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核酸(DNA和RNA)甲基化/脱甲基是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机制.甲醛参与DNA、RNA的甲基化/脱甲基过程,从而影响表观遗传的调节,包括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然而,甲醛代谢失调将影响核酸的甲基化与脱甲基,使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造成认知损伤.对北京地区604名老人(≥60岁)的调查显示,内源甲醛含量与被试受教育的年限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内源甲醛含量越低,反之亦然.这些结果表明,内源甲醛在人类学习记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活到老,学到老"可以延缓甲醛代谢失调引起的老年认知损伤.因此,研究内源甲醛代谢与核酸甲基化修饰之间的关系,对探索记忆储存及认知损伤等表观遗传学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双歧杆菌的多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有研究发现广西巴马县长寿老人肠道内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sp.)数量高于一般人,说明双歧杆菌对人体健康具有奇妙的功效。日本研究人员发现每天摄人大量双歧杆菌有助于预防流感,并对27名65岁以上老人进行了研究,最初6周让每位老人每天服用含1000亿个双歧杆菌的粉末(注:相当于1L酸奶的双歧杆菌含量),其间给他们接种了流感疫苗。从第7周开始,研究人员将27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继续按照前6周的剂量服用双歧杆菌,另一组则服用安慰剂。最后,服用安慰剂的研究对象中有5人患上流感,而继续服用双歧杆菌的一组则无一人发病。血液检查结果显示,自始至终服用双歧杆菌的人体内白细胞数量多于另一组。结果表明双歧杆菌能提高老人的免疫力,即使疫苗作用减弱,也能降低他们受流感病毒侵扰的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老人的幸福感状况,探讨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人口统计学基本信息调查表,费城老年中心(PGC)信心量表,对149户农村留守老人和149户农村非留守老人的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测量调查。结果:1农村留守老人主观幸福感得分低于非留守老人;2不同年龄的老人在激越,对自己年龄的态度和孤独与不满三个因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性别,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老人在激越因子上有显著差异(前者P0.05,后者P0.01);4老人的配偶状况(P0.01),他们子女打工的年限(P0.05)在孤独与不满因子中的差异显著;5老人的子女数量在老人对自己年龄的态度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农村留守老人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性别、配偶状况、受教育程度、老人的子女数量及其子女打工的年限,都是影响老人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居民对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的认知情况及其疫苗的不良反应,分析相关调查数据为医务人员加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取2010年3月-4月温州地区居民888人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温州地区人群对甲流及其疫苗的认知程度平均得分为15.69分,处于中低水平,各年龄段、各职业人群在认知度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走访的113名70岁以上的老人在甲型H1N1信息上欠缺认识。调查对象中50.5%人群对甲流疫苗的安全性持质疑观望态度。调查对象中共115人已接种疫苗,13人出现不良反应,占11.3%。结论甲流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温州地区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了解欠缺,而且群众的信任度不高,因此仍应加大宣传力度,尤其加强对老年人的预防宣教。JP  相似文献   

5.
黄瑞珍 《蛇志》1998,10(3):18-19
目的探讨社会托养老人的入院情况,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为社会福利事业的转型提供一些参考资料。方法对我院1991~1997年间,社会到我院托养老人入院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结果由于家庭因素而入院的老人占55.45%,其中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达73.4%。因疾病因素入院的老人占31.87%,其中老年性痴呆、心脑血管疾病为第一、二位因素。结论传统的养老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进步,解决好老年人,特别是残疾老年人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社会福利机构进行相应的转变,由单一型转变为多元化,集医疗、护理、康复为一体的福利机构。  相似文献   

6.
1951年在老年病研究所内,开始对一些老人用内分泌腺提取液进行治疗——例如用松果体、甲状腺、肾上腺提取液等;也曾试用过组织提取液,如脾脏或胎盘等组织;另外还试用过甲种维生素、复合乙种维生素及勒勃辛斯卡雅小苏打水沐浴法;此外还有一组25个老人则采用长期而断续的奴佛卡因治疗法。 这种奴佛卡因治疗法的应用,是受了我及我的同事们自1946年来所进行试验的启发。我用以治疗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老年人群供餐现状和需求,为相关法规标准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不同城市不同养老方式老年人群膳食供应现状与需求。结果:共调查3个城市三种养老方式(居家、机构和社区养老)609名老年人,平均年龄为76.54±8.64岁,92.61%的老人能生活自理,绝大部分老人(94.09%)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和一般,17.73%的老人存在咀嚼和吞咽困难情况,平均牙齿数为18.82±9.76颗。针对当前供餐,31.03%的老人满意度一般和不满意,12.48%的老人认为当前供餐没有考虑营养因素,11.82%的老人认为当前供餐没有进行个性化配餐,13.79%的老人对当前餐食的配送方式不满意,不同养老方式之间差异显著(P<0.05)。供餐需求方面,居家和社区养老的老人更倾向于社区食堂自助的供餐方式,而机构养老的老人更期待定制形式(如一荤两素)、送餐入户的供餐方式,近一半的老人(47.93%)选择菜品保持“热软烂”的要求,其次是希望菜品更加营养一点。大部分老人(81.28%)支持国家针对老年供餐单位出台餐食营养方面的强制性要求,同时还希望出台老年餐价格、控制油盐糖等方面的政策措施。24.96%的老人认为,当前市场上缺少真正意义上的老年食品。结论:老年餐的营养是老年人群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建议老年餐制作和供应方面,进一步考虑老年人群的生理特点、营养健康状况和个体化差异,同时建议出台针对老年供餐单位餐饮营养以及老年食品方面的标准要求,以规范和引导行业发展,保障老年人群营养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对住院3个月及以上的123例老年精神疾病患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采用简易微型营养评定精简版(MNA-SF)评估营养状况,并采集一般资料、相关营养生化指标,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MNA-SF评分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23例患者中,营养不良风险者67例(54.47%),营养不良者37例(30.08%),营养正常者19例(15.44%)。有认知障碍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认知障碍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P<0.05),重度认知障碍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轻、中度认知障碍者(P<0.05)。与无认知障碍者比较,中度、重度认知障碍者MNA-SF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轻度、中度认知障碍者比较,重度认知障碍者MNA-SF评分显著降低(P<0.05)。营养不良者MMSE 6个认知领域评分和认知总评分均显著低于营养不良风险/正常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MNA-SF评分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486, P=0.023<0.05)。结论: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且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临床部门需加强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特别是有认知损害老人的营养关切。  相似文献   

