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及对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地氯雷他定。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咽鼓管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咽鼓管功能不良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咽鼓管功能恢复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气骨导差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1周及1月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可减少渗出和中耳积液潴留,有效改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咽鼓管功能,促进听力恢复。  相似文献   

2.
钟伦坤  孙永东  胡文健  陈隆晖  刘梦颖 《生物磁学》2013,(25):4874-4876,4899
目的:研究慢性中耳炎患者术后听力改善及其可能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访自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于本院耳鼻喉科进行慢性中耳炎手术的患者,将随访资料的病例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置入PORP病例术后气导听阈平均39.6±14.9dB,较术前,提高平均为13.9±13.2dB(P〈0.001);平均气骨导差为20.5±8.5dB,气骨导差改变平均为8.8±10.7dB(P〈0.001)。术后气导听阈改善在0.5KHz,1KHz,2KHz三个频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而气骨导差改善显示2KHz的改善不及0.5KHz,1KHz的气骨导差改善((P〈0.001)。6例行颞肌筋膜鼓膜成型术病例术后气导听阈平均21.1±4.3dB,较之术前提高平均为13.6±7.2dB(P〈0.05),平均气骨导差为11.1±4.2dB,气骨导差改变平均为6.7±4.2dB(P〈0.05)。结论:置入PORP、颞肌筋膜鼓膜成型术均可明显改善听力。慢性中耳炎手术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羟基磷灰石假体听骨对于听力改善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腺样体手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分泌性中耳炎合并腺样体肥大患儿80例(160耳),将其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手术组患儿给予腺样体消融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儿进行保守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手术组治愈72耳,好转6耳,治疗总有效率为97.5%,而对照组治愈8耳,好转20耳,治疗总有效率为35%,较手术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腺样体切除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途径,治疗中应尽可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恢复和保护咽鼓管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TUO)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的疗效,并分析影响听力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在邯郸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21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108,接受传统手术治疗)和B组(n=110,接受TUO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听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收集B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听力恢复的相关因素。结果:B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气骨导差、骨导听阈、气导听阈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根据听力恢复情况分为良好组(n=75)和不良组(n=3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听力恢复与咽鼓管、镫骨情况、鼓室黏膜、人工听骨材料、鼓膜张肌腱、听骨链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听骨链病变、镫骨仅剩底板、咽鼓管不通畅、人工听骨材料为生物陶瓷、无鼓膜张肌腱是听力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UO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听力。听骨链病变、镫骨仅剩底板、咽鼓管不通、人工听骨材料为生物陶瓷、无鼓膜张肌腱为听力恢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数字化康复系统对于小儿脑瘫拇内收畸形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普陀区残联系统下脑瘫患儿21例及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门诊家庭康复每月随访的脑瘫患儿21例,将其分成两组,每组21例。对照组由家长行常规OT训练后佩戴为患儿定制的拇外展支具进行治疗,治疗组除以上治疗外加用数字化康复系统随访治疗。三个月后,对疗效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两组拇指内收肌肌张力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分别为90.5%和81%,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PROM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PRO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MFM比较两组治疗后FMFM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FMFM显著高于(P0.01)。结论:家庭(社区)数字化康复系统干预可有效提高小儿脑瘫拇内收畸形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穴位针灸联合泼尼松治疗无听力变化耳鸣的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 (5-hydroxytryptamine,5-HT)、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20年1月所收治的160例无听力变化的耳鸣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波尼松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穴位针灸联合泼尼松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式治疗无听力变化的耳鸣疗效、听力障碍分级以及对血清5-HT、GABA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气导平均听阈水平、耳鸣程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气导平均听阈水平、耳鸣程度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8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53.75 %(P<0.05);研究组的听力恢复正常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听力障碍人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轻度听力障碍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各神经递质含量(5-HT、GABA)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5-HT、GABA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穴位针灸联合泼尼松治疗无听力变化耳鸣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听力、耳鸣,调节中枢性神经递质含量,疗效明显优于单独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外用凝胶联合耳内镜下软骨-软骨膜修补术治疗鼓膜大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一医院接受诊治的鼓膜大穿孔患者120例。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耳内镜下软骨-软骨膜修补术,研究组接受重组牛bFGF外用凝胶联合耳内镜下软骨-软骨膜修补术。对比两组愈合情况、听力情况[骨导听阈、气导听阈、气骨导差(A-B gap)]、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愈合例数高于对照组,平均愈合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骨导听阈、气导听阈、A-B gap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dTNF-α、IL-1β、IL-6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牛bFGF外用凝胶联合耳内镜下软骨-软骨膜修补术治疗鼓膜大穿孔,可缩短鼓膜愈合时间,改善患者听力,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地塞米松与盐酸氨溴索对分泌性中耳炎纤维连接蛋白(Fn)影响及临床疗效,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研究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9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复发率、鼓室积液发生率、各频率骨导阈值变化、Fn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和有效分别为21例和18例,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频率骨导阈值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频率骨导阈值水平均优于对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和耳积液中Fn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C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和耳积液中Fn和PC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和鼓室积液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血清和耳积液中Fn、PCT水平,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对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听力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OM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20)与研究组(n=120),对照组给予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0.5KHz、1.0KHz、2.0KHz频率下的气导听力水平、鼓室压及CD4+、CD8+、CD4+/CD8+水平,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67%(104/120),高于对照组的70.83%(85/12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0.5KHz、1.0KHz、2.0KHz的气导听力水平以及鼓室压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8+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SOM患者疗效确切,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及听力水平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鼻咽癌调强放疗致鼻口等相关并发症的防治作用,用随机数字法将行调强放疗治疗的80例鼻咽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放疗期间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干预,对照组常规生理盐水干预,比较两组放疗前后气导听阈变化、放疗后鼻咽粘膜反应程度、不同放射剂量III度黏膜损伤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放疗结束后语言频区平均气导听阈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放疗结束后鼻咽黏膜反应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放疗剂量31~50 Gy、51~70 Gy时3度黏膜损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耳炎、副鼻窦炎、鼻腔粘连、后鼻孔狭窄及咽喉干燥感发生率分别为27.50%、57.50%、15.00%、10.00%、22.