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绞股蓝的皂甙成份及资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绞股蓝植物资源。皂甙含量和84种绞股蓝皂甙的化学结构及其水解转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绞股蓝为胡芦科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Makino的全草,我国民间用于治疗咳嗽、痰喘、慢性气管炎及传染性肝炎等疾病。1983年以来,从绞股蓝全草中提取得到50多种与人参皂甙有类似骨架的达玛烷型皂甙,尚含黄酮、糖类等成分。药理实验表明绞股蓝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繁殖,抗溃疡,抗疲劳,降血脂及延长寿命等作用。为进一步探讨绞股蓝这些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本文首次对绞股蓝磷脂成分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绞股蓝属(Gynostemma)植物为葫芦科的一类多年生落叶草质藤本,全世界约13种,我国有11种。近几年来对绞股蓝(G.Pentaphyllum)的研究表明,它是一种含有人参皂甙的多功效药用植物,被人们誉称为“南方人参”。野生状态的绞股蓝生长缓慢,茎、叶产量低、结籽很少。为了充分利用这一新的人参皂甙资源植物,提高它的产量和质量,近三年来,我们对鄂北山区野生绞股蓝进行了多次引种试验,发现它很容易人工栽培繁殖,即使种植在不大的花钵里,藤蔓也可长到3-4米,7月初  相似文献   

4.
杨善章  刘久波 《蛇志》1993,5(1):29-32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 lum(Thunb)Makino]为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湖北郧阳地区有广泛分布,质量较上乘,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锌、硒、钙、铁等.1983年日木常松等先后对绞股蓝进行了一系列化学研究,从中分离得出许多种皂甙及多糖,可视为原人参醇或  相似文献   

5.
绞股蓝龙须茶的人参皂甙组织定位及皂甙含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组织化学定位技术及植物化学方法,研究了人参皂甙在商品绞股蓝龙须茶中的组织分布状态及绞股蓝总皂甙在不同季节中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绞股蓝内的人参皂甙遇特定的显色剂出现深浅不同的红色,色度与人参皂甙含量呈正相关。绞股蓝叶内的人参皂甙主要分布在叶肉组织,茎内的人参皂甙主要分布于维管束的韧皮部薄壁细胞中,同化组织、厚角组织和表皮也有少量分布.木质部和髓薄壁组织中无皂甙分布。在4月至11月的龙须茶采收期中,总皂甙含量呈逐渐上升的势态,4月最低.9月最高,含量变化与月总降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研究认为在8月后湿润凉爽气候条件下采摘绞股蓝芽尖加工而成的龙须茶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日本学者从绞股蓝中分离出84种皂甙,其中有6种与人参皂甙成分相同,还有多种绞股蓝皂甙水解产生的次级甙、甙元和次级甙元也与人参水解产物相同,由此曾被人们誉为“南方人参”。另据研究,绞股蓝不但具有抗肿瘤、抗疲劳、抗衰老、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过氧化脂质、镇静、催眠、镇痛、美润肌肤之功效。而且还是一种治疗咳嗽、痰喘、慢性支气管炎以及传染性肝炎的民间中草药。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又名七叶胆,是葫芦科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它分布于日本、越南、印度和印度尼西1亚,以及我国陕西南部、长江流域以南…  相似文献   

7.
绞股蓝人参皂甙的组织化学定位及其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镜技术、组织化学定位及植物化学方法,研究了人参皂甙在绞股蓝营养器官中的积累分布状态以及不同生长期、不同器官、不同性别之间的绞股蓝总皂甙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绞股蓝人参皂甙主要分布在营养器官的同化组织及韧皮部薄壁细胞中,厚角组织、表皮及周皮的栓内层也有少量分布,木质部和髓薄壁组织中无皂甙分布;叶中皂甙积累最多,茎次之,根最少。绞股蓝在营养生长期→花果期→枯萎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地上部分的皂甙含量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叶的含量高于茎,雄株的含量高于雌株。从而认为在9-10月的花果期采收绞股蓝的地上部分而保留地下茎和根,有利于药材品质和产量的提高,又有利于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绞股蓝人参皂甙的组织化学定位及其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光镜技术、组织化学定位及植物化学方法,研究了人参皂甙在绞股蓝营养器官中的积累分布状态以及不同生长期、不同器官、不同性别之间的绞股蓝总皂甙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绞股蓝人参皂甙主要分布在营养器官的同化组织及韧皮部薄壁细胞中,厚角组织、表皮及周皮的栓内层也有少量分布,木质部和髓薄壁组织中无皂甙分布;叶中皂甙积累最多,茎次之,根最少。绞股蓝在营养生长期→花果期→枯萎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地上部分的皂甙含量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叶的含量高于茎,雄株的含量高于雌株。从而认为在9—10月的花果期采收绞股蓝的地上部分而保留地下茎和根,有利于药材品质和产量的提高,又有利于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组织化学定位技术及植物化学方法,研究了不同发育阶段绞股蓝茎叶的结构与其中人参皂甙分布积累和总皂甙含量的关系。绞股蓝内的人参皂甙通过特定的显色剂能显示从紫红到浅红的颜色反应,颜色深浅与人参皂甙含量呈正相关。结果表明,叶内的皂甙主要分布在叶肉组织内,未分化的叶肉组织比成熟组织含量高,衰老的叶片不含皂甙。茎内的皂甙主要分布于维管束的外生韧皮部薄壁细胞中,表皮、同化组织、厚角组织及周皮的栓内层也有少量分布,木质部和髓薄壁组织无皂甙积累;幼茎所含总皂甙高于发育成熟的茎和老茎,含量最高的则是具有贮藏功能的根状茎。在绞股蓝全草中,叶的总皂甙含量高于相应发育阶段的茎,而以当年生根状茎的含量最高。提出了皂甙在叶内积累、茎内运输和地下茎内贮藏的观点及科学采收绞股蓝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三七花蕾皂甙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云南名贵药材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花蕾中分得10种化合物,经化学和光谱方法确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三七皂甙-Fe(notoginsenoside-Fe),绞股蓝皂甙-Ⅸ(gypenoside-Ⅸ),人参皂甙-Rc 和人参皂甙-Rb_3(ginsenosides-Rc和 ginsenosides-Rb_3)。其余4个微量化合物尚待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11.
人间仙草—绞股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绞股蓝、又名七时胆、甘茶蔓等,我国民间应用历史悠久,始载于明代《救荒本草》和《农政全书》作为充饥度荒食物,祛病去邪、清热解毒药物,收入古籍《药典》。近年才进行系统研究,对其化学成分,药理、毒理及临床试验进行了大量工作。国内外研究结果证明:绞股蓝含有84种皂甙,18种氨基酸、19种微量元素,如对人体有价值的铁、钙、锌、钾、镁、铜、硒、锰等还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由于绞股蓝总皂甙含量高于人参,皂甙种数是人参近五倍之多,且无人参过量服用产生的副作用,其医疗价  相似文献   

