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干化学分析、UF-100尿有形成分分析与DIASYS沉渣镜检分析联合检测尿液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尿干化学分析仪MiditronM、UF-100型尿液分析仪、DIASYS R/S 2003沉渣分析仪分别对390例随机尿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以DIASYSR/S 2003沉渣分析结果为标准,干化学法与DIASYS镜检法相比,测定红细胞阳性符合率为92.68%,假阳性为13.96%,假阴性为7.32%;测定白细胞阳性符合率为58.91%,假阳性为9.58%,假阴性为41.09%;UF-100与DIASYS相比,检测红细胞阳性符合率为82.93%,假阳性为7.47%,假阴性为17.07%;测定白细胞阳性符合率为81.40%,假阳性为12.26%,假阴性为18.60%;检测上皮细胞、小园上皮细胞、管型、结晶和类酵母菌阳性符合率较低,分别为69.09%、60.53%、68.18%、78.95%、57.14%。390例尿标本中干化学法白细胞、红细胞、蛋白及亚硝酸盐均阴性的176例标本中,UF-100检测红细胞阳性14例,白细胞阳性19例,DIASYS检出红细胞阳性5例,白细胞阳性11例。结论:UF-100型尿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沉渣镜检和干化学法检测尿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采用沉渣镜检和干化学法对随机选择的432份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尿白细胞检测方面,沉渣镜检法、干化学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11%、10.42%(P0.05),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6.53%,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0.745,P0.05);在尿红细胞检测方面,沉渣镜检法、干化学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56%、7.64%(P0.05),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4.91%,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0.712,P0.05)。结论沉渣镜检法联合干化学法进行尿中白细胞、红细胞检测,可以有效提升阳性检出率,降低假阳性和假阴性比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Sysmex XN-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性能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ysmex XN-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小板计数性能。方法:采用Sysmex XN-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3种方法进行血小板计数,从精密度、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及红细胞碎片干扰等4方面评价,并与使用抗CD61抗体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电阻抗法(PLT-I)、光学法(PLT-O)相比,核酸染色法(PLT-F)的重复性最好,精确度较高;3种方法的稀释线性和携带污染均得到良好的结果;在红细胞碎片干扰实验中,PLT-F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P均大于0.05),PLT-O次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3种方法都得到良好的相关性,PLT-F法的准确性较高,尤其在低值血小板计数中。结论:临床常规标本可以使用Sysmex XN-3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PLT-I或PLT-O法;当标本血小板数目异常或溶血时,建议使用PLT-F法复查,必要时采用镜检法或流式细胞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EP-9方案对尿干化学分析仪进行比对的可行性.方法:以不久前刚进行过定标和校准,参加江苏省临检中心室间质评获得优秀成绩、平日工作状态良好,日常工作精密度高的H-300仪器作为实验仪器,另一台仪器与其比对.采用EP-9方案的方法,连续5天,每日随机选取8份阳性新鲜尿样本,共40个标本,分别双次测试,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5日阳性室内质控结果功例进行符合率统计.结果:质控结果符合率为100%.仪器比对结果均符合一致性要求.结论:实验仪器与比对仪器间的结果高度一致,EP-9方案方法可适用于尿液干化学仪器的比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妇女全血细胞指标的变化及其正常参考区间,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314例妊娠晚期妇女和234例健康未孕妇女进行全血细胞参数,包括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并比较两组之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正常妊娠晚期妇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血红蛋白含量符合正态分布,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计数均不符合正态分布.其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血小板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晚期妇女血常规各项指标与正常人的参考值相比均发生了显著变化,需要临床医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测定清洁级、SPF级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了解不同环境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方法 利用法国产BASIC半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和意大利产HS-18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对不同环境SD大鼠10项血液生化值和18项血液常规值进行测定.