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血浆中检测游离氨基酸含量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讨论了液相色谱法、氨基酸分析法、液质联用技术等几种血浆中氨基酸的检测技术,并介绍这些技术在氨基酸检测中的应用,为建立血浆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种用甲醇作为流动相的微量氨基酸分析方法,通过对17种氨基酸进行了实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分析结果良好,氨基酸浓度在1.5~12.0pmol之间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氨基酸分析方法的发展,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着重系统地阐述了迅速发展的PTC氨基酸反相HPLC分析新方法的优越性、分析条件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在保护剂存在下,通过过甲酸氧化,再以盐酸水解,在50分钟的分析循环时间内准确地分析17种氨基酸及三种含硫氨基酸衍生物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就近几年来对氨基酸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评述了静态化学发光法测定、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法测定、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法测定和电致化学发光法测定氨基酸。  相似文献   

6.
氨基酸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氨基酸分析常用的检测方法: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及其它方法(近红外光谱法、化学发光法、荧光光谱法)进行综述,并介绍了这些方法在氨基酸检测中的应用,为建立快速、高效的氨基酸分析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传统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采用pH2.20的柠檬酸锂稀释液作为脑组织中兴奋性及抑制性氨基酸样品的预处理,经重复性、回收率以及平均值变异系数等项指标试验,结果改良后的分析方法有较好的重复性、回收率均在96%以上,此方法优于传统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 自从1958年Moore等人建立氨基酸测定方法以来,氨基酸分析方法发展迅速,日新月异。除采用阳离子交换柱,茚三酮柱后反应测定氨基酸方法外,70年代起,各种采用柱前衍生,反相色谱法分离测定氨基酸方法相继问世,为氨基酸分析开辟了新的领域。异硫氢酸苯酯(PITC)法作为其中一种,以其灵敏度高(可检测,1Pmal),分析速度快(水解液为10分钟,生理体液40~60分  相似文献   

9.
人体体液游离氨基酸的超微量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正> 随着医学的发展,许多疾病如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脑—神经系统某些疾病以及氨基酸代谢性疾病等均能引起不同体液中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和浓度的改变,为此目前临床上迫切需一种快速,简便和经济的分析方法,了解不同体液游离氨基酸变化的情况,以便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在1981年分离和鉴定了正常人血浆中21种氨基酸,尿液中18种氨基酸,羊水中17种氨基酸以及脑脊液中18种氨基酸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摸索了关于DNS—C1荧光反应,聚酰胺薄膜层析分离游离氨基酸的超微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回归分析方法给出了遗传密码与氨基酸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氨基酸的相对含量与遗传密码子数呈四次多项式回归,回归方程的复相关指数高达0.96以上,模型的平均拟合误差在2~7%之间.  相似文献   

11.
氨基酸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在人体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之一。近年来,生命科学的研究与食品、药品和保健品的开发,以及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对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影响的研究,促进了对存在于各种检验材料中的氨基酸的分析方法的研究,探索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氨基酸分析检测方法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所以建立快速、准确的氨基酸的检测方法越来越重要。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是继高效液相色谱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离和分析方法,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样品及试剂用量少等特点,本文参考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对氨基酸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使用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的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农业样品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采用一种新型的国产氨基酸色谱柱YWGA—A柱,对与农业有关的多种样品进行氨基酸测定的方法。这种色谱柱可使全部氨基酸得到完全的分离,且柱效高,柱压低,价格便宜。农业样品的品种多,比较复杂,文中还对不同样品的前处理做了简要叙述。氨基酸的分析方法采用的是柱前衍生OPA法,还对此方法测定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蛋白质氨基酸网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酸网络是运用复杂网络工具对蛋白质结构-功能关系研究的新方法。本文回顾了氨基酸网络中常用网络参量的计算方法,如:度分布,聚集系数,平均最短路径等。结合本研究小组的工作,介绍了常用的网络构建和分析方法,并总结了氨基酸网络在蛋白质折叠以及蛋白质分子对接问题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氨基酸网络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氨基酸网络是运用复杂网络工具对蛋白质结构-功能关系研究的新方法。本文回顾了氨基酸网络中常用网络参量的计算方法,如:度分布,聚集系数,平均最短路径等。结合本研究小组的工作,介绍了常用的网络构建和分析方法,并总结了氨基酸网络在蛋白质折叠以及蛋白质分子对接问题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氨基酸网络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淀粉酶的同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α-淀粉酶、麦芽四糖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进行的氨基酸序列比较表明,它们之间的氨基酸等同性相当低。本文在对这三种淀粉酶的氨基酸残基进行疏水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国际上近期发展的疏水簇分析方法对这三种淀粉酶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二维描述,其结果清楚地显示了它们之间的同源性差异。这也被测定的三维结构所证实。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与蛋白质三维结构密切相关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及其相互配置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序列中不同类型氨基酸残基的排列。  相似文献   

16.
自然界中存在20种基本氨基酸,除甘氨酸外都有两种互成镜像的对映体D-型和L-型。长期以来,人们认为D-氨基酸仅存在于微生物中,参与构成细胞壁肽聚糖层。但随着分析方法的发展,人们相继在多种生物体中(包括人体)发现了多种D-氨基酸,D-氨基酸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并意识到它们在医药、农药和食品等的组成中起着重要作用。D-氨基酸检测方法还需要不断发展与完善,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认识D-氨基酸的重要作用。主要介绍酶法、气相层析法、高效液相法及生物传感器等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是调控基因的关键蛋白酶。基于生物信息学中的统计偶联分析方法,构建了统计偶联分析平台。基于该平台对HDACs进行了统计偶联分析。预测了HDAC8中关键氨基酸位点以及和H143偶联的氨基酸位点,有利于人们更深入地认识HDACs的结构和功能,为HDACs抑制剂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生物热分析研究 1.四种天然氨基酸热分解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热分析方法(TG,DTA)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四种天然氨基酸(盐酸赖氨基酸,色氨酸,天门冬氨酸,苯丙氨酸)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这四种天然氨基酸热分解的共同特点是首先失去羧基,形成胺的中间产物,然后是中间产物分解,且脱羧温度与β位碳原子上所连的基团密切相关,从电荷密度等因素出发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试验,提出了盐酸水解—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快速、准确测定动物脂肪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动物育种、选种,动物发育期生理生化变化研究和肉质检验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叶中的游离氨基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提取烟样中的游离氨基酸 ,结果显示 ,存在最佳的乙醇溶液浓度 ,使烟样中被提取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最大 ;对比了活性炭、乙醚、5 %磺基水杨酸、阳离子交换柱的纯化效果 ,发现阳离子交换柱的纯化效果较其它三种试剂要好。在提取和纯化之后 ,采用OPA、FMOC联合在线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烟样中的游离氨基酸 ,该方法使烟样中的氨基酸和亚氨基酸能被同时测定 ,并且分析方法的重现性和回收率均令人满意。最后用该方法对云南B2 F98(上部、橘黄、二等烟叶 ,98年产 )烟叶中的游离氨基酸进行了测定 ,有 15种氨基酸被测出 ,其中Pro含量最高 ,约占总量的 2 5 % ,Thr含量最低 ,约占总量的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