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北方中寒武纪的新三叶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57年笔者讨论山东博山寒武纪地层时,根据三叶虫化石,曾将这个地区的下寒武纪分为2个化石带,中寒武纪划分8个化石带(其中有4个亚带),同时并有许多新三叶虫列入文内。经过最近整理和研究后,先将中寒武纪各化石带重要新属及新种描述讨论于此。与博山关系较密切的辽东及河南的一些三叶虫亦加以描述和讨论。河北峯峯的一个新三叶虫因在1957年列过种名,亦在此作简略描述。其中共包括有6个新属,1个新亚属,20个新种和3个新变种。关于博山下寒武纪,尤其是毛庄层的新三叶虫,笔者将另文讨论。  相似文献   

2.
燕子石(一名蝙蝠石),学名三叶虫,是寒武纪的节肢动物.远在距今约五亿年前,三叶虫就衍生在大海之中,其家族之庞大、数量之多,是当时海洋生物之冠(约占60%),成了海国霸主.自奥陶纪以后,三叶虫逐渐衰落,二叠纪灭绝,无情的大自然遂将它们变成了化石.岩石中的三叶虫化石,不仅是研究生物  相似文献   

3.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早寒武世的化石群,除三叶虫有过报道(Troedsson,1937)外,其它门类的化石都很少研究。1977—1978年间,新疆地质局等单位组成的“新疆前寒武纪、寒武纪地层研究组”在库鲁克塔格地区进行大面积地质调查的过程中,章森桂、高振家等同志在下寒武统西大山组中采获了多门类动物化石,其中软体动物等送交笔者鉴定研究。文中所描述的化石主要采于库鲁克塔格西大山西大山组的紫灰色砂质灰岩中,计有3属3种,其中包括1新属、3新种。它们的名称如下:Helcionella xinjiangensis sp.nov.,Eocyrtolites radiatus gen. et sp. nov.和Cyrtodiscus?  相似文献   

4.
山西平鲁晚寒武世崮山期三叶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年10月,笔者在山西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第三分队大力协助下,在山西省平鲁县下水头公社中井村虎头山观察寒武纪地层剖面时,在上寒武统崮山组采集一批三叶虫化石标本,经研究,共计14个种,分属于10属、7科,其中有6新种,2新属和1属种未定。对参加野外工作的王枝堂、李书贤、吕广儒,和为本文化石标本照相的王金荣、崔跃云等同志,笔者在此深表谢意。  相似文献   

5.
山东博山下、中寒武纪地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1952年的冬天淄博地质队工作结束后,笔者曾赴博山西部姚家峪一带短期观察寒武纪地层,同时并逐层采集了若干寒武纪三叶虫化石。这里寒武纪地层出露完整、化石极为丰富,可惜后来因为下雪的缘故,上寒武纪的凤山统全部及长山统的上部未能进行  相似文献   

6.
新疆库鲁克塔格早寒武世古杯类早经报道,可惜标本丢失,未经详细研究。作者于1978年,随新疆地质局前寒武纪地层专题研究组前往该区,在他们的大力协助下,于莫合尔山北坡采获早寒武世化石一批,其中除古杯类外,还有三叶虫、腹足类、单瓣类、腕足类、软舌螺等,本文着重报道古杯类和它的地质意义。一、化石层位本区寒武纪地层,历经Norin(1928—1932)、胡冰等(1959)、张日东等(1959)研究,下统称西大山组,命名地点即莫合尔山北面的西大山(插图1),化石有“三叶虫Palaeolenus、Redlichia  相似文献   

7.
正张文堂,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对早古生代地层,三叶虫、叶肢介等门类化石尤有精深研究。他独著或作为主要编撰者的《中国的奥陶系》、《中国生物地层学》(英文版)、《中国的三叶虫》、《中国的叶肢介化石》、《西南地区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华北地区寒武纪三叶虫(英文)》、美《无脊椎古生物学大典》三叶虫分卷莱德利基虫亚目之修订(英文)等均为经典巨著。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澄江动物群"命名者和研究之先驱。  相似文献   

8.
最古老的三叶虫及一些古杯组合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叶虫是寒武纪地球上最特征、种类多、分布广、数量最多的动物,故寒武纪也有"三叶虫时期"之称.很长一个时期内,人们以三叶虫的出现,作为寒武纪开始的标志.只是近年来,才倾向于将最古老的多门类带壳动物化石的出现,作为寒武纪的开端.然而至今仍有人坚持以三叶虫的出现,作为寒武纪的开始,如在我国将寒武系的底界划在含三叶虫的筇竹寺组、或九老洞组、或水井沱组之下(湖北省地质局三峡研究组,1978,21-22页)(王宝琛,1978,5-6  相似文献   

9.
贵州北部奥陶纪三叶虫的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北部奥陶纪地层发育,化石极其丰富。近年来我队在进行区域地质调查时,测制了一些奥陶系剖面,采集了大量化石,其中三叶虫由笔者鉴定。现在选取几个新属种予以描述。其中有2个新种分属于Loshanella 和Metopolichas,还有2个新种分属于新属Lamproscutellum 及新亚属Remopleurides(Hastiremopleurides)。新种Loshanella renhuaiensis(sp.nov.)产于仁怀县杨村,与Asaphellus sp.共生,时代属早奥陶世早  相似文献   

