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细胞工程技术筛选小麦抗根腐病突变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小麦根腐病菌002号菌株产生的致病培养滤液为选择剂,选用春、冬小麦品种、品系以及杂种的花药和幼德进行离体培养,并结合物理诱变技术,已获得抗根腐病的植株,用根腐病菌分生孢子接种鉴定,再生植株50株中有12株抗病。  相似文献   

2.
通过组织培养筛选小麦抗赤霉病突变体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郭丽娟  张浩 《遗传学报》1992,19(3):259-265
选用中抗赤霉病的春小麦品种和品系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以小麦赤霉病29号菌株产生的致病培养滤液为选择剂,结合物理诱变处理,进行抗病鉴定,用赤霉病菌分生孢子直接接种在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筛选抗病突变体。在83块愈伤中有53块抗病。在11株的再生植株中有9株均比未经培养滤液处理的对照提高了抗病性,从中选出4株抗病性接近或超过“苏麦3号”品种。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近10多年来在玉米体细胞突变体筛选研究方面的研究进展;玉米突变体筛选程序的改进;产生能稳定遗传突变的机理等。指出开展玉米突变体筛选育种更具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烟草抗黑胫病突变体的细胞筛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周嘉平  黄河 《遗传学报》1990,17(3):180-188
经实验我们成功地建立了在细胞水平上筛选烟草抗黑胫病突变体的筛选体系。该体系的主要内容为:γ-射线500—2000拉德诱变高度感病品种的花药后用50—80%的黑胫病菌粗毒素为选择压力,筛选出抗毒素花粉植株,用离体叶片法测定选出抗病植株,再从后代鉴定中选出抗病性能够稳定遗传的突变系。γ-射线及高浓度毒素处理均能得到抗病植株。选自感病品种的花粉植株中约有9—50%是真正抗病的。这些抗病植株中有一部分的抗病性能够稳定遗传。用该法已从感病优质品种小黄金1025及乔庄黑苗中选出6个突变系。并自N.C.628(抗)×小黄金1025(感)及N.C.628(抗)×庆胜2号(感)的F_1花粉植株中选出4个抗病系。所有的抗病系经3—4代后均表现出稳定抗性。其中一个突变体(R400)的抗性似由不完全显性多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5.
抗赖氨酸类似物的烟草愈伤组织突变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EMS诱变过的烟草(革新5号)愈伤组织培养,以低的频率选择得到抗赖氨酸类似物(1-4-氧赖氨酸—OL)的突变体。这突变体对OL抑制生长的抗性比亲本高10倍多,它离开选择剂生长12代(10个月)后仍然是稳定的。这突变体比其亲本积累赖氨酸多一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呈现变异。  相似文献   

6.
运用致病毒素筛选抗稻瘟病细胞突变体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陈启锋  陈璋 《遗传学报》1993,20(4):340-347
本文研究报道了抗稻瘟病细胞突变体筛选方法、程序与结果,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毒素对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毒素浓度提高和处理时间延长而加强,但抗感品种之间差异显著。以含毒素的诱导培养基或诱导与分化培养基均含毒素的筛选处理效果较好,而且简便易行。5年来接种筛选了29个品种25000多个外植体,在已鉴定的349个R_1个体中,有183株表现抗病。经多次接种鉴定与选择,已获得12个高抗稻瘟病的株系和1个抗病丰产品系,并对部分抗病突变体的抗性基因进行了遗传分析。  相似文献   

7.
玉米干旱胁迫相关突变体在发掘玉米耐旱关键基因研究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在玉米自交系综31的田间扩繁过程中,发现一个玉米干旱胁迫敏感的自然突变体,该突变体在轻度干旱条件下叶片发生卷曲,严重干旱时叶尖变黄,衰老坏死。遗传分析表明突变性状受1对主效单基因控制,表现为隐性遗传,将突变基因命名为DS。利用B73与突变体ds组配F2分离群体,以干旱条件下叶片是否卷曲为指标,将DS基因初定位在第3号染色体SSR标记umc1772和umc2158之间,物理距离为5 Mb。以上研究结果为该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EMS诱变玉米突变体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验分别选取四种白色突变玉米白1、白2、白3、白4为材料,以诱变的非突变玉米为对照。分析了玉米的代谢特性和抗性。结果表明突变体的代谢及抗性没有非突变体强,但我们也发现,在四种白色突变体中,白2表现突出。白2幼苗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POD、SOD活性,脯氨酸含量均比对照高,而加MDA含量比对照低,说明在四种突变体玉米中白2苗期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且抗性增强。  相似文献   

