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对163株从中毒甘蔗和变质甘蔗样品中分离的产毒节菱孢进行了分类鉴定,其中98株定名为甘蔗节菱孢(Arthrinium sacchari M.B.Ellis),占60.1%;43株定名为蔗生节菱孢(A.saccharicola Stevenson),占26.4%;22株为暗孢节菱孢[A.phaeospermum(Corda)M.B.Ellis],占13.5%。前两个种为国内新记录。并用小培养法及扫描电镜观察了分生孢子的形态及着生特点。  相似文献   

2.
漫话香菱     
“欲采新菱题晚风,塘西采遍又塘东;满船载得胭脂角,不但深红爱浅红”。这首朴实无华的采菱曲,把江南水乡的采菱情景,描绘得多么逼真和优美动人啊。 菱,古名芰、芰实、龙角、水粟。因其菱果上大多长有角,故谷称菱角。据《武陵记》云:“两角者菱,三角四角者芰”。明代李时珍 《本草纲目》中云:“其叶支散,故字从支,其角棱峭,故谓之菱”。其学名为Trapa natans,属菱科。 菱是我国原产的水生蔬菜,在新石器时期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已发现有菱花粉的化石,距今已有7000年历史。菱在种子发芽后抽生10厘米长…  相似文献   

3.
菱属(Trapa L.)的系统分类一直存在较大分歧,至今还没有一个比较公认的分类系统。黑龙江和图们江流域是菱属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分布区之一,为了揭示该流域菱属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和形态多样性,我们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从该地区28个湖中共采集到菱属11个种及8个种内变异类型,表明它们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结合查阅菱属354份标本资料,共获得92个分布地点数据;采集到的11个物种的地理分布格局呈不均衡性,其中细果野菱(Trapa maximowiczii Korsch.)分布最广,野菱(Trapa incisa Siebold et Zucc.)、兴凯菱(Trapa khankensis Pshennikova)和科热夫尼科夫菱(Trapa kozhevnikovirum Pshennikova)为狭域分布种;东部乌苏里江和图们江流域是菱属物种多样性的分布中心,可能是第四纪冰期避难所;菱属植物多数种间形态特性相对稳定,东北菱(Trapa manshurica Fler.)、耳菱(Trapa potaninii V.Vassil)、丘角菱(Trapa japonica Fler.)、西伯利亚菱(Trapa sibirica Fler.)和细果野菱共有8个种内形态变异类型;种群内多数分类性状稳定,种群间形态变异较明显;菱属植物分布格局不均衡和种内形态变异的形成可能与基因流的扩散限制有关。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澄清菱属分类混乱问题奠定了基础,进一步结合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系统演化关系将对揭示菱属的进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北菱属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丹 《植物研究》1994,14(1):40-47
本文讨论了东北地区菱属的分类学问题,诸如分类等级、性状判定、定种依据和同物异名等。因中国东北是菱属植物的重要分化中心,对此区菱属植物的深入研究无疑会为菱属的分类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5.
用R聚类分析和主分量分析,定量研究了湖北菱科5种8变种37个形态和生态性状的变异及分类学价值。结果表明,植物体大小变异是形态演化的主要方向之一。形态演化的同时,也发生生态分化。除少数性状例外,形态演化与生态分化在相当程度上是独立的。  相似文献   

6.
南湖菱果实的营养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湖菱(TrapaacornisNakano)又名无角菱,是我国特产的水生经济植物,因主产浙江嘉兴南湖而得名,并以其果实无角、壳薄、味美而闻名。嫩菱生食,脆嫩甘甜多计,清凉解渴。老菱煮食,滋糯甜润清香,因而近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有较大增加,成为杭嘉湖水乡一项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经济作物。但营养成分未见报道。本文对南湖菱鲜果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资料。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南湖菱的新鲜果实先后于1994年8月28日及9月12日和10月20日采自浙江嘉兴南湖和杭州,又于1995年Ic月29日采自嘉兴南湖的材料作氨基酸和…  相似文献   

7.
关于菱的沉水茎上不定根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菱的沉水茎上不定根的探讨曾宪锋(河北省农技师范学院基础部昌黎066600)周仪(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100875)菱作为一种典型的水生植物,在我国初级中学课本《植物学》水池植物群落一节中被重点介绍。书中写道“菱生有不同形状的叶子,生在水面上的叶子...  相似文献   

