软膏,空白组和模型组涂抹PBS处理,连续用药35天并拍照记录各组瘢痕的治疗情况;于术后35 d收集各组兔耳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测、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模型组于术后35天可见明显增生性瘢痕,各治疗组中联合用药组比单独药物治疗组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经治疗后无增生性瘢痕出现。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经治疗后组织纤维化程度均减轻,胶原蛋白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联合用药可显著改善组织纤维化程度。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组织内的MMP水平均呈上升趋势,Ⅰ型胶原蛋白(ColⅠ)、Ⅲ型胶原蛋白(Col Ⅲ)及Samd 4蛋白水平均不同程度下降,联合用药组差异最为显著,治疗效果优于单独用药组。结论:全蝎软膏联用积雪苷软膏可有效改善组织内细胞纤维化水平并减少胶原蛋白的沉积,可通过Smad 4蛋白的表达量调控TGF-β信号通路而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他克莫司(FK506)抑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探讨FK506在瘢痕疙瘩治疗中可能的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用消化法原代培养人瘢痕疙瘩来源的成纤维细胞,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培养人PBMC.将瘢痕疙瘩来源的成纤维细胞随机分组,给予PBMC培养上清处理,实验组同时给与不同浓度FK506处理.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Ⅰ型胶原表达.结果:单纯给予PBMC培养上清处理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同时给予PBMC上清和FK506时发现FK506在20 ng/ml和100 ng/ml时能够抑制PBMC上清的促增殖作用(P<0.01),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单纯给予PBMC培养上清处理后,Ⅰ型胶原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给予PBMC上清和FK506后,在FK506浓度为20 ng/ml和100 ng/ml时Ⅰ型胶原表达降低(P<0.01).结论:FK506能够抑制PBMC培养上清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因此,FK506可能通过抑制PBMC的作用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瘢痕疙瘩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增生性瘢痕是机体在创伤后过度修复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最近有证据显示,成纤维细胞能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作用下,激活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参与调节免疫/炎症反应.因此,探索了TLR-4在增生性瘢痕的产生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证实,在体外培养的原代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yperplastic scar fibroblast,HSFB)中TLR-4和骨髓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的表达高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normal skin fibroblast,NFB).用LPS处理NFB和HSFB 24 h,发现TLR-4、MyD88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1)、Ⅰ型前胶原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均上调.MTT也证实LPS促进体外培养的HSFB的增殖效应强于NFB.然而,在HSFB中采用siRNA干扰MyD88后,再用LPS处理,与干扰对照组相比,MyD88、TGF-β1和Ⅰ型前胶原的表达均明显减弱.结果表明,在皮肤成纤维细胞激活TLR-4信号通路,能引起促炎细胞因子TGF-β1的产生,同时促进细胞增殖,而干扰MyD88,能抑制LPS刺激后这些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探讨阿魏酸钠(SF)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体外培养HSFb,MTT法计算SF的LC50及最佳药物时间后,分为空白对照组、SF干预组(高、中、低浓度分别为0.3、0.03、0.003 mg/mL),培养72 h后,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HSFb微观形态学变化;MTT法、Western blot法检测SF对HSFb细胞增殖和I、Ⅲ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倒置显微镜下HSFb细胞明显减少,电镜下见核固缩,线粒体轻度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呈囊泡状,有较多空泡、自噬的产生;MTT法显示各浓度SF干预组对HSFb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低浓度SF对I胶原蛋白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高、中浓度SF能明显抑制HSFb的I、Ⅲ胶原蛋白的表达(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SF能改变HSFb的微观形态,抑制HSFb的细胞增殖及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硫酸肝素类蛋白聚糖串珠素通过与血管壁细胞、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而调节血管生物学行为,最新研究发现串珠素参与血管生成的调节,其在新生血管形成与功能完善中的作用开始受到关注,本文简述串珠素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芩苷作为一种黄酮类成分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但它是否对异常增生的瘢痕具有抑制增生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黄芩苷抑制人增生性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芩苷(2.24×10-2 ~ 2.24×102 mmol/L)对体外培养的增生性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发现浓度为2.24×100~2.24×102 mmol/L黄芩苷处理组明显抑制增生性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增殖(P<0.05).