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9年4月份,在阿里泰克举行的在饲料工业中生物技术第五次年会上,发言人预言,在未来将大范围应用生物技术. 爱尔兰Galway大学的担尼斯·海顿博士报道,科学家们现在已经获取了这些知识,并有能力来切割遗传密码DNA,“几乎就象缝制一件新衣服一样”. 他解释道,将DNA连接在一起能准确地生产出所需类型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具有消费者们所需要的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2.
病毒是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的,每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在病毒繁殖的过程中,蛋白质的合成和核酸的复制是分别由两套不同的机器来完成的。当蛋白质和核酸分别合成之后,两者如何结合以形成具有感染性的病毒粒子?这一问题早就引起病毒学家的兴趣而至今尚未完全得到解答。病毒核酸包装(packaging or encapsidation)就是指核酸与结构蛋白相互结合的过程。其机制的阐明将能为研究蛋白质、DNA和  相似文献   

3.
细胞生物学1.删除2 .1,3,5 ,6 ,73.删除4 .2 ,6  2 ,3,4 ,5  6  1,3,5  1,3,5  8  75 .A   B6 .A  B  C   E  D  F7.7a.(1) 5 80   (2 ) 3407b. 8.DNA解旋酶 2引发酶 1DNA聚合酶 有 3′- 5′外切核酸酶活性 5DNA连接酶 4拓扑异构酶 DNA聚合酶 有 5′- 3′外切核酸酶活性 39.   C)   · H      · H      ·E      ·F10 .RNA聚合酶 DNA聚合酶 聚合酶在 DNA区域开始识别和结合 A B聚合方向 D D酶在模板链上移动的方向 C C核苷酸底物加到生长链上的核苷酸类型 F E3′- 5′外…  相似文献   

4.
科技文摘     
遗传密码不是所有生物共通的吗? 遗传密码在所有生物中都是相同的这一点已成为常识,也是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之一。但最近据说在线粒体的DNA中发现了三个与一般不同的密码,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线粒体中的翻译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合成可以完全独立地进行。线粒体的DNA序列中第一个确定的是编码酵母ATP ase的第9个亚基的部位。这个密码子的第三个  相似文献   

5.
作者建立了离体培养君子兰雄配子体的简易方法并观察了其发育过程。应用核酸、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和放射自显影技术,研究不同发育阶段雄配子体的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发现四分孢子释放以后,DNA 的合成仅在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内进行;散粉前96小时至精细胞形成,营养核、生殖核和精于核中均未见~3H-胸苷掺入。RNA 和蛋白质合成的动态相似,各有三次高峰和两次停顿。抑制剂的种类和加入的时间、数量对发育的影响不同,显示了 DNA、RNA 和蛋白质合成间及生物大分子合成与雄配子体形态发育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当蛋白质特异性的修饰涉及一处或几处 DNA 突变时,用合成的寡核苷酸可以实现该蛋白质遗传密码的突变。DNA 的修饰可以包括单个碱基突变、单个或任何多个重组 DNA 的插入或缺失、这个技术的通用性是因为可以体外合成控制突变的寡核苷酸短链。  相似文献   

7.
多核苷酸磷酸化酶(Polynucleotide phospho-rylase——Polyribonucleotide:Orthophosphate nuc-leotidyltransferase——E.C.2.7.7.8,以下简称PNPase)是一个很重要的酶,自1955年被Ochoa等发现以来,它在核酸研究的许多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早期利用它合成的多或寡聚核苷酸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证实了Watson-Crick关于DNA的双螺旋结构理论,阐明了遗传密码及其阅读方向。最近以来,它对特定顺序寡核苷酸的人工合成和RNA的结构分析等起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PNPase所合  相似文献   

8.
核酸的荧光染料——菲啶溴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啶溴红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荧光染料,它与核酸有特异的结合能力,对体内核酸(DNA和RNA)的合成以及与核酸有关的多聚酶和转录酶都有抑制作用,并具有抗病毒活性和诱发突变的性能。最初菲啶溴红是一种抗锥虫药物,后来观察到它有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功能。1964年Le Pecq等人发现菲啶溴红与核酸结合后,其荧光强度显著增高,引起人们的重视。此后对菲啶溴红-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一  相似文献   

