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多普勒技术在危重症惠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珐:选取323例预计颈内静脉穿刺困难的危重症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记录穿刺时间、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二次以上穿刺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323例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无一例因穿刺失败改行其他部位中心静脉穿刺.超声多普勒引导穿刺置管操作时间184.6±20.5s.超声多普勒引导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93%.超声多普勒引导二次以上穿刺置管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4.64%.结论: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引导危重症怠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缩短了置管时间,减少了穿刺次数,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技术和方法的改进,提高动物颈静脉置管以及药物成瘾自身给药模型构建的成功率,为成瘾研究提供更稳定和高效的建模方法。方法:对建立自身给药模型的传统颈静脉置管术进行改良,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手术组(n=30)和改良手术组(n=30),分别完成颈静脉置管术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再将每组分为对照训练组(n=15)和成瘾训练组(n=15),构建大鼠自身给药模型,观察两组大鼠自身给药模型成功率。结果:大鼠的颈静脉置管手术可能出现的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堵管、漏管、感染甚至死亡等,最主要的并发症是漏管,占比最大。颈静脉置管传统手术组手术成功率为43.33%±3.333,颈静脉置管改良手术组手术成功率为90.00%±3.333,显著高于颈静脉置管传统手术组(P0.05)。两组成瘾训练组有效鼻触次数均分别明显高于其对照训练组(P0.05)。结论:大鼠改良后的颈静脉置管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颈静脉置管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介绍一种大鼠鞘内穿刺置管针及导管末端注药装置在大鼠鞘内置管术中的应用,并评价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6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常规组(C组,n=30)和改良组(M组,n=30)。C组使用尖端磨平的20G针头穿刺置管,置入微量导管后于大鼠颈部两耳间穿出,留置2~3 cm,导管末端热封后游离放置;M组使用鞘内穿刺置管针进行操作,并以微量注射旋塞保护鞘内导管末端。术后1 d评估两组大鼠运动功能,分别于术后1、3、7、14、21 d进行利多卡因试验,至30 d鞘内注射亚甲蓝定位,观察并记录鞘内导管位置;记录两组鞘内给药操作时间;测定术前及术后上述时点两组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 (PWT);术前及术后一周行旷场实验,评估两组大鼠自主活动情况。结果: 运动功能分级:C组Ⅰ级75.9%,Ⅱ级20.7%,Ⅲ级3.4%,M组Ⅰ级96.7%,Ⅱ级3.3%,M组运动功能分级Ⅰ级占比率显著高于C组(P<0.05);利多卡因实验和亚甲蓝定位导管位置显示:C组分别于置管后第14日、21日各有1例脱落,至置管后第30日,共有4例导管脱落,而M组导管均在位,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M组鞘内注药操作时间多在1 min左右,而C组超过3 min,两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PWT变化情况:两组置管后一周内PWT有波动,第3日降至最低,两组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 0.05),置管后7 d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间比较无差异;旷场实验:M组置管前后在总路程、中央区活动路程以及运动时间和速度等方面均无差异,两组间各指标之间相比也无差异。结论: 改良型大鼠鞘内穿刺置管针较常规穿刺置管工具穿刺效能一致,但对大鼠运动功能影响小;微量注射旋塞能有效避免鞘内导管脱出,快速便捷完成注药,并对大鼠自主活动无影响,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心电监护仪引导腔内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为血液疾病患者进行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尖端定位,探讨该方法对血液病PICC置管患者置管全程中的良莠影响及护理对策。将100例血液病进行超声引导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表测量、X线导管尖端定位法进行PICC尖端定位;试验组采用PM-12心电监护仪引导腔内心电引导三向瓣膜PICC尖端定位技术进行PICC置管术。分析、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液病患者置管过程导管尖端定位准确率、准确判断尖端位置的时效性,置管后出血、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CRBSI)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PICC尖端到位率差异显著(p0.05)、CRBS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过程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导管异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置管后穿刺点出血、局部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操作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操作的满意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血液病患者进行心电定位PICC到端尖的准确率高,患者对该方法比较满意;但置管后穿刺点出血、感染的发生率高于传统体外测量、X线导管尖端定位法。  相似文献   

5.
