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梁子湖罧业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罧是我国古代就开始运用的一种渔法,早在尔雅释器篇中就有:“今之作糁者,积柴木于水中,鱼得寒入其里藏隐,因以薄围捕取之”之说。湖北省黄岗专区湖泊概况(1952)中所载梁子湖罧业操作的方式也基本相同(群见下节)。骸书中并提出梁子湖罧业的产量是十分高的,象1951年在公私合营栈子石一个罧区就捕得鱼一千多担。然而,关于这一渔法可以捕获那些性质的鱼类以及这些鱼类为什么会集中到罧区来的问题已往还没有人去研究过。本所梁子湖工作队的一部分同志曾在1955年4月到1956年2月之间实地调查了梁子湖罧业的一般情况,并对其中几个罧的水质及渔获物等作了测定或分析。本文除介绍这些结果外,并按这些结果来初步探讨上述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梁子湖鲤鱼的生物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鲤鱼Cyprinus carpio Linnasu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在淡水渔业产量上一向占很大的比重。根据梁子湖的渔业情况,它约占梁子湖鱼产量的40%;就全国范围来讲,其经济价值之大,可以想见。但是关于鲤鱼在我国天然水体中的生长情况,生活习性等问题,过去研究得很少,因此,1955年2月至1956年3月我们在梁子湖进行了鲤鱼的生态调查,  相似文献   

3.
鲤鱼 Cyprinus carpio Linnasus 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在淡水渔业产量上一向占很大的比重。根据梁子湖的渔业情况,它约占梁子湖鱼产量的40%;就全国范围来讲,其经济价值之大,可以想见。但是关于鲤鱼在我国天然水体中的生长情况,生活习性等问题,过去研究得很少,因此,1955年2月至1956年3月我们在梁子湖进行了鲤鱼的生态调查,希望从了解鲤鱼的生态着手,探索在天然水体中提高鲤鱼产量的途径。解剖用的材料主要取自梁子镇鲜鱼收购站。每周检查一定数量的鲜鱼,前后共解剖  相似文献   

4.
密鲴(Xenocypris davidi Bleeker),广泛分布于珠江、长江、黄河诸流域是我国习见鱼类之一,属鲤科的密鲴亚科,密鲴属。在梁子湖属于密鲴属的共有二个种即Xenocypris davidi Bleeker和Xenocypris macro-lepis Bleeker,本文报导的是Xenocypris davidi的生物学。密鲴在梁子湖称为“黄姑子”,这是由于它的尾部呈黄色而得名。密鲴是梁子湖的经济鱼类之一,在捕捞的旺季,1月份,梁子湖最大的收购站每天可  相似文献   

5.
中央水产部高德培同志,最近著述了“三门峡水库渔业前途的展望”一文,发表于“生物学通报”(1958年12月号上)。全文内容共分五部分:(一)黄河流域渔业一般情况和发展前途;(二)三门峡上、下游鱼类的分布和迴游情况与水库建成后对鱼类繁殖的影响;(三)三门峡水库区原有鱼类将产生重大变化;(四)三门峡水康发展渔业应采取的措施:(五)三门峡水库发展渔  相似文献   

6.
梁子湖黄颡鱼的繁殖和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黄颡魚Pseud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俗名■■,在我国分布较广,是一种小型的经济鱼类。在长江中、下游的湖泊中,数量甚多,有专门的渔具(如螺螄钩)捕捞。如在湖北省梁子湖,一年四季皆可捕到这种鱼,以春、夏两季的产量较高,捕捞的个体一般体长11-19厘米,体重30-100克,最大的个体重达120克。关于黄颡鱼的生活习性,国内过去尚未进行较详细的研究,对这一种淡水鱼类资源的利用意义,未能充分了解,对这一种焦的特殊繁殖习性的观察也是很不够的。此项工作是1956年6月和1957年4月至7月在  相似文献   

