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报告七日热群钩端螺旋体的两个新血清型。A10株钩端螺旋体系I 962年自勐腊县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分离,命名为云南型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interrogans serovar yunnan)H27株钩端螺旋体系1964年自河口县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分离,命名为河口型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interrogans serovar hekou)。  相似文献   

2.
A23株钩端螺旋体系1962年8月3日分离富云南省勐腊县钩端螺旋体病患者血液。经交叉凝集试验、交又凝集素吸收试验和园子血清凝集试验证明是七日热群保林卡那亚群钩端螺旋体的一个新血清型。建议命名为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曼I芏血清型(Leptospira interrogansserovar manzhucng)。此型感染在勐腊已发现6例。  相似文献   

3.
1962年7月1日自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钩端螺旋体病患者的血培养物中分离出钩端螺旋体A6株。经交叉显凝试验和交叉凝集索吸收试验,证明它是秋季群钩端螺旋体的一个新血清型。建议命名为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南腊血清型(Leptospina inteirogans serovar nanla),A6株为参考株。  相似文献   

4.
应用EcoRI和HhaI内切酶.对波摩那血清群钩端螺旋体各型标准株的DNA作限制性内切酶分析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alysis简称REA)。证明所获的各型标准株(Pomona,MCzdOk.Proechimys.Tropica)的酶切图谱均不相同。与以前经显微镜凝集试验(MAT)定为波摩那血清群的27个猪肾标本分离株的酶切图谱比较,所有分离株均可判定为波摩那血清型钩端螺旋体。  相似文献   

5.
K5株钩端螺旋体系1960年自昆明市郊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肾分离获得,经多次鉴定均属波摩那群新型,建议命名为昆明型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interrogans serovarkuming)。  相似文献   

6.
钩端螺旋体四个新血清型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从云南省的病人和动物分离出的钩端螺旋体地方株中{个新血清型的鉴定结果。检定L82株及S590株为爪哇群,分别命名镇康型(Zhenkang)、勐马型(Mongma);S621株为致热群盂连型(Manglian);L100株为塔拉索夫群云县型(Yunxian)钩端螺旋体。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一个新的血清群——曼耗(Manhao)群的分群结果。曼耗群钩端螺旋体与Javanica,Celledoni Canicola,Cynopte ri,AutumnMis,Australi~,P小mona,Grippotyphosa,Hebdomadis,Bataviae,farassovi.Shetmaai,Panama等群各型没有阳性交叉反应。仅与Pyrogencs群中的alexl型I-IS 616株有共同的抗原因子联系,与P'crogenes群内pyrogenes型等其他型没有交叉反应;另外还与[cterohaemorrhagiae,Ballum群个别型有低度的,不稳定的交叉反应。因此确定曼耗群是钩端螺旋体的一个新血清群。到目前为止,本群各型地方株中除一株是由猪肾分离的外,其余菌株均获自钩端螺旋体桶患者。尚未从其它常见的宿主动物l扣获得过本群钩端螺旋体。  相似文献   

8.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三个新血清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云南省分离出3株(M48、A31、A82)钩端螺旋体,经鉴定它们分别属于3个新血清型。M48系1960年从耿马县猪肾分离,A31与A82分别于1962、1970年自勐腊县病人血培养物中分离。拟分别命名为耿马型(M48)、版纳型(A31)和勐捧型(A82)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interrogans serovars gengma (M48),banna (A3I)和mengpeng (A82)]。其中耿马型应属于塔拉索夫血清群;版纳型和勐捧型的血清学性质界于塔拉索夫和歇尔曼二群之间,其血清学归属尚难肯定。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根瘤菌的数值分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俊莲  段勇  陈文新   《微生物学通报》1998,25(3):125-130
对63株新分离的内蒙古根瘤菌与6株来自RhizobiumleguminosarumSinorhizobiummililoti的参比菌株一起进行了数值分类。结果表明:所有测试菌株在67%的相似性水平上分为三个表观群,群Ⅰ包括3株Sinorhizobiummeliloti的参比菌和9株新分离的内蒙古根瘤菌;群Ⅱ包括3株RhizobiumLoguminosarum参比菌和37株新分离的内蒙古根瘤菌;群Ⅲ全部由20株新分离的内蒙古根瘤菌组成。在78%的相似  相似文献   