9.
(续 2 0 0 1年第 3期第 43页 )实验三 生物化学试题 :DNA和染色剂样品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注意 :3个学生使用 1个电泳电源 ,在加样以后除去电泳槽下的黑纸 (图 1)。图 1  引言 :电泳是用于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的 1种分析方法。分子的净电荷在所应用的电场中影响它的迁移速度 ,电泳技术就基于这种原理。琼脂糖凝胶电泳用于提供如下信息 :·用于分离 DNA和 RNA的鉴定·用于检验 DNA的纯度·用于检验核酸的构型·用于鉴定 DNA的大小纯的琼脂糖是粉状的 ,在室温下是不溶于水的 ,为了溶解它 ,给 1个沸水浴。当开始冷的时候 ,它是 1个多聚体的…  相似文献   

10.
本实驗初步观察了大黃酸和大黃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氨氮的同化利用,氨基酸的氧化脫氨和轉氨作用的影响。(1)大黄酸和大黄素对金黃色葡萄球菌在葡萄糖-肉湯培养基中RNA、DNA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1抑菌单位濃度的大黄酸(15微克/毫升),其抑制百分率分別为90、84和72;大黄素(10微克/毫升)分別为100、100和93。(2)叶酸对大黄素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的合成有拮抗作用,大黃素在最低抑菌濃度(3.6×10~(-5)M),叶酸濃度为5.6×10~(-4)M时,可使RNA和DNA的合成分別恢复47&和40%。(3)大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含葡萄糖和硫酸銨培养基中氨氮的同化也有抑制作用,在最低抑菌濃度抑制率为92%。(4)大黄素即使高至200微克/毫升的濃度,对金黃色葡萄球菌谷氨酸-丙氨酸轉氨作用的影响不明显。(5)大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氨基酸的氧化脫氨具有抑制作用,对谷氨酸和精氨酸的抑制最强,甘氨酸和丙氨酸次之,門冬氨酸和絲氨酸最弱。对耗氧和脫氨的抑制有平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荧光染料菲啶溴红(简称EthBr或EB)与核酸(DNA、RNA和双链多聚核苷酸)有特异的结合能力,它能反映核酸的量与结构的变化,对体内核酸的合成和有关的核酸酶有抑制作用。菲啶溴红原是五十年代合成的一种抗锥虫药物,1964年发现它与核酸结合后荧光显著增强的现象以来,即被广泛地用作核酸的一  相似文献   

12.
唐魏  吴绛云 《生物技术》1991,1(1):34-38
在获得比较理想的平贝母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液体闪烁计数技术测定了平贝母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子叶胚和成熟胚等时期的DNA、RNA和蛋白质合成动态,实验表明,从球形胚到子叶胚,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速度递增。在子叶胚前期RNA合成达到高峰,在子叶胚期蛋白质合成达到高峰,在子叶胚后期DNA合成达到高峰,核酸与蛋白质合成速度的变化与胚体细胞增殖及器官分化相关联。  相似文献   

13.
在杉木胚胎分化期至成熟期,每个雌配子体总核酸和DNA,RNA含量在初期增加,后期则随着胚的分化发育逐渐下降,而蛋白质和类脂则一直上升。每胚总核酸、DNA,RNA则相应增加,而蛋白质、类脂的含量和干重亦逐渐增加。在胚分化早期RNA的迅速合成与细胞的分化及器官形成有关。但以胚干重为单位的DNA、RNA含量却随着胚的发育而有所减少;蛋白质含量先增加,至成熟后才下降。授粉前的胚珠,以及雌配子体、胚中都发现有凝集素存在。  相似文献   

14.
答:自然界中被发现的病毒已逾千种(估计占总种数的1%)。关于它们是进化还是退化产物的问题,在70年代前一直争论不休。直到1972年,Diener发现类病毒之后,学者们才基本上统一了看法。普遍认为:非生命物质首先进化成只含核酸的类病毒;类病毒再进化成有蛋白质外壳包围着核酸的病毒;由只含一种类型核酸的病毒,进化成同时含DNA和RNA的衣原体、立克次体、  相似文献   

