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中国的淡水(三肠目)涡虫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德增 《动物学杂志》1989,24(6):38-43,31
三肠目淡水涡虫是一类扁形动物门(Phylum Platyhelminthes)涡虫纲(Class Turbellaria)三肠目(Order Tricladida)淡水亚目(Suborder Paludicola)涡虫。由于它是扁形动物门和涡虫纲的代表动物,是动物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又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实验标本,所以一直受到全世界生物学家和院校师生们的关注,一直是世界各国涡虫分类学家研究的热门。肯克(Kenk 1978;参见M.Kawakatsu,1978)  相似文献   

2.
佟磊  朱斌  闵卿 《生物学通报》2005,40(1):39-39
涡虫是扁形动物的重要种类.口咽腔是其取食器官.在教学中通常采用将涡虫饥饿处理后再喂食的方法进行观察,但此方法存在诸多不便.例如稍有移动口咽腔便会缩回,不便于在解剖镜下观察。现提供1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能方便地观察到涡虫的口咽腔.  相似文献   

3.
涡虫(Planaria sp.)是扁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向学生讲到涡虫消化系的时候,必定要提到涡虫的吻,平时涡虫的吻是缩在咽鞘内,只有当它摄取食物的时候才突出来,如何才能观察到活体涡虫的吻从咽部突出来呢?在实验室内我们曾用蛋黄及切碎的猪肝餵食,虽然可以见其吻伸出,但由于涡虫的咽部位于其身体腹面近中央处,加之虫体与食物接触往往被食物所埋藏,故不易观察清楚,为此:我们曾用乙醚麻醉法试验,效果良好,特介绍供参考: 材料:活体涡虫。艺品及用具:乙醚、吸管、脱脂棉、表面皿、培养皿、水。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 (一)本节在扁形动物门中的位置新编初中《动物学》课本突出了进化观点,这在《扁形动物门》一章的教材安排上得到较好的体现。扁形动物门分为涡虫纲、吸虫纲和绦虫纲。教材以涡虫作为自由生活的动物代表,通过形态、结构和生理的讲述,使学生理解本门动物的特征及其在动物界的位置。教材还讲述了猪肉绦虫和血吸虫,它们是营寄生生活的,是危害人畜的寄生虫。通过讲述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史,使学生明确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掌握寄生虫的生活规律,理解预防和治疗这两种寄生虫病的科学根据。最后归纳出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涡虫》这节教材是按照涡虫的形态、胚层、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顺序来组织的。通过与水螅的对比,可以知道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三角真涡虫生态因子初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角真涡虫(Dugesia gonocephala)为淡水中生活的一种扁虫。属于扁形动物门涡虫纲三肠目。在动物演化史上处于三胚层动物的低级阶段。是教学与科研的常备材料。鉴于目前国内尚未真涡虫生态因子研究的报道,笔者自1984年开始,通过观察、培养与实验,就所得初步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涡虫是扁形动物中自由生活的代表类群,在动物系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其分布广泛,采集、培养方便,常被人们用作动物学形态构造观察的代表材料。涡虫集中的神经节和明显的梯状神经,更是形态构造观察的重要内容。然而一般方法难以显示出涡虫神经系统形态。达不到教学的应有效果。这里介绍一种特殊的染色处理方法,其效果较为理想。整个制片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7.
淡水三肠目涡虫的染色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肠目(Tricladida)淡水亚目(Paludi-cola)属于扁形动物门涡虫纲,共分四个科:三角头涡虫科(Dugesiidae)、扁平涡虫科(Planariidae)、树枝肠涡虫科(Dendrocoe-lidae)和洞穴涡虫科(Kenkiidae)。全世界已经发现35个属387种。除洞穴科涡虫尚未  相似文献   