转染后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RT-PCR及Western印迹分析技术检测其mRNA水平及细胞的帽状依赖翻译的表达.2.24×102 mmol/L黄芩苷处理后,黄芩苷作用组的mRNA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帽状依赖结构的翻译明显被黄芩苷所抑制.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被黄芩苷干预的增生性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相关的蛋白的表达;m7GTP琼脂糖珠沉淀结合蛋白4E-BP1与eIF4E的变化.发现增殖相关的蛋白mTOR、p70S6K、S6、4EBP1、eIF4E及其上游的AKT表达明显下调(P<0.05),而PTEN表达明显上调.p-AKT(Ser473)、p-mTOR(Ser2448)、p-S6(Ser235/236)、p-4EBP1(Thr37/ 46)、p-PTEN(T380/S382/383)磷酸化水平下降(P<0.05).在黄芩苷作用下的增生性成纤维细胞中的游离的4E-BP1明显减少(P<0.05),而与eIF4E结合的4E-BP1明显增加(P<0.05)黄芩苷诱导游离的4E-BP1与eIF4E结合,从而抑制帽状依赖蛋白翻译.以上结果说明,黄芩苷可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人增生性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分析椎间孔内神经根受压因素,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减压方式。本研究通过影像学资料测量颈椎病患者椎间孔面积,评估椎间孔内神经根受压程度及受压因素。共收治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间的47例椎间孔内神经根受压所致的单侧神经根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手术患者,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受压因素分为:单纯椎间盘突出致压组(Ⅰ组),共21例;骨性压迫组26例(Ⅱ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其中单纯椎间盘压迫组给予前路椎间盘切除术,椎间盘合并骨性狭窄组在椎间盘切除基础上行椎间孔减压术。采用Surgimap软件Ⅰ组通过MRI(T2W1矢状面),Ⅱ组通过CT(二维重建矢状面,骨窗)测量患者病变节段两侧椎间孔的面积,将两组患者手术前健侧与患侧的椎间孔面积进行对比,术后患侧椎间孔面积与术前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月VAS评分和NDI评分,47例患者均获得6~12月随访。实验证实所有患者临床根性症状缓解,均无感染、内固定松动、食管瘘等并发症,这也说明术前根据影像学测量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椎间孔面积,评估压迫程度,分析压迫因素,可以选择不同方式的减压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wnt5a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例增生性瘢痕患者,术中取成熟期增生性瘢痕6份,增殖期增生性瘢痕6份,正常皮肤组织6份。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学的差异,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和比较其Wnt5a阳性表达的细胞面积率。结果:与正常皮肤相比,增殖期增生性瘢痕中有大量的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含量丰富,且排列紊乱,其间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成熟期增生性瘢痕也含有丰富的成纤维细胞和胶原,但炎性细胞很少。增殖期增生性瘢痕和成熟期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真皮浅层和真皮深层Wnt5a阳性表达的细胞面积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且增殖期增生性瘢痕组织中wnt5a阳性表达的细胞面积率显著高于成熟期增生性瘢痕(P〈0.05)。但正常皮肤组织、成熟期增生性瘢痕、增殖期增生性瘢痕各组间真皮浅层与真皮深层Wnt5a阳性表达的细胞面积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Wnt5a的表达上调可能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与增生性瘢痕的增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以胶原蛋白过量沉积为主要特征的纤维化是临床肺部疾患常见的病理现象。该研究利用RT-PCR技术检测不同剂量TNF-α和IL-13对人肺成纤维细胞IL-13Rα1、IL-13Rα2和Ⅰ型胶原蛋白转录水平的影响;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sIL-13Rα2分泌量;羟脯氨酸法定量分析各组肺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生成情况。结果发现:在实验剂量条件下,TNF-α和IL-13对人肺成纤维细胞IL-13Rα1的表达无显著影响;两者均能不同程度地上调IL-13Rα2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TNF-α对胶原蛋白的表达有下调作用,IL-13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siRNA干扰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cyclin D1基因表达,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和G1期调控的影响,构建了靶向cyclin D1的siRNA表达质粒.利用LipofecmmineTM2000转染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应用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cyclin D1 mRNA的干扰效果,应用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成纤维细胞中cyclin D1、CDK4、P16、pRb蛋白表达的影响.主要结果如F:a.靶向cyclin D1的特异性siRNA序列可以高效地抑制成纤维细胞cyclin D1基因表达,对照组与实验组在mRNA水平其表达抑制率分别为63.68%和92.83%(P<0.01);b.