15.
1901以前包括孟德尔在内很多出色的科学家都无缘这项伟大的荣誉{1946穆勒美国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发现X射线可以人工诱导基因突变1959科恩伯格美国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发现RNA和DNA的合成机制1965雅各布尔沃夫莫诺法国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有研究有关酶和细菌合成中的遗传调节机制1968霍利霍拉纳尼伦伯格美国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研究遗传信息的破译及其在蛋白质合成方面的机能1975巴尔第摩杜尔贝克泰明美国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在肿瘤病毒方面的研究1980贝纳塞拉夫斯内尔多塞一-美国美国法国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从事细胞表面调节免疫反应的遗传…  相似文献   

16.
某些核酸和蛋白质大分子合成抑制物是动物细胞干扰紊合成的有效超诱导物,它们在抑制DNA或蛋白质合成的同时,明显地促进其干扰素的合成。丁酸钠能可逆地抑制细胞增殖,并使组蛋白乙酰化,抑制DNA合成。它对人的类淋巴母细胞干扰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7.
体细胞胚发生的生化基础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胚性细胞分化和分裂过程中ATP酶活性和分布的动态变化表明,这些胚性细胞进行着旺盛的主动物质吸收和活跃的新陈代谢过程。在多种植物的体细胞胚发生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与同工酶的种类都高于对照,而且在大麦中发现过氧化物酶、酯酶和酸性磷酸酶同工酶的结合应用可以作为体细胞胚发生的标志酶。胚性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组分远高于或多于非胚性愈伤组织。大多数材料中都存在45kD-55kD的胚胎发生特异性蛋白质组分。而且在体细胞胚发生中蛋白质和核酸代谢动态呈规律性变化,首先是RNA合成速率增加,继而是蛋白质的迅速合成,并在胚性细胞分化和发育过程中一直保持相对较高水平,其中mRNA种类丰富,不同发育时期mRNA种类不同,因此转译形成多种蛋白质。DNA的代谢相对较稳定,但在胚性细胞系中DNA合成量仍高于非胚性细胞系。加入蛋白质或核酸合成抑制剂,不仅抑制了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同时也抑制了体细胞胚的发生与发育,而且抑制剂加和时间愈早,影响愈严重。由此表明,蛋白质与核酸的合成为体细胞胚的分化和发育奠定了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8.
第一期部分柔性的核酸双螺旋构象的模型化研究…………………………李 光 温元凯(1)稳态白噪声对豚鼠听觉脑干诱发反应(ABR)功率谱的影响……………………………… ·,…………··,………………·郭连生 杨宜林 戚以胜 弓志奇 刘红光(5)生物组织 X光照片的层析合成法的研究…………………………··、齐翔林 汪云九(10)pH对紫膜表面电位的影响,…··生文君谈gjk张衡涛张 克 石志远 刘树森(14)甜菊叶片细胞微体晶体立体构型研究—………·刘 丹 陈睦传 洪维床 汪德耀(18)3一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弧变性全位与半位修怖酶的比较…·、…………  相似文献   

19.
七星瓢虫成虫脂肪体核酸代谢与生殖滞育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微量萤光法测定七星瓢虫成虫繁殖期、滞育期脂肪体核酸、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繁殖期雌虫卵巢发育Ⅰ和Ⅱ级时RNA/DNA比值分别为2.47和4.50;卵巢发育至Ⅲ级时RNA/DNA比值出现高峰为8.44,Ⅳ级时降为3.60,产卵后显著下降至1.76。所以脂肪体RNA/DNA比值可做为卵黄蛋白合成的一项指标。 成虫羽化后,以短光照(每日9小时光照,15小时黑暗)诱导成虫滞育,测定预滞育期RNA/DNA比值及蛋白质含量分別为3.16及59微克/毫克脂肪体;进入滞育期则分别降为1.24和14微克/毫克脂肪体;滞育结束后RNA/DNA比值上升为7.04,蛋白含量为133微克/毫克脂肪体。 成虫繁殖期与滞育期不同阶段脂肪体核酸、蛋白量的差异反映卵黄蛋白合成水平。核酸蛋白质含量低可做为滞育出现的信号。而滞育结束后RNA/DNA及蛋白含量的增加,可做为滞育结束的一个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0.
名词解释     
遗传密码决定生物遗传性的主要物质是DNA,它由四种含不同核酸碱基的核普酸组成,的结构决所合成的蛋白质的结构。每任意联在一起的三个核普酸单位决定蛋白质中一种氨基酸DNA的这种对应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长链,贮存着决定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信息,人们把它叫做传密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