9.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选育玉米抗小叶斑病突变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叶斑病和小叶斑病是玉米最严重的病害,选育抗大、小叶斑病优良自交系及单交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Gengenbach等以玉米A619cmsT愈伤组织为材料,筛选出对小叶斑病毒素具有抗性的愈伤组织与再生植株[1,2],开辟了玉米抗病育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农业生产中光合作用是作物积累生物量的主要方式,其主要依赖于多种光合色素和完整的叶绿体结构与功能。而玉米叶色突变体对于研究叶绿体发育、提高玉米光合作用能力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两个玉米自交系郑58(Z58)和B73为对照,对从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sulphonate,EMS)处理后的不同玉米诱变群体中筛选到的2株黄叶突变体yl?1yellow leaf?1,Z58背景)、yl?2yellow leaf?2,B73背景)以及从玉米自交系Z58中发现的1株自然黄叶突变体yl?3yellow leaf?3)等3个表型相似的玉米黄叶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个突变体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黄叶表型、不复绿、植株矮小、发育迟缓;叶片总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显著升高(P<0.05);不同突变体的各类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3个突变体的黄叶表型可能是由不同基因的突变导致相关四吡咯化合物合成异常引起的。研究结果为定位引起3个突变体黄叶表型的突变基因和进一步探讨其利用潜力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高等植物抗病突变体的细胞水平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嘉平 《遗传》1983,5(6):46-48
高等植牧伉病突变体的细胞水平选择是一门较新 的技术,是高等峨物抗病育种微生物化的一种尝试,其 最大优点是能在较小的空间繁殖大量的个体(每毫升 105-106个细胞,并在精密控制的环境及营养条件下 进行定量接利,严格地选出杭病的细胞,使之迅速形成 植株,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空间与时间。这一课 题自深化还包价:(1)在细胞水平上研究抗病突变体 的抗病机制:,约抗病基因的传递、分离乌遗传等。  相似文献   

12.
玉米大斑病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0109—8为供试菌株,研究了菌龄、液体培养基、酶系统、酶解时间、稳渗剂对玉米大斑病菌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及稳渗剂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玉米大斑病菌原生质体适宜的条件为:Fries液体培养基培养分生孢子24h,1%Lywallzyme、1%Drislase和1%S创5nailase3种酶溶液混合使用,酶解5h,0.7mol/L KCl为稳渗剂;原生质体再生以0.6mol/L蔗糖作为稳渗液为佳。  相似文献   

13.
11个正常细胞质的玉米自交系双列杂交对小斑病菌0小种的病级和三个抗病因素(病斑数量,病斑面积和单位病斑面积的产孢量)、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都达到极显著水准,加性与非加性遗传基因效应都是重要的。这两种配合力效应依抗病类型而不同。一般配合力,抗病系的为负效应,感病系的为正效应。而特殊配合力最大负效应组合,发生在抗×中、中×中和感×感类型,这表明抗性是部分显性的。 亲本自交系病级、病斑数量、或者三因素乘积与杂种一代抗病性(病级)呈高度相关性,因此杂交种抗病性可利用亲本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以赖氨酸类似物S-(2-氨乙基)L-半胱氨酸(AEC)为选择剂,从水稻花药培养中筛选出一个抗性突变体(R_(AEC))。突变体愈伤组织经过6个月继代培养后仍保持抗性稳定。R_(AEC)再生植株根尖诱导的愈伤组织经过3个月继代培养也保持稳定的抗性。R_(AEC)细胞内赖氨酸含量提高了近2倍,苏氨酸提高5倍多。其他氨基酸,如蛋氨酸、酪氨酸、丝氨酸等都有较大量的提高。 R_(AEC)愈伤组织对赖氨酸加苏氨酸混合物也具有抗性。突变体植株较原始类型稍矮小,巳正常结实。  相似文献   