10.
1977-1978年,宁夏地质局综合研究队及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在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珠斯楞海尔罕地区,开展泥盆系的研究工作,笔者得以搜集了一批三叶虫化石.在这批搜集品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一种头部前缘长有一排头刺,尾部颇长而具有波状边缘刺的新的镜眼虫类三叶虫,笔者命名刺镜眼虫属  相似文献   

11.
1977—1978年,宁夏地质局综合研究队及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在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珠斯楞海尔罕地区,开展泥盆系的研究工作,笔者得以搜集了一批三叶虫化石。在这批搜集品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一种头部前缘长有一排头刺,尾部颇长而具有波状边缘刺的新的镜眼虫类三叶虫,笔者命名刺镜眼虫属(Echino-  相似文献   

12.
宜昌地区庙坡组的笔石和三叶虫等,研究较详,对腕足动物的材料,尚无全面的研究与报道。关于奥陶系二分这一问题,庙坡组的腕足动物群也是重要佐证之一。笔者于1978、1979年,参加三峡地区奥陶纪地层研究工作,较详细地收集了该区庙坡组的腕足类化石。经鉴定有18属、25种,其中9新种、4未定种。  相似文献   

13.
内蒙伊克昭盟棹子山区域下奥陶纪的头足类化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54年9—11月间,笔者随同卢衍豪、穆恩之到内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棹子山一带详测寒武纪及奥陶纪地层剖面,并系统地采集了一些化石标本,其中有三叶虫、笔石、头足类、腕足类,腹足类和介形类等。头足类化石,经笔者初步研究,共得11个属,23个种,其中包括一个新属、6个新种,兹列其名单如下:Polydesmia zuezshanensis Chang (新种)(CD74)Polydesmia yilehetoensis Chang (新种)(CD74)Polydesmia sp.A (CD74)Polydesmia sp.B (CD73a)Ormoceras sp.A (CD74)Ormoceras sp.B (CD74d)Ormoceras(?)sp. (CD74c)Endoceras sp. (CD74)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描述的上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为赵家骧、董南庭、高存礼、张有正、申庆荣等同志在安徽北部滁县的西南约十里的琅玡山所发现的,经笔者鉴定有下列4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寒武纪三叶虫分布颇为广泛,种类极其繁多,并经过很好的研究。寒武纪三叶虫的研究对中国古老地层的认识起着重要的作用。最早开始研究三叶虫的中国古生物学家是孙云铸教授。他在1924和1935年发表了两本关于中国北部寒武纪三叶虫方面的巨大专刊,并在专刊中描述了许多新属和新种。孙云铸详细地研究了上寒武纪的地层,并划分出化石带。这种划分甚至在目前应用上也没有多大的改变。此外,有关动物化石羣以及在地层方面,他都提出过许多新的和有价值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中奥陶纪介形类化石最初发现于辽宁省太子河流域本溪县田师付附近;标本系1950年东北地质调查队杨敬之、穆恩之二先生采自中奥陶纪马家沟下部不纯的深灰色虫迹石灰岩中。仅有Bollia sinensis 及Bollia taitze(?)oensis 两种,种的个体分布相当普遍;与头足类Armenoceras,Steroplasmoceras,腕足类Rafinesquina,Dalmanella及三叶虫、苔藓虫等共生。1951年杨敬之、穆恩之二同志调查鄂西地质时在湖北长阳杨柳屯中奥陶纪艾家山层的上部又发现了介形类化石一层,个体虽甚丰富,但仅有Euprimitia sinensis 一新  相似文献   

17.
张文堂教授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长期以来,他主要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作,他主要的成就和贡献是早古生代地层和三叶虫动物群的研究。在叶肢介化石研究方面亦有重要的贡献。他第一篇毕业论文是《河北开平盆地奥陶纪三叶虫》,发表于1949年《中国地质学会志》24期。文中报导和研究了我国华北奥陶纪重要的三叶虫属种,如古等称虫Eoisoletus,小栉虫Asaphellus等,  相似文献   

18.
正张文堂教授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长期以来,他主要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作,他主要的成就和贡献是早古生代地层和三叶虫动物群的研究。在叶肢介化石研究方面亦有重要的贡献。他第一篇毕业论文是《河北开平盆地奥陶纪三叶虫》,发表于1949年《中国地质学会志》24期。文中报导和研究了我国华北奥陶纪重要的三叶虫属种,如古等称虫Eoisoletus,小栉虫Asaphellus等,广泛被后世  相似文献   

19.
大兴安岭中段奥陶纪的腕足化石还未报道过。1978—1980年期间,吉林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四分队唐守贤、林质彬等于伊尔施北的三角山一大山一带实测了含有奥陶纪腕足类、苔藓虫等化石的地层剖面,自下而上新建立了中奥陶世断岩山组、晚奥陶世三角山组及大山组三个地层单元。  相似文献   

20.
安徽潜山盆地早第三纪叶肢介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于1981年6月与安徽省地质局327地质队李继超工程师前往江苏六合冶山,观察寒武系剖面时,在冶山东部下寒武统深灰色薄层灰岩中,找到金臂虫、三叶虫(Redlichia,Pa-raprotolenella 等)(图版Ⅰ)、无铰纲腕足类以及软舌螺类等化石。金臂虫化石系在本区寒武系第一次发现,也是江苏省境内首次发现。该标本经笔者研究为一新属——Yeshanella。这不仅丰富了金臂虫类化石资料,而且为研究我国东部金臂虫类化石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