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培养条件对铁线莲不定芽增殖及玻璃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铁线莲品种'Multi-Blue'萌发的新芽为外植体,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BA和NAA)及转接周期等方面,探讨控制或减轻铁线莲'Multi-Blue'组培苗玻璃化的途径.结果表明:(1)接种在含MS+1.0 mg·L-1 BA+0.1 mg·L-1 NAA培养基中的'Multi-Blue'不定芽有效增殖系数最高,达4.18,显著高于其他处理;BA/NAA相对比值对不定芽有效增殖率无显著性影响;铁线莲'Multi-Blue'继代培养的最佳周期为14 d.(2)叶片超微结构观察发现,铁线莲'Multi-Blue'玻璃化苗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膨胀,体积增大,形状不规则;类囊体片层或消失或变得模糊不清;嗜锇滴体积增大,细胞核固缩.  相似文献   

2.
以黑莓(Rubus spp. )品种'Chester'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对初代培养基、不定芽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中适宜的激素种类及浓度进行了筛选,并对增殖培养过程中适宜的光照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初代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6-BA和NAA对侧芽的萌发和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其中,NAA不利于芽的萌发和生长,而添加适量的6-BA可促进芽的萌发和生长;适宜于'Chester'茎段的初代培养基为添加了1.00 mg·L-16-BA的MS培养基(含25 g·L-1蔗糖和5.9 g·L-1琼脂,pH 5.8).单因素实验结果显示,在 'Chester'不定芽的增殖过程中,细胞分裂素主要影响不定芽增殖,而生长素主要影响不定芽生长,以质量浓度低于1.0 mg·L-1的6-BA以及质量浓度低于0.3 mg·L-1的NAA较为适宜;经过进一步的组合筛选,确定适宜于'Chester'不定芽增殖的培养基为添加了0.5 mg·L-16-BA和0.1 mg·L-1NAA的MS培养基(含25 g·L-1蔗糖和5.9 g·L-1琼脂,pH 5.8).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高浓度NAA易诱导不定芽基部产生愈伤组织,不利于不定芽生根,因而,'Chester'不定芽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添加了0.10 mg·L-1NAA的1/2MS培养基(含20 g·L-1蔗糖和5.9 g·L-1琼脂,pH 5.8).在不定芽的增殖培养过程中,光照度较强有利于不定芽生长,适宜的增殖培养条件为:光照度3 000 lx、光照时间15 h·d-1、温度(25±2) ℃、相对湿度约70%,此条件下不定芽的增殖系数(1.95)和平均芽长(1.44 cm)最高,芽生长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3.
洋桔梗是国际上十分流行的盆花和切花种类。以洋桔梗‘圣剑’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6-BA与NAA不同浓度组合对其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并分别比较了不同浓度IBA和NAA诱导其生根的效果,测定了该品种在不定芽再生时对卡那霉素(Km)的敏感性。结果表明:MS+0.5 mg·L-16-BA+0.01 mg·L-1NAA为不定芽再生最适培养基,不定芽再生率达91%;1/2 MS+0.2 mg·L-1IBA为不定根再生的最适培养基,生根率达89%;抑制叶片不定芽再生的Km最低浓度为25 mg·L-1。建立了‘圣剑’洋桔梗植株高频再生体系,并确定了其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性,为该品种的基因工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菜心带子叶的子叶柄在培养基中是否添加AgNO3与ABA可导致两种不同的植株再生方式:添加AgNO3与ABA时由外植体直接出芽,而不加AgNO3与ABA则植株再生经过愈伤组织阶段再分化成芽。培养1—3d,子叶柄切口端之皮层及维管束的薄壁细胞开始启动,细胞迅速分裂而形成分生细胞团和少量愈伤组织。第4天,在不含AgNO3与ABA的培养基上,分生细胞团则形成根原基进而发育成根;或者去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在这种条件下,只有少数芽原基可由培养15d后的愈伤组织再分化产生.在含AgNO3与ABA的培养基上,分生细胞旺盛增殖而形成大量分生细胞团,并由这种分生细胞团直接形成大量的芽原基.10d左右即可产生为数众多的丛生不定芽.AgNO3与ABA相配合抑制了不定根及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长,促进大量增生的分生细胞团直接分化为不定芽的芽原基.  相似文献   

