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3 毫秒
1.
以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为材料,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营养液不同pH值(4.0、5.0、6.0、7.0、8.0、9.0)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pH 6.0条件下,非洲菊叶片和根系的鲜重、干重均最大,叶片数多于其他处理,且增加幅度较大;叶面积最大且叶面积增长最快.(2)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 pH 4.0~7.0处理非洲菊的叶绿素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pH 8.0和pH 9.0处理的叶绿素含量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pH 6.0处理的非洲菊在培养30 d时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3)在培养45 d时,pH 6.0处理的SOD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根系活力在pH 4.0~7.0处理呈持续上升趋势,在pH 8.0和pH 9.0处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在pH 6.0的微酸性环境下非洲菊的生长状态良好,pH 8.0和9.0的碱性环境对非洲菊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叶片发黄;培养介质pH值可能是非洲菊定植后叶片黄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镉胁迫对芥蓝根系质膜过氧化及ATPase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爱珍 《生态学报》2012,32(2):483-488
水培条件下,以“香港白花”芥蓝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4种不同浓度镉(0、1.0、2.0、4.0、8.0 mg/L Cd)处理对芥蓝幼苗根系质膜过氧化及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芥蓝根系活力呈现降低的变化趋势,而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表现出升高的趋势,表明芥蓝受到活性氧物质的胁迫。1.0、2.0 mg/L Cd浓度处理下的H2O2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O2-产生速率则在1.0 mg/L浓度处理下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芥蓝根系质膜H -ATPase和Ca2 -ATPase活性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1.0 mg/LCd浓度处理时,H -ATPase和Ca2 -ATPase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 > 0.05),而在2.0、4.0和8.0 mg/LCd处理时,两种ATPase活性显著降低(P < 0.05),并且与膜脂过氧化水平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2 > 0.969)。因此,低浓度Cd处理对芥蓝根系质膜两种ATPase活性影响较小,较高浓度Cd处理使芥蓝根系活力和质膜ATPase的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3.
【背景】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镰刀菌)是香蕉产业的致命威胁。已有研究表明土壤pH值越高,香蕉枯萎病发病率越低,但是现有pH值对镰刀菌影响的研究大都是用强酸强碱调节pH值,pH值没有缓冲体系保护,而且尚未检测试验终点时介质的pH值。此外,关于pH值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4)影响的研究尚不系统,难以用于指导生产实践。【目的】为系统地了解土壤酸碱度对Foc4生长的影响。【方法】在pH 3.0-11.0之间设定9个pH值梯度,模拟酸性到碱性土壤pH值条件,于室内培养条件下系统研究pH值对Foc4生长、产孢、孢子萌发的影响及其生长过程对环境pH值的影响。【结果】弱酸性至中性环境(pH 5.0-7.0)最适宜于香蕉枯萎病菌的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弱碱性处理(pH8.0和pH9.0)孢子平均萌发率较弱酸性环境处理(pH5.0和pH6.0)下降了73.1%。与pH 6.0酸性处理相比,pH 8.0和pH 9.0处理的产孢量分别下降了52.3%和68.1%。【结论】香蕉枯萎病菌Foc4生长和萌发过程会产酸,但是在缓冲体系液体培养基中,除了pH 9.0和pH10.0处理终点培养液pH值分别下降了0.34和0.27个单位外,其它处理起始和终点的pH值无差异。说明在缓冲体系液体培养基中的研究结果可以反映环境pH值对Foc4生长和萌发的影响。在作物可以生长的pH值范围内(pH5.0-9.0),碱性和微碱性条件(pH8.0-9.0)能明显抑制Foc4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4.
