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马王堆一号汉墓古尸进行了细胞、超微结构以及核酸保存状态的研究。显微镜的观察发现软骨细胞保存最为完整。有些软骨细胞接近正常形态,细胞界限清楚,并含有比较完好、结构疏松的核。但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细胞的超微结构已大部崩解,只见到一些类似内质网的残迹和核膜的断片。组织化学的福尔根反应,细胞化学的紫外吸收和生化的抽提鉴定,都一致证明软骨细胞中尚保存着一定大分子性质的核酸,包含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这些核酸显然已遭受较大程度的降解和破坏。古尸组织中伴同细胞,保存着非常完整的细菌芽孢。根据这些观察,讨论了细胞的保存程度,认为古尸的保存已达到了细胞水平。  相似文献   

2.
下草湾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中,最多的是龟类甲壳的残片,多数都是在地面拾到的零星碎块,无法鉴定仅有采自河岸赭红色砂土层中的一个保存较好的破碎甲壳,经定为一种似与现代的金龟相近的淡水龟;此外,在拾自地面的碎块中有属于另一个体的完整的剑腹甲一块,亦可归入同一种内。龟类化石在淮河流域的发现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3.
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炎(OA)是由关节损伤、肥胖和衰老等因素引起的一种退行性疾病,最终引起关节软骨损伤,导致运动功能障碍。软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是软骨组织的主要成分,它们的损伤是引起OA的根本原因。目前OA的治疗仅限于缓解症状,而随着干细胞的发现及对软骨细胞的深入认识,开发增强软骨内源性修复的药物是OA治疗的重要方向。目前研究发现,kartogenin等化合物可以促进间充质干细胞选择性的分化为软骨细胞而起到修复作用,此外,一些化合物还可以调控软骨细胞的信号通路,起到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抑制软骨细胞凋亡、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增加细胞外基质合成等作用,从而维持软骨细胞的数量、促进软骨基质的合成而抑制其降解。这些方法比常规通过微创刺激内源性干细胞或移植自体细胞更加安全、有效。本文就化合物对促进老年退行性骨炎软骨内源性修复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发现更多的有效化合物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浩  张继帅  孙强  杨晓 《遗传学报》2007,34(8):698-708
此前发现 Smad3 基因敲除小鼠(Smad3ex8/ex8)的关节软骨细胞异常肥大分化,出现类似于人类骨关节炎的表型。为了进一步明确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3 信号通过调节哪些靶基因的表达来抑制关节软骨细胞的肥大分化,以及研究骨关节炎发病的分子机制,利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分析了 5 日龄 Smad3 基因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对照小鼠关节软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改变。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发现在 Smad3 基因敲除小鼠软骨细胞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与 TGF-β/细胞分裂周期基因 42(Cdc42)信号通路活性增强。此外,还发现其他信号通路,如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1)以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值得注意的是,还发现了 Smad3 基因敲除小鼠软骨细胞中蛋白合成与电子传递链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普遍上调,这意味着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加快与细胞有氧呼吸的增强可能与关节软骨细胞的肥大分化和骨关节炎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5.
