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倪国坛教授于2013年6月1日去世,享年88岁。倪国坛教授是江苏启东人,1925年2月出生,194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到第二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海军医学系工作。他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海军医学系副主任(1978年12月至1988年6月),于1999年12月退休。当陈宜张1951年从浙江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到第二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任高级师资进修员时,  相似文献   

2.
青宁生 《微生物学报》2016,56(6):1056-1057
刘隽湘,英文名Chun Hsiang Liu,1916年11月27日生于北京,祖籍山西洪洞,1999年5月3日卒于北京。刘隽湘5岁在家塾启蒙,1928年考入北平市立第二中学,1931年考入北平汇文中学高中,1934年高中毕业后考取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1940年毕业于因抗日战争内迁至昆明的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他在昆明云南省立昆华医院内科任助理住院医师,1942年到当时设在昆明的中央防疫处任技佐,1945年获得国民政府卫生署的奖学金,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学报》2016,56(10):1664-1665
正胡济生,英文名Tsi Sheng Hu,1918年12月27日生于天津,祖籍四川成都,2012年10月22日卒于北京。胡济生在天津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在北京汇文中学和天津南开中学完成中学学业。1935年中学毕业后,他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攻读农艺化学,1940年毕业。大学毕业后他短期留校任助教,同年11月到设于柳州的广西农事试验场任职,1943年11月到设于重庆的中央农业实验所土壤肥料系任技佐,1945年通过考试获公费到美国康乃尔大学研  相似文献   

4.
<正>焦瑞身(Jui-shen Chiao)1918-09-13,2009年12月22日卒于上海。1936年考取清华大学化学系,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并留校任化学系助教。1946年在北京大学农学院农化系任助教。  相似文献   

5.
青宁生 《微生物学报》2016,56(4):729-730
正王用楫,英文名Wang Yungchi,1917年12月16日出生于河南鄢陵城内文庙街。2007年10月7日卒于北京。王用楫小学毕业于鄢陵县立师范附属小学,在开封市河南省立第一初级中学毕业,北平市立第四中学高中毕业,1936年考取北平清华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转学到西北联合大学医学院学习,在该校毕业并留校任病理学助教3年。1946年他考取教育部公费留美,1947年出国,在密西根州立大学获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生理科学会前主席、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分卷编委会委员兼生理学主编、我国著名生理学宗赵以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987年12月26日晚9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赵以炳先生,江西南昌人,1909年3月3日生。1929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1931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生理学系,获得学士学位;又于1934年获博士学位,并荣获 Sigma Xi 会员称号。1935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0年任中正医学院教授。1946年回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燕京大学、北京医学院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任生理学教研室主  相似文献   

7.
青宁生 《微生物学报》2015,(8):1079-1080
方亮,曾名方观赫,英文名为K.H.Pang,1913年10月1日出生于朝鲜平安道江西郡,2015年6月3日卒于北京。 方亮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少年时期随兄嫂在汉城上中学,1931年考入汉城世博兰斯(Severance)医学院(现延世大学医学院)学习,1935年毕业后在该校内科实习。1936年他到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实习,次年开始任该院细菌学及免疫学系助教。  相似文献   

8.
张春霖教授字震东,系蒙族镶黄旗之后,原姓巴伊特,1897年农历2月21日生于河南省开封,1963年9月27日因心肌梗塞突然病故于北京中关村,亨年66岁。是我国现代鱼类学创始人及奠基人之救授幼年家贫、好学,1918年于开封师范学校毕业后。曾任河南省嵩县和乐小学教员(1919),巩县(1920)及开封市(1922)高等小学校教员及校长,后幸遇我国现代动物学创始人及奠基人之一秉志教授返乡探亲,表示可助他提供勤工俭学机会。他即辞职去南京,任生物系助理员(1922年4-6月)。  相似文献   

9.
林树模教授是我国老一辈的著名生理学家,因患急性胰腺炎,不幸于1982年3月1日在广州逝世,终年89岁。林树模教授是湖北省鄂城县人,诞生于1893年6月17日。1917年入长沙湘雅医学院学习;1920年转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922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随即留学美国,先在宾夕法尼亚(Pennsylvania)大学学习,后转纽约康乃尔(Cornell)大学医学院,1925年获理科博士学位(D.Sc.)。1925年回国,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从事血液化学研究工作;1930年转生理科从事消化生理方面的研究。1931年到英国,在爱丁堡大学任生理研究员一年,进行胃液分泌的研究。1932年回国在协和医学院生理科继续担任生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1937年应聘到广州岭南大学医学院任生理学及生物化学主任  相似文献   

10.
林树模教授是我国老一辈的著名生理学家,因患急性胰腺炎,不幸于1982年3月1日在广州逝世,终年89岁.林树模教授是湖北省鄂城县人,诞生于1893年6月17日.1917年入长沙湘雅医学院学习;1920年转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922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随即留学美国,先在宾夕法尼亚(Pennsylvania)大学学习,后转纽约康乃尔(Cornell)大学医学院,1925年获理科博士学位(D.Sc.).1925年回国,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从事血液化学研究工作;1930年转生理科从事消化生理方面的研究.1931年到英国,在爱丁堡大学任生理研究员一年,进行胃液分泌的研究.1932年回国在协和医学院生理科继续担任生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1937年应聘到广州岭南大学医学院任生理学及生物化学主任教授.1938年日本侵华战争南进,岭南大学迁往香  相似文献   

