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蛇志》2018,(1)
目的分析萍乡地区毒蛇咬伤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为本地区的蛇伤防治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通过1993~2012年萍乡地区毒蛇咬伤流行病学调查,并对蛇伤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部位、年份、季节、职业、蛇伤种类和治疗转归等进行分析。结果蛇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死亡率逐年下降;主要致伤蛇种为蝮蛇、五步蛇、银环蛇、眼镜蛇;蛇伤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居多,职业以农民、市民、野外工作及蛇类作业者为多;咬伤部位以下肢多见。危重症与就诊时间及咬伤蛇种有关,治愈好转率为99%。结论了解本地区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加强宣教,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预防意识及急救知识,对降低本地区毒蛇咬伤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侯德洪 《蛇志》2010,22(3):273-274
毒蛇咬伤是农村常见急症,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农村,远离医院,交通不便,很多被毒蛇咬伤的病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蛇伤致死致残时有发生。我室于2000~2009年收治毒蛇咬伤58例,采用中草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汪进宝 《蛇志》2007,19(3):200-201
毒蛇咬伤在我国南方各省每年都较为常见,其中以7、8、9月份为高峰期。农民群众被毒蛇咬伤后常因缺乏蛇伤防治知识,思想认识表现不一,有的不能及时就医或盲目轻信民间草药偏方,以致耽误最佳救治时机,引起严重后果,而危及生命。因此,在基层门诊的处理恰当与否影响着蛇伤的疗效及预后。现就基层门诊处理蛇伤的注意事项与体会介绍如下。1精神安慰大多数毒蛇咬伤患者都存在紧张、恐惧心理,加上部分患者平素身体虚弱或有其他基础性疾病,而过度恐惧,可致精神性虚脱或休克,因此,对蛇伤患者的精神安慰和适当解释,显得尤为重要。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  相似文献   

4.
防治蛇伤药物矮冷水花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谢生  汪如明 《蛇志》1992,4(4):14-14,13
寻麻科植物矮冷水花系我区挖掘的防治蛇伤民间草药.取其干全草制成酒剂和散剂。适合于多种毒蛇咬伤的治疗.经试验研究,制定了酒剂和散剂的制备工艺高质量标准。矮冷水花制剂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工艺简便,是个适合于广大农村推广应用的防治蛇伤草药制剂。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障在蛇多地区被迫跳伞飞行员的安全,我们与中国蛇协鹰潭市蛇伤防治研究所和广西医学院蛇伤研究室等单位共同研制“蛇伤自救盒”,供人们被毒蛇咬伤后及时自救使用。要确定自救的简单和有效性,我们对青龙蛇药、南通蛇药、云南蛇药、梧州蛇药、湛江蛇药、青龙浸膏及高锰酸钾等分别对眼镜蛇毒、五步蛇毒、银环蛇毒进行小白鼠抗中毒实验的研究。实验结果:口服青龙蛇药具有用量少、疗效高、广谱抗蛇毒较好而优于其它蛇药,结合临床治疗总结认为青龙蛇药作为“蛇伤自救盒”的备选药合适。 1%高锰酸钾于蛇毒中毒后5分钟在中毒注射处皮下注入,剂量与蛇毒液等体积,结果对三种蛇毒中毒的动物有明显的保护作用(P<0.05)。高锰酸钾性能稳定,耐贮存,易溶于水;是一  相似文献   

6.
曲克芦丁注射液治疗蝮蛇咬伤肢体肿胀3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卫东 《蛇志》2005,17(3):163-164
毒蛇咬伤是农村地区及野外作业者常见急诊病因之一。随着蛇伤防治知识的大力宣传及抗蛇毒血清的应用,蛇伤致死率已明显降低。而由于蛇伤引起的肢体肿胀则成为临床后期治疗的主要问题,我院于2004年5月-2004年9月采用曲克芦丁注射液治疗蝮蛇咬伤肢体肿胀3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远辉 《蛇志》2002,14(4):64-65
我们从 1 983年至 2 0 0 1年在对莽山蛇类资源调查时发现 ,莽山现有毒蛇资源 3科 1 7属 2 0种(含无毒牙类毒蛇 6种 ) ,其中包括中国特有种——莽山烙铁头蛇。主要致伤蛇种有 8种。符合赵尔宓院士关于中国毒蛇咬伤有关医学地理区划中的低纬地区和中纬地区之间的毒蛇种 [2 ] ,蛇伤发病率也符合赵尔宓院士有关毒蛇咬伤危害区划中的严重蛇害区。现报告如下。1 莽山的毒蛇种类  莽山地区有蛇类资源 4科 2 7属 5 0种 [1] ,其中毒蛇分隶 3科 1 7属 2 0种 (含无毒牙类毒蛇 5属 6种 ) ,分别是蝰科中的白头蝰、尖吻蝮、蝮蛇、原矛头蝮、竹叶青、山…  相似文献   