5.
以黑莓(Rubus spp.)品种‘Arapaho’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正交和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类型、6-BA和1BA质量浓度以及暗培养时间、外植体的叶位和接种方式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并研究了IBA质量浓度对不定芽生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黑莓品种‘Arapaho’离体叶片的再生体系.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类型对叶片不定芽诱导率及平均不定芽数的影响最大,而IBA质量浓度对叶片不定芽诱导率及6-BA质量浓度对平均不定芽数的影响较小;适宜‘Arapaho’叶片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含有2.0mg·L-16-BA和1.0 mg·L-1IBA的MS培养基.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暗培养时间、外植体的叶位及接种方式对不定芽诱导率有显著影响;最适宜的暗培养时间为21 d;植株中、上部叶片的再生能力较强,其中第3和第4位叶的不定芽诱导效果最佳;叶面朝上接种更有利于不定芽的诱导.在含0.2 mg·L-1 IBA的MS培养基中,不定芽生根率达100.0%,且根数多、长势良好.黑莓品种‘Arapaho’离体叶片的再生体系为:以无菌苗的第3和第4位叶为外植体,经过适当修剪后叶面朝上接种于含有2.0 mg·L-16-BA和1.0 mg·L-1IBA的MS培养基上,暗培养21 d后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30 d;将不定芽转接到含有0.5 mg·L-16-BA和0.3mg·L-1 NAA的MS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当不定芽高约2 cm时转接到含有0.2 mg·L-1IBA的MS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最终获得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6.
毛白杨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再生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白杨基因型TC152无菌苗为材料,研究毛白杨悬浮细胞系建立与植株再生,结果表明,通过悬浮培养和固体培养两种方法诱导毛白杨悬浮细胞分化不定芽,最终获得无菌生根苗。愈伤组织在MS+1.5mg·L-12,4-D+30g·L-1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12d可建立悬浮细胞系;悬浮细胞系继代培养基为MS+0.8mg·L-12,4-D+30g·L-1蔗糖,继代周期为7d,悬浮细胞在MS+1.0mg·L-16-BA+0.1mg·L-1NAA+0.5~1.0mg·L-1ZT+30g·L-1蔗糖培养基中悬浮培养,可分化大量不定芽,每个培养瓶中可得到40~50个芽,个别不定芽玻璃化;不定芽在1/2MS+0.6mg·L-1IBA+20g·L-1蔗糖+5.5g·L-1琼脂培养基上可分化不定根。悬浮细胞通过固体平板培养增殖为愈伤组织块后,在MS+1.0mg·L-16-BA+0.1mg·L-1NAA+1.0mg·L-1ZT+30g·L-1蔗糖+5g·L-1琼脂的固体培养基上,不定芽分化率可达到70.00%。  相似文献   

7.
以‘大红’甜橙实生苗上胚轴为外植体,研究其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技术的结果表明,MS 1.0mg·L-16-BA的培养基诱导不定芽的效果最好,30d时诱导率达97.5%。外植体抗性筛选出最适kanamycin浓度为50mg·L-1。IBA和NAA都促进不定芽生根。1/2MS 4.0mg·L-1IBA和1/2MS 1.5mg·L-1NAA诱导根的效果最佳,生根率和根数分别达到76.92%、0.81和92.31%、1.88。  相似文献   

8.
陆玉建  张韩杰  韩文瑜  沈志强 《广西植物》2016,36(12):1439-1444
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观赏价值较高,是一种重要的污染修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植物品种改良和选育的重要途径,但紫茉莉离体快繁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有相关报道.该研究以紫茉莉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通过观察和统计外植体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诱导情况,分析不同植物生长物质对紫茉莉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茉莉带芽茎段比较适合丛生芽的诱导,当带芽茎段在MS+1.0 mg·L-16-BA+1.5 mg·L-1 KT+1.0 mg·L-1 NAA+0.05 mg·L-1 TDZ培养基中培养时,不定芽的增殖系数较高.无论是MS或1/2MS培养基,都可诱导不定根的产生,其中生根效果较好的培养基为1/2 MS+0.5 mg·L-1 NAA.该研究结果探索了紫茉莉组织培养的最适条件,根据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不定芽的增殖系数筛选出了适宜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类型,根据不定芽生根情况确定了最佳的生根诱导培养基,为建立紫茉莉高效稳定的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陈瑶  刁瑕  宦云敏  杜阳春  李维  何兵 《广西植物》2017,37(9):1111-1121
为探究小檗科植物八角莲组织培养的器官发生方式,该研究以八角莲离体叶片、叶柄在MS培养基上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为对象,用连续石蜡切片技术分析八角莲组织培养的器官发生途径。结果表明:八角莲愈伤组织形成的解剖学特征是靠近表皮的薄壁细胞经激素刺激恢复分裂能力,继续培养形成拟分生组织。拟分生组织可形成许多分化中心。通过对八角莲组织培养产生的不定芽细胞组织学观察发现芽原基起源于愈伤组织外侧的几层薄壁细胞,芽原基背离愈伤组织中央生长形成不定芽,故八角莲脱分化形成的芽起源方式为外起源。而八角莲的根原基起源于组织深处髓部薄壁细胞和部分维管形成层细胞,进而形成类似球形或楔形并朝韧皮部突起的根原基轮廓,根原基继续发育会突破表皮生成不定根,起源方式为内起源。八角莲离体再生途径为器官发生型,在组培苗生长过程中先诱导形成不定芽,再诱导形成不定根,在愈伤组织上形成维管组织将不定芽和不定根连接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0.
1植物名称蓝刺头(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2材料类别蓝刺头根段扦插得到的不定芽。3培养条件(1)芽增殖培养基:MS 6-BA2.0mg·L-1(单位下同) NAA0.2。(2)继代培养基:MS。(3)生根培养基:1/2MS NAA0.02 IBA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