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我院医务人员采用隐蔽观察的方法,针对手卫生的依从性进行了调查,总结了导致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分析其原因制定相应对策,来提高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在医务人员中开展医学伦理学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方法:在进行常规的手卫生知识培训的基础 上进行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内容,通过对实施培训和教育前后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干预的效果。结果:通过干预,医务 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提高,手卫生相关的消耗品使用量增加。结论:医学伦理学教育能够显著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责任意识, 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三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天津市三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目标人群开展调查研究。结果 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水平较高,整体情况良好;不同性别、职称的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得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卫生设施是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的主要因素。结论 手卫生水平的提高是一项长期任务,有关部门和医院管理者应加强管理,加大宣传教育,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状况,制定改进措施,预防医院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资料1586份。结果医护手监测合格率为89.28%,医生手监测合格率为86.94%,护士手监测合格率为93.09%;重点病区医护手监测台格率为91.98%,普通病区医护手监测合格率为87.06%;该院医护手监测合格率为90.64%,进修、实习医护手监测合格率为88.17%,手部检出细菌184株,葡萄球菌属占49.46%,阳性杆菌占14.67%。结论医务人员对手的清洁与消毒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应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对外科手消毒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为手术室管理者提供护士掌握外科手消毒知识的整体水平,以全面提高外科手消毒的效果。方法: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哈尔滨市8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士进外科手消毒相关知识的认知调查。结果:目前手术室护士掌握外科手消毒相关知识的状况不容乐观,共20个被调查问题,回答正确率平均为49.85%;工作年限、第一学历、职称、学习过《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消毒重要性的认识对答题结果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工作年限时间越长、第一学历越低、职称越高、学习过《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认为外科手术消毒重要的护士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越好。结论:被调查者自主学习较差,手术室管理者应当注重和加强手术室护士的外科手消毒专题学习培训与考核,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长期、可持续的培训教育模式,管理者制定与临床工作相结合并且适合不同学历背景和年资护士的培训方式和学习计划。充分调动护士的自我管理意识,建立外科手消毒"品管圈",分析和解决问题,使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在持续的改进中得到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欧艳 《蛇志》2011,23(4):403-403
控制手部卫生是一种最基本的、简便易行、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传播的手段,是降低医院感染可行的重要措施。流动水洗手是常用的手卫生方法,洗手后干手法是手卫生的重要环节,干手的时间影响到洗手的依从性,干手法直接关系到洗手后能否防止再污染。如何缩短干手时间并防止再污染是同道关注的问题,现将促进干手效果的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镇安县医务人员反歧视PLWHAs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镇安县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PLWHAs的态度,评估干预措施对改善歧视的效果.方法:对镇安县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知信行摸底调查、宣传教育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①干预前,被调查者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总体掌握较好,但缺乏职业知识,部分被调查者对PLWHAs存在恐惧和歧视心理.②干预后,被调查者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升高.歧视程度明显降低.③各种干预措施的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同时进行三种形式干预、专家教授讲座、音像资料和文字材料.结论:①对艾滋病知识的缺乏是导致医务人员歧视PLWHAS的重要原因.②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宣传、教育更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及降低歧视程度.  相似文献   

8.
从医护人员手带菌情况谈防止院内感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调查我区300名医护人员手带菌情况,发现医生手的合格率为47.22%,护士手的合格率为66.46%,说明我区医护人员的污染情况是比较严重的。讨论了医护人员手的污染产生原因春对造成院内交叉感染的影响,提出用肥皂加流水洗手的方法是有效的,要求医护人员在进行每项操作前后要进行认真有效的洗手,加强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和慎独修养,定期进行手的细菌检测,以预防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9.
黄玉燕 《蛇志》2011,23(2):223-224
在临床各项医疗活动中,手的微生物污染相当严重,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1].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通过手传播.手的清洁与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教授指出,手部的卫生是关系到医患安全,提高医院水平,保证医疗质量的大事[3].  相似文献   

10.
对南阳市祖籍河南汉族400例正常人7项不对称行为进行调查.结果:1)河南汉族扣手、利手、叠臂、叠腿、利足、起步类型和优势眼的右型率分别为:71.25%、93.00%、43.50%、82.00%、91.25%、62.25%、63.25%.除叠腿外其他6种不对称行为的出现率男女性别间均无统计学差异;2)与国内其他族群比较,河南汉族扣手、叠腿、起步类型右型率处于较高水平,利手、利足、优势眼右型率处于中等水平,叠臂右型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3)利手、利足、扣手两两性状间,利手与叠腿、利足与优势眼性状间具有相关性,右型-右型率显著高于左型-左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