8.
用R聚类分析和主分量分析,定量研究了湖北菱科5种8变种37个形态和生态性状的变异及分类学价值.结果表明,植物体大小变异是形态演化的主要方向之一.形态演化的同时,也发生生态分化.除少数性状例外,形态演化与生态分化在相当程度上是独立的.  相似文献   

9.
尤庆敏  刘妍  王全喜 《植物研究》2011,31(2):129-133
报道采自新疆及内蒙古地区的菱板藻属(硅藻门)中国新纪录植物7种,分别为丰富菱板藻(Hantzschia abundans Lange-Bertalot)、喜碱菱板藻(H.alkaliphila Lange-Bertalot)、巴克豪森菱板藻(H.barckhausenii Lange-Bertalot &; Metzeltin)、较长菱板藻(H.longa Lange-Bertalot)、仿密集菱板藻(H.paracompacta Lange-Bertalot)、美丽菱板藻(H.spectabilis(Ehrenberg) Hustedt)和近活跃菱板藻(H.subvivacior Lange-Bertalot)。对其分类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给出了光镜或扫描电镜照片以及生境特征等,为该属种类的世界地理分布提供新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目前发现,北京枣园中的凹缘菱纹叶蝉Hishimonus sellatus(Uhler)和片突菱纹叶蝉Hishimonus lamellatus Cai混同发生。已知凹缘菱纹叶蝉可以传播枣疯病,而片突菱纹叶蝉是否携带枣疯病植原体尚待证明。正确鉴别区分枣园中菱纹叶蝉的种类并测定其体内感染枣疯病植原体情况有助于阐明田间枣疯病的流行规律,从而提出有效的预防枣疯病及其媒介昆虫措施显得十分重要。传统形态学鉴定两种菱纹叶蝉种类的方法局限于雄性成虫外生殖器,本研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快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区分枣园中两种枣菱纹叶蝉的同时,可检测虫体内的枣疯病植原体。【方法】以凹缘菱纹叶蝉和片突菱纹叶蝉的COI基因以及枣疯病植原体的16S r DNA为扩增目标,分别设计引物,建立一种包含3对引物的多重PCR体系。测试该多重PCR体系对叶蝉总DNA的灵敏度、准确性,以及当两种叶蝉DNA同时存在时的辨别能力和对枣疯病植原体16S r DNA的灵敏度。【结果】该多重PCR可以准确区分凹缘菱纹叶蝉和片突菱纹叶蝉,并对虫体内枣疯病植原体实现检测,其对昆虫总DNA的灵敏度达到0.012 ng,对枣疯病植原体16S r DNA模板的灵敏度达到900拷贝。【结论】该方法极大方便了对枣菱纹叶蝉的田间种群发生动态及虫体中枣疯病植原体感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两个冲积平原,其内河流、浅水湖泊和沼泽众多,菱属植物种类丰富。本研究基于对这两个区域中菱属野生植物的广泛调查,采集其居群42个,分属于9种(细果野菱、四角刻叶菱、四角菱、菱、丘角菱、东北菱、四角大柄菱、八瘤菱、四瘤菱),3变种(四角矮菱、南昌格菱、短四角菱)。进一步对采集的菱属野生植物16个分类性状进行测量和统计,并对其形态学性状的可塑性变异及分类学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依据菱角的果体大小、果喙性状可以将采集的菱属野生植物划分成两个类群,其中A类群仅包括细果野菱和四角刻叶菱,而其余的菱属植物7种3变种组成B类群;对有腰角组(5种2变种)的腰角性状进行聚类分析,也可将细果野菱和四角刻叶菱与其他菱属植物区分开来;而瘤突、叶和气囊性状的分类价值有限。说明果体大小、果喙和腰角性状的形态学特征是菱属植物分类和鉴定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记述中国瑞脊菱蜡蝉属Reptalus2个种,其中包括1新种:基刺瑞脊菱蜡蝉Reptalus basiprocessus,sp.nov.。制作了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3.
湖北斧头湖浮叶水生植物群落学研究—Ⅰ.菱群落的结构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从三方面考察了斧头湖菱群落的结构,并对之进行了周年观察。菱群落内共有15种植物,可归为5个生活型13个生长型,组成种类较为丰富。利用生活型-生长型分析能较好提示菱群落的结构。从大范围看,菱群落呈带状或斑块状分布;从小范围看,菱种群呈群聚分布,聚块大小从0.16-8m^2不等。群落垂直结构分两层:浮叶植物层和沉水植物层,浮叶水生植被的光合作用系统和生物量多集中在水面层,无发达地下根茎系统。菱群落  相似文献   

