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国特有植物珙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我国特有植物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枝条中得到6个化合物,经化学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蒲公英萜酮(D_1)、蒲公英萜醇(D_2)、β-谷甾醇(D_3)、3,4-O,O-次甲基-3′-O-甲基鞣花酸(D_4)、3,3′,4-O-三甲基鞣花酸(D_3)、鞣花酸(D_4)。  相似文献   

2.
我国特有植物香果树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4.
5.
蒲公英止痘膏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春痘是痤疮的俗称 ,它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 ,常发生于面部、前胸及肩胛部位 ,形成丘疹 ,发后大都痊愈 ,有时会留下瘢痕。粉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生理症状。青春期雄性激素增多 ,皮脂腺增大 ,皮脂分泌增多 ,同时使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 ,角质层脱落的扁平的死细胞落至毛囊漏斗部与皮脂结合 ,产生混合物。如果这些混合物不能自由地排出至皮肤表面 ,而淤积于毛囊内便形成脂栓。当这些异常角化细胞聚集 ,下部漏斗膨胀时就产生成熟的粉刺。皮脂被毛囊中存在的细菌分解 ,生成脂肪酸 ,后者刺激毛囊产生炎症 ,致使毛囊壁损伤破裂 ,毛囊…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新疆产蒲公英属植物一新种——新源蒲公英Taraxacum xinyuanicum D.T.Zhai et Z. X.An,并对其模式产地种群中其它个体的形态变异做了进一步的说明,同时还指出它与药用蒲公英 T.officinale Wigg.和堆叶蒲公英T.compactum Schischk 的异同;花粉体积变异、败育率和染色体数目的统计表明它是一个二倍体,与后面的两个多倍体种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环烯醚萜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分布、结构类型、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研究该类活性物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蒲公英的利用及栽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蒲公英为常用中药,其来源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碱地蒲公英(TaraxacumsinicumKiatg)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1]。由于其近似植物较多,采收时常有混淆。笔者最近发现有同科植物...  相似文献   

10.
蒲公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本文对蒲公英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作了综合性的介绍,为蒲公英的综合利用和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苦口良药—蒲公英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mon golicumHand .-Mazz、碱地蒲公英TaraxacumsinicumKitag ,或同属植物异胞蒲公英、热河蒲公英、西藏蒲公英的带根全草。又名婆婆丁、黄花地丁草等。多生长于山坡草地、路旁及田野间。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药材特征 :本品呈皱缩卷曲的团块。根呈圆锥状 ,多弯曲 ,长 3~ 7cm ;表面棕褐色 ,抽皱 ;根头部有棕褐色或黄白色的茸毛 ,有的已脱落。叶基生 ,多皱缩破碎 ,完整叶片呈倒披针形 ,绿褐色或暗灰色 ,先端尖或钝 ,边缘浅裂或羽状分裂 ,基部渐狭 ,下…  相似文献   

12.
橡胶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然橡胶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工业原料, 用途广泛。巴西橡胶树作为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 受种植面积限制, 难以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对天然橡胶的需求。而南美叶疫病也是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安全的潜在威胁。蒲公英属产胶植物(橡胶草)最早发现于20世纪30年代, 可产生高质量的天然橡胶, 具有生长周期短、地理适应范围广、适合机械化生产等特点, 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产胶备选作物。该文从橡胶草种质资源、遗传改良、栽培技术及产胶生物学机制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橡胶草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并为我国开展橡胶草相关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横断山脉地区蒲公英属植物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横断山脉地区的蒲公英属植物进行了总结,收载了该地区产的18种蒲公英属植物。  相似文献   

14.
溶剂萃取银杏萜内酯的因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不同溶剂对银杏叶提取物进行萃取,实验表明;乙酸乙酯、丁酮、环已酮、乙醚等对萜内脂的选择性逐次减小.通过调节pH在8~9,增加3%~5%盐离子等方法改善相密度,乙酸乙酯的萃取率在90%以上,萜内酯的含量可富集到35%~40%.  相似文献   

15.
沙旋复花中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沙旋复花[Inula salsoloides (Turcz.)Ostenf.]地上部份分得12种成分。根据其理化性质,化学反应及波谱分析,其中9种成分鉴定为蒲公英醇(Ⅰ)、蒲公英醇醋酸酯(Ⅱ)、蒲公英醇软酯酸酯(Ⅲ)、胡萝卜甙(Ⅳ)、木犀草素(Ⅴ)、豆甾醇(Ⅵ)、β-谷甾醇(Ⅶ),蜂花酸(Ⅷ)和泽兰内酯(Ⅸ)。这9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Ⅲ)和(Ⅸ)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态环境对蒲公英超氧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择干生,湿生,阳生,阴生四种生境中生长的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分根,叶,花分别测定了SOD活性和比活性,并比较了同工酶谱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生境未能改变SOD的同工酶条带数,但对其活性大小有影响,这种影响尤其表现在根上,湿生和阴生根的SOD活性明显高于干生和阳生根的SOD活性,显示出蒲公英的不同器官适应不同的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17.
蒲公英的食用与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蒲公英的营养成分,保健品开发及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的情况,供开发利用蒲公英资源参考。  相似文献   

18.
管花蒲公英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植物名称管花蒲公英(Neo-Taraxacum siphonanthum). 2材料类别种子繁殖后长出幼苗,取其叶片和叶脉.  相似文献   

19.
20.
蒲公英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化学成分复杂,其活性成分主要有黄酮类、萜类、酚酸类、蒲公英色素、植物甾醇类、倍半萜内酯类和香豆素类等。蒲公英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抗自由基、抗病毒、抗感染、抗肿瘤作用,有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利胆保肝、增强免疫力等功效。蒲公英与其它中药配合用于治疗烧伤合并感染、胃痛、急性胆道感染、腮腺炎等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