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里所说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石油化”,是指越来越依靠以矿物能源(特别是石油能源)为基础的技术和产品来管理农业生态系统的趋势。一、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与工业能量的投入50年代初期以前,我国的农业生态系统基本上是无现代工业支持的自给自足或自我维持的传统农业生态系统。这类农业生态系统的维持,主要靠太阳能及系统转化太阳能而形成的生物质能在系统中的流动,基本上无工业能源或矿物能源输入到系统中(仅有极少量的工业  相似文献   

2.
初步探索小麦和玉米对石油污染土壤的耐受性,同时摸索这两种农作物在石油污染的胁迫下对石油污染土壤的潜在修复效果,以期为现场进行相关的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实验设置了0%、0.5%、1.5%、3%四组石油污染土壤处理,对小麦和玉米两种供试植物进行了温室盆栽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受试植物的发芽率在石油的胁迫下均呈下降的趋势,并且当浓度达到3%时影响显著;石油对小麦和玉米的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其株高、叶片数、干物质量与对照相比有较明显的降低;小麦和玉米的叶绿素含量随着石油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小麦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石油浓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而玉米种的MDA含量则是随着石油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是随着石油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张强  邓振镛  赵映东  乔娟 《生态学报》2008,28(3):1210-1218
在比较系统总结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影响的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揭示了我国西北地区现代气候变化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的基本特征,阐述了现代气候变化对土壤水分、地表蒸发和作物气候生产力的影响规律;并且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西北地区冬、春小麦、玉米、马铃薯、冬油菜、棉花、胡麻、牧草、葡萄等9种主要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病虫害、种植面积、气候产量以及畜牧业活动等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发现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影响利弊皆存,而且不同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差异较大.研究对西北地区农业生产具有比较重要的科学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石油是现代工业、农业和现代国防的重要燃料。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我国石油工人遵照毛主席“要打破洋框框,走中国自己工业发展的道路”的伟大教导,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迅速扭转了石油工业的被动局面,彻底粉碎了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的“中国贫油”的谬论,结束了我国依赖“洋油”  相似文献   

5.
《生物产业技术》2008,(2):66-69
一、项目的市场背景和重要意义 1.经济.技术与市场需求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玉米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玉米常年种植面积为2467万公顷,总产1.42亿吨。虽然近年来,我国玉米单产和总产都有所提高,但仍然满足不了需要,  相似文献   

6.
美国2014年农业法案取消了近20年的直接补贴政策,增强了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保障水平,并新增了诸多可供农户选择的农业保险项目,该法案的调整对于完善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介绍新农业法案中农作物补贴政策的主要调整内容以及分析美国新农业法案调整对其农业生产、农产品国际贸易和财政等方面影响的基础上,总结了美国新农业法案调整在粮食补贴政策精准化、法制化以及完善粮食品种保险等方面对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2014年农业法案;农作物补贴政策;粮食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7.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重大入侵害虫,自入侵云南以来,迅速在我国传播,对我国的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文章通过对比中国与美国之间气候条件、耕作模式、转基因玉米种植、农民认知情况、农药使用水平等因素分析了草地贪夜蛾在我国危害发展趋势,以提高农业工作者对防治草地贪夜蛾的重视程度,进一步为我国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不及早认识这种手段的威力,将延误美国农业的进步”想到的…… (引自《New Direction for Biosciences in Agriculture》) 我国农业发展、粮食翻番,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  相似文献   

9.
在国外,同工酶应用于农业方面的研究早在六十年代初期就有报道。如ALam和Sandal利用电泳分析方法研究了高粱雄性不育系和可育系花药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发现不育系的这两种同工酶的条带数均少于可育系。Schwartg以同工酶研究玉米杂种优势,找到了杂种优势的同工酶指标。例如,他用两个不同的玉米自交系杂交,以所得的杂种为材料,分析  相似文献   

10.
预测未来40年气候变化对我国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气候变化将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重要影响.传统的积分回归模型和最新的气候预测相结合可能适合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程度.本文首先利用积分回归方法建立了我国不同省区玉米产量与气象要素间的相关模型,然后利用最新的气候预测成果探讨了未来40年气候变化对我国玉米产量的可能影响,并分析了其原因.结果表明:如果玉米品种改良以及目前的科技水平发展速度不变,未来40年我国玉米单产将以减产为主,且随时间递增有减幅增大趋势,但一般在5%以内.A2气候变化情景下,除2021—2030年外,我国玉米减产幅度最大的地区为东北,在2.3%~4.2%;西北、西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2031年以后减产幅度也较大.B2气候变化情景下,东北地区在2031—2040年减产幅度最大,达5.3%;其余仍以西南和西北地区减产幅度较大.两种情景下,华北地区减产幅度均较小,一般在2.0%以内,而华南地区几乎不变.A2相较B2情景下,除2021—2030年外,其余年代的绝大多数地区减产幅度均更大.各旬降水量在我国北方地区对玉米产量几乎都为正效应,而各旬温度对我国各省区玉米产量一般为负效应.未来我国各省区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仅个别省份减产与降水量减少有关.不同方法对未来我国玉米产量变化的评估结果很不一致.进一步增强评估准确性一要考虑品种和科技进步因素的影响,二要增强各类评估模型的机理性.  相似文献   