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0%、87.50%、37.50%、30.00%、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调强放疗治疗期间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干预能明显减轻患者鼻咽黏膜损伤程度,有效减少鼻咽口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乳突根治术联合后上壁重建对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听力改善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2例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改良组(n=31)和对照组(n=31)。改良组采用改良乳突根治术联合后上壁重建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乳突根治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听力情况、术后干耳所需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气骨导差、气导听阀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降低,并且改良组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改良组患者的术后2周、4周、8周干耳率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干耳所需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改良乳突根治术联合后上壁重建应用于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当中,可提高患者听力,降低并发症,还可提高患者干耳率,缩短干耳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对分泌性中耳炎(SOM)患儿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SOM患儿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中文版本《慢性耳病调查量表》(CCES)、中耳炎儿童生活质量调查问卷(OM-6)评分和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我院2016年1月到2019年8月收治的300例SOM患儿行鼓膜置管术前术后进行评分,比较分析鼓膜置管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后,患儿CCES各项目分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患者OM-6调查问卷评分在听力丧失、情感障碍、身体疼痛、活动限制及家长担忧五个方面分值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男患儿CBCL调查在抑郁、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分裂样及强迫性六个方面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患儿CBCL调查在抑郁、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及分裂强迫五个方面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M患儿鼓膜置管术后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明显,鼓膜置管术是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患儿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耳炎一期鼓室成形术后听力重建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2008年6月至2019年9月在本院耳鼻咽喉科进行手术治疗的中耳炎患者7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乳突切除和鼓室成形术,其中行上鼓室切开+鼓室成形术3例,行完桥式乳突切除+鼓室成形术2例,行完壁式乳突切除+鼓室成形术25例,行开放式乳突切除+鼓室成形术40例;行Ⅰ型鼓室成形术24例,行Ⅱ型鼓室成形术42例,行Ⅲ型鼓室成形术4例;用颞肌筋膜修补鼓膜的29例,用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41例。计算术前和术后气骨导间距(air-bone gap),即500 Hz、1 KHz、2 KHz和4 KHz 4个频率气导均值与骨导均值的差,术后气骨导间距不大于20 dB为有效,归于有效组,大于20 dB为无效,归于无效组。结果:有效例数为42例,无效例数为28例,有效率为60%。将术前和术后气骨导间距进行配对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显著性相关(P0.05)。将术后听力效果(即有效和无效)作为因变量,以病人性别、病人年龄、病程、随访间隔、中耳炎种类、手术类型、鼓室成形类型和修补材料作为自变量,行Logisitic回归分析,未能发现对术后听力效果有影响的因素(P0.05)。结论:大多数患者受益于一期听力重建,部分患者听力重建效果不佳,其成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程度与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医师对分泌性中耳炎作出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239例住院手术切除腺样体的儿童,常规行鼻咽侧位片、声导抗检查;部分伴耳部症状、声导抗显示C型曲线或查体可疑鼓室积液征者行颞骨CT检查或术中行鼓室穿刺。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程度及咽鼓管咽口情况的相关性。结果:在239例腺样体肥大儿童中,经鼓室穿刺证实合并分泌性中耳炎者34例(63耳,14.2%),其中鼓室曲线呈B型者33耳(52.4%),C型(-200 dapa)者10耳(15.9%),C型(-200 dapa)者20耳(31.7%)。结果表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与腺样体肥大程度及咽鼓管园枕受压迫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声导抗检查不能作为分泌性中耳炎诊断的金标准,必要时可行颞骨CT明确诊断;对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的儿童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为其主要疗法,配合鼓室穿刺多可治愈,对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行鼓室置管术,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比较耳内镜与显微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并分析术后短期内听力恢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均接受Ⅰ型鼓室成形术治疗,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耳内镜组(81例)和显微镜组(77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6个月的听力恢复不良发生率。收集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短期内听力恢复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鼓膜穿孔发生例数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耳内镜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显微镜组,术中出血量、医疗费用、干耳时间>1个月例数、耳廓麻木发生例数少于显微镜组(P<0.05)。耳内镜组、显微镜组术后6个月的听力恢复不良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后6个月听力恢复效果与鼓室黏膜、鼓膜张肌腱、咽鼓管情况、是否鼓室硬化、听小骨周围是否肉芽包裹、术前鼓室内是否有脓性分泌物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鼓膜张肌腱缺损、咽鼓管不通、鼓室硬化、听小骨周围肉芽包裹、术前鼓室内有脓性分泌物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后短期内听力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与显微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相比,耳内镜下进行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此外,患者术后短期内听力恢复效果受到鼓膜张肌腱、咽鼓管、鼓室硬化、听小骨周围肉芽包裹、术前鼓室内脓性分泌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训练对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脑瘫)患儿智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12月到2018年12月选择在本院儿保科门诊就诊的脑瘫患儿13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给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训练,两组康复观察3个月,记录智力及肢体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5 %,高于对照组的83.6 %(P<0.05)。两组康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GMFM)评分都高于康复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康复后的适应与语言行为评分都高于康复前(P<0.05),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康复后的F波振幅高于康复前(P<0.05),阈值低于康复前(P<0.05),康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也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关节促进训练在脑瘫患儿的应用能促进改善智力及肢体功能,重建患儿的肌电功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