8.
尹望新 《生物学通报》2002,37(10):54-54
1)用镊子取一小块鸭跖草 (Commelina communisL.)下表皮放在加有 1滴水的载玻片上 ,盖上盖玻片 ,在低倍镜下观察其自然状态。2 )从盖玻片一端加 1~ 2滴 30 %的蔗糖溶液 ,在盖玻片的另一端用滤纸吸水 ,使蔗糖溶液浸泡该材料。3)仔细观察细胞中细胞质的变化过程 ,可以看到细胞质从细胞壁逐渐脱离。在观察过程中需注意调节显微镜的光圈 ,使视野中的亮度适宜。4 )在已进行质壁分离的片子的盖玻片一边沿边缘加 1~ 2滴无离子水 ,在盖玻片另一边用滤纸吸水 ,反复进行数次 ,以洗去蔗糖溶液 ,则可在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消失 ,细胞质逐渐重新充…  相似文献   

9.
多肠目涡虫均生活于海水。2005年7月20日作者在深圳大鹏湾海边进行动物学野外实习期间,潮落时在嵌入礁石中的牡蛎壳内采集到一种多肠目涡虫,经鉴定该涡虫是东方柄涡虫(Stylochus orientalis),隶属扁形动物门、涡虫纲、多肠目、柄涡虫科,是牡蛎的头号杀手。用开壳刀撬开嵌在礁石  相似文献   

10.
刘涛  周芳  叶鼎 《水生生物学报》2023,47(4):624-627
分子量15万—30万的多聚左旋赖氨酸(Poly-L-Lysine, PLL)常被用于盖玻片的包被,以促进培养细胞贴壁或切片组织黏附。然而,用市场上劣质的PLL将使组织或细胞不能牢固黏附在包被玻片上,进而导致实验失败。因而,建立实用直观的PLL质量检测方法,对于PLL包被玻片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世界上未见相关方法报道。因此,作者本着实用原则建立了一种实验室可视化检测盖玻片表面PLL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化学反应将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FITC)添加到PLL的侧链氨基(-NH2)上,再利用荧光成像检测附着在玻片表面的FITC-PLL,同时荧光照片也可以通过Fiji软件进行分析,获得定量的检测结果。利用此方法,研究发现利用不同浓度的PLL包被盖玻片后, PLL偶联的FITC荧光强度和PLL浓度成正相关。通过检测市面上的两种商品化PLL,与对照相比,两种商品化PLL附着密度极低,推断利用这两种不合格的PLL包被玻片,将导致切片样本从玻片上脱落。此方法适用于实验室自制或商品化PLL黏附盖玻片质量的可视化检测,也为附着在玻璃或塑料表面的带有...  相似文献   

11.
涡虫     
涡虫属于扁形动物门涡虫纲,生活在海洋、淡水和潮湿的土壤中。大多数营自由生活,少数为陆栖和寄生生活。在海洋中,涡虫的种类和数目最多,其中大部分在沿海的砂砾、淤泥和藻类中营底栖生活,如旋涡虫Convoluta和平角涡虫Planocera。在淡水环境中,它们常栖息在流水缓慢的池塘、湖泊、泉水以及山脚溪流中的石块、水草和叶片下面,如直口涡虫Stenostornum Leucops(Duges)、大口涡虫Macrostomum Tu和三角真涡虫Dugesia genocephala(Duges)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涡虫纲分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涡虫纲在分类学上归属于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本纲动物主要生活在淡水和海洋,少数生活于潮湿的土壤中,多营自由生活,少数为共生或寄生生活.在动物演化的历史进程中,扁形动物的出现,标志着动物界的演化发展已开始由水生向陆生、由固着或漂浮生活向自由爬行生活过渡,并相应在形态上演化出一系列发展水平上关键性的变化,因此在动物进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它们对水质变化十分敏感,因此是一类很好的水体污染的指示动物;同时,由于其再生能力特别强,因而又是研究细胞分化与脱分化分子机理的好材料,百年来一直是国际动物界热衷探索的研究领域.遗憾的是,我国动物学界从事涡虫研究者甚少,过去属于空白或薄弱学科.本文对我国涡虫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 行全面概述,以期为我国涡虫纲的区系分类研究提供全面详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涡虫室内养殖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角头涡虫(Dugesia)由于其结构典型,分布广泛.一直是动物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材料。之前,人们所介绍的饲养涡虫的方法中,大多是营造阴凉的条件,在实验室内用特制的装置饲养涡虫。经探究,我们在家庭内用鱼缸混合养殖涡虫和热带鱼,连续7年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淡水涡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扁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是涡虫纲的三肠目淡水(三肠)亚目涡虫。这类涡虫全世界发现了近40属和近400种,它们归属于4个科,即三角头涡虫科(Dugesiidae)、扁平涡虫科(Planariidae)、洞穴涡虫科(Kenkiidae)和树枝肠涡虫科(Dendrocoelidae)。它们遍布于全世界各地的泉溪、湖沼、池塘、水井和洞穴水中。它们的分布区域极不均衡,北半球的温带、亚寒带地区较多,其中仅分布于贝加尔  相似文献   