可以显著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改变细胞周期分布,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各对照组(P<0.05),细胞分裂被阻滞;c.免疫组化染色发现,转染72 h后,过表达的cyclin D1、CDK4和pRb蛋白,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表达下调,而低表达的P16则呈上调表现.由上述结果可见,构建的靶向cyclin D1的RNAi表达质粒,可有效地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cyclin D1基因表达,通过改变Gl期相关周期蛋白的水平,影响G1/S期的进程,显著地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β-catenin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s,KFB)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Real-time PCR(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正常组织和瘢痕疙瘩中β-catenin的mRNA及蛋白表达。将针对人β-catenin基因设计合成的3对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分别转染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筛选出干扰人瘢痕成纤维细胞β-catenin基因表达的最佳siRNA。通过siRNA沉默β-catenin表达后,采用MTT法检测KFB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较正常组织明显升高(P0.05)。通过转染β-catenin siRNA降低其表达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凋亡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沉默β-catenin能够显著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通过建立增生性瘢痕的动物模型探讨人参皂苷Rb1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选取十分成熟的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每只兔子做5处增生性瘢痕,每个瘢痕做不同处理:空白对照组(a),生理盐水注射组(b),药物浓度分别为:0.2 mg/mL(c)、0.4 mg/mL(d)、1.0 mg/mL(e),共5组。通过HE、VG染色,计算HI和胶原纤维含量等发现人参皂苷Rb1可使得瘢痕增生情况有所抑制。免疫组织化学上相关胶原Ⅰ型蛋白和Caspase 3的表达以及原位杂交检测胶原Ⅰ型mRNA的表达从更深的角度表明了该药物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凋亡的趋势和抑制胶原增生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b1有抑制增生性瘢痕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光动力疗法治疗病理性瘢痕的疗效及预后,本研究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病理性瘢痕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A组(n=32)和B组(n=30),其中A组给予光动力疗法治疗,B组给予糖皮质激素皮损内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同时检测瘢痕组织羟脯氨酸和β-半乳糖苷酶含量。研究显示,A组治疗疗效显著好于B组(p0.05),其中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38%和56.67%;A组治疗后VSS评分为(4.73±1.01)分,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治疗后瘢痕组织羟脯氨酸为(0.34±0.09) mmol/L,显著低于B组(p0.05),而β-半乳糖苷酶为(89.01±10.14) U/L,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和B组复发率分别为0.00%和5.88%,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38%和16.67%,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明,光动力疗法治疗病理性瘢痕有较好的效果,可促进成纤维细胞老化,抑制瘢痕形成,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0.
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的形成是阻碍神经恢复的关键原因之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及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然而其对于胶质瘢痕的影响及其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采用血管动脉夹(30 g)夹闭雌性SD大鼠脊髓2 min造成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并予以每天皮下注射bFGF(80 μg/kg),探讨bFGF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作用是否涉及到胶质瘢痕调控和Nogo-A/NgR信号的相关机制。通过检测损伤后28 d,各组BBB评分和斜板试验,发现bFGF显著促进脊髓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HE及尼氏染色显示,bFGF处理组相对于生理盐水处理组,其神经元明显增多,空洞面积减少。同时,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免疫荧光结果表明,bFGF减少胶质瘢痕形成,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激活。同样,通过Western 印迹检测发现,bFGF处理后,胶质瘢痕相关蛋白(如GFAP, neurocan)以及神经突生长抑制蛋白(Nogo-A)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质表达量下降。上述结果表明,bFGF可能通过抑制Nogo-A信号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胶质瘢痕的形成,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此机制研究为脊髓损伤的治疗和恢复提供全新的思路和药物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