8.
毒蛇咬伤具有发展迅速、病情危重、并发症多、处理棘手、预后难以预料等特点,如处理不及时或处理方法不当,往往造成不良后果,轻者致残,重者则危及生命。自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蛇伤防治过失责任赔偿事件显著增加,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患者投诉、控告、提出高额索赔等问题呈逐年增加[1]。近30年来,我们治疗毒蛇咬伤患者共3186例,现结合我国各地蛇伤治疗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临床医疗的现实状况,就毒蛇咬伤诊治中的医疗纠纷提出我们的意见,旨在缓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促进蛇伤防治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连芽 《蛇志》2003,15(1):16-18
宜春市地处江西中西部 ,辖区 1 0个县市 ,人口 5 2 0万 ,属田少多丘地区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适宜各种蛇类生长繁殖 ,已发现 1 0种主要毒蛇中的 8种 (蝮蛇、五步蛇、眼镜蛇、蝰蛇、竹叶青、烙铁头、银环蛇、眼镜王蛇 ) ,全年均有蛇伤病例发生 ,属蛇伤高发区。毒蛇咬伤是我市广大农村常见病 ,其病情危重 ,病死率较高。 1 3年来 ,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 3861例 ,现将救治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861例 ,男 2 1 0 3例 ,女1 75 8例 ;农民 2 676例 ,占 69.3% ,学生及学龄前儿童 693例 ,占 1 7.9% ,蛇贩和捕蛇…  相似文献   

10.
毒蛇咬伤是夏秋季节农村地区常见急诊病种之一.被毒蛇咬伤后除应用抗蛇毒血清外,强调的是综合整体治疗尤其是蛇伤引起的肢体肿胀常成为临床后期治疗的主要问题.我院于2007年5~10月采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蝮蛇咬伤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陈思雄  陈清梅  董永盛 《蛇志》2021,(1):8-9,27
目的 探讨茂名地区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4~2019年我院收治的毒蛇咬伤患者1625例的临床资料,对毒蛇种类、性别、年龄、咬伤部位、咬伤地点、伤后就诊时间、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茂名地区主要致伤毒蛇为竹叶青蛇和眼镜蛇;受伤患者以41~70岁男性多见;被咬伤部位主要为腕关节、踝关节以下;咬伤地点多...  相似文献   

12.
毒蛇咬伤和毒虫咬(螯)伤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孝慎 《蛇志》2001,13(4):33-34
我院自 1 991年至今 ,诊治各类毒蛇咬伤 1 986例 ,毒虫咬 (螯 )伤 1 0 0多例。根据 1 0年来的临床工作经验 ,对毒蛇咬伤和毒虫咬 (螯 )伤的鉴别诊断体会如下。1 有毒蛇与无毒蛇的鉴别1 .1 毒腺 有毒蛇具有毒腺 ,无毒蛇不具有毒腺 ,毒腺是由唾液腺演化而来 ,位于头部两侧 ,眼的后方 ,包藏于颌肌肉中 ,能分泌出毒液 ,当毒蛇咬物时 ,包绕着毒腺的肌肉收缩 ,毒液即经毒液管和毒牙的管或沟 ,注入被咬伤对象的体内使之发生中毒。无毒蛇则无这一功能。1 .2 毒液管 毒液管是输送毒液的管道 ,连接在毒腺与毒牙之间 ,只有毒蛇才具备有毒液管。1 .…  相似文献   

13.
蛇伤一号合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蛇伤一号合剂的制备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以煎煮、浓缩法制备合剂,联合对症支持治疗毒蛇咬伤者3245例,口服合剂30ml/次,每天3次。结果 痊愈3152例,残愈29例,总有效率99.8%。结论 蛇伤一号合剂对各类毒蛇咬伤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蛇志》1990,(4)
我国劳动人民用中医和中草药治疗毒蛇咬伤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着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中医治疗毒蛇咬伤在理论和实践诸方面均有长足进展,随着各类蛇药的相继问世,蛇伤专著陆续出版,中医的毒蛇咬伤学术理论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今年10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外科学会、中国蛇协、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江西分会外科学会在江西南昌联合召开了  相似文献   

