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抽样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体检中心检测的2型糖尿病患者500例,根据临床数据中MAU水平的不同分为异常组188例和正常组312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生化指标水平,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MAU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异常组患者的病程、BMI、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腰臀比均高于正常组,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MAU异常的危险因素包括病程(较长)、BMI(较大)、收缩压(较高)、糖化血红蛋白(较高)、高密度脂蛋白(较低)(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BMI、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均与MAU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上可通过检查以上指标预测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内分泌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200例,根据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将其分为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并发症(DMl)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DM2)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及相关指标的差异.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建立方程.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并发症组(P<0.01),以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为因变量,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年龄和总胆固醇是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病程、年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水平是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其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下肢血管,按下肢血管有无病变将其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租和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61例发生不同程度下肢血管病变,占62.24%.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比较,下肢血管病变组患者年龄、病程、收缩压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年龄、病程、SBP及LDL-L是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病程、血压及血脂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漂移水平与动脉脉搏波速度的关系。方法:共入选8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应用自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定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 V);采用动态血糖检测系统(CGMS)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收集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昼间血糖漂移幅度(MODD)等血糖参数。根据CGMS检测结果将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糖低漂移组(47例)和血糖高漂移组(35例),比较两组中各血糖参数及CFPw V水平,计算两组动脉硬化发生率,并将各血糖参数与CFPw V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血糖低漂移组比较,2hPG、SDBG、MAGE、LAGE、MODD、CFPw V在血糖高漂移组中升高(P0.05);血糖高漂移组中动脉硬化的发生率高于血糖低漂移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显示2hPG、MAGE、LAGE、MODD与CFPw V相关(P0.05)。结论:本研究中,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2hPG、MAGE、LAGE、MODD是2型糖尿病患者CFPw V升高的相关因素,提示血糖漂移进一步加重动脉硬化,参与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应该重视对血糖漂移的控制,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延缓动脉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燕  张颖  张毅  王伟  刘薇  周静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22):4307-4311
目的: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检测在评估高血压病患者大动脉弹性中的应用价值与影响因素分析 方法:采用分层整体抽样法随机抽取高血压病患者2178例,同时抽取非高血压2182人作为对照组.应用Complior SP VP-1000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颈一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评估大动脉弹性.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空腹血糖(FPG)和尿酸(UA)等指标与高血压痛患者大动脉弹性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C-FPWV平均值高血压组(1594± 264cm/s)显著高于对照组(1216± 231cm/s),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31.659,P=0.00).>40岁各年龄段PWV值上升程度,高血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 18.954~36.924,P=0.00),两组PWV值上升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表明:BMI≥28kg/m2、SBP≥ 140mmHg、DBP≥90mmHg、TC>5.28± 0.62 mmol/L、TG> 1.68± 0.64mmol/L等指标高血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14.314~17.428,P<0.05).在性别、UA和FPG等指标两组无明显差异(X2=6.368~13.618,P>0.05).结论:高血压痛患者PWV值上升程度显著高于非高血压者,BMI、SBP、TG、TC是高血压病患者大动脉弹性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PWV值可作为评价大动脉弹性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2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双下肢血管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下肢血管病变组与无下肢血管病变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腰围、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220例患者中,152例患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69.1%.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SBP、2hBG、HbA1c、HOMA-IR、TC、LDL-C等因素与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有关.而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TC、合并神经病变是引起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较高,临床应根据上述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及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rision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50例,纳入健康人群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研究对象血清Irisin水平;同时测定糖尿病患者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分析影响血清Irisin水平的因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间BMI、腰围、血清Irisin、低密度脂蛋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risin水平和BMI、腰围、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r=-0.73,-0.68,-0.56,-079,-0.65,-0.73,均P0.05)。血清Irisin水平和C肽成正相关(r=0.62,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尿病病程是影响血清Irisin水平的独立负影响因子。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Irisin水平明显降低,和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叶酸治疗对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肾功的影响.为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延缓病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6例符合标准的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血压,胰岛素敏感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凝血指标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等基线数据.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接受替米沙坦80 mg/d及替米沙坦80 mg/d+叶酸片0.8 mg/d治疗后,于24周后复查上述指标,并与用药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均较治疗前血压下降,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均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对于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替米沙坦联合叶酸治疗较单纯替米沙坦治疗具有更良好的降压作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高凝状态,改善肾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iabetic erectile dysfunction,DMED)和抑郁症的共病情况,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探讨抑郁症对DMED的影响。方法:将500例糖尿病男性患者进行勃起障碍评估和抑郁评分,将筛选出的DMED患者分为抑郁症组和无抑郁症组,记录患者的年龄、病程、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C肽、睾酮(T)、催乳素(PRL)及雌二醇(E2)等信息。DMED并发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DMED和抑郁症的共病率为73%,DMED患者的抑郁量表指数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激素水平是DMED并发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病程、睾酮水平是DMED并发抑郁症的影响因素。结论:DMED患者和抑郁症的共病率较高,年龄、病程和睾酮水平可能是DMED和抑郁症共同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疆汉族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胰岛素抵抗(IR)及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免散瞳眼底照相行眼底筛查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病人及体检正常人群258例,正常人(NC)83例、糖尿痛无视网膜病变(NDR)6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115例.测定其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指数)、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指数),并测定其临床一般资料,记录身高、体重等.结果:NDR组、DR组HOMA-IR指数、HOMA-β指数明显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NDR组与DR组相比,HOMA-IR指数、HOMA-β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FBG、FINS、HOMA.IR、HOMA-β呈正相关(p<0.01).多元Logistie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吸烟史、TG、Tc、尿微量白蛋白(UAE)、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尿酸(SUA)、收缩压(SBP)HOMA-IR、HOMA-β为DR的危险因素.校正这些因素后DR仍与UAE、SUA、SBP、HOMA-IR、HOMA-β相关.结论:DR的发生与发展除了与病程、脂代谢紊乱、吸烟有关外,还与IR、β细胞功能、UAE及SUA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