以普通小麦品种‘轮选988’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根施不同浓度甜菜碱(1.0、2.0、3.0、4.0、5.0、10.0、15.0、20.0mmol·L~(-1))对镍(100μmol·L~(-1) NiSO_4)胁迫下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及4.0mmol·L~(-1)甜菜碱处理镍胁迫幼苗根系相关抗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不施加镍对照相比,镍胁迫下小麦幼苗的根长、株高、鲜重和干重分别显著降低了14.7%、11.7%、15.0%和16.7%。(2)与单独镍胁迫处理相比,小麦幼苗的根长、株高、鲜重和干重均随着根施甜菜碱的浓度逐渐增加且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并以4.0mmol·L~(-1)外源甜菜碱处理效果较佳。(3)与单独镍胁迫处理相比较,在4.0mmol·L~(-1)外源甜菜碱处理下,小麦幼苗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分别升高了284.7%、40.3%、82.9%和20.4%,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含量、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50.6%、38.4%和40.6%,可溶性糖含量及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19.2%、45.4%,而根系活力大幅上升了358.0%。研究认为,根施适宜浓度外源甜菜碱可显著增强小麦幼苗根系的抗氧化能力,恢复根系活力,从而有效减弱镍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模拟酸雨对茄科3种蔬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商桑  田丽波  黄绵佳  蔡捷 《植物研究》2007,27(4):494-499
采用pH 2.0、3.0、4.0、5.0的模拟酸雨和pH 6.5的中性溶液(ck)处理番茄、茄子、辣椒3种蔬菜种子,研究酸雨胁迫强度对3种蔬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3个萌发指标来看,番茄种子在pH 2.0~3.0的强酸雨胁迫下,萌发受到轻微抑制;茄子种子在pH 2.0~5.0的酸雨胁迫下,萌发一直受到抑制,尤其是在pH 2.0的强酸雨胁迫时表现出萌发几乎完全受到抑制,而辣椒种子在酸雨胁迫下,萌发几乎没有受到抑制。3个萌发指标均随着酸雨pH值的减小而减少。pH 2.0~5.0酸雨胁迫下,辣椒吸水值的变幅(13.75)﹤番茄(19.91)﹤茄子(20.58),同等酸雨胁迫强度下,根长抑制指数、蛋白质含量降幅、丙二醛增幅辣椒﹤番茄﹤茄子。这表明抗酸雨胁迫能力:辣椒>番茄>茄子。  相似文献   

6.
该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阿魏酸、对香豆酸、丁香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5种酚酸类物质对三七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三七幼苗的苗高、根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根系活力、CAT以及POD活性均有所降低。其中,阿魏酸各处理组幼苗的苗高及POD活性均显著降低,50、100 mg·L~(-1)的对香豆酸以及100 mg·L~(-1)的香草酸处理组幼苗苗高也分别比对照显著降低16.19%、16.67%和29.29%;对香豆酸、丁香酸以及对羟基苯甲酸各处理组幼苗根长均显著低于对照;香草酸处理组幼苗的根系活力也显著低于对照,且幼苗的CAT活性在10、50、100 mg·L~(-1)丁香酸、对羟基苯甲酸以及香草酸处理下也达到了显著降低水平。此外,1 mg·L~(-1)阿魏酸以及100 mg·L~(-1)香草酸处理组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也均显著降低;中高浓度的阿魏酸、对香豆酸、丁香酸、对羟基苯甲酸增加了三七幼苗的MDA含量,而香草酸在0.1、1、10、100 mg·L~(-1)浓度下显著降低幼苗的MDA含量;丁香酸、香草酸、对羟基苯甲酸以及中高浓度的对香豆酸增加了三七幼苗的SOD活性,且香草酸各处理组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综上结果表明,5种酚酸类物质对三七幼苗均具有一定的化感抑制作用,但各酚酸物质的作用方式及强度并不完全一致,阿魏酸的化感影响较大,这为进一步研究三七的化感自毒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1/4 Hoagland溶液为基础培养液,研究了0.5%、1.0%、1.5%、2.0%和2.5%NaCl处理对海滨锦葵[Kostelezkya rirginica(L.)Presl.]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发现随着培养液中NaCl浓度的增加,海滨锦葵种子萌发率逐渐降低;当NaCl浓度达2.5%时种子不萌发,但NaCl胁迫解除后,种子的萌发率水平与对照相当。幼苗在含0.5%~1.0%NaCl的培养液中生长状况良好,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明显增高;但当NaCl浓度达1.5%-2.0%时,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逐渐下降;与对照相比,NaCl胁迫下幼苗的MDA水平降低。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海滨锦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牛长有一定的影响,但海滨锦葵可通过种子休眠、增加根系活力、降低体内MDA水平来缓解一定的盐害效应.以适应盐胁迫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8.
