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采用半静态染毒法研究了二硫氰基甲烷(MBT)对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蝌蚪的急性毒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浓度(0.6μg·L~(-1)、1.2μg·L~(-1)、1.8μg·L~(-1)、2.4μg·L~(-1)和3.0μg·L~(-1))的MBT对蝌蚪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BT对斑腿泛树蛙蝌蚪的48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8.024μg·L~(-1)和6.095μg·L~(-1)。蝌蚪的T-AOC和GSH-Px活力在短时间和低浓度下被诱导后,随着MBT浓度的增加逐渐被抑制而降低;在3.0μg·L~(-1)(96 h)和2.4μg·L~(-1)(48 h和96 h)的MBT溶液中,蝌蚪的T-AOC及GSH-Px活力显著被抑制。MDA含量在1.2μg·L~(-1)的MBT溶液明显降低后,出现增高的趋势并保持高值状态。研究表明蝌蚪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间接反映了环境中氧化胁迫的存在,MBT对斑腿泛树蛙蝌蚪会造成一定的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微塑料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污染物,关于微塑料本身所造成毒性效应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稀有■鲫Gobiocypris rarus初孵仔鱼为受试对象,研究了不同粒径(0.1μm、1μm、10μm)、不同浓度(0.055μg·L~(-1)、0.55μg·L~(-1)、5.5μg·L~(-1)、55μg·L~(-1)、550μg·L~(-1))的聚苯乙烯(PS)微塑料对稀有■鲫仔鱼存活、生长的影响以及微塑料在仔鱼体内的累积和清除情况。暴露7 d后,各暴露组仔鱼的存活率和全长与空白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暴露组仔鱼的鳃、消化道内均发现荧光微塑料,荧光强度随微塑料浓度增高而增强;经过7 d净化后,仔鱼体内PS微塑料均显著减少(P0.05)。本研究表明,环境浓度水平的PS微塑料虽可在稀有■鲫体内积累,但清除速度也较快,在个体可观察水平上未见明显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萘啶酸、诺氟沙星、卡那霉素3种抗生素对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SXT/R391元件ICEVal A056-1转移频率的影响。【方法】利用PCR检测溶藻弧菌A056中ICEVal A056-1的自我剪切、转移潜力。通过溶藻弧菌A056与大肠杆菌菌株VB111的接合实验,研究溶藻弧菌分别在含不同浓度萘啶酸、诺氟沙星、卡那霉素的LB培养基中培养15 min或30 min后,ICEVal A056-1转移频率的变化规律。【结果】溶藻弧菌A056细胞中有环状形式的ICEVal A056-1分子存在,具有水平转移潜力;溶藻弧菌A056在含40μg/m L萘啶酸的LB中培养30 min后,ICEVal A056-1转移频率是对照组的19.59倍;在含50μg/m L诺氟沙星的LB中培养15 min后,ICEVal A056-1转移频率是对照组的31.25倍;在含不同浓度卡那霉素的LB中培养30 min后,ICEVal A056-1转移频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别。【结论】部分抗生素的使用可以明显促进溶藻弧菌ICEVal A056-1向大肠杆菌的转移,因此海洋环境中抗生素的滥用及随意排放很可能加剧ICEs(integrating conjugative elements)从溶藻弧菌到其他细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对SD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新生1-3 d的SD乳鼠15只,处死后进行CFs的分离与培养,倒置显微镜对原代培养细胞形态进行鉴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CFs胞浆内波动蛋白进行染色并鉴定。后续实验过程中,按照使用b TSH工作液的稀释浓度分为A组(1μmol·L~(-1))、B组(2μmol·L~(-1))、C组(4μmol·L~(-1))。MTT法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细胞的上清液中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荧光定量PCR反应测定培养细胞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 RNA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blot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MMP-2、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Fs的形态学变化及纯度鉴定结果显示乳鼠CFs培养成功。MTT试验结果显示,24 h时后,A、B、C组CFs的增殖率分别为112.91±10.23、123.22±9.34、132.56±9.36;48 h时后,A、B、C组CFs的增殖率分别为124.4±8.34、133.5±9.02、139.6±11.36。随着b TSH浓度的增加,CFs增殖率呈逐渐增加趋势。ELISA检测结果显示,A、B、C组I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61±0.31)μg·L~(-1)、(5.53±0.66)μg·L~(-1)、(7.91±0.74)μg·L~(-1);A、B、C组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3.96±0.25)μg·L~(-1)、(6.72±0.52)μg·L~(-1)、(8.11±0.65)μg·L~(-1)。随着b TSH浓度的升高,I型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呈升高趋势。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显示,A、B、C组MMP-2的m RNA表达量分别为9.124±1.021、15.223±1.536、18.678±1.742;A、B、C组MMP-9的m RNA表达量分别为16.447±1.664、17.402±1.881、24.247±2.364。随着b TSH浓度的增加,MMP-2、MMP-9的m RNA相对表达量呈增加趋势。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A、B、C组MMP-2灰度值分别为165.41±16.57、198.25±21.34、223.41±19.08;A、B、C组MMP-9灰度值分别为140.30±15.09、190.47±20.06、230.14±21.45。随着b TSH浓度的增加,MMP-2、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呈增加趋势。结论:TSH能够促进乳鼠CFs细胞增殖及I、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增加,导致细胞外基质成分降解及合成过程失调。  相似文献   

5.