结果 清洁级、SPF级SD大鼠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血小板比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红细胞(RBC)比较有极显著差异;红细胞比积(HCT)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不同环境对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网织红细胞监测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前、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SysmexXE2100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对6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白细胞数(WBC)、血小板(PLT)、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进行动态监测。结果: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RET%和IRF从化疗后第3天开始出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化疗后第14天开始出现回升,其中IRF值较第7天显著升高,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WBC和PLT则于化疗后第7天出现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第21天开始出现回升。结论: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是预测化疗后骨髓造血恢复的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以原鸡滇南亚种为研究对象,利用性欲反射强度、精液采集量等评判指标,探索适合于原鸡的人工采精技术.通过对精液感官评定和显微镜检,构建精液常规生理指标;在精液中,分别添加NaCl(0.9%、1%)、葡萄糖(5%、5.7%)、卵黄液(10%、13%)、蔗糖液(11%、13%)等4种稀释液,测量不同处理精子的活力、畸形率、质膜完整性、存活时间和生存指数,探讨稀释液、不同季节及二者交互作用对精液品质的影响,筛选新鲜精液的最优稀释液.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人工采精技术可使采精量增至0.16 ml、成功率达96%以上.精液中性微偏酸性(pH∶ 6.7~7.0),呈现"有云雾状"特性、春秋季较明显,呈乳白色或乳黄色,略带腥味.精液量为(0.13±0.02) ml (0.10~0.16 ml),精子密度为(15.03±4.46)×10~8个/ml(11.61×10~8~22.16×10~8个/ml),活力为(93.91±0.08)%(93.20%~95.00%),质膜完整性为(93.75±2.71)%(91.60%~95.64%),畸形率为(5.53±1.59)%(4.55%~6.48%).NaCl(0.9%、1%)、葡萄糖(5%、5.7%)和11%蔗糖液均可作为新鲜精液稀释液,其总存活时间达32 h以上,考虑对畸形率、活力和质膜完整性等影响,以1%NaCl处理效果相对最佳.就精子活力和质膜完整性而言,原鸡采精的季节(月份)对稀释液具有一定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尿液中奇异变形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至2012年住院及门诊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的215株奇异变形杆菌,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WH0NET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09、2010、2011和2012年分离奇异变形杆菌分别为26株(占12. 2% )、26株(占12.2% )、36株(占16. 9% )、55株(占25. 8% )和72株(占33. 8% ),总计215株。奇异变形杆菌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最高,均〉90%,对丁胺卡那霉素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均为0%,对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在2008?2011年均〉50% ,2012年为28.1% ;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在2008 - 2009年均〉20%,而2010-2012年均〈5% ;头孢替坦、舒普深耐药率均〈7%。结论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率从2008 -2012年呈日益增长趋势,提醒我们随着临床上大量使用抗生素,医院的感染率亦不断上升。耐药率从2008-2011年基本呈上升趋势,而在2012年有所下降,这可能与近几年本院临床严格执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大鼠背根节(DRG)神经元中存在慢的Ca2+激活K+电流成分,本实验在新鲜分散的DRG神经元胞体上,采用全细胞电压箝技术,给予DRG神经元一定强度的去极化刺激,记录刺激结束后30 ms时的尾电流幅度.结果发现:(1)随着去极化时间从1 ms延长至180 ms时,尾电流幅度由9.3±2.8 pA逐渐增大至64.1±3.4 pA(P<0.001);(2)当去极化结束后的复极化电位降低时,尾电流幅度先逐渐下降到零,然后改变方向,逆转电位约为-63 mV;(3)细胞外施加500μmol/L Cd2+或细胞内液中施加11 mmol/L EGYA时尾电流明显减小甚至完全消失;(4)尾电流中慢成分的幅度在细胞外给与200 nmol/L蜂毒明肽后,减小了约26.32±3.9%(P<0.01);(5)细胞外施加10 mmol/L TEA,可明显降低尾电流中的快成分.结果提示,在DRG神经元后超极化中存在Ca2+激活K+电流的蜂毒明肽敏感成分--ⅠAiH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