模拟酸雨对不同类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海艳 《应用生态学报》2013,24(6):1621-1626
以普通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和甜玉米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模拟酸雨(pH 6.0、5.0、4.0、3.0、2.0、1.0)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H 2.0 ~5.0模拟酸雨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没有显著影响;pH l.0处理的普通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和甜玉米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91.3%、68.7%、27.5%和11.7%.与pH 6.0处理(CK)相比,pH l.0模拟酸雨显著降低了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速度、苗高、根长、苗和根干物质、贮藏物质运转效率,延长了平均发芽时间.pH l.0模拟酸雨对玉米幼苗生长阶段的影响大于发芽阶段,对幼苗地下部分的影响大于地上部分;受基因型的影响,普通玉米和糯玉米的抗酸雨能力最强,其次为爆裂玉米,甜玉米最差.玉米属于抗酸雨作物,酸雨抑制阈值介于pH1.0~2.0之间.酸雨地区可优先选择种植普通玉米和糯玉米.  相似文献   

9.
田大伦  黄智勇  付晓萍 《生态学报》2007,27(3):1099-1105
采用盆栽方法,以不同pH值(3.0、4.0、5.0)的模拟酸雨溶液对樟树幼苗进行浇灌处理,研究不同酸度酸雨对樟树幼苗叶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酸雨处理后樟树幼苗叶矿质元素含量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N、P、Ca、Mg、Fe、Al、Cu、Mn、Ni含量均较对照有所增加;C、K、Zn含量有所减少。S、Cd、Pb含量变化表现为:pH3.0处理S、Cd含量增加,Pb含量下降;pH4.0处理S、Cd、Pb含量均下降;pH5.0处理S、Cd含量减少,Pb含量增加。相关分析则表明,酸液pH值与樟树幼苗叶中N、M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该项研究可为南方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锰素浸种对小麦幼苗光合特性及其根系形态与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以小麦品种‘西农979’为材料,设置对照(0 g/L)、低(0.03 g/L)、中(0.06 g/L)和高(0.12 g/L)4个锰浸种浓度,探讨锰素浸种对小麦苗期光合作用、根系形态指标及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0~0.06 g/L锰浸种浓度下,随着锰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气孔导度增大,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并在0.06 g/L浓度时效果最佳;当锰浓度高于0.06 g/L时,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二氧化碳均呈下降趋势。(2)0.06 g/L锰浸种处理小麦幼苗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系活力均达到最大,并显著高于对照。(3)小麦幼苗的地上部、根系和整株干重以及根冠比均随着锰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变化,并在0.06 g/L处理下达到最大,且显著高于对照。研究表明,适宜浓度锰素浸种能够有效提高小麦苗期的光合特性,促进根系发育,进而促进小麦出叶和冬前分蘖,但过高浓度的锰素浸种则会抑制小麦生长;综合考虑小麦幼苗光合特性、根系和生物量的表现,当地缺锰地区可通过适当浓度锰素(0.06 g/L)浸种有效促进小麦苗期生长。  相似文献   

11.
