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金发 《微生物学报》2008,35(1):126-130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 首次提出“课程群”的概念, 并用三个“最”将事业、职业和科学联系起来, 从全新的角度阐述了高校教师在新的形势下, 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不断创新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优质人才的新课题。并总结出了教师应提高自身能力, 讲求授课的艺术和享受教学快乐的三大要诀。  相似文献   

2.
开放式教学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教育是素质的重要内容,开放式教学是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创新教育应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思维训练的开放、教学方式方法的开放、教学空间的开放等五个方面来论述通过开放式教学来实施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理学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感到,许多专科院校生物系的学生学习方法单一,尤其是对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大都满足于课堂记笔记、课后背笔记的学习方法,而忽视对自身能力的培养,缺乏学习主动性。在国家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通过专业课教学,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科研课题。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与探索,现列举出来,供同行参考。1 植物生理学教学与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机理的科学。在解释植物生命现象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机理、学说等原理性的内容。这些机理、学说的创立过程,实验设计、方法、结果,对原理的推导,以及对一些学说优缺点的评述等素材,是对学生进行科研素质培养的良好教材。举例来说,我们在讲授"光合作用卡尔文循环"时,花了一定的时间介绍卡尔文实验装置设计的巧妙性(图1)。其实验设计的思路是利用光照下通入CO2后取材时间的先后,得出CO2进入小球藻内的物质变化,从而得出碳的整个固定过程。在实验分析过程中出现了困难,但也找到了巧妙的解决办法。卡尔文花了3年的时间得出第一个产物PGA及它以后至六碳糖的变化,而对于CO2的受体是什么及受体的由来还未弄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又花了整整7年的时间,最后,通过一个绝妙的实验设计,即利用光照和黑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支架式教学是指教师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一种概念框架,就像一个搭梯子的过程,确保学生已有的知识成为他们建构新知识的关键。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模拟环境中,学生以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完成知识建构,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我们在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中通过搭建支架、创设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等过程对探究式学习中支架式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一目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所以,每个学生由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导致了他们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个独特的世界。面对学生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在提升自身理念和能力的同时,还要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程改革对生物教师来说,既是一次挑战,又是一次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契机。原有的教学模式被打破,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态度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体现了时代要求,努力使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针对人教版生物学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探究实验课的特点,从教师的自身素质和驾驭实验课的能力方面,对应该怎样组织选人教版生物学选修1的探究实验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力求对教师教学技能和今后的探究实验课教学有所裨益,从而提高生物学探究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基因组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uyang LM  Zhang HZ 《遗传》2011,33(3):278-282
基因组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组学"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中的核心,其教学存在内容多、难点多、进展快、对英文基础和前修课程知识要求高等特点。作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适于生物科学本科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和经验体会,强调通过启发式思考题和小组讨论、创新实验、多媒体素材、双语习题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课堂互动性。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应用性强。培养具有科学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核心任务。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对微生物学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及师资培养等环节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实践证明,学生能很好地掌握实验技能,促进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科研素质。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教学及其科研开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生培养一般分教学和科研两部分,而研究生教学又是其中重要的基础环节,是顺利开展科研的前提.以研究生教学为例,系统分析了硕士研究生学习特点、方法、独立及创新性、论文的开题及科研的开展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高教事业也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尤其是化学制药与生物制药专业,赶上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同时专业化越来越强,对相关学科的教学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药理学是药学专业最基本的专业课和主干课程,可指导临床的合理用药,是推动生命科学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要想提高药理学的教学质量必须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本文就如何在药理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进行了探讨,以此为高校药理学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自学能力是运用已学知识去单独地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自学物理必须有较好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阅读、记忆、思维、想象、归纳、运用和实验能力.时代呼唤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在教学中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学环境和机会,并指导他们学会自学。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大任务。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不可或缺的两大职能,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两者的关系存在失衡、融合度低等问题。本文从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及教学已存在的问题出发,主要从应用科研思政教育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结合科研实践开发实验项目、加强课堂教学与科研实践的结合等方面进行探索,树立科教融合发展的基本理念,实现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最能激发学生探索事物奥秘的愿望,与学生智能的发展紧密关联。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过程是理解和记忆,而记忆的前提是对记忆的事物首先引起注意,没有注意就没有记忆。乌申斯基十分形象地把注意力比作一把钢刀,它愈是锐利,留下的痕迹就愈深刻,而注意力的第一条件就是要有兴趣,不感兴趣就不可能引起注意。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应注意哪些呢?下面联系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5.
初中的物理学科不仅与自然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与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有着非常大的关联。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所学的物理是整个物理知识学习的入门阶段,所以能否培养起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会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物理知识难理解,这也是影响学生物理学习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利用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完成物理教学。  相似文献   

16.
薛静尧 《生物学通报》2007,42(12):36-39
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教师学习继承他人教学经验,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又是自我否定,创新出与时俱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追求优秀的教师应有改变平庸,渴求卓越的进取意识。这种进取意识既体现在认真学习与继承他人教学经验方面,更应体现在教师创新劳动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成长可因有自身的创新活动为伍,而变得迅速起来。课堂教学可因融人教师自身的创新劳动,而变得活跃起来。让课堂教学中多一点教师创新劳动,在实现学生素质提高的同时,获得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7.
我们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尤其是教学课堂的形式和方法,与传统教学相比真是今非昔比。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征设计和实施各种自主学习活动。要求教师能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和交流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交流能力。而这要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的基础之上。那么,在我们高职高专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如何有效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呢?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不断涌现,同时唤起家庭、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这一问题的重视,"培养创新人才""心理健康教育""耐挫能力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及提高学生耐挫能力的一些方法必须在实际教学中得以应用。心理健康是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有利保证。挫折教育在心理健康中占重要地位。挫折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的基础之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生物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然而,传统的生物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通过创新思维来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文章针对当前大学生物教学中创新思维品质的不足,探讨了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利明 《微生物学通报》2017,44(11):2755-2759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其专业课程的前置课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强化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践教学环节,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设了综合性实验、生产实践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并与课程实习、毕业论文相结合,不断改革和完善环境工程专业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一体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