15.
涡虫具有不完全的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这是扁形动物的特征之一。同时,涡虫纲的分目又是以消化系统肠干的有无、简单或复杂作为依据的,故在动物学实验中都要观察其消化系统的结构。显示涡虫消化系统多采用喂食色料的方法,并制成整体装片。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1.取材在水流不太急的流水,特别是山涧溪流中可以采到。它附在石块下面。找到涡虫后,用毛笔将虫刷人容器内,内盛溪水带回室内饲养。 2.饲养要求所用器皿干净,经常更换清水,若自来水含氯,应放置几天后再用。制片前需先让它饿一天以上,使肠中的食物全部消化干净。这样,在喂食色料时它才会更好地吃。饲养时应将器皿置暗处,使涡虫体壁内的色素细胞变小,虫体更容易透明,更易看见内部结构。待涡虫吃饱后及时将多余的蛋黄取出,并换清水,以免水质变坏,使虫死亡。喂食后仍置暗处过一天后,色料中的蛋黄被消化,而颜料则仍存在于肠内。同时体壁内的色素也因黑暗而褪色。此点很重  相似文献   

16.
涡虫作为扁形动物的重要种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为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实验动物. 已有的关于涡虫的饲养方法,一般都偏重于考虑单纯的投饵和换水,往往很难持久,更难生殖繁衍.  相似文献   

17.
涡虫咽藏在口后咽囊中,伸出取食时不易观察。有几种观察法曾被报道过,如:凹玻反置、培养皿投食上举等,但因涡虫取食时咽并不是完全伸出,加之食物的遮挡和投食后水体变浑,实验过程中怕震动等原因,实验观察效果也不理想,而且费时。笔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一种用直流电电击涡虫来观察其伸出的咽的办法。此法十分方便有效,并同时可供几人肉眼观察,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实验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8.
1.将培养皿洗干净,倒入一些清水(经过晾晒的自来水或采涡虫带回的河水),把涡虫放入培养皿中,向清水中投入少许薄荷脑(不能触动涡虫),经一小时左右,涡虫的咽便从口中伸出。可用放大镜观察。 2.在洗净的培养皿中,倒入一些清水,将涡虫放入,再把晒干的蝗虫撕成细块(也可将活蚯蚓剪成小块),投入培养皿的清水中,涡虫很快向食物爬去,并用身体腹面紧贴在食物上,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咽从口中伸出,将食物吸住。用第一种方法观察效果好。涡虫处于麻醉状态,咽伸出后不缩回,可用镊子翻动仔细观察。但经麻醉的涡虫,只有少数可以继续饲养,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观察上皮细胞时,由于视野过亮,反差低,不易观察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用高锰酸钾溶液染色,收到了较好效果。方法是:在制好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盖玻片一边,滴一滴0.5%的高锰酸钾溶液,在盖片另一边用吸水纸将装片内的生理盐水吸出,使高锰酸钾溶液渗入装片内使细胞染色。三分钟后,可观察到:  相似文献   

20.
涡虫是动物界最早出现两侧对称、三胚层、营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也是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重要类群,因而在动物系统演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涡虫再生能力极强,因此成为研究细胞分化与去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