10.
从豆制品废水厌氧发酵液分离的一个螺旋体新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Hungate厌氧技术,从豆制品废水厌氧发酵液分离到一株厌氧生长、细胞柔软、活跃运动、产红色素的螺状细菌。能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主要产物是乙酸盐、乙醇、Ht和CO2。生长要求酵母膏,可利用Nll6Cl和蛋白胨为氯源生长。不要求NaCl。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DNA的G+C含量为49mol%。按照《伯杰氏细菌学手册》(1984年版),此菌属于螺旋体属中的一个新种,命名为产红螺旋体 (Spirochaeta shodogenes n. sp.)。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北方8个毛白杨根癌病发病苗圃分离到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lum tume[actena)8株。经质粒型、生物型、寄主范匿和对土壤秆菌素agfocin 84和D286的敏感性测定,证明5株系nopaline质粒型,其中生物I型2株,生物|I型2株,I—II中间型1株,3株系agroplne质粒型,其中生物I型2株,生物II型1株。所有分离菌株均系宽寄主群,其中1株经回接能侵染单子叶植物美人蕉(Canna inaiea),水仙(Narcissus)和吊兰(Chlorophytum)。分离菌株中,5株nopaIine质粒型菌榫对土壤杆菌素84敏感,3株agropine质粒和3株生物I型nopali 质粒菌株对土壤杆菌素])286敏感。在温室中,合并使用两种土壤杆菌素产生菌——放射土壤杆菌(A.Radiobaccer)K84和D286的菌体悬浮液,预浸毛白杨和向目荚幼苗根部 或与致病的毛白杨根癌土壤杆菌共接种枝茎,降低根瘟病诱发率达94%以上。表明放射土壤扦菌K84和D286可以控制毛白杨根癌病。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分离发现纳姆型钩端螺旋体秦进才王岳竹蒲丛高吉元(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100050)分类号R514.41995年2月和1996年5月,流研所和河南省防疫站先后2次从河南省新乡、信阳地区患者和各种宿主动物采集10株钩体菌株,送检定所进行血清...  相似文献   

13.
炼油厂污水经活性污泥处理及砂滤后,在冷却水系统中循环使用,冷却器管壁上有深棕色软垢形成。从垢中分离到11株铁细菌,经鉴定其中5株为锈色纤毛菌(Leplothrix ochracea);3株为浮游球衣细菌(Sphaerotilus natans);1株为大单鞘铁细菌(Sideromonas major);2株为有鞘丝状铁细菌,按其所具氧化铁及氧化锰的能力属于纤毛菌属,但其培养及形态特征与该属中已知种比较有较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葡萄根癌土壤杆菌的生化型与质粒类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从我国内蒙古、辽宁、吉林、北京、山东等地采集的49份葡萄冠瘿标本中,分离到根痛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tens)67株,经鉴定有生化1型21株,生化II型4株,生化III型42株。葡萄根癌土壤杆菌中以生化ill型占优势。生化111型有97%、生化I型有24%的菌株能使葡萄或向日葵致瘤。鉴定了2S株生化l型和生化[I]型菌株所致冠瘿中的opines,其中有2株生化III型菌株合成nopaline,3株生化III型菌株合成精氨酸,其余菌株合成octopine。  相似文献   

15.
水稻根表固氮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水稻根表固氮细菌的生态与分布进行了研究。分别从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省农科院土肥所水稻田里采集水稻根系样品。研究了水稻根系固氮活性与作物生育期的关系。检测到水稻在抽穗期根系固氮活性最高,同时在此期间分离到的固氮菌株最多。不同碳源对同一根系的固氮活性也有影响。所分离获得的20株固氮细菌的纯培养经过鉴定分别属于Azospirillum brasilenseKlebsiella pneumoniae两个种。分别以R_(39)和R_(20)为代表株。  相似文献   