15.
玉米矮花叶病是玉米重要的病毒病害,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将常规育种方法与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抗病育种的效率。本研究利用前期研究开发的2个分子标记Indel186-9和SCAR112,检测100份常用玉米自交系的标记基因型,结合100份玉米自交系抗性表型鉴定结果进行2个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种质资源中高抗病材料较少,亟待进行抗病改良。本试验所用的自交系包括不同血缘,抗源主要来源于PB和四平头种质。Indel186-9标记和SCAR112标记的选择符合率均达到80%,同时使用两者选择符合率达到91.67%,其中抗病选择符合率达到100%。Indel186-9和SCAR112标记分别可以使抗病级别从平均7.26级提高到平均2.4级,平均7.63级提高到平均4.27级。试验证明2个标记均可用于对玉米抗矮花叶病材料的选择,正确组合使用可提高对玉米抗矮花叶病材料的选择效率。  相似文献   

16.
叶型是作物理想株型育种的关键因素之一,发掘叶片发育相关基因对作物理想株型育种以及叶片发育的分子遗传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玉米转座子Mutator活性系的杂交后代中,鉴定到一个玉米叶片卷曲的突变体,命名为rol1。突变体rol1在拔节期可明显观察到叶片内卷的表型,遗传分析表明,该卷叶表型受单隐性基因控制。将玉米骨干自交系B73和rol1杂交,构建遗传定位群体,利用BSR-Seq技术,对F2分离群体中的卷叶和展叶表型单株分别取样混池,进行转录组测序,将Rol1基因粗略地定位在玉米第5号染色体165~185 Mb区间内。进一步利用遗传分离群体中的卷叶表型单株缩小定位区间,将Rol1基因定位在SSR标记umc1822和umc1155之间,物理距离为5 Mb。本研究为Rol1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株玉米小斑病拮抗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物技术》2008,18(3):40-42
目的:分离对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有拮抗作用的内生菌株并进行菌种鉴定。方法:经表面消毒用碾碎法从水浮莲(Pistia strotiotes)中分离内生菌,用平板扩散法筛选出对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有明显拮抗作用的内生菌株XJ-PL-YB-50,利用16SrDNA通用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并测序得到XJPL-YB-50的部分16SrDNA序列,GenBank接收号为EU262981。经Blastn调出与菌株16SrDNA同源的序列,用软件MEGA3.1按照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16SrDNA系统发育树。结果:XJPL-YB-50的主要生理生化指标与Bacillus subtilis相符,与Bacillus subtilis AB271744处于同一分支,相似性为100%,G+Cm01%为47.7%。结论:水浮莲内生菌XJPL-YB-50对玉米小斑病菌有明显拮抗作用,并最终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18.
玉米抗镰刀菌穗腐病接种方法及抗病资源筛选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玉米抗穗腐病性鉴定中采用的牙签法与花丝通道注射法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牙签法接种果穗的发病程度重于花丝通道注射法接种。牙签法接种病菌于果穗子粒与穗轴之间,有利于病原菌的发育扩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容易操作的接种方法。采用牙签法接种串珠镰刀菌,对178份玉米自交系和15份杂交种进行抗穗腐病鉴定,筛选出高抗(HR)自交系1份、抗病(R)玉米自交系34份、抗病(R)玉米杂交种12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用冬小麦和春小麦品种及其杂种后代的幼穗进行离体培养, 以赤霉病菌及根腐病菌的培养 滤液为选择剂,按不同的筛选方法筛选兼抗赤霉病和根腐病的突变体,用赤霉病菌和根腐病菌分生抱子 直接接种在经筛选的愈伤组织上,进行抗病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筛选方法对筛选兼坑赤霉病和 根腐病的愈伤组织的效果有明显差异,二步筛选法比混合筛选法效果好。供鉴定的120块愈伤组织中, 有村块愈伤组织具有兼抗赤霉病菌和根腐菌侵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由甘蔗花叶病毒引起的玉米矮花叶病是我国黄淮海地区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开发抗矮花叶病基因分子标记是开展抗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基础。本文基于玉米6.00-6.01区域的“一致性抗甘蔗花叶病毒QTL区间”寻找抗病基因的功能保守域,依据序列多态性开发出抗病分子标记InDel-130和InDel-110,在已知抗性的102份玉米自交系中进行验证。通过分析标记抗病带型和感病带型中的抗病和感病自交系数目,卡平方测验表明标记InDel-130在供试自交系中与抗病性的表现独立无关,而标记InDel-110与甘蔗花叶病毒抗性高度相关,为共显性标记,可用于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种质筛选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