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8 毫秒
1.
2011年2月24日,笔者在三峡库区湖北省秭归县沙镇溪镇进行鸟类调查时,在长江支流青干河大浴池村河段附近的刘家坡(30°58’22.74″N,110°30’47.58″E,海拔280m)观察到2只画眉科鸟类并拍摄到其中1只,经鉴定为黑头奇鹛Heterophasia  相似文献   

2.
2011年3月29日,笔者在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观鸟,行进至镇坪县竹溪河铁匠沟中上部时(东经109°30'14″,北纬31°53'16″,海拔1041m),在沟边阔叶树上发现灰头鸦雀Paradoxornis gularis2只,在树冠层活动。该物种在陕西省尚  相似文献   

3.
2007年1月21日,在秦岭南坡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官庙地区进行野外巡护监测时,于海拔2000m庙梁子附近的落叶阔叶林观察并拍摄到未知名的鸟一只.经查阅资料,确认为栗背岩鹨(Prunella immaculata)成体,为陕西省新纪录.  相似文献   

4.
许涛清等(1996)主编的《陕西省脊椎动物名录》中收录鸟类368种.之后又不断有陕西鸟类新分布纪录报道,如遗鸥(Larus relictus)、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等.  相似文献   

5.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样线法对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有鸟类16目50科224种,占陕西省鸟类种数(475种)的47.16%和全国(1371种)的16.34%。其中,雀形目鸟类32科156种,占69.64%;非雀形目鸟类18科68种,占30.36%。留鸟123种,夏候鸟67种,旅鸟25种,冬候鸟8种,迷鸟1种。在本区繁殖的190种鸟类中,东洋界种100种,古北界种67种,广布种23种。从繁殖鸟的区系成分看,东洋界种与古北界种分别为100种和67种,比例为1.5∶1,东洋界种占优势。从生境分析看,鸟类主要分布于森地和灌草丛。  相似文献   

6.
<正>2011年7月18日,笔者在四川省青川县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加"中国灵长类专家组2011年年会"期间,在毛香坝小环线一带(32°34'50.23″N,104°45'38.92″E,海拔1529m)拍摄到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一只,经鉴定,确定为鸫科Turdidae的白喉矶鸫Monticola gularis,为四川省鸟类新纪录。该鸟为一雄性个体,头顶蓝色,头侧黑色,下体橙栗色,与其他矶鸫的区别在于喉块白色。拍摄时,该鸟正在次生  相似文献   

7.
2010年10月23日16:30,环志人员在地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伊勒呼里山南麓的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林鸟类环志站(51°08’19.9″N,125°08’36.6″E)环志到一只鸫。该鸟头顶、颈、腰淡灰蓝色,额、头顶有少许黑色纵纹,背栗褐色,翅和尾黑褐色,眉纹白色,嘴橙黄色,尖端黑色,下体白色,喉、胸锈黄色具黑褐色纵纹,两胁鳞状斑,跗蹠褐色;体重93.2g,体长270  相似文献   

8.
2011年3月17日,笔者于陕西渭河杨凌段,哑柏一侧河岸(34°14′8.46″N,108°4′16.55′E)观察到1只流苏鹬Philomachus pugnax与数只灰头麦鸡Vanellus cinereus在近岸浅水滩涂混群活动,并拍到照片。此处生境主要是浅水滩涂及沙土河岸。该鸟体型比灰头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5月12日及13日,在青海省循化县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彩虹瀑布路口(35°48'18″N,102°41'05″E,海拔2449 m)以及距离天池约200 m山路边的树林中(35°47'47″N,102°40'48″E,海拔2469 m)共观察到6只雀形目鸟类,并拍摄到清晰数码照片(图1、图2),经鉴定为黄腹山雀Parus venustulus Swinhoe。发现时,1只在彩虹瀑布路口下方路边临时积水中洗澡,另5只在树林间嬉戏追逐。经检索《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郑光美,2011)、《青海经济动物志》(李德浩,1989)以及以往青海鸟类有关文献资料、观鸟记录,黄腹山雀在青海的分布未被正式报道过,确认该鸟种为青海省鸟类分布新纪录。观察到的黄腹山雀体形稍较其它山雀小。头、喉和上胸黑色;颊白色;腹部黄色,中央无黑色纵带,雄性成鸟额头顶以至上  相似文献   

10.
正2011年5月27~30日,笔者在秦岭北坡的眉县红河谷调查期间多次观测到白斑尾柳莺(Phylloscopus davisoni)。Per Alstrm通过播放自己之前录制的白斑尾柳莺的鸣声进行招引,并用双目望远镜(10×40倍SWAROVSKI)观察,同时利用佳能7D照相机(300定焦镜头加1.4倍增倍镜)拍摄照片进行对比鉴定,确定所观察  相似文献   