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0(CK)、200、400、600和800 mg·L-1Pb胁迫条件下路易斯安那鸢尾(Louisiana Iris)品种‘Professor Neil’幼苗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和根系的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Pb质量浓度的提高,幼苗的株高、根长、叶片和根系干质量以及耐性指数总体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且总体上显著低于对照(P〈0.05),但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和b含量均随Pb质量浓度提高而缓慢下降,但仅在800 mg·L-1Pb胁迫条件下叶绿素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其余处理组的叶绿素a和b含量及叶绿素a/b比值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叶片和根系的MDA和Pro含量及POD活性均随Pb质量浓度提高逐渐增加,根系的SOD活性则随Pb质量浓度提高逐渐降低;而叶片的SOD活性以及叶片和根系的CAT活性和O-·2产生速率均在200~600 mg·L-1Pb胁迫条件下随Pb质量浓度提高逐渐增加,但在800 mg·L-1Pb胁迫下均不同程度降低,表明路易斯安那鸢尾可通过体内抗氧化酶和相关物质的诱导及合成缓解低浓度Pb胁迫对其造成的毒害作用,而高浓度Pb胁迫对路易斯安那鸢尾的伤害较重。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路易斯安那鸢尾具有一定的耐Pb特性和修复Pb污染水体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用遮阳网设置不同透光率(自然全光照的1%、3%、8%、12%和22%)处理,对不同光照条件下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幼苗形态指标(株高、冠幅、块根长、主根长、块根直径、茎基径、单株须根数和单株须根长)、干物质积累(不同器官干质量)和分配以及叶片性状(单株叶面积、比叶面积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透光率不同的条件下三七幼苗的形态指标、不同器官干质量及分配以及叶片性状均有明显变化。其中,块根直径、单株须根长、单株须根数、不同器官(块根、须根、根、叶片和茎)干质量和植株总干质量均随透光率增大逐渐提高;株高在透光率22%条件下最高;冠幅和单株叶面积在透光率3%条件下最大;主根长、茎基径、根冠比、根质比及SPAD值均在透光率8%条件下最高;茎质比和叶质比在透光率3%和1%条件下较大;比叶面积随透光率增大逐渐降低。综合分析结果揭示:三七是一种典型的喜阴植物,种植过程中适当遮阳有利于其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其中透光率8%对三七幼苗生长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以来源于安徽亳州和山西运城的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幼苗为实验材料,对100 mmol·L-1NaCl胁迫条件下喷施50.0、25.0、16.7、12.5和0.0 mg·L-15-氨基乙酰丙酸(ALA)后幼苗部分生长指标、叶片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以及根中表告依春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00 mmol·L-1NaCl单一胁迫条件下,来源于安徽亳州的幼苗单株叶鲜质量和叶片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均低于对照,单株根鲜质量、根冠比以及根中表告依春含量均高于对照;来源于山西运城的幼苗单株叶和根鲜质量、叶片中靛玉红含量和根中表告依春含量均低于对照,根冠比和叶片中靛蓝含量均高于对照。在NaCl胁迫过程中喷施ALA对菘蓝幼苗生长和有效成分的积累均有不同效应。其中,喷施25.0 mg·L-1ALA后安徽亳州产幼苗单株叶和根鲜质量均最高且显著高于NaCl单一胁迫处理组;喷施16.7 mg·L-1ALA后山西运城产幼苗单株叶和根鲜质量均较高但与NaCl单一胁迫处理组无显著差异。喷施50.0 mg·L-1ALA后安徽亳州产幼苗叶片中靛蓝含量最高(0.376 mg·g-1),喷施25.0 mg·L-1ALA后其叶片中靛玉红含量最高(9.977 mg·g-1),喷施16.7 mg·L-1ALA后其根中表告依春含量最高(0.229 mg·g-1),且均显著高于NaCl单一胁迫处理组;喷施16.7 mg·L-1ALA后山西运城产幼苗叶片中靛蓝含量最高(0.282 mg·g-1),喷施12.5 mg·L-1ALA后其叶片中靛玉红含量和根中表告依春含量均最高(分别为4.526和0.301 mg·g-1),且均显著高于NaCl单一胁迫处理组。研究结果表明:喷施适宜浓度ALA能够有效减轻NaCl胁迫对菘蓝幼苗生长的影响、提高其体内药用活性成分的含量;总体上看,产自安徽亳州的菘蓝幼苗的耐盐性较强,且不同种源适宜的ALA浓度也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以山杏为试验材料,选取不同部位、不同树龄、不同继代次数的组培苗,研究基于丛生芽诱导率和组培苗生根率、形态指标、生理指标3个层次的幼化效果。结果显示:(1)随着山杏外植体取材部位从树冠上部、中部、下部的依次下降,其丛生芽诱导率和组培苗生根率依次升高且部位间差异显著,其组培苗的株高、叶长、叶宽、根系数量和根系长度也随外植体取材部位下降而增加,但仅根系数量和根系长度在部位间差异显著,但其组培苗和母树叶片SOD活性、POD活性和MDA含量却逐渐降低,且组培苗叶片始终低于母树叶片。(2)随着取材母树的树龄从10a、4a、1a的不断降低,组培苗上述各项指标值均依次升高,1a树龄丛生芽诱导率及组培苗生根率、根系数量、根系长度分别为80%、96.6%、4.3条、2.40cm,极显著高于相应的10a和4a树龄的组培苗。(3)从初代培养到1次、2次继代培养,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各类组培苗的丛生芽诱导率、株高、叶长和叶宽值不断增大,且以2次继代培养的增幅较大;同时相应组培苗叶片SOD活性、MDA含量和POD活性则呈下降趋势,但仍表现为2次继代的组培苗幼化效果较好。研究认为,各层次幼化效果指标在组培苗中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随着外植体在母树上取材部位的下移、取材母树年龄的降低以及组培苗继代次数的增加,山杏丛生芽诱导率和组培苗生根率、形态指标、生理指标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其组培幼化效果愈来愈佳。  相似文献   

15.