11.
一、项目的市场背景和重要意义 1.经济、技术与市场需求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玉米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玉米常年种植面积为2467万公顷,总产1.42亿吨.虽然近年来.我国玉米单产和总产都有所提高,但仍然满足不了需要,据分析,今后5~10年我国将从一个玉米出口国变为进口国,年进口量为700万吨.每年需玉米良种9亿千克左右.同时,我国是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和单产提高最多最快的国家.玉米种植面积从2004年的2325万公顷增长到2006年的2705万公顷,全国玉米亩产(1亩=1/15hm2)提高到目前的350~400 kg.科学技术的应用是玉米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选用优良品种的遗传增益约占35%~40%.  相似文献   

12.
基于辽河三角洲14年的水稻(Oryza sativa)与玉米(Zea mays)产量、42年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产量及相应的气候、农业人口、灌溉和施肥等资料,主要利用主成分分析、简单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阐述了辽河三角洲3种主要植被生产功能的年际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玉米和水稻的单产呈弱上升趋势,但年际间波动较大;芦苇单产则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年际间波动不大。气候因子是玉米和水稻产量年际间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而人为因子(农业人口、灌溉和施肥)的作用不明显;气候因子和人为因子(灌溉)均明显影响芦苇产量的年际变化。但驱动辽河三角洲3种主要植被(玉米、水稻和芦苇)生产功能年际波动的主导气候因子并不相同,分别是年日照数、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  相似文献   

13.
生物技术与我国农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际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看农业生物技术在现代中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农业竞争环境中,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战略和措施 。  相似文献   

14.
发酵工业的主要原料是粮食,从发酵工业中减少或不用粮食,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我国发酵行业的工人及技术人员为了进一步贯彻“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大搞节粮和代粮的科学实验,取得了不少成果。石油发酵代粮的研究是节省工业用粮的一个有效途径。六十年代以来,石油发酵生产菌体蛋白以及石油  相似文献   

15.
Theta(No.242)新的市场研究报告认为,农业诊断剂市场将获利。商品化农业诊断剂始于1980年中期,当时一小批风险投资公司开始争夺新的待开发市场。开发了两种主要产品市场:奶制品中抗体的检测和玉米及其它作物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由此发展成稳定而规模适度的市场。目前,上述项目在美国的总市场超过二百三十亿美元,占全部农业诊断剂检测盒市场的65%。领先的公司在通过上述投资获得粮食和奶制品的同时,还在开发新领域。例如,Idexx 公司开发了最先进的诊断技术,可筛选出患布鲁氏菌病的家畜;Agri-Diagnostics Associates 公司为高尔夫球场和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害虫综合防治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策略,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针对我国害虫防治所存在的技术需求,科技部等部门先后通过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和农业行业专项等对重要害虫防治研究立项支持。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我国建成了一支由国家和省级科研单位和大学组成的专业科研队伍和研究平台,对害虫监测预警技术、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的生态调控技术、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抗虫转基因作物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进展,研究建立了棉花、水稻、玉米、小麦和蔬菜等作物重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基因工程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二次农业技术革命的到来,推动了害虫综合防治的理论发展,为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对害虫种群监测和预警的能力和水平,转基因抗虫作物的商业化种植等技术的应用显著增强了对害虫种群的区域性调控效率。针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害虫新问题,进一步发展IPM新理论与新技术将成为我国农业昆虫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7.
生命科学与我国的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业的成就显著,但也存在着污染并破坏生态环境、消耗大量矿产能源和资源,以及农产品内在质量常常不佳等问题。在分析国情及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要达到的目标为:(1)满足我国人民未来的食物需要;(2)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3)能供应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维护及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要达到这些目标,有待生命科学的研究作出重大贡献。农业中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  相似文献   

18.
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国情和社情,提出了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有关概念、建设内容以及化什么、怎么化、谁来化的标准实施三要素。根据我国农业标准化实践,指出以食用农产品为实施对象,突出质量安全标准的推进目标,并总结了标准体系建设和实施方式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我国农业标准转化率有待提高、农业标准化体现形式多样化、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作用重视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强化落实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作用、重视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的建立和实施、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农产品有机结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业是保证人民民生的根本,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生产支持了近乎于全球四分之一的粮食供给,并且本身我国就属于粮食消耗大国因此对农业生产的依赖是十分严重的,因此为了确保我国农业生产供给国内需求符合要求就需要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更新改革,以推进我国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AgBiotechReporter 2 0 0 2年 2月 19卷 2期第 2页报道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最近宣称 ,根据对 30 0余名衣阿华州农民的调查 ,认为与使用常规种子比较 ,使用转基因 (GM )种子的开支并未减少。上述结论是由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Leopold持续农业研究中心副主任MichaelDuffy ,根据美国农业部收集的资料作出的。Duffy发现 ,一般而论 ,种植GM耐除草剂大豆时的除草剂支出确实低于种植常规大豆。但由于GM对除草剂大豆不仅单产较低 ,而且种子的成本较高 ,所以种植GM大豆的实际开支并不低于常规大豆。又如种植GM抗虫玉米 ,虽然可取得较高的单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