TGF-β1对体外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原代培养的软骨细胞为材料,研究了转化生长因子IGF-β1对关节软骨细胞的增殖和软骨特异性基质代谢的作用,结果显示TGF-β1可以刺激细胞外基质中蛋白多糖含量的增加,并可以在转录水平上调节Ⅱ型胶原的表达。TGF-β1可以在体外诱导高密度培养的软骨细胞形成透明软骨样结构。没有用TGF-β1处理的高密度培养细胞不能形成透明软骨样结构,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其内部结构发生了异常变化。这些结果表明TGF-β1对于支持关节软骨细胞的体外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腐酸引发软骨细胞产生过氧化氢及硒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黄腐酸(FA)能否直接刺激软骨细胞产生活性氧以及硒能否抑制由此产生的活性氧,采用二氯荧光素双酯(DCFH-DA)作为软骨细胞产生过氧化氢的探针,用流式细胞技术定量地检测了在FA作用下软骨细胞产生的过氧化氢,并同时检测了硒存在时的过氧化氢含量.发现FA不但能够刺激软骨细胞产生过氧化氢(P<0.05),并与FA浓度相关,随FA浓度增大,产生过氧化氢增多,当FA浓度为100mg/L时软骨细胞产生过氧化氢达到最大,之后再增大FA浓度,过氧化氢的产生量减少;硒的存在对FA刺激软骨细胞产生过氧化氢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黄腐酸能否直接刺激软骨细胞产生活性氧以及硒能否抑制由此产生的活性氧,采用二氯荧光互双酯作为软骨细胞产生过氧化氢的探讨,用流式细胞技术定量地检测了在FA作用下软骨细胞产生的过氧化氢,并同时检测了硒存在时的过氧化氢含量。发现FA不但能够刺激软骨细胞产生过氧化氢,并与FA浓度相关,随FA浓度增大,产生过氧化氢增移,当FA浓度为100mg/L时软骨细胞产生过氧化氢达到最大,之后再增大FA浓度,过氧化  相似文献   

8.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运动系统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既往研究认为骨关节炎发病主要与创伤因素相关,而近期研究表明,以胆固醇代谢异常为主的代谢性因素同样与骨关节炎密切相关,骨关节炎的治疗以早期对症治疗和晚期手术治疗为主,尚无针对病因的特效药物。既往研究中发现,有一种具有软骨保护作用的小分子药物BNTA,其在创伤引起的骨关节炎中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其对高胆固醇引起的骨关节炎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为探究BNTA对高胆固醇引起的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采用高胆固醇饮食构建了大鼠骨关节炎模型,取膝关节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学评估,使用油红O染色评估大鼠软骨细胞内的脂质积聚情况,使用RT-qPCR、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评估软骨细胞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及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显示,BNTA可缓解高胆固醇大鼠骨关节炎模型中的病理表现,改善OARSI评分。在大鼠软骨细胞中,BNTA可促进合成代谢相关基因col2、sox9、acan的表达,抑制分解代谢相关基因mmp13、adamts5的表达,可改善高胆固醇引起的大鼠软骨细胞脂质积聚。在大鼠软骨细胞和高胆固醇大鼠骨关节炎模型中BNTA均可上调Insig1表达。本研究证实,高胆固醇可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加重骨关节炎,可引起大鼠软骨细胞脂质积聚增加。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BNTA均能缓解高胆固醇引起的骨关节炎表型,改善软骨细胞内的异常脂质积聚,其作用可能为通过上调Insig1抑制细胞内的胆固醇生物合成,从而缓解脂质异常积聚。  相似文献   

9.
童迅  贠喆  张栋  赵新文  曾照辉  于洋  马保安 《生物磁学》2013,(24):4648-4653
摘要目的:研究人正常软骨细胞及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对照并评价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取人创伤性截肢与骨关节炎全膝置换的无菌膝关节软骨,采用两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关节软骨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绘制生长曲线,测细胞增殖,甲苯胺蓝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细胞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形态似成纤维细胞,生长速度明显较正常软骨细胞慢。MTT测细胞增殖显示,第2.4、6代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在相同时间点大都比同代正常软骨细胞增殖速度慢(P〈0.05)。甲苯胺蓝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染色较正常软骨细胞浅,经多次传代后基本无着色。结论:正常软骨细胞5代以内细胞生长良好,生物学特性明显,5代以后出现去分化现象。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慢,生物学特征退变旱,符合软骨细胞退变的表现。这为骨关节炎在软骨细胞水平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哈利  曹同庚 《动物学报》1991,37(4):402-407