利用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内共生菌特异性引物,研究了内共生菌在B、Q型烟粉虱种群中的分布和感染率,同时评价了3种不同的抗生素利福平、氨苄青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分别在3种不同的浓度下(100.0、50.0及25.0μg/mL)对烟粉虱内共生菌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B、Q型烟粉虱原生内共生细菌Portiera的带菌率均为100.0%;B、Q型烟粉虱次生内共生菌Hamiltonella的带菌率分别为91.7%和100.0%;B型烟粉虱次生内共生菌Rickettsia的带菌率为87.5%,Q型为0;其它次生内共生菌在B、Q型烟粉虱中均未检测到。利福平、氨苄青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在3种不同的浓度下均不能去除B、Q型烟粉虱Portiera;利福平、氨苄青霉素在3种不同的浓度下均能完全去除B型烟粉虱Rickettsia,硫酸卡那霉素在不同浓度下去除Rickettsia的效果不同;3种抗生素去除Hamiltonella的能力受抗生素种类以及浓度的影响。同一抗生素在不同浓度下去除Hamiltonella的效果均是100.0μg/mL>50.0μg/mL>25.0μg/mL;不同浓度的抗生素去除Hamiltonella的效果均是利福平>氨苄青霉素>硫酸卡那霉素,各浓度与各抗生素之间的去除Hamiltonella的效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两种麦田蚜茧蜂对蚜虫外激素行为反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是我国冬小麦产区的重要害虫,燕麦蚜茧蜂Aphidius avenae Haliday和烟蚜茧蜂A.gifuensis Ashmead是麦田寄生蜂优势种。试验比较了2种蚜茧蜂对蚜虫报警外激素(Eβf)和性外激素(NEP)的嗅觉行为反应,为蚜虫外激素在害虫控制中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以四臂嗅觉计测定了燕麦蚜茧蜂和烟蚜茧蜂对蚜虫报警外激素及性外激素的嗅觉行为趋向及反应阈值。【结果】烟蚜茧蜂雌蜂对高浓度的Eβf(1μg·μL~(-1)、0.1μg·μL~(-1))具有显著的正趋向反应(P0.01),而燕麦蚜茧蜂雌蜂对低浓度的Eβf(0.01μg·μL~(-1)和0.001μg·μL~(-1))具有显著的正趋向反应(P0.01)。0.1μg·μL~(-1) Eβf对2种蚜茧蜂雌蜂都有显著吸引作用(烟蚜茧蜂雌蜂:P0.01;燕麦蚜茧蜂雌蜂:P0.05)。烟蚜茧蜂雌蜂对设定浓度的NEP具有显著的趋向反应(1μg·μL~(-1)和0.01μg·μL~(-1):P0.01;0.1μg·μL~(-1)和0.001μg·μL~(-1):P0.05),而燕麦蚜茧蜂对此没有明显的嗅觉行为反应。从嗅觉行为反应的选择系数看,烟蚜茧蜂雌蜂对1μg·μL~(-1)的Eβf或1μg·μL~(-1) NEP的选择系数最高而燕麦蚜茧蜂雌蜂对0.01μg·μL~(-1)的Eβf选择系数最高。【结论】Eβf和NEP可以作为麦田操纵寄生性天敌行为反应的信号化合物。烟蚜茧蜂可利用Eβf或NEP作为寄主搜寻和定位的化学线索,而燕麦蚜茧蜂仅可利用Eβf作为寄主搜寻和定位的化学线索。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蝎毒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机理,提取梁氏异蝎Heterometrus liangi蝎毒干预人食管癌细胞(KYSE-510细胞),运用流式细胞术、电镜技术、逆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蝎毒对KYSE-510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对caspase-3基因表达。结果表明:经蝎毒处理的实验组KYSE-510活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其原因是蝎毒引起细胞大量凋亡和坏死。