11.
傅松滨 《遗传》2014,36(11):1182-1182
正李璞先生,1928年4月13日出生于天津市武清县亭上村。1939年,在武清县县立小学毕业后赴北京,考入教会育英中学(后更名为北京市立第八中学)。1943年由第八中学转入私立弘达中学,继而考入中南海内私立成达中学高中三年级学习。1945年秋考入北京大学生物学系,1946年直接转入清华大学生物学系二年级继续深造,1949年7月毕业之后留校任助教,随即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了东北干部队,一个月后被分配到中国医科大学兴山市(现黑龙江省鹤岗市)预科学院生物系任助教。1950年5月,转调到哈尔滨医科大学任教。  相似文献   

12.
周启源先生是我国的生物化学家和营养学家,原籍河北省涿县,生于1903年8月20日,卒于1986年1月17日,终年83岁。周先生在192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留校任助教、讲师。1933年去北京(当时称北平)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随著名生物化学家吴宪教授工作,初为研究生,后任讲师。1939~1940年去美国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任客籍研究员,从著名蛋白质生物化学家Max Bergmann 以及D.D.Van Slyke 等学者研究蛋白质分析方法,并曾访问、参观了著名教学和研究单位多处。1941年回国后,  相似文献   

13.
熊希凯教授,汉族,1933年11月生于湖南省望城县。1953年考入原武汉医学院(同济医学院)学习,就读于临床医学专业,1958年毕业留校执教。1958年至1978年期间任解剖学教研室助教,1978年至1986年期间任解剖学教研室讲师(1981  相似文献   

14.
青宁生 《微生物学报》2008,48(3):I0001-I0002
魏曦,字东升,1903年12月25日出生于湖南岳阳一个小职员家庭,父亲任职于邮政局.1914~1921年他在家乡湖滨中学读书,毕业后考入长沙湘雅医学院,学习两年后曾参加北伐军,任第四集团军警卫团三等军医.后退出军队,在长沙广雅中学任教.1928年入设立在上海的中央大学医学院(1932年独立为上海医学院)学习,1933年毕业,获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5.
我家祖居东北辽南农村.1945年小学毕业后考入南满中学堂,只读了初一上学期.1947参军入辽南行署医务学校,随即参加辽鞍战役野战医疗队做看护员,1949年毕业到辽东省立医院做见习护士.1950年以同等学力考入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北京医学院和北京第二医学院任教.1980年通过WHO考试,到美国NIH做国际研究员,之后又数次赴美做访问学者或访问教授.  相似文献   

16.
青宁生 《微生物学报》2013,(6):I0001-I0002
谢毓晋,1913年8月26日生于北京,1983年11月22日卒于武汉市。谢毓晋1925年在北京宏庙小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就读,1928年随全家移居祖籍苏州菉葭巷5号,就读于苏州东吴大学附中。高中毕业后,1932年他考取同济大学医学院,1936年结束医科前期学业后,  相似文献   

17.
<正>郭可大,字乐生,外文名Ko Da Guo,1910年12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县丰利区吴陵乡(现南通市如东县凌民乡),2001年11月3日在北京逝世。郭可大出生在一个小地主家庭,1917年进如皋县丰利区吴陵小学,1924年毕业于丰利区高等小学后,考入江苏省南通中学。1928年考入上海大夏大学预科,一年后入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学习,1935年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后,8月赴德国深造,先在柏林大学医学院实习,后到汉堡热带病研究所进修4个月,1936年初在该所从事研究工作,同时在  相似文献   

18.
沈寯淇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生理学家,天津市人,生于1894年8月4日,不幸于1969年3月14日因心肌梗塞,在北京逝世。沈教授1916年毕业于清华学堂,1922年在美国西留(Western Re-serve)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协和医学院内科和生理科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和教授职务。1927—1929年他曾到英国剑桥大学和德国阿尔同那医院考察和进修。抗日战争时期,他出于抗日救国的热情,曾远涉西南,先后在贵州安顺军医学校、贵阳医学院、成都甫澄医院等单位任教授、内科主任等职。抗战胜利后,重返北京,在北京大学医学  相似文献   

19.
<正>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此深切悼念邱丙森教授。邱丙森教授因病抢救无效,于2016年4月10日凌晨5时05分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不幸逝世,享年90岁。邱丙森教授1927年1月出生,江苏南京人,九三学社成员。1951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前中央大学)医学院医疗系,此后在上海医学院参加中央卫生部高级师资班学习皮肤病学,1953年7月进入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内科医院任住院医师。1957年4月任华山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1965年9月任讲师,1980  相似文献   

20.
徐浩,字孟养,1928年4月19日生于北京,原籍山东广饶县,2013年2月7日卒于北京. 徐浩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父亲徐佐夏是著名的药理学家.1933年徐浩进北京宏庙的北京师范附属小学读书,1937年日寇占领北京后回广饶读乡塾和小学,1940年回北京,毕业于四存小学.随后考入北师大附中,1943年到大后方,辗转就读于陕西洋县国立七中和四川江津国立九中,1946年在著名的重庆北碚兼善高中毕业.随后他在镇江江苏医学院借读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