16.
新疆青海中度嗜盐放线菌生物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从我国新疆、青海等地采集数份盐碱土样或泥样,采用淀粉-酪素琼脂培养基、甘油天门冬酰胺琼脂培养基、土壤浸汁琼脂培养基分别从中分离到8株、32株中度嗜盐放线菌菌株。经形态、生理学特性与全细胞壁氨基酸组分分析结果比较,选取其中的14株进行16S rDNA序列分析。就物种多样性而言,新疆、青海分离到中度嗜盐放线菌分布至少有3个科,5个属。其中有拟诺卡氏菌科(Nocardiopsaceae)的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和链单孢菌属(Streptomonospora);假诺卡氏菌科(Pseudonocardiaceae)的普氏菌属(Prauserella)和糖单孢菌属(Saccharomonospora);链霉菌科(Streptomycetaceae)的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就地区分布来讲,新疆分离到的中度嗜盐放线菌种类要远高于青海。  相似文献   

17.
中华鳖白底板病和红底板病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患白底板病和红底板病的病鳖中分离出7株细菌,应用一般细菌分离鉴定的方法和美国生物-梅里埃(Bio Merieux USA)公司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有3株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1株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I>)、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1株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和 1株美人鱼弧菌(Vib  相似文献   

18.
从白喉噬菌体β和r杂交,分离得到一株白喉噬菌体的重组子一、具有亲代噬菌体β产生毒紊的溶原性转换能力,即带有β的毒素基因(tox)和噬菌体r的溶原性免疫性的特征。该噬菌体再感染单溶原性产毒菌株C7(β),得到双重溶原性菌株,携带了两个前噬菌体及其所带有的两个毒素基因,菌株产毒能力单溶原性亲代株高。  相似文献   

19.
从堆积时间为80~100 a的铅锌矿渣中分离了6株细菌,通过测定部分16S rRNA基因序列确定了它们的系统发育地位。结果表明有3株细菌属于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同A.nicotinovoransA.histidinolovorans两个种关系密切。另外3株属于壤霉菌属(Agromy-ces),同Ag.m ediolanus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总体来看,这些菌株都对检测的5种重金属有高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  相似文献   

20.
香港养殖海鲷弧菌致病菌药物敏感性及耐药质粒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发病海鲷(Sparus sarba)中共分离到51株弧菌(\%Vibrio)\%,经API20E细菌快速鉴定系统及Alsina和Blanch关键生理生化特性分析鉴定为7个种,它们分别是:溶藻胶弧菌(\%V.alginolyticus)(24株),创伤弧菌(V.vulnificus)(12株)和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7株),火神弧菌(V.logei)(4株),远洋弧菌Ⅱ菌(V.pelagius Ⅱ)(2株),河弧菌(V.fluvialis)(1株)和地中海弧菌(V.mediterranei)(1株)\%。其中3种优势菌溶藻胶弧菌创伤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证实对海鲷有致病性。另外采用平板稀释法检测了51株菌对16种抗菌素的敏感性。发现所有菌株对ceftriaxone,链霉素,萘啶酮酸和利福霉素敏感,几乎所有菌株对ceftazidime, netilimicin,氯霉素和sulfamethoxazole敏感.大部分菌株对氨苄青霉素 (60.8%),cefuroxime(667%),丁胺卡那霉素(55%),卡那霉素(588%)和三甲氧苄氨嘧啶(765%)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通过对菌株中所含有的耐药质粒进行分析,发现15株菌株含有1~4个质粒,分子量范围为9~123kb之间,对12株既含有较大分子量质粒又具有耐药性的菌株进行了质粒转化试验,结果其中9株菌的质粒具有转化能力,转化率为10-11~10-9,表明所分离的菌株的抗药性是由于细菌染色体相关突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