11.
2011年5月中旬,笔者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期间,于茶树Camellia sinensis灌丛中(31°57'57″N,114°15'″E,海拔222m)网捕到淡脚柳莺Phylloscopus tenellipes两只。经查阅《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郑光美,2005)和中国观鸟记录中心(http://birdtalker.net/index.asp,2011-7-5)等资料,确认为河南省鸟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2月7日,笔者在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母屯海州级自然保护区(26°35′N,100°12′E,海拔2196m)进行冬季水鸟调查时,观察到了3只天鹅正在湖中水深约1m处的眼子菜类群落中觅食活动,它们全身体羽洁白,下嘴黑色,上嘴黑多黄少,嘴基两侧黄斑沿嘴缘不前伸于鼻孔之下,且黄斑前端较钝,跗跖、蹼均为黑色。对照相关图鉴和描述,鉴定为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为云南省鸟类物种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3.
《四川动物》编辑部:贵刊网站2010年11月10日发表了《陕西省鸟类新纪录---大红鹳》一文,报道了于陕西西安浐灞河交汇区观察记录到的一只大型红色水鸟,原作者鉴定为大红鹳Phoenicopterus ruber,是陕西省鸟类新纪录。笔者认为该纪录作此处理不妥。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月28日,在黑龙江省林甸县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开展外业工作时,于雪地中(47°4'39″N,124°33'52″E)发现一只死亡的蛇雕Spilornis cheela。标本特征如下:中等体型猛禽。喉及胸部褐色,至腹部渐浅,并缀以白斑。头顶颜色较深,具黑、白、褐三色松散冠羽。嘴灰褐色,虹膜黄色。眼与嘴间有部分黄色裸露部分,眼周及鼻孔周围为淡橙色。跗趾黄色,裸出,被网状鳞,爪黑色。尾短且具黑白相间横宽条纹,翅圆且宽。具白色翼后缘。该鸟的度量数据如表。标本保留在北京林业大学标本室。  相似文献   

15.
2007年6月11日,在陕西秦岭太白山南坡海拔3150m的药王殿(N33°55′40″,E107°46′02″)进行鸟类调查时,捕获1只雌性成体栗背岩鹨(Prunella immaculata)。其主要特征描述如下:额苍白,头顶深灰色,头侧、颈侧、颏和胸灰色。背、肩、下背暗栗色。尾暗灰褐色,两翅暗褐色。腹至尾下覆羽栗红色。虹膜外圈橙色,内圈黄色;嘴黑色;脚肉色。量衡度为体重19g,体长138.5mm,嘴峰11mm,翅76mm,尾56mm,跗23mm。标本保存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采集号:太白山270。栖息地为稀疏的太白红杉(Larixchinensis)林,林下着生高山草甸和灌丛。该鸟具明显的孵卵斑,解剖…  相似文献   

16.
褐胸噪鹛Garrulax maesi分布于中国、越南和老挝.全球有4个亚种,中国有3个亚种分布.指名亚种G. m. maesi见于中国贵州、云南和广西,国外分布于越南和老挝;西南亚种G. m. grahami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海南亚种G. m. castanotis仅见于我国海南岛;老挝亚种G. m. varennei分布于老挝的中部和东北部(郑作新等, 1987;赵正阶,2001;Dickinson,2003;郑光美,2005).在这些专著中均未提到广东有分布.  相似文献   

17.
2009年2月11日,在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海埂大坝进行鸟类环志工作时,捕获到一只三趾鸥Rissa tridactyla,这是云南省首次发现三趾鸥.该鸟戴上金属脚环后在原地放飞,环号为H04-1583.  相似文献   

18.
2006年4月下旬,我们在地处秦岭北坡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蒿坪管理站进行春季鸟类考察时,发现一种在形态大小与红头长尾山雀(Aegithalos concinnus)相似成群活动的鸟类,但体色较暗,有宽阔的黑色贯眼纹。4月28日在该保护区的蒿坪管理站附近的苇子滩通过雾网捕获到7只,均为雄鸟,但性腺均未发育。经查阅文献资料并比对标本,确定该种为黑眉长尾山雀(Aegithalos bonvaloti),为陕西省鸟类的新纪录。标本藏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19.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考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1年10月至2002年9月,采用晨昏沿样带观察及用鸟网捕捉的方法对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鸟类资源考察。本次考察共记录鸟类75种,分属于12目30科,加上以往文献记载,该地区总计有鸟类13目36科92种,约占全国鸟类总数的6.97%。其中东洋界鸟类71种,古北界鸟类4种,广布种17种;繁殖鸟类65种(包括留鸟和夏候鸟),冬候鸟和旅鸟23种,居留期不清或迷鸟4种。该区域有许多被保护的鸟类,其中Birds to Watch收录2种,CITES收录5种,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收录10种,中国重点保护动物名录收录15种。  相似文献   

20.
2010年8月24日6∶40,在黑龙江省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3号环志点(49°05′39″N,125°15′24″E,海拔298 m)捕到1只上体橄榄绿色、下体黄色、贯眼纹黑色、眉纹黄色、趾下鲜黄色的柳莺,经查阅相关文献,鉴定为黄腹柳莺Phylloscopus affinis。该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