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细胞代谢”是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细胞呼吸是细胞产能代谢的主要方式。“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本单元一个很重要的探究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和探究能力的好素材,借此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讨新课程中利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进行实验的教学组织。  相似文献   

2.
“酶与代谢”一节的实验探究法教学周湘(北京市第四中学100034)近年来,实验探究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被广泛运用,我在“酶与新陈代谢”一节的教学中,进行了尝试。1问题的提出“酶与新陈代谢”是高中《生物》中“新陈代谢”一章的一个课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相似文献   

3.
“酶的特性”是现行高中生物学课程的一组引导式学生探究实验。其中“酶的高效性、专一性”探究设置在必修教材里,为学生提供了较为规范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生物学探究实验方案设计的起始课;“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分布于选修教材中,是必修部分内容的深化和拓展。就实验内容来说,催化剂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内容。但生命体中的特殊催化剂——酶却是他们深感陌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陈代谢与酶"是高中生物学"新陈代谢"一章的一个课题.早在1986年,我校就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酶及其作用特性.1996年7月,周湘老师曾在<生物学通报>发表一篇文章--"酶与代谢"一节的实验探究法教学,文章中提到对酶活性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本组教师曾先后尝试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来研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但实验效果均不是很理想.  相似文献   

5.
孔爱华  符凯 《生物学通报》2011,46(11):48-50
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将“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过程”等知识目标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细胞计数、表格设计等能力目标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应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获得的“利用质壁分离鉴定细胞的死活”的技能来探究酒精浓度对植物细胞毒害作用影响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6.
在"探究细胞呼吸"的教学案例中,利用生活中简单的生活用品——绿豆和密封袋为实验装置,引导学生沿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溯本求源的探究历程,进行分组实验探究,课前实验与课堂实验相结合,在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质疑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结论,将微观的细胞代谢和宏观的生命现象建立联系,从宏观现象认识生命活动的本质,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赵苹 《生物学通报》2011,46(5):56-57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是高中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探究实验。学生通过该实验不仅能进一步掌握探究性实验的科学研究方法,而且感知了酵母菌的细胞呼吸产物和方式。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模块第6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中,为了说明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的限制,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该实验是用琼脂块(内含酚酞试液)模拟细胞,用NaOH模拟被细胞吸收的物质,因NaOH溶液遇酚酞试液变粉红色,就可以通过观察琼脂块“细胞”变成粉红色的过程,了解到NaOH扩散进入了“细胞”。再通过测量NaOH扩散进入了“细胞”的深度,比较不同体积的琼脂块“细胞”吸收物质的速度,来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在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理念指导下,完成实验后,引导学生对该实验进行改进探究。  相似文献   

9.
“细胞呼吸”是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的重点和难点,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改变了以往直接传授知识的做法,将探究实验放在前面,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过程主动构建知识和概念,为以后学习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本活动耗材多、用时长、操作繁琐。本文主要阐述该如何改进该实验、组织学生有效探究,以发挥其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人体内cAMP与cGMP动态平衡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AMP(环磷酸腺苷)与cGMP(环磷酸鸟苷)作为“第二信使”参与激素的作用。 Goldberg等根据在一些分化的细胞(心肌、平滑肌、血小板和中枢神经细胞)中观察到cAMP和cGMP对细胞代谢反应和生理功能的調节作用是相反的,浓度的变化是相反而相关的,提出了双向控制学说和阴阳学说,似乎和我国中医学的“阴阳”相符。他们认为这一对阴阳物质能调节细胞的酶反应和细胞的生理效应。正常代谢和生理反应就是这一对阴阳物质的动态平衡的结果。为了探讨cAMP与cGMP  相似文献   

11.
渗透作用是高中生物学“绿色植物水分代谢”中的一个难点。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因此,课本上安排了一个证明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的演示实验。由于原实验在设备上存在一些弱点,常常给教学带来一些麻  相似文献   