12.
绞股蓝种群次生代谢产物的动态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利用植物生理生态学方法,研究了自然条件下不同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种群中黄酮类化合物和绞股蓝皂甙的动态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1)同一种群的茎,叶片和枝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绞股蓝皂甙的动态不同,在生活史的不同阶段,种群中这两类次生代谢物受茎和叶片的影响的动态不同。  相似文献   

13.
绞股蓝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综述了绞股蓝的抗肿瘤作用及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绞股蓝皂甙的结构特点、作用机理、构效关系和这种抗肿瘤新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绞股蓝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传染性肝炎及肿瘤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近年来日本学者先后报导绞股蓝含有多种人参皂甙成分,引起各国有关学者普遍给予重视。国内一些学者也译文介绍,有的还对绞股蓝进行栽培实验。但是一些译文或著述把绞股蓝称为“绞股兰”,有的则用“锥形果”的名称。经考证,绞股蓝并没有“绞股兰”、  相似文献   

15.
邓禄延  覃公平 《蛇志》1993,5(2):49-51
随着生活水平的挺高,人们对健体延寿的愿望与日俱增,众多的强体抗衰老的制剂相继而出。在国外称之为“中国神草”、国内又有南方“人参”“长寿福音草”之称的绞股蓝开发利用中,中国蛇协蛇毒研究所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蛇毒临床应用研究中心合作研制的“神龙胶囊”应用于临床,对防治高血脂症、高血粘血症、心脑血管病及抗衰老等有显著疗效,是具强筋养脑、健体益寿之效的保健新药.神龙胶囊是用绞股蓝提取的精品绞股蓝皂甙与被称为“小龙”的精制“蛇肉干粉末”等中药配制而成的胃溶胶囊剂,故命名为“神龙胶囊”。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为葫芦科,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日本称之为甘茶蔓。全世界目前已知绞股蓝有13种,我国占11种,盛产于陕西、广西、湖北、  相似文献   

16.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Makino),为胡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早在1525年《救荒本草》中,已有记载:“绞股蓝在饥馑的岁月里可以充腹”,是经过适当处理后可食的植物。我国民间将绞股蓝称为“七叶胆”,用以消炎解毒、止咳祛痰,积累了临床的经验。日本民间也有长期将绞股蓝叶当茶饮用的习惯,故称为“甘茶蔓”。最近,日本的竹本常松等人发现绞股蓝全草含有人参皂甙而有强壮抗衰老的功效,他们还报  相似文献   

17.
绞股蓝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广西金秀产绞股蓝提取的皂甙,经酸水解,硅胶柱层分离,得到5个甙元(1—5),利用化学反应和谱学分析方法鉴定,其中甙元1为人参二醇,甙元4为2α-羟基一人参二醇,甙元5为2α,19-二羟基-12-去氧人参二醇。甙元2和3的结构正在鉴定中。 关键词 绞股蓝;绞股蓝皂甙;人参二醇;2α-羟基人参二醇;2α,19-二羟基-12-去氧人参二醇  相似文献   

18.
薄层扫描法测定绞股蓝中人参皂甙Rb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效薄层扫描法测定了绞股蓝中人参皂甙Rb1的含量,并进行分离、纯化,再用酸解法水解,测得其结合糖为葡萄糖。  相似文献   

19.
用高效薄层扫描法测定了绞股蓝中人参皂甙Rb_1的含量,并进行分离、纯化,再用酸解法水解,测得其结合糖为葡萄糖。  相似文献   

20.
绞股蓝拾零     
绞股蓝为葫芦科绞股蓝属Gynostemma植物,据吴征镒等(1983)的研究,该属我国产11种2变种,至今又发现4个新种,共15种2变种。即:单叶绞股蓝G.simplicifolium、光叶绞股蓝G.laxum、缅甸绞股蓝G.burmanicum、大果绞股蓝变种G.burmanicum var.molle、绞股蓝G.pentaphyllum、毛果绞股蓝(变种)G.pentaphyllum var.dasycarp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