在伍氏游仆虫(Euplotes woodruffi)接合后体发育过程中,已呈退化状态的老大核后碎块,在细胞第二次形态发生时,逐渐恢复其正常形态结构。T形新大核原基向后延伸而与恢复正常形态的老大核后碎块紧密靠拢。此时在光镜下观察,很容易误认为二者已融合为一。但在接合后体分裂之前,老大核后碎块再次瓦解,T形大核原基缩短成棒状而与老大核后碎块分开,此时二者界限分明。细胞分裂后,残存的老大核后碎块停留于后子虫中,最后被吸收。几个关键时期大核原基和老大核后碎块DNA含量的测定,也证明新老大核不融合。本文还讨论了老大核后碎块在有性过程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关节软骨因受重复和长时负荷,易发生损伤,常表现为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或软骨缺损.无论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均不能使受损软骨完全恢复其原来的表型.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无创性的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PEMF)疗法可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分化,抑制软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侯宁  杨冠  范雄伟  吴秀山  杨晓 《遗传》2009,31(1):69-74
肥大软骨细胞是软骨细胞的终末分化形式,在软骨内成骨过程中发挥十分关键的作用。为了研究肥大软骨细胞在骨骼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我们构建了在8.2 kb小鼠X型胶原基因(Col10a1)启动子控制下表达Cre重组酶的转基因小鼠品系(Col10a1-8.2-Cre)。采用显微注射法将11.5 kb的转基因片段引入小鼠基因组,共注射受精卵328枚,获得子代鼠51只,经PCR基因型鉴定有3只在基因组上整合有Cre重组酶基因。PCR检测发现Col10a1-8.2-Cre转基因在含有肥大软骨细胞的组织中表达。为了检测Cre重组酶表达的强度和组织特异性,转基因小鼠与ROSA26报告小鼠交配。子代ROSA26;Col10a1-8.2-Cre双转基因小鼠LacZ染色检测的结果显示,Cre重组酶在所有的肥大软骨细胞中表达。原位杂交的结果验证Col10a1-8.2-Cre转基因表达在肥大区的上端。以上结果表明,我们建立的肥大软骨细胞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的转基因小鼠品系可以作为一种遗传学工具,介导目的基因在肥大软骨细胞中的敲除。  相似文献   

1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9)最初发现于人类神经胶质瘤细胞,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研究发现FGF9在多种组织的发育及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FGF9与肝素结合活化FGFR3受体,可作用于软骨细胞,在骨骼发育及损伤过程中抑制软骨细胞增生和软骨内骨化.FGF9基因缺失或突变可分别导致骨骼发育不良或肿瘤.本文简要综述FGF9与FGFR3受体在骨发育中的作用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具有研究价值的化石,人们总以为只能在荒山野岭中寻觅,其实并不尽然。对于细心观察的科学家来说,在博物馆里也同样能发现因种种情况而遗漏的珍贵化石。最近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博物馆里,解剖学家雅伦·霍加和地质学家马田·比福特,在该馆近万件化石碎块中发现了一具被称为“普罗康索尔”猿的骸骨。他们通过与  相似文献   

15.
大鼠胫骨近端骨骺损伤后骨桥形成分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胫骨近端干骺端骨骺损伤的大鼠动物模型,研究骨桥形成的分子病理机制.通过Alcian blue染色观察损伤模型的建立、损伤愈合过程以及骨桥形成情况.采用Tunel试剂盒原位细胞凋亡检测,了解损伤区及周围细胞凋亡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实验,观察损伤区周围软骨细胞改变,检测损伤区是否有软骨细胞生成,检测刀Ihh以及Ptch1表达阳性细胞.发现骨骺损伤骨桥形成过程中,完全损伤区中心没有软骨细胞特异的因子Col2al和ColX以及删Ihh和Ptch1的表达,但是完全损伤区和周围正常软骨交界间存在次损伤软骨区,存在软骨细胞凋亡,有Col X的表达,vimentin检测发现,在此区和周围正常软骨间有正常肥大区软骨细胞异常分化而来的成纤维样细胞并形成软骨外膜样结构,次损伤区和软骨外膜结构逐渐被骨桥替代,在此过程中软骨外膜样结构存在Collal、Ptch1和Ihh的表达,提示Ihh可能参与骨桥形成过程.提出骨桥形成过程中损伤中心区域存在膜内化骨,边缘区域存在软骨化骨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100多年前,住在美国加里福尼亚阿拉梅达的牙科医生、化石收藏家亚特斯,收到一块仅保存三个齿柱的牙齿碎块和一件腰椎破片。他不知道是什么动物,于是送交博物馆,但直到1888年才由马什根据齿冠特有的几个柱状构造定名为索齿兽,认为“它与海牛类极其相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Wnt/beta-catenin 信号通路活化的人滑膜细胞对软骨细胞的作用,探讨骨关节炎(OA)发生及进展的可能途径和分子 机制。方法:beta-catenin 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转染正常人滑膜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转染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滑膜细胞核 内beta-catenin 蛋白表达。Transwell 小室共培养人滑膜细胞与正常人软骨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滑膜细胞对软骨细胞生长形态变化 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共培养体系中软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7 的变化,找出MMP-7 变化最明 显的时间点。同时在最佳时间点ELISA 方法检测软骨细胞培养上清液CTX-II、COMP的水平。结果:慢病毒转染滑膜细胞后,荧 光显微镜下可见多数滑膜细胞表达荧光,Western blot检测发现滑膜细胞胞浆及胞核中茁-catenin 表达明显上调(P<0.01)。