14.
菱科(Trapaceae)仅菱属(Trapa L.)1属,该属是典型的水生多型植物,中国乃至全球以往的分类处理分歧很大。基于文献查阅、野外采集、标本鉴定和栽培观察,对菱属植物分类的主要形态性状作了系统评价。果体大小和果冠变异稳定,可以用于属内种的划分,果喙大小和角的数目则可以用于种下变种的划分。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菱属作了分类处理,承认了细果野菱(T. incisa)和欧菱(T. natans)2个种,并将欧菱划分为6个变种,对其中4个变种作了新的组合。将10个种名和12个变种名处理为异名,并对5个名称(Trapa amurensis,T. bispinosa,T. dimorphocarpa,T. japonica,T. manchurica)作了后选模式标定。  相似文献   

15.
南湖菱苗端茎轴质体起源与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湖菱苗端茎轴质体的发育经历了变形、内吞、出芽等变化过程。在苗端茎轴的边缘部位以及幼叶中 ,前质体将发育成为具发达类囊体片层的叶绿体。而在茎轴的中央部位 ,前质体将发生消亡 ,自身水解及液泡内吞是原质体消亡的重要原因。南湖菱苗端的自然发育过程为研究南湖菱质体的起源与分化提供了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16.
浙江菱属植物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光镜和扫描电镜对浙江菱属Trapa L. 9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并讨论了它们的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菱属植物花粉的立体形状、萌发孔的类型和位置,外壁纹饰各种间均无差异,但花粉的大小、脊状附属物的高低与形态在各种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种类划分和探讨其亲缘关系上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菱纹叶蝉属中国种类记要(同翅目,叶蝉科,殃叶蝉亚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中国菱纹叶蝉属Hishimonus Ishihara 17种,其中有2新种,即长突菱纹叶蝉H.prolongatus sp.nov.和褐斑菱纹叶蝉H.fuscomaculatus 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东太湖四角菱(Trapa quadrispinosa)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宽意  张强  刘正文 《生态学报》2009,29(7):3947-3951
通过室外受控实验,研究了在不同沉积物类型及不同水体营养水平条件下东太湖四角菱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沉积物类型对菱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在营养相对丰富的湖泥中,菱的相对生长率、同化根与吸收根的生物量以及株高增长率分别为相对贫瘠的岸泥的4.3、2.4、7.3、2.5倍,菱盘直径增长率在湖泥中为16.5%,在岸泥中则为负增长(-13.2%).水体营养盐浓度升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菱的生长,而且营养盐浓度(尤其是磷)升高对菱生长的促进作用在岸泥中要比在湖泥中显著得多.探讨了沉积物类型与水体营养水平对菱生长的作用机理,并认为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及湖泊沼泽化所造成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在沉积物中的大量积累是东太湖菱种群迅速扩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湖北斧头湖浮叶水生植物群落学研究I.菱群落的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三方面考察了斧头湖菱群落的结构,并对之进行了周年观察。菱群落内共有15种植物)可归为5个生活型13个生长型,组成种类较为丰富。利用生活型-生长型分析能较好揭示菱群落的结构。从大范围看,菱群落呈带状或斑块状分布;从小范围看,菱种群呈群聚分布,聚块大小从0.16-8m ̄2不等。群落垂直结构分两层:浮叶植物层和沉水植物层,浮叶水生值被的光合作用系统和生物量多集中在水面层)无发达地下根茎系统。菱群落内菱种群的生物量6-7月达最大值,其空间生态位与荇菜和水鳖等部分重叠,但通过时间序列发生生态位分化,以缓和对空间生态位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陕西菱蝗科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菱蝗科的台菱蝗属Formosatettix Tinkham,已知种类不多,分布于我国的台湾省和日本,在我国内地尚未有记载。作者在整理陕西省菱蝗科的标本时,发现有采自秦岭山区的一种菱蝗,经鉴定为台菱蝗属中的一新种,现报导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