12.
陈维 《生物学通报》2006,41(4):39-40
有丝分裂实验是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的经典实验, 不同版本的教材都安排有“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验证性实验。从学生参与探究的程度和探究活动的难易上看,该实验属于“零级水平探究”,即活动的各个步骤在实验之前均由教材呈现给学生,学生只要依步进行即可。如果在此基础上,挖掘一些适合学生的探究性课题,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而且也可以提升探究活动的层次,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那么围绕有丝分裂的探究性实验该如何设计呢?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氨基代谢是《生物化学》中"氨基酸代谢"教学的重要内容,谷氨酰胺氨基的去向和利用是其中的重点之一。谷氨酰胺既有α-氨基又有酰胺基,其代谢由不同的酶分别催化,涉及转氨酶、酰胺基转移酶、谷氨酰胺酶、转谷氨酰胺酶等。不同代谢酶作用的基团和机理不同,学生容易混淆它们的作用。本文拟通过讨论几种谷氨酰胺氨基相关代谢酶的作用特点,指导学生掌握谷氨酰胺氨基的代谢。  相似文献   

14.
"新陈代谢与酶"一节的学生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陈代谢与酶”一节是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主要讲述了酶的发现、酶的概念和酶的特性。对酶的特性教材中安排了有关的学生实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初步学会探索酶的特性的方法.并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切身体会到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的特点。这种编排方式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学习获取知识和探究生命科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以学生为中心的层次化实验教学模式在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和实践,有助于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细胞骨架的分布与定位是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关于细胞骨架的标记与观察的综合性层次化实验教学设计鲜有报道。该文围绕细胞骨架的分布,以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为材料,设计了“细胞骨架的标记与观察综合实验”,实验内容涵盖了微管和微丝在细胞中的分布、细胞微管骨架的免疫标记方法、微丝骨架的荧光探针标记方法以及影响细胞骨架形态和分布的因素等多个知识点。实验项目包含了2个基础性实验“利用免疫荧光标记法观察上皮来源的人宫颈癌细胞中的微管”和“利用鬼笔环肽标记法观察上皮来源的人宫颈癌细胞中的微丝”; 1个拓展性实验“探究影响细胞骨架的因素”;以及1个创新性实验“检测大鼠成纤维细胞(C6细胞)的细胞骨架分布”,这4个实验构成了细胞骨架的标记与观察综合实验的层次化教学。该综合性实验的教学实践表明,以学生为主导的实验层次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在实施“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教学后发现,学生对实验中的诸多环节依然存在质疑,引起了教师的反思。为消除质疑,接近真相,对该实验进行再探究,包括实验材料、实验装置、检测方法的再改进。通过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改进和优化,将定性观察与定量测量相结合,使实验结果快速呈现,科学直观;增加实验教学后的再探究过程,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实验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应用果皮提取液探究紫外线诱变原理的实验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芳  许超  陈铭德 《生物学通报》2009,44(12):50-52
紫外线是一种物理诱变剂。通过观察富含抗氧化剂的果皮提取液对暴露于紫外线下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il)的保护作用,证实了紫外线的诱变原理。实验基于教材中“细胞的癌变”一节内容而设计,学生可在深入理解知识的同时,掌握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应用到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并将科学探究置于核心地位。“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通过对细胞吸水、失水条件的探究,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针对不同的实验材料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总结出植物  相似文献   

19.
以英国中学的“调查底物浓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一节观摩教学为例,介绍如何以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为自变量、过氧化氢酶酶活性为因变量探究酶的高效性特征;在实验操作中掌握酶的固定化技能;重视学生的动手和合作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思维能力.点评并反思本节教学设计能动,以利于探究教学的错答.  相似文献   

20.
以市级课改公开课“酶的特性”一节为例,对比分析了教材中和实际教学过程中实验的选择与呈现。精心设计后的实验及呈现方式,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习得酶特性的相关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形成科学的情感和态度,并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使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被高度激发,师生共同营造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新型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