15.
蛇伤灵注射液治疗蛇伤4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美英 《蛇志》1999,11(4):72-72
蛇伤是夏季常见急症,为及时和方便治疗,我院将已故的陈老中医多年的经验方改制成“蛇伤灵”注射液,作为医院治疗蛇伤急救必备药品。自1989年开始至今该药在临床应用中未出现后遗症和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00例中,男212例,女188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7岁;咬伤上肢145例,下肢254例,头部1例;就诊时间最短30min,最长3天。1.2 诊断依据 (1)能明确辨认出是何种毒蛇咬伤;(2)咬伤部位有明显齿痕;(3)临床表现符合毒蛇咬伤症状特征。本组竹叶青蛇咬伤127例,龟头壳花蛇咬伤118例,烙铁头蛇咬伤126例,眼镜蛇咬伤25例,银…  相似文献   

16.
毒蛇咬伤66例药物治疗回顾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谢伟乾 《蛇志》2009,21(3):214-215
毒蛇咬伤病例在南方地区较常见,其中以眼镜蛇及银环蛇咬伤为多,占80%左右.其余依次为五步蛇、蝰蛇、竹叶青蛇、烙铁头蛇、眼镜王蛇、金环蛇、海蛇、蝮蛇。而一旦被毒蛇咬伤,病情凶险复杂.必须及时救治。本文对我院2007~2008年度收治的66例毒蛇咬伤病例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吴启才 《蛇志》1989,1(3):35-36
毒蛇咬伤伤口由于处理不当、治疗不及时或中毒量太大往往造成患肢溃烂坏死。严重者截指(趾)、截肢;轻者经过外科适当处理,一部分患者伤口可自愈;一部分却需靠植皮,方能消灭创面,不致于成为慢性溃疡。在实践中,我们摸索出应用营养液湿敷肉芽创面和新植皮法比1978年前旧方法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对照组:以1970~1977年毒蛇咬伤致患肢溃烂坏死需植皮36例,采用旧植皮法为对照组。其中五步蛇伤18例,眼镜蛇伤12例,烙铁头蛇伤2例,竹叶青蛇伤4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10例。实验组:1978~1987年毒蛇咬伤致患肢溃烂坏死需植皮56例,施以新植皮法为实验组。其中五步蛇伤38例,眼镜蛇伤14例,竹叶青蛇伤3例,烙铁头蛇伤1例。男性患者40例,女性16例。治疗方法对照组:溃烂创面按外科常规换药,有坏死组织就予以清除。脓液多,用攸锁纱布换药,脓液少  相似文献   

18.
魏水清  肖艳萍 《蛇志》2002,14(1):41-43
作者应用自制“蛇伤胶囊”治疗毒蛇咬伤病人3 95例 ,疗效满意 ,现将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 95例中 ,男 2 3 9例 ,女 1 5 6例 ,年龄最小 3岁 ,最大 71岁。其中眼镜蛇咬伤 1 41例 ,银环蛇咬伤 1 3 8例 ,五步蛇咬伤 2 6例 ,竹叶青蛇咬伤 9例 ,烙铁头蛇咬伤 76例 ,红眉蝮蛇咬伤 2例 ,湖南永州地区的“杂交银环蛇”咬伤 3例。1 .2 分型标准 根据 1 973年全国蛇伤经验交流会所订的关于毒蛇咬伤的病情标准分型和 1 988年5月 2 3日于中国桂林召开的“国际毒素”会议交流曹武君、劳伯勋所著的《毒蛇咬伤的临床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泉州地区毒蛇咬伤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及研究,为本地区毒蛇咬伤的防治、科研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查泉州市中医院2006~2011年毒蛇咬伤的病例资料,参考周边县市医院救治蛇伤病例,分别按地区,蛇伤种类,患者年龄、性别、职业,致伤月份,咬伤部位,受伤至就诊时间,严重程度,治疗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泉州地区毒蛇咬伤病例每年4~10月份均有发生,以7、8、9月份为蛇伤高峰期,占59.54%,且以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2)以南安市、晋江市、惠安县、安溪县、石狮市、洛江区及市区等发病率高,共1789例,占92.07%;发病率较低的是永春县、德化县,共154例,占7.93%。(3)主要致伤蛇种为竹叶青蛇,占71.8%。(4)患者职业主要为农民,占77%;男女比例为1.5∶1,男性略高于女性;发病年龄在1~88岁,主要集中在30~79岁(1793例,占92.28%)。(5)咬伤部位以四肢多见,占99.28%,尤以下肢较为多见,占58.93%。(6)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对偏低,重危症病例的比例逐年下降,总体预后较好,死亡率亦明显下降。结论泉州地区为毒蛇咬伤高发区,具有季节性、地域性等流行病学特点,建立泉州地区蛇类资源的生态分布,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治疗,对降低本地区毒蛇咬伤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汪炳炎 《蛇志》2015,(1):68-6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毒蛇咬伤患者采用抗蛇毒血清,中草药外敷、内服和西药抗菌消炎的中西结合方法治疗。结果 1707例蛇伤患者全部治愈,无1例截肢、截指(趾)。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各种毒蛇咬伤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