利庆华  黄德斌  李焱  谢绍英 《蛇志》2016,(3):331-332
目的探讨双侧锁骨下静脉交替置管与单纯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实验组采用双侧锁骨下静脉交替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纯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观察两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和术后血肿发生情况,并于置管后1、2、3、5天于穿刺口取样及拔管前取导管血、拔管后导管头端行细菌培养,比较两组细菌培养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和术后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锁骨下静脉交替置管术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模拟临床给药途径,Beagle犬腰椎穿刺置管多次鞘内注射巴氯芬注射液,观察其局部刺激性,同时进行犬行为学观察,为巴氯芬注射液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12只Beagle犬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巴氯芬给药组。行腰椎穿刺置管,使用单通道微量注射泵泵入给药,给药剂量为1000μg/d,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5mL,连续给药7d,恢复期7d。每日进行行为学观察,给药结束及恢复期结束时每组麻醉2只动物,取给药部位脊髓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给药及恢复期期间动物行为未见异常,给药结束时各组均有部分动物观察到置管处表皮感染现象,进行局部消毒处理后在恢复期第3天恢复正常。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给药及恢复期结束时各组动物脊髓均可见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或脊髓内钙盐沉积,各组无差别。给药结束时巴氯芬组1例动物脊膜处有肉芽组织形成,判定与置管操作有关。结论巴氯芬注射液Beagle犬腰椎穿刺置管连续7d鞘内注射,给药剂量为1000μg/d对脊髓无局部刺激性作用,动物行为也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7.
林节娥 《蛇志》2016,(2):174-176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动脉血气分析的效果,寻找最佳的动脉采血部位。方法对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入住急诊病房需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患者7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经股动脉采集血气标本,对照组经桡动脉采集血气标本,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情况以及患者接受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情况及患者接受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较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高,疼痛轻,皮下出现血肿情况少,而且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评价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南楼老年患者PICC置管情况,记录超声引导及传统PICC置管两种方法的成功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超声引导组共512例次,传统PICC组共384例次,超声引导组均选择肘上静脉置管,传统PICC置管组均选择肘下静脉;超声引导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分别为96.7%,99.6%,传统PICC组分别为78.6%,86.2(P<0.01);超声引导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5.9%,对照组为12.0%(P<0.01)。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置管术显著提高了置管成功率,降低了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PICC组比较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PerClotTM多聚糖止血颗粒在兔股动脉局部止血效果。方法:分离并剪断兔股动脉,应用多聚糖止血颗粒止血,通过测定出血量与止血时间同阴性对照组对比了解活动患肢对止血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受试2组平均出血量如下:PerClotTM组:(1.46±0.06)g;阴性对照组(2.48±0.10)g。统计分析后可知PerClotTM组较阴性对照组出血量减少(P<0.01)。平均止血时间如下:PerClotTM组:(100±30.1)s;阴性对照组(200±36.33)g。统计分析后可知PerClotTM组较阴性对照组止血时间减少(P<0.01).活动患肢对止血稳定性无影响。结论:多聚糖颗粒止血效果可靠,有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行临床实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普贝生促进宫颈成熟,提高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20例足月妊娠的未临产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50例给予阴道后穹隆置入普贝生1~2次,对照组50例给予小剂量催产素静脉滴注,比较两组宫颈成熟度,分娩情况及对于产妇、新生儿的影响。结果:①试验组宫颈Bishop评分增加3.81±1.04,对照组增加3.09±1.1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试验组促宫颈成熟的显效率为78.33%,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35.00%显效率和63.33%总有效率(P<0.01)。③试验组阴道分娩率73.33%,进入产程时间(34.19±13.20)h,产程(8.47±2.68)h,对照组阴道分娩率41.67%,进入产程时间(52.14±16.05)h,产程(12.25±3.73)h,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④试验组产后出血量(225.31±67.80)ml,新生儿体重(3369.48±311.65)g,Apgar评分9.52±0.39,对照组产后出血量(232.44±75.76)ml,新生儿体重(3417.63±359.68)g,Apgar评分9.48±0.4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贝生可有效促进足月妊娠产妇的宫颈成熟,提高经阴道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且安全性好,对母儿影响小。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