经不同浓度(50μg·m L~(-1),100μg·m L~(-1),200μg·m L~(-1))蝎毒处理的KYSE-510细胞与对照组的caspase-3基因在mRNA水平表达相近,而在蛋白表达水平上,实验组细胞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蝎毒促进了caspase-3的剪切活化,且以200μg·m L~(-1)蝎毒处理的KYSE-510细胞caspase-3的剪切活化最强,由此证明蝎毒导致KYSE-510细胞凋亡的机理之一可能是其促进了caspase-3的剪切活化。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巴西橡胶体胚植株最为适合的植物凝胶和蔗糖用量,该研究以巴西橡胶树无性系热研7-33-97成熟体细胞双子叶次生胚状体为材料,以添加0.23μmol·L~(-1)KT,0.11μmol·L~(-1)IAA和8.7μmol·L~(-1)GA3的MS培养基为植株再生培养基,研究了添加不同用量的植物凝胶和蔗糖对巴西橡胶树体胚植株再生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橡胶树体细胞胚植株再生培养基中,不同用量的植物凝胶对植株再生频率和植株生长状况有显著影响,较低浓度(0~1 g·L~(-1))时,随着用量增加,植株再生频率提高,但较高浓度(1~4 g·L~(-1))时,随着用量增加,植株生长受到抑制。植物凝胶添加1 g·L~(-1)时植株生长最好,植株再生率为(86.4±5.7)%,株高5 cm以上的占(53±9.4)%,带叶植株为(81.7±3)%;而蔗糖对植株再生频率影响不显著,但对再生植株生长的影响显著,低蔗糖(20~30 g·L~(-1))时促进植株抽叶但抑制茎干伸长,高蔗糖(70~80 g·L~(-1))时显著抑制抽叶但促进茎干伸长。蔗糖添加50 g·L~(-1)时植株生长最好,株高5 cm以上的占(57.6±5.4)%,株高5 cm以上带叶植株占(46.3±12.3)%,均为最高且从外观来看,在50 g·L~(-1)时植株茎干和根都较为粗壮。因此,在橡胶树体细胞胚植株再生培养基中,植物凝胶和蔗糖最佳用量分别为1 g·L~(-1)和50 g·L~(-1)。  相似文献   

9.
以自选育的白花泡桐优树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种苗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的外植体灭菌方法是以0.1%升汞处理7 min;合适的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IBA 0.2 mg·L~(-1)+糖30 g·L~(-1)+琼脂3.5 g·L~(-1)(pH 5.8),培养30 d,芽诱导率70%;合适的继代增殖方法为在高浓度植物生长物质培养基MS+6-BA 4.0 mg·L~(-1)+IBA 0.4 mg·L~(-1)+蔗糖30 g·L~(-1)+琼脂3.5 g·L~(-1)(pH 5.8)和低浓度植物生长物质培养基MS+6-BA 0.4 mg·L~(-1)+IBA 0.04 mg·L~(-1)+蔗糖30 g·L~(-1)+琼脂3.5 g·L~(-1)(pH 5.8)中交替培养,获得的丛生芽长势良好,玻璃化率低于5%,增殖系数大于6.0/25 d;最适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2 mg·L~(-1)+蔗糖20 g·L~(-1)+卡拉胶3.4 g·L~(-1)(pH 5.8),培养14 d,得到白花泡桐生根苗,每株长根5~10条,根长3~5 cm,生根率98%,根系洁白、根毛少而短,易于清洗。将生根苗按照常规方法炼苗后移栽于温室大棚中,50 d后即可出圃,此时平均苗高1.0 m、地径1.0~2.0 cm,成活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1植物名称凤蝶兰[Papilionanthe teres(Roxb.) Schltr.]。2材料类别种子。3培养条件种子萌发培养基:(1)MS:(2)MS 0.1%活性炭:(3)MS 椰子水100mL·L~(-1)(单位下同);(4)1/2MS:(5)1/2MS 0.1%活性炭;(6)1/2 MS 椰子水100:(7)1/2MS 0.2mg·L~(-1)NAA。以上培养基均添加7g·L~(-1)琼脂粉和30g·L~(-1)蔗糖,pH 5.8,在121℃下高压灭菌20min。培养温度为(25 2)℃,光照12h·d~(-1),光照度50μmol·m~(-2)·s~(-1)。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