7.
为了阐明养殖环境对鱼类寄生指环虫群落的影响,研究调查了湖北省梁子湖和湖北省石首市养殖池塘中鲫鳃部寄生指环虫的种类和感染情况。在梁子湖中的野生鲫共发现6种指环虫,分别为坏鳃指环虫(Dactylogyrus vastator)、中型指环虫(D.intermedius)、弧形指环虫(D.arcuatus)、弓茎指环虫(D.baueri)、美丽指环虫(D.formosus)、望外指环虫(D.inexpeatatus);在养殖池塘中,除了望外指环虫外,其他5种指环虫均有发现。分析结果表明,来自于梁子湖野生鲫鳃部的坏鳃指环虫的平均丰度以及其他4种指环虫(不含望外指环虫)的感染率与平均丰度明显高于养殖池塘的。梁子湖中的指环虫群落平均物种丰富度、平均寄生虫数量以及Brillouin多样性指数都明显高于养殖池塘的;梁子湖野生鲫寄生指环虫的优势种是弧形指环虫(0.54),而池塘中的是坏鳃指环虫(0.76)。在宿主密度、种群大小、光照和溶氧等影响指环虫群落的因子中,溶氧可能是最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8.
鱼类年龄的测定是渔业生物学上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对鱼类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必须广泛展开鱼类的生长、鱼群组成、性成熟的年龄等有关渔业生物学问题的研究。但是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以能正确测定鱼类的年龄为先决条件。鲤鱼是梁子湖中最重要的经济鱼类,因此我们就选择鲤鱼作为一个典型来研究测定年龄的方法。我们认为掌握了鲤鱼年龄测定的正确方法以后,可能对其他鲤科鱼类的年龄测定也有所帮助。Hoffbauer 氏(1899)可能是最早研究鲤鱼年龄测定的人,他认为在鱼体生长迅速时,鳞片上环片间距较疏且不规则,而生长较缓慢时,所形成的环片则互相挨近,排列也较为均匀。Pincher 氏(1948)所写的“鱼类知识”一书上,还是以环片排列的疏密作为决  相似文献   

9.
沙鳢Odontobutis obsura(Temm.et Schl.)(本地土名为沙乌鳢)为梁子湖分布较广的鱼类之一,如聂开、南塘口、南湾、凃家碯、张桥湖、磨刀矶、长岭、港口、樊口、葫飘口、小集、岳山、金脸盆、土地堂、南北极等地均有出产。但是,由于沙鳢在梁子湖产地分散,产量不多,所以在当地经济价值并不甚大,而且也不作为一种重要的捕捞对象。因此,在梁子湖没有专门捕捉沙鳢的渔民,也缺少捕获它们的专门网具和操作方法。另外一些地区,特别在杭州它却是比较名贵的鱼类。  相似文献   

10.
<正>鱼类养殖是保护鱼类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原始鱼类养殖业诞生于奴隶社会,自殷商末期始就有池塘养鱼,到战国时已较发达。公元前46年前后,越国大夫范忿所写的《陶朱公养鱼经》便是对当时民间养鲤经验的总结性文献。据科研人员对殷墟出土甲骨文的研究考证中,有"圃渔"二字,说明在公元前1200年已开始圈养鱼类。在诗经的《灵台  相似文献   

11.
戴氏鲌[Erythroculter dabryi(Bleeker)]又名青梢,为湖泊常见的鱼类,能在湖泊中生长、肥育和繁殖。它在梁子湖内属于次要的经济鱼类。在大多数情况下,湖中渔产量不是以不同种属计算的,因此,在此湖内的年产量究竟是多少尚不知道。  相似文献   

12.
粱子湖湖沼学资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子湖是湖北省境内的大型湖泊之一。本所鱼类学组曾选择它来作为研究鱼类生物学的场所(1955—1957)。同时,为了了解与鱼类生活活动有关的若干环境因素,我们也对梁子湖区的周围环境和自然条件以及湖水和湖泥的各种性质等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3.
梁子湖沙鳢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沙鳢Odontobutis bscura(Temm.et Schl.)(本地土名为沙乌鳢)为梁子湖分布较广的鱼类之一,如开、南塘口、南湾、徐家、张桥湖、磨刀机、长岭、港口、樊口、葫飘口、小集、岳山、金脸盆、土地堂、南北极等地均有出产。但是,由于沙鳢在梁子湖产地分散,产量不多,所以在当地经济价值并不甚大,而且也不作为一种重要的捕捞对象。  相似文献   

14.
鱼类在食物网中的营养位置对其消化道寄生蠕虫的群落结构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调查了梁子湖、洞庭湖、鄱阳湖中鳜(Siniperca chuatsi)消化道寄生蠕虫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在3个湖泊中共发现11种寄生蠕虫, 优势种均为范尼道佛吸虫(Dollfustrema vaneyi), 频率分布中感染有12种寄生虫的样本占65%, 单个样本中最大物种数为6。3个湖泊中平均物种丰富度为1.532.13, Brillouin多样性指数为0.120.33, 其中鄱阳湖中的多样性最高。梁子湖和洞庭湖之间的Jaccard相似度和百分比相似指数最高。通过比较食物网中不同营养位置鱼类的消化道寄生蠕虫群落结构, 发现鳜的消化道寄生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水平都高于植食性和杂食性鱼类。研究还讨论了宿主食物组成对消化道寄生蠕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东江源头区域鱼类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样性和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是反映人类作用及环境变化对鱼类群落影响的重要指标。2010年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覆盖整个东江源头区的12个采样点收集和鉴定的鱼类标本共计7目18科56属74种。除陈氏新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齐氏罗非鱼(Tilapia zillii)和食蚊鱼(Gambusiaaffinis)3种为外来物种外,其余71种均为土著鱼类。主要以鲤形目(77.5%)、鲇形目(9.9%)和鲈形目(8.4%)为主。优势种为宽鳍鱲(Zacco platypus),占14.87%,其次为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9.93%)和侧条光唇鱼(Acrossocheilus parallens)(9.36%)。本研究还以G-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s均匀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评估了东江源头区域的鱼类多样性;东江源头区域鱼类群落以杂食性、定居性、中下层和底栖种类为主,源头这种鱼类群落组成结构与东江下游鱼类具有相同趋势,但相似性指数仅为0.39。拦河建坝是导致洄游性、半洄游性鱼类减少的主要原因,其次,水体污染、河道取沙、过度捕捞及有害渔具渔法的使用仍是源头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主要胁迫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鲈属(鲈形目:石鲈科)鱼类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印度洋-西太平洋区记载过约15种石鲈属(Pomadasys Lacepede,1803)鱼类,其中分布在我国沿海的,现知有5种:银石鲈P.argenteus(Forskal),鳃斑石鲈P.grunniens(Schneider),赤笔石鳃P.furcatus(Schneider),断斑石鲈P.hasta(Bloch)和大班石鲈P.maculatus(Bloch)。1956年春季和1964年秋季,曾先后两次在北部湾-三亚渔场的渔  相似文献   