9.
遗忘型轻度认知损伤患者(aMCI)在项目记忆和联系记忆上都有损伤.本文通过临床记忆量表中的项目记忆和联系记忆测验,研究aMCI的联系记忆是否比项目记忆有更显著的损伤.另外,通过分析配对联想学习测验,进一步研究aMCI联系记忆损伤的特点.25名aMCI和28名健康老人参与了两个联系记忆测验(配对联想学习测验和联想回忆测验)和两个项目记忆测验(图像自由回忆和无意义图形再认),aMCI患者在联系记忆测验上表现出了更显著的损伤,即使控制了项目记忆的损伤,aMCI的联系记忆仍然比健康老人显著降低.另外,ROC分析表明联系记忆测验比项目记忆测验对aMCI病人有更高的区分度.对配对联想学习测验的分析表明,相对于健康老人,aMCI患者在记忆有语言联系的词对要比记忆无语义联系的词对更为困难.本研究进一步表明aMCI患者的联系记忆比项目记忆有更大的损伤.相对于健康老人,aMCI患者不仅难以在两个无关项目间创建记忆连接,而且在有效利用项目间本身的语义联系方面存在更大的损伤.联系记忆测验比项目记忆测验对aMCI患者有更高的区分度.在神经心理评估中增加联系记忆测验,能更加有效地识别aMCI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郴州市60岁以上城区老年人营养知识水平及饮食行为,找出影响老年人营养知识水平和饮食行为的因素。方法:通过方便抽样,对湖南省郴州市城区144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基本信息、营养知识、饮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郴州市城区老人营养知识水平评价得分为(14.26±4.36)分,营养知识知晓率为50.93%。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营养知识水平有显著性差异,小学及以下学历的老人营养知识得分显著低于初中及以上学历的老人(P=0.036)。郴州城区老人的乳制品摄入量不足,每天吃乳制品的老年人仅为10.4%,每天吃乳制品的老人营养知识水平显著高于乳制品摄入不足的老人[16.73±3.96) vs(13.97±4.32),P=0.019]。此外,被调查居民监测体重的意识不足,仅25%的老年人至少30 d测量1次体重,每30 d称量1次以上体重的老人营养知识得分为(16.03±3.90),高于称量体重频率低于30 d的老人(13.67±4.3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4)。结论:郴州市60岁以上城区老年人掌握营养知识水平尚有待提高,乳制品摄入不足,监测体重的意识欠缺,需要加强社区营养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的营养素养,从而增加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预防营养相关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以532名北京市3~6岁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对其零食安全风险认知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使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家长的认知进行了分类和特征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北京市学龄前儿童家长对零食消费安全的认知可被分为乐观认知型、悲观认知型和理性认知型等三类,其中悲观认知型家长人数最多,占总数的50.2%。三种类型家长在年龄、家庭月收入和是否委托他人帮助代养儿童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本研究为相关部门研究儿童家长的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并与其开展有效的风险交流策略提供了思路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湿冷城市老人冬季户外活动如何适应休憩场地微气候,本研究于2016年和2017年冬季对冬季典型湿冷气候城市——成都市进行现场观察和微气候参数测量,结合TS-Givoni指标和微气候参数讨论老人户外休憩中在时间和地点等方面的微气候适应性选择。研究发现:当TS<2.0℃时,老人无户外休憩活动,当TS值≥2.1℃时,老人户外休憩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当2.0℃≤TS值<2.1℃时,老人户外休憩主要适应风速和太阳辐射照度而选择休憩时间和休憩地点。研究结果可为冬季湿冷气候城市户外适老休憩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动物认知能力高低及认知在动物中的进化是动物研究领域面对的难题之一。鸦科鸟类在工具使用、情景记忆、抑制控制等方面有着与类人猿媲美的优异表现。本文对过去三四十年间主要的鸦科鸟类认知研究进行了分类与汇总,并将上述认知研究划分为一般认知、物理认知、社会认知等三类。一般认知能力或者称为认知基础,是指具有普遍性的能力因素,是在解决不同问题时都能表现出来的相同的心理特质;物理认知指个体对自然规律的认知,主要包括客体永久性、数能力、工具的使用等;社会认知主要指个体对其他个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本文介绍了上述三类认知能力的主要研究范式,旨在为国内动物认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目前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鸦属的鸟类,对于鸦科中其他鸟类或是雀形目中其他鸟类的认知研究尚不充足。此外,鸦科鸟类的社会性、分布范围、觅食策略等生态因素具有显著差异,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应该关注生态因素对鸦科鸟类认知能力的影响,或是结合鸦科鸟类的生境及习性设计出更加合理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4.
英国神经生理学家最新研究指出“人大脑紧张工作开始越早,持续的时间越长,脑细胞老化过程就会越慢”。科学家作过这样的试验,将73位平均年龄在81岁以上的老人分成三组:勤于思考组、思维迟钝组、受人监视组。结果表明,勤于思考组的血压、记忆力和寿命都达到最佳指标,3年后勤于思考组的老人都健在。而思维迟钝组死亡12.5%,受人监视组死亡人数达37.5%。用脑多寿命长  相似文献   

