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目的:探讨湖湘流派五步法小儿推拿改善脾虚型小儿泄泻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长沙县妇幼保健院2022年5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脾虚型泄泻患儿分为对照组(n=34,常规治疗联合捏脊疗法)和观察组(n=34,常规治疗联合湖湘流派五步法小儿推拿)。对比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腹泻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久泻不止、大便稀薄、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泻消失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出现皮肤破溃,红肿痛,斑丘疹等不良反应,同时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小便常规、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湖湘流派五步法小儿推拿治疗脾虚型小儿泄泻,可促进临床症状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数字化康复系统对于小儿脑瘫拇内收畸形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普陀区残联系统下脑瘫患儿21例及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门诊家庭康复每月随访的脑瘫患儿21例,将其分成两组,每组21例。对照组由家长行常规OT训练后佩戴为患儿定制的拇外展支具进行治疗,治疗组除以上治疗外加用数字化康复系统随访治疗。三个月后,对疗效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两组拇指内收肌肌张力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分别为90.5%和81%,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PROM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PRO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MFM比较两组治疗后FMFM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FMFM显著高于(P0.01)。结论:家庭(社区)数字化康复系统干预可有效提高小儿脑瘫拇内收畸形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浅述中医敷贴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贴敷配合小儿推拿疗法,对照组口服西药思密达。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86%。结论:绿色无毒的中医敷贴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效果好,并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氧康复运动联合中药口服对脑瘫患儿血清NSE、EF-1、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变化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8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及康复锻炼,实验组予以有氧康复联合中药口服治疗。比较各组患儿治疗前后糖化分解烯醇酶NSE、内皮素EF-1、1,25-二羟维生素D3、食欲、排便、面色、体质、淀粉酶等水平变换情况。结果:实验组NSE及EF-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1,25-二羟维生素D3及微量元素、淀粉酶、体质体征水平高于对照组,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康复运动联合健脾益气的中药汤药口服可降低脑瘫患儿血清NSE及EF-1间接促进神经系统恢复,且加速1.25-二羟Vit D3合成效率,促进患儿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及代谢,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脾氨肽对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CMV-DNA载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8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对症支持治疗,并给予等量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口服脾氨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CD4~+、CD8~+、CD4~+/CD8~+水平和尿CMV-DNA载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70.21%)(P=0.01),血清CD4~+和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尿CMV-DNA载量和血清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氨肽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纠正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降低CMV-DNA载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小儿脾肾气虚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脾肾气虚型肾病综合征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强的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月。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两组24h尿蛋白、总胆固醇(TC)、血浆白蛋白(Alb)以及肾功能指标包括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肌酐清除率(Ccr)。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TC、BUN及Scr水平低于治疗前,Alb、Ccr水平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上述各指标水平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小儿脾肾气虚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肾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蛇志》2019,(2)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效果。方法收集儿科病房的痰热闭肺型小儿肺炎喘嗽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小儿推拿手法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均为100.0%;治疗组治愈率(67.7%)明显高于对照组(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推拿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疗法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小儿夜啼的疗效及对睡眠质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到2021年8月期间石家庄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夜啼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色球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小儿推拿疗法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各为60例。对比两组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睡眠质量、生长发育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1周后啼哭、腹喜按摩、睡喜蜷曲、四肢欠温、大便稀溏、小便色清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1周后白天睡眠时间、夜间睡眠时间更长,夜间清醒时间更短,夜醒次数更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年龄别体质量Z值(WAZ)、年龄别身长Z值(LAZ)、身长别体质量Z值(WLZ)和头围Z值(HCZ)更大(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小儿推拿疗法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小儿夜啼,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分泌性中耳炎致小儿听力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8例2016年1月-2017年8月于我院诊治的分泌性中耳炎致听力损伤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综合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耳部按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气导、骨导听阈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综合组有效率为79.55%,显著高于对照组(56.82%,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0.25-0.8 Hz各频率下气导听阈值及2.0和4.0 kHz下骨导听阈值均显著降低(P0.05),且综合组患儿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即联合感音训练、耳部按摩、音乐感知及运动训练对分泌性中耳炎致小儿听力损伤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患儿气导、骨导听阈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正确治疗及护理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7例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对所有患者采用了正确治疗及相关护理,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67例患儿中,有64例好转痊愈,治愈率为95.52%,3例复发,复发率为4.47%,本文研究患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应及时诊断和治疗,同时给予患儿适当的护理,能有效患儿痛苦,防止并发症发生,促进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通过运用Alberta婴幼儿运动量表评估并且治疗脑瘫高危儿,探讨婴幼儿早期运动发育的评价方法。方法:从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儿保康复科普通门诊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确诊的脑瘫高危儿中选取24例脑瘫高危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治疗组通过量表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对照组仅进行康复随访,评估三个月后患儿运动发育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三个月后,两组Alberta分值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Alberta分值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用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指导评估、治疗脑瘫高危儿,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训练对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脑瘫)患儿智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12月到2018年12月选择在本院儿保科门诊就诊的脑瘫患儿13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给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训练,两组康复观察3个月,记录智力及肢体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5 %,高于对照组的83.6 %(P<0.05)。两组康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GMFM)评分都高于康复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康复后的适应与语言行为评分都高于康复前(P<0.05),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康复后的F波振幅高于康复前(P<0.05),阈值低于康复前(P<0.05),康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也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关节促进训练在脑瘫患儿的应用能促进改善智力及肢体功能,重建患儿的肌电功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平衡控制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康复科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感觉统合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脑瘫患儿的平衡控制功能、步态、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GMFM-88)D区和E区的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Rivermead活动指数、Berg平衡量表得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儿的Rivermead活动指数、Berg平衡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步行足长、步速明显增加,步宽明显减小(P0.05),且观察组患儿步行足长、步速大于对照组,步宽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GMFM-88 D区、GMFM-88 E区得分均分别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GMFM-88 D区、GMFM-88 E区得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平衡控制功能、步态以及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性瘫痪并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普通门诊确诊的脑瘫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仅给予言语训练治疗,治疗组给予体外反搏联合言语训练治,以4周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版儿童语言发育评定法s-s法、Gesell发育评分法评价和比较患儿言语发育商和认知发育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言语发育商和认知发育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言语发育商和认知发育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体外反搏联合言语训练较单纯言语训练可更有效改善脑瘫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言语发育和认知发育。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联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1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tDCS治疗。采用采用关节活动度量角器测定腕关节背伸关节活动度(AROM) ,采用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评估患儿的双上肢精细操作能力,采用Peabody 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评定双手精细运动功能,采用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定量表(MAS)评估患儿患侧上肢肘关节肌张力状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差异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AROM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ARO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FMFM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F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FMQ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FM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M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M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腕关节背伸关节活动度、双上肢精细操作能力、双手精细运动功能和患侧上肢肘关节肌张力,对精细运动功能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语言发育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4例我院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患儿给予rTMS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采用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S-S法)评价治疗前后患儿的语言发育能力,采用踝关节活动度及GMFM-88粗大运动功能测试表评估治疗前后患儿的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语言理解商与表达商较治疗前均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7.8%,高于对照组的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踝关节活动度均增加,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88评分均增加,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GMFM-88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康复方法可以促进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语言发育能力及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