不同红小豆品种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红小豆(Phaseolus angularis Linn.)幼苗抗旱性鉴定指标,采用盆栽控水方法,对红小豆3个品种‘保红947’、‘东北大红袍’、‘晋小豆5号’进行了苗期形态特征及根系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红小豆3个品种植株的生长;重度干旱胁迫下,3个品种光系统Ⅱ(PSⅡ)的潜在活性(可变荧光/初始荧光,Fv/Fo)、最大光化学效率(可变荧光/最大荧光产量,Fv/Fm)、株高、叶面积、茎粗、根鲜重、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指标均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根冠比、根系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等指标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综合各项生理指标,‘东北大红袍’在干旱胁迫下能保持相对较优的生理状态,抗旱性最强。通过主成分分析表明,株高、叶面积、茎粗、主根长、根鲜重、最大光化学效率、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MDA含量等生理生化特性可作为鉴定红小豆苗期抗旱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对0、30、150、300、450和600μmol·L-1Pb胁迫条件下狭叶香蒲(TyphaangustifoliaLinn.)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0、450、900、1800和2700μmol·L-1Pb胁迫对狭叶香蒲幼苗叶片及根系中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b浓度提高,狭叶香蒲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以及下胚轴长度均逐渐下降且低于对照,而其下胚轴长度抑制指数则逐渐增大,但在30μmol·L-1Pb胁迫条件下各项萌发指标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随Pb浓度提高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在450和900μmol·L-1Pb胁迫条件下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在1800和2700μmol·L-1Pb胁迫条件下显著低于对照。在Pb胁迫条件下叶片和根中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但变化趋势不同;随Pb浓度提高,叶片SOD活性呈波动但整体上升的趋势,而根中SOD活性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叶片和根中POD活性均随Pb浓度提高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其中,在450和900μmol·L-1Pb胁迫条件下叶片的POD活性低于对照、根的POD活性高于对照,但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在1800和2700μmol·L-1Pb胁迫条件下叶片和根的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在Pb胁迫条件下叶片和根中AsA和MDA含量均高于对照。随Pb浓度提高,叶片的AsA含量总体上逐渐增加但在450和900μmol·L-1Pb胁迫条件下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根的AsA含量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与对照差异显著。随Pb浓度提高,叶片的MDA含量先增后降但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根的MDA含量呈“高-低-高”的波动趋势且仅在450μmol·L-1Pb胁迫条件下与对照差异显著。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狭叶香蒲幼苗根系对Pb胁迫的敏感性可能强于叶片;狭叶香蒲种子可在轻度Pb污染水体中萌发和生长;其幼苗对Pb胁迫具有一定的耐性,可用于中度Pb污染水体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盆栽法对种植于添加铜尾矿矿砂(体积分数0%、25%、50%、75%和100%)栽培基质中的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inn.)幼苗的生长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栽培基质中铜尾矿矿砂体积分数的提高,黄花苜蓿的株高、根长、地上和地下部分干质量以及耐性指数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且总体上低于对照,但仅在铜尾矿矿砂体积分数较高(75%和100%)的条件下株高和地上部分干质量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地上和地下部分的CAT活性和叶片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逐渐下降且总体上低于对照,而地上和地下部分的POD活性、GSH含量和O-·2含量则总体上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且高于对照。在铜尾矿矿砂体积分数25%~75%的条件下,地上和地下部分的SOD活性逐渐增加且显著高于对照;而在铜尾矿矿砂体积分数100%的条件下,地上部分的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而地下部分的SOD活性则略降低但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组幼苗地上和地下部分的MDA含量均不低于对照;而各处理组AsA含量变化则呈波动趋势。