15.
刘鹏  邓琼英  周丽宁  龚继春  徐林 《蛇志》2016,(4):381-386
目的研究广西巴马百岁以上女性老人的年龄、身高、体重、BMI与跟骨骨密度、骨强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仪,对广西巴马16名百岁以上女性老人的跟骨骨密度、骨强度进行测定,并记录相应年龄,同时行人工测量身高、体重、BMI指数,应用SPSS16.0软件分别计算年龄、身高、体重、BMI与跟骨骨密度、骨强度的pearson的相关系数。结果年龄、身高、体重、BMI均与百岁以上女性老人的跟骨骨密度、骨强度有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均无显著性(P0.05)。其中年龄、身高、体重与跟骨骨密度、骨强度呈负相关关系;BMI与跟骨骨密度、骨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年龄、身高、体重、BMI均是广西巴马百岁以上女性老人骨密度、骨强度的影响因素,但相关性均无显著性,或需探讨新的评价指标衡量百岁以上女性老人的骨密度及骨强度,为百岁以上女性老人早期预防和诊断骨质疏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脑科学是以脑为研究对象的多学科汇合的新兴研究领域,是研究人、动物和机器的认知与智能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人类正经历一场向智能社会的革命性转变.在初步拥有了人类的"生命蓝图"—基因组学之后,人类开始描绘"智力蓝图",其最核心内容是理解认知大脑高级功能的物质及结构基础,在防治认知障碍性疾病的同时,发展人工智能和认知技术并广泛应用,从而实现由"信息时代"向"脑智时代"的跨越.在这个时代变  相似文献   

17.
长寿老人与飞行员空军总医院北京100045何道生,曹晋桂怎么会把老人与飞行员放在一块呢?我们做过长寿老人和飞行员粪便中双歧杆菌含量的检测,反差非常明显,现报道如下。我们检测的长寿老人,是世界第五个长寿乡广西巴马的长寿老人。巴马瑶族自治县1991年11...  相似文献   

18.
认知功能障碍可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明显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近年来众多研究显示,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与基因、蛋白质、微生物等内环境因素的失调和紊乱有关。基于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学者在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和肠道微生物组学层面对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并对系统生物学在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贮食是动物应对环境变化和不可预测性而进化出的有效生存对策,认知则是当前鸟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鸟类贮食行为中的认知研究多集中在空间认知,而社会认知研究相对滞后。对于贮食物种而言,储藏食物被盗现象非常普遍,为了避免被盗食,贮食者不仅要有发达的空间认知能力去记忆贮食地点,同时还需要极强的社会认知能力处理与盗食者的关系,可见社会认知在鸟类的贮食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从鸟类贮食的社会关系认知以及社会地位认知两个方面,对鸟类贮食行为中的社会认知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鸟类社会认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许多研究认为,不同个体的认知能力存在差异,同一个体的多种认知表现之间可能存在关联。然而,目前对动物认知表现关联的研究结果存在诸多矛盾和争议。本研究以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ulatus)为研究对象,通过自我控制、联想学习和反转学习三项认知实验,探究三项表现的联系。实验结果发现,在虎皮鹦鹉中,联想学习表现越好,反转学习亦表现越好。个体对实验装置的新异恐惧(对新环境或新事物的恐惧)越弱,自我控制表现越好。雌、雄个体在三项认知实验中的表现没有显著差异。综上所述,虎皮鹦鹉的一些认知能力存在关联,这暗示了虎皮鹦鹉中可能存在一般认知能力(“g”)。新异恐惧与自我控制表现的强烈相关,说明了勇敢程度可能会影响认知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