通路活 化的人滑膜细胞与软骨细胞共培养后,光镜下观察软骨细胞生长形态变化不明显,但随共培养时间的延长软骨细胞生长受到抑 制,胞体边缘发白,贴壁强度降低。ELISA 结果显示通路活化的人滑膜细胞与软骨细胞共培养后软骨细胞上清液中MMP-7表达 明显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软骨细胞上清液MMP-7 的变化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在共培养2 h、6 h、12 h时逐 渐升高,24 h 时略有降低,且在共培养6 h 时变化最为明显。而共培养6 h时通路激活组软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OMP、CTX-II水 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茁-catenin 过表达慢病毒转染正常人滑膜细胞可成功激活Wnt/茁-catenin 信号通 路,Wnt/茁-catenin 信号通路活化的滑膜细胞可影响正常软骨细胞的生长,并引起滑膜- 软骨体系内环境异常,促使软骨基质的降 解,这可能是滑膜炎促进OA 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TGF β1 SMAD3信号对小鼠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分离了野生型与Smad3基因剔除 (Smad3ex8 ex8)突变纯合子小鼠肋骨软骨细胞并进行了体外培养 .通过3 H TdR参入实验检测了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 .TGF β1可以刺激野生型软骨细胞的增殖 ,Smad3基因缺失导致小鼠软骨细胞丧失对TGF β1刺激生长作用的应答 .Northern杂交显示 ,TGF β1促进野生型小鼠软骨细胞表达Ⅱ型胶原 ,而Smad3基因缺失突变纯合子软骨细胞大量表达肥大性软骨细胞的分子标记物X型胶原 .结果表明 ,SMAD3介导转化生长因子TGF β1刺激软骨细胞增殖并抑制软骨细胞的肥大性分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的人滑膜细胞对软骨细胞的作用探讨骨关节炎(OA)发生及进展的可能途径和分子机制。方法:β-catenin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转染正常人滑膜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转染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滑膜细胞核内β-catenin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共培养人滑膜细胞与正常人软骨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滑膜细胞对软骨细胞生长形态变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共培养体系中软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7的变化找出MMP-7变化最明显的时间点。同时在最佳时间点ELISA方法:检测软骨细胞培养上清液CTX-Ⅱ、COMP的水平。结果:慢病毒转染滑膜细胞后茨光显微镜下可见多数滑膜细胞表达荧光.Western blot检测发现滑膜细胞胞浆及胞核中β-catenin表达明显上调(P0.01)。通路活化的人滑膜细胞与软骨细胞共培养后,光镜下观察软骨细胞生长形态变化不明显,但随共培养时间的延长软骨细胞生长受到抑制胞体边缘发白壁强度降低。ELISA结果:显示通路活化的人滑膜细胞与软骨细胞共培养后软骨细胞上清液中MMP-7表达明显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软骨细胞上清液MMP-7的变化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在共培养2h、6h、12h时逐渐升高;24h时略有降低且在共培养6h时变化最为明显。而共培养6h时通路激活组软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OMP、CTX-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β-catenin过表达慢病毒转染正常人滑膜细胞可成功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的滑膜细胞可影响正常软骨细胞的生长,并引起滑膜-软骨体系内环境异常,促使软骨基质的降解这可能是滑膜炎促进OA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探究藁本内酯衍生物(LIGc)对IL-1β(10 ng/mL)诱导大鼠软骨细胞凋亡和炎症的作用及机制。将大鼠软骨细胞分为Control组、IL-1β组及LIGc高、中、低剂量组。除Control组外,其余组均采用IL-1β诱导建立软骨细胞炎症模型, LIGc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加入0.4、0.2、0.1μmol/mL的LIGc干预24 h。CCK-8检测LIGc对大鼠软骨细胞活性的影响; 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大鼠软骨细胞凋亡情况;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cl-2、Caspase-3、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 RTq PCR检测COX-2、HMGB1 mRNA的表达水平。研究发现不同浓度LIGc对大鼠软骨细胞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与Control组相比, IL-1β组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升高;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 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COX-2、HMGB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 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