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黄花苜蓿对铜尾矿矿砂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可用于铜尾矿矿砂的绿化固着以及铜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pH值土壤中铵硝比对南方高丛蓝浆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方高丛蓝浆果(Vaccinium corymbosum hybrids)品种‘南月’(‘Southmoon’)优选系A47的1年生扦插苗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实验方法,研究在pH 4.5和pH 6.0的土壤中按照摩尔比100∶0、75∶25、50∶50、25∶75和0∶100施用铵态氮与硝态氮,对扦插苗根、茎和叶干质量、茎基径和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4.5的土壤中,5个施肥处理组幼苗的根、茎和叶干质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多数处理组间幼苗的茎基径和株高也无显著差异。在pH 6.0的土壤中,铵硝摩尔比100∶0处理组幼苗的根、茎和叶干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其余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茎基径随铵态氮比例的提高而增大,其中铵硝摩尔比100∶0处理组幼苗的茎基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多数处理组间幼苗的株高无显著差异。与pH 4.5的土壤相比,在pH 6.0的土壤中各施肥处理组的根、茎和叶干质量均显著降低;除铵硝摩尔比100∶0处理组外,其他处理组的茎基径均显著降低;除铵硝摩尔比50∶50和0∶100处理组外,其他处理组的株高显著降低。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pH 4.5的土壤中施用硝态氮和铵态氮对优选系A47生长的影响总体上无明显差异,但在pH 6.0的土壤中施用铵态氮肥较有利于植株生长;优选系A47适宜栽植于pH 4.5的酸性土壤中。  相似文献   

19.
以腐熟的甘蔗渣( SB)、木薯皮( CP)、花生壳( PS)和火炭灰( BA)及园土( GS)为原料,按照不同体积比配制成9种混配基质,并以等体积比泥炭和园土混配基质为对照,对各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基质中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Abel)幼苗的生长状况进行比较;在对基质理化指标和油茶幼苗的壮苗指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法对各基质的育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种农林废弃物混配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分别为0.23~0.47 g·cm-3、60.90%~67.23%和46.53%~58.27%, pH 6.72~pH 7.14,各基质的速效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pH值、电导率和通气孔隙度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容重则显著低于对照。在不同基质中油茶幼苗的茎粗、单株叶片数、叶长、叶宽、叶绿素相对含量( SPAD)、单株茎叶干质量、单株根干质量和壮苗指数均存在一定差异,而株高和根冠比却无显著差异;其中S9混配基质也V( SB):V( CP):V( BA)=2:1:1页中幼苗的大部分生长指标较高,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除通气孔隙度外,基质的其他8个理化指标基本涵盖了影响幼苗壮苗指数的关键因素;其中,速效钾含量是对壮苗指数直接影响最大的负相关因子,而速效磷含量、电导率和总孔隙度对壮苗指数则有较大的正向直接作用,并且三者通过速效钾含量对壮苗指数产生较大的负向间接作用;此外,基质容重对壮苗指数也有一定的负向直接作用。综合评价结果显示:S9和S7混配基质也V( SB):V( BA):V( GS)=4:3:3页对油茶育苗效果的综合得分较高,分别为14.363和14.337,建议将S9混配基质作为油茶育苗的首选替代基质,S7混配基质作为备选基质。  相似文献   

20.
玉米苗期耐低铁能力的综合评价及其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和鉴定耐低铁玉米品种应用于生产,本研究以23个玉米品种为材料,测定低铁胁迫和正常供铁(对照)玉米幼苗的株高、茎粗、可见叶、展叶、叶面积、根长、根体积、总干重、活性铁、含铁量、铁积累量和叶绿素含量等15个性状,以各性状的相对值作为衡量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进行耐低铁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耐低铁能力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邡玉1号、福康玉909、正大619、正红102、福得2号、正红2号耐低铁能力较强;展叶数、叶面积、根长、根干重、铁积累量可作为玉米耐低铁品种苗期筛选指标;可利用玉米苗期耐低铁能力的回归模型:D=(-384.23+2.71X4+2.50X5+3.22X6+1.70X9+4.86X14)×10-3对玉米苗期耐低铁能力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