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白腰燕鸥     
2009年8月31日,江西省科学院林剑声与厦门观鸟会林植、陈志鸿等一行6人在福建漳浦菜屿列岛(23°47'04\"N,117°40'27\"E)开展燕鸥类调查时,在这一海域记录到10多只白腰燕鸥(Sterna aleutica)从近海海面飞过,并拍摄到清晰的照片.此次所见白腰燕鸥,均是在海面上活动,未发现停栖于周边岛屿;另外,我们2009年5~7月在菜屿列岛做燕鸥类的繁殖调查时,并未发现有白腰燕鸥出现.  相似文献   

2.
邓郁 《动物学杂志》2020,55(6):836-836
2019年8月10日下午,在江苏张家港六干河沿长江江堤(120°37′15″E,31 °45 ′33″N)发现1只沿堤岸飞行的深色燕鸥,其通体为烟褐色,头部浅白,眼圈白色(图1).查阅相关图鉴(约翰.马敬能等2000,萧木吉等201 5)确认为白项玄燕鸥(Anous stolidus).白顶玄燕鸥属鸻形目(Charad...  相似文献   

3.
河北沿海发现小凤头燕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7年7月25日,在河北省唐山市海港开发区金沙岛一季节性水塘(39°10′26″N,118°58′16″E)观察到1只小凤头燕鸥(Thalasseus bengalensis),该鸟停歇约10 min后飞离该地。至8月7日,在该地点多次记录到单只小凤头燕鸥停歇洗浴。附近亦有普通燕鸥(Sterna hirundo)、白额燕鸥(S.albifrons)、反嘴鹬(Recurvirostra avosetta)、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drinus)、青脚滨鹬(Calidris temminckii)等水鸟在此停歇或觅食。所发现的小凤头燕鸥  相似文献   

4.
丛培昊 《动物学杂志》2024,59(5):808-808
2016年6月6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西南部一处旱田和果园附近(37°28′02″N,105°02′45″E,海拔1 233 m)记录到丝光椋鸟(Spodiopsar sericeus)雄雌各1只.  相似文献   

5.
2009年4~7月,采用定点观察法和逐巢清点法,对陕西省红碱淖地区普通燕鸥(Sterna hirundo)和鸥嘴噪鸥(Gelochelidon nilotica)的繁殖生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者都是4月末迁至红碱淖,并于5月中旬进入繁殖期。普通燕鸥和鸥嘴噪鸥都选择在湖心岛上营巢,普通燕鸥巢址沿岛边缘四周呈线状分布,而鸥嘴噪鸥位于岛中央向外扩散呈块状分布。对食物调查发现,两者在食物资源利用上存在部分生态位分离。巢址分布格局差异性和食物资源利用生态位部分分离是两者能在同一领域共存的主要原因。对雏鸟的体重等形态参数进行Gompertz曲线方程拟合,结果表明,两种雏鸟生长状况的差异性从另一面也可以反应二者种间竞争压力的缓和。另外,从一定的角度分析了两者与遗鸥(Larus relictus)的伴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1999年 10月~ 2 0 0 0年 4月在对云南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越冬水禽进行调查的过程中 ,于 1999年 11月连续 3日观察到 1只白腰杓鹬 (Numeniusarquata)在湖边草地觅食 ;1999年 12月至 2 0 0 0年 3月观察到 1只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白头鹤 (Grusmonacha)与 5 0余只灰鹤混群活动。这 2种鸟类均为云南鸟类种的新纪录。云南发现白头鹤和白腰构鹬@权锐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650223@文贤继$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650223…  相似文献   

7.
8.
<正>2013年9月,在青海省大通县庙沟乡落叶松林内(36°54′N,101°38′E,海拔2 702 m)观察到一群额红色,嘴黄色短尖,翅羽尽黑,胸部粉红色,腰几乎为白色的雀形目鸟类。经鉴定为极北朱顶雀(Carduelis hornemanni)。2014年3月,在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县沙沟人工小型林场(36°20′N,102°02′E,海拔2 980 m)观察到十几只头顶红色,眉纹黄白色,嘴短尖,胸腹部多黄白相间纵纹,翅上有白色横斑的雀形目鸟类。经鉴定为白腰朱顶  相似文献   

9.
2019年在福建先后发现细嘴鸥(Chroicocephalus genei)、棕头鸥(C.brunnicephalus)和短趾百灵(Alaudala cheleensis)零星个体.1月12日,在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塔溪入海口处(118°33′54″ E,24°23′46″ N,海拔0 m)的数千只水鸟中发现1只胸部粉色的中型鸥鸟,与同框的红嘴鸥(C ridibundus)相比,该鸟前额低平,下体大面积粉红色,颈部和头部羽毛纯白,喙部整体暗红、耳羽区具有小块模糊色斑,外侧初级飞羽白色、尖端黑色(图1a),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确认为细嘴鸥成鸟.细嘴鸥繁殖于北非、地中海、红海及波斯湾、亚速海、印度和巴基斯坦西海岸(王岐山2006),我国北京、天津、河北、新疆、云南、广东及香港有记录(郑光美2017),湖北鄂州(杨志锋等2020)和四川德阳(郑雄2017)近年来也有记录.  相似文献   

10.
胚胎心率是衡量胚胎新陈代谢速率的重要指标。鸟类的胚胎心率随新陈代谢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对早成性鸟类的种间比较发现,胚胎心率平均值随卵重量的增大而减小,卵体积小的种类具有相对较高的胚胎心率。国内有关野生鸟类胚胎心率的研究较少。2014年5~8月,在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胚胎心率测量仪对两种近缘鸟类家燕(Hirundo rustica,n=14)和金腰燕(Cecropis daurica,n=14)的卵胚胎心率及其变化进行了测量与比较。两种燕均在孵卵的第2天开始出现胚胎心率,并随胚龄增加心率呈上升趋势,但在第8天及第11~14天家燕的胚胎心率显著低于金腰燕(第8天:z=﹣2.602,P=0.009;第11天:z=﹣2.497,P=0.013;第12天:z=﹣2.354,P=0.019;第13天:z=3.424,P=0.001;第14天:z=﹣3.380,P=0.001)。家燕卵胚胎日均增长心率(19.0±3.1)次/min,金腰燕卵胚胎日均增长心率(16.1±3.4)次/min,二者差异不显著(z=﹣1.792,P=0.073)。两种燕的胚胎心率与卵容量和卵重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家燕:卵容量(1.73±0.09)cm3,r=0.192,P=0.511;卵重(1.74±0.09)g,r=0.128,P=0.663。金腰燕:卵容量(1.74±0.08)cm3,r=0.040,P=0.891;卵重(1.51±0.09)g,r=0.054,P=0.855]。这可能表明,卵大小和卵重量对家燕与金腰燕的胚胎心率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