17.
梁子湖湖沼学资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子湖是湖北省境内的大型湖泊之一。本所鱼类学组曾选择它来作为研究鱼类生物学的场所(1955—1957)。同时,为了了解与鱼类生活活动有关的若干环境因素,我们也对梁子湖区的周围环境和自然条件以及湖水和湖泥的各种性质等进行了调查。一、调查概况1955年2月,我们就在湖中央的一个小岛——梁子镇——上设立了工作站(镇位于东经114°33′34″,北纬30°15′18″)。在岛的东面湖滨设置了水文气象的观测点,每日有专人测定并记录气温、水温、日照时间、水位、风向与天气的情况等。此外,并从东沟水文  相似文献   

18.
正云贵高原湖泊鱼类区系一个重要特点是肉食性鱼类较为缺乏,捕食压力小是促使高原湖泊形成众多特有鱼类的一个重要因素(李树深,1982)。而外来入侵肉食性鱼类则是导致云贵高原土著鱼类濒危甚至灭绝的重要原因之一(陈银瑞等,1998)。2017年,笔者在对云南滇池鱼类调查中记录到此前历年资料(黎尚豪等,1963;何记昌,刘振华,1985;陈自明等,2001;袁刚等,2010;姜昊辰等,2017)未被记述过的1种肉食性鱼类:鲇Silurus asotus(Linnaeus,1758),本文作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19.
南海北部台湾浅滩一带(21°30′—23°30′N,116°30′—118°30′E)不仅是上升流区也是南海暖水、黑潮及沿岸水互相交错的水域因而它是南海北部重要渔场之一。该水域每年5—9月是蓝圆鲹(Decoptera maruadsi)及金色小沙丁(Sardinella aurits)等中上层鱼类的旺汛期。浮游动物中不少的类群是上述几种鱼类直接捕食的对象,它与原始生产者互相制约也与水文状况中各种因素密切相关,因而对浮游动物与海况因子建立方程,可为渔情预报提供数学模型(亚模)。  相似文献   

20.
记述了浙江长兴县煤山剖面、江西修水县四都乡东岭剖面和信丰县铁石口镇铁石口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层上下的辐鳍鱼类6个类别的微体化石,包含2新属2新种,它们是:赵氏浙江鱼(Zhejiangichthys zhaoi gen.et sp.nov.)和小齿葆青鱼(Baoqingichthys microdontus gen.et sp.nov.)。这是包括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在内的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层上下辐鳍鱼类微体化石序列的首次报道。在总结煤山剖面已记述的鱼类大化石和微体化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长兴煤山剖面二叠纪末鱼类的集群绝灭。绝灭发生得很晚,持续的时间很短,规模也很大,绝灭率高达93%。讨论了华南二叠/三叠系之交大绝灭后鱼类的复苏和辐射,认为鱼类和牙形类一样都是大绝灭后在三叠纪最早复苏的类别,最早复苏的鱼类为裂齿鱼类;鱼类从绝灭期到辐射期仅用了1.3 Ma到4 Ma,从地质时间考虑,大绝灭后鱼类的复苏和辐射是相当快的。华南早三叠世以裂齿鱼类的张氏鱼(Zhangina)和软骨鱼类的弓鲛(Hybodus)为代表的组合替代了晚二叠世以古鳕类的中华扁体鱼(sinoplatysomys)和软骨鱼类的中华尖齿鲨(Sinacrodus)为代表的组合。华南晚二叠世海相地层产出的辐鳍鱼类和软骨鱼类的一些土著属与产于特提斯区三叠纪的一些属非常相近,表明华南下扬子区很可